导图社区 心理学-非分之五的改变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非分之五的改变思维导图,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编辑于2023-11-23 10:50:185%的改变 李松蔚
摘句子
不要轻易在咨询中主动提供主观建议
咨询中的回应宗旨:试一下(甚至不用保持)以前没有试过的行动,获得一点不同的体验。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
哪怕对他百分之百有用,你也要说:“这只是我的建议,我不确定对你会怎么样。”——给他留一点尝试的空间,试过之后他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不管同不同意,至少已经开始尝试了
咨询师要告诉对方:我不确定结果如何。(这是中技巧:要让对方产生兴趣,就要留出一点悬念)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就像所有实验一样,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
不要太快地“同意”对方的问题
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换个角度来考虑
如:认同了孩子不自信这个判断,在这个方向上给出的任何干预,都是在重复并且强化问题,假如一开始就把孩子的表现解读为“自信”呢?
把对方深陷其中的行为模式重新做一番演绎,请他带着游戏的心态重复一遍
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只要一点微不可察的变化,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新尝试,就很好
5%其实也不错了,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所以,我们先试试把5%做好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
对过去的不足的恐惧,变成了对自己还没有变得更好的担忧
和一个东西对抗,需要耗费的精力远远大于处理它本身
力量一直都在,只是没有动用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
反复沟通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跟沟通形式有关——怎么讲
无论愿不愿意,亲密关系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蜕变与重生
两个人的问题,永远更推荐两个人直接解决。
两个人就他们的问题向你寻求倾诉、安慰,或是请求你帮助他们讨要公道时,要学会说:“这是你们两个人自己的事,你们自己处理。
培养这样的敏感度,能够识别出哪些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卷入别人的问题,就要想想:有没有可能我也在利用别人的事,解决自己在关系中难以面对的问题?
讨好的意思是,别人要我做的事,我就做
对于想做和不想做的事,大部分是按照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区分。再仔细想想,我不想做的事也不是完全对我没有益处,只是有些我认为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这么看,又觉得自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越是有“听话、守规矩”的压力,就越需要生病这样的非常规渠道,让自己放松一下
越是不准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越是想做,冲动难以抑制。但如果由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他掂量权衡之后,就会在他舒适的程度停下来。
问题
怼父母,其实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能的话,请你连续三天暗中保持一个观察,记录你和妈妈的冲突,记住她说哪句话会激发你的愤怒。那句话最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争吵是怎么激发的?你又会怎么回应?最好也能记住原句
比起“不要吵架”,更有效的建议是“吵也行,吵完倒杯水”
前者是在讲一个道理,正确,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后者则是一个具体的动作,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控制不住食欲
吃东西从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变成了一组有计划的行动(列清单)。刻意为之,变化就随之发生
身份介绍
你不断地强调这个出身,我想,那对你一定是很重要的一个身份,说明那个身份让你安心。一旦毕业穷学生的身份受到了动摇,你开始迷茫。现在即将研究生毕业,你可能会永远失去“穷学生”的身份,转而变成“××大学校友”这个充满精英气息的身份,我猜,你对这个新的身份充满恐惧
建议是,拍一张你和父母一起做农活的照片,摆在书桌前。每天做事之前,先对着这张照片做五到十分钟的冥想,加深你作为穷学生的记忆,像一种祷告:“我不会背叛作为穷学生的自己。”
焦虑和担心:
担心:可能”的另一面就是“不确定”,担心正是基于不确定。不要反驳,索性让他设定,担心的事确定会发生。发生之后,再问一句:“然后怎么样
人需要确定性,但人生总体又是不确定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把大的不确定转化成相对短期的、阶段性的确定。人事合同常常是三年一签
焦虑的时候,你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来“折磨”自己。比如做几件你平时没有动力去做的事。 焦虑的时候,可以多想一想“最坏的结果”。越具体,越实际,越有助于摆脱焦虑。
“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越想越难受。这种时候就要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向上螺旋”。(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纠结:人在纠结的时候,头脑里总在自我否定,想法一会儿一变:想做的事,事到临头又觉得做不到;想放弃,又不甘心。怎样都不满意
应对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念头拿“出来”,变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对话。写下来,念出来,演出来,都可以。一个想这么做,而另一个刚好反对,如此而已。当几个声音都在一个人的头脑里,来回纠结,难免就让人感到困惑:“我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明明想做的事,偏偏又做不到?”变成几个角色,一下就清楚了——就是头脑里同时有几个人嘛。几个人立场不同,意见谈不拢,也正常。这样的矛盾在生活里比比皆是。
