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党史时间轴思维导图
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编辑于2023-11-23 13:58:57党史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1年~1949年) 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2020年)
1911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1919年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
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3人:
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毛泽东、董必武是唯二登上天安门城楼的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
旅日:周佛海;
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 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 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确立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首创、奋斗、奉献
1922年
中公二大——1922年7月——上海
分析了国际形势,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指出 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
最高纲领: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 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 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成立后第一个党章
1923年
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以建立各民主 阶级的统一战线, 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 政治上的独 立性。
首次提出国共合作
标志着党从创建时期转入大革命时期。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广州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5年
中共四大——1925年1月——上海
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在党 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 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7年
中共五大——1927年4月——汉口
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南昌起义——1927.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总结了失败教训,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确定了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提出政 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瞿秋白开始担任领导工作;
秋收起义——1927.9.9——湖南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 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 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 ①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② 坚持党的绝对 领导。 ③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④ 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思想路线。 ⑤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湾改编——1927.9.29~10.3——江西三湾村
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 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了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
1928年
中共六大——莫斯科
1929年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福建古田
解决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工作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 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党指挥枪” 等军队建设的一系列 基本问题, 开辟了新型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的成功之路