不要预设只能存在一个声音,这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暴政。很多人拿不定主意,是太想要一个“最终”的答案
认定“只有一条路”,也有可能是一种逃避。不要重复已经做过的思考。总在相同的思路中绕圈子,人就没法获得新鲜的想法,问题就仍然得不到答案。想办法引入一点新的信息,也就是说,要做一些之前从来没做过的的决定
矛盾来自你心里,问再多的人,听再多的道理,都没有用。最终的决定还是由你来做
给自己定一个“最后期限”。意思是到了这一天,你仍然不能改变或决定,那就算了,随遍一个吧。
决定做决定,才能做决定
一个人做出自我负责的决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决定。没有人站在对立面,做不做都是为了自己。
授权的原理:你出于某种目的,让出一部分主动权,允许别人替你做决定。你当然也知道,这个权限是你授予他的,假如你不乐意,还可以再收回来(就像领导总是说“放手去做”,但他不会真的因此失去控制权)。所以意识到授权,也就意识到了“最根本的权力在自己手里”。
拖延
放在人生尺度上看,迟毕业还是早毕业、哪年开始工作,一年两年都可以忽略不计。哪怕你真的退学呢,也不过是损失了三年。人生那么长,三年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告别人生的一个阶段,迈入下一个阶段
为什么不想迈入下一个阶段。也许是“没有...我害怕,我不想一个人往前走”,也许是“我还在生气....抛下我”,甚至可以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只想停在现阶段”
拖延的理由有很多种,最让人心疼的一种,大概就是“我必须完全做好一件事,才敢向人交代”。他们不是因为不负责,而是过于尽责了。假如这位提问者看到我的回复,真的可以随随便便置之不理,她就不会有拖延的困扰
困扰
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
解决困扰? 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是很辛苦的,需要动脑筋,需要投入,需要耐性,而且也可能解决不掉。这时有一种防御机制,就是不再关心具体问题,只把焦点放到内心,不去考虑“怎么办”,而变成“我应当悟出怎样的人生哲学”。这确实更容易带来满足感,同时,具体困惑也还是没有解决。要回到当下
恐惧
恐惧的人,先从做点该事情周边“没用的事”的行动开始。如害怕找工作,那就写简历但是不投,直接删掉,每天执行一次该操作。
疲惫
如果你感到疲惫,你可以每天最多给自己放半个小时的假。在这半个小时里对自己说“我累了,管它会不会发生,我都要休息一下”,但一定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休息的过程让你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大意了”,就立刻结束休息时间,回到日常的备战状态里
被讨厌
请你在未来七天,从最有可能讨厌你的权威开始,每天针对一个权威,写一套在他身边保持安全的应对策略。也就是,作为被他讨厌的人,你要如何谨言慎行地活下去?
关系中重要的是双赢。我之前总是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生怕得到不好的评价。这个心态完全可以转化为:我希望在工作上可以帮助到领导,因为我也需要领导的支持。
所谓的“在意别人看法”,并不是真的在应对不招人喜欢这件事,而是陷入了对“万一”的纠结。“人家说不定不讨厌你。”“可是万一呢?”不如索性直面最坏的可能——你害怕的事就是真的,别人就是讨厌你,然后呢?乍一看,这种想法更让人绝望。但就像是触底反弹,一个人直面这种绝望之后,反倒有能力处理了。
内耗
“想”的时间太长会有负担。划分一个专门时段,比如在做重要事情之前,先有这么一个“想”的仪式,一小段时间就好,就像古时候的焚香沐浴,给自己提振精神。
只负责眼前一天(或一年,看具体需求),把未来的一生交给“命”
一个人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思考未来(“一次性找准方向再上路”),我会建议他在想不出答案的同时,先找时间把眼下的事做起来。这是并行不悖的两种生活:眼下怎么过,跟未来去哪里不见得有关。
朋友圈
发个动态,不管是分享音乐,还是发点矫情的文字,我内心总是渴望得到很多赞。但同时我又特别鄙视自己的这种想法,觉得自己太虚荣、虚伪。
这其实是自恋问题,就是猜测“别人怎么猜我”,一定程度上是虚荣
解决方法:你渴望获得赞美吗?那就去帮别人做事吧。如果确实帮到了,你就不再只是“虚荣”,而是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如果你不这么做,证明你也没有那么“虚荣”。不用多少时间,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每天做一件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即可。
亲密关系
只要两个人都感到舒服与安全,这就是一段好的关系。它没有固定的需要学习的规则,也不需要权威的指导。
本来很和谐,只是你头脑里有一个声音在说:这不行!夫妻不“应该”是这样——这个声音是那些理论和书本灌输给你的,它让你相信,爱有一种正确的样子,否则就有麻烦。
别让经济独立成为一种舆论的潮流和变相的约束,而非赋权。婚姻作为一种契约,天然就规定了两个人的利益和风险共担。把经济独立当作一种规训,甚至是完美婚姻的唯一模型时,也可能是另一重束缚。
精神的独立比财务独立更重要些。其次,什么是经济独立?只要我赚的够我花,我就经济独立了呗,哪怕我不赚钱,进个尼姑院过寺院生活,劳动修行换住宿,也算经济独立吧。所以关键是要怎样生活。没有经济上对另一个人的期待,才可以基本检测我是“爱”一个人还是“需要”一个人
纸条沟通
纸条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语言沟通往往代表着一种“不得不回应”的危险。 用纸条可以无声地传达:你允许他不做回应,同时你也希望得到...的回应——这样,沟通的目的就达成
例如:如何表达以后你不会强求他做任何事,但你仍然希望得到他的关心?每天早上你写一个心愿:我希望今天被怎样关心。写到一张纸上,贴在你们都能看到的地方。他愿意满足当然好,你会开心。如果没有满足,你也接受。晚上睡觉前你把纸条取下来,保存好。
纸条还表达两点附加的信息:1.你想继续这段关系;2.得不到回应时你会有点失望。只要你持续贴纸条、取纸条,就是在持续地传递这两点信息。
权责
你能帮他解决问题,就等于维持了他的问题
既然如此,不如放弃这个目标,考虑更现实一点的事如何?假设你老公暂时就这样,没法更好了。在此前提下,你怎么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帮助的背后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看低”:你自己搞不定的问题,我可以搞定
不帮的意思是:“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它会让人有更多的被尊重和信任的体验,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就感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在乎的人能好好照顾自己,不会为了我们而舍弃他/她自身的需要,这会让我们松一口气,更从容和专注地面对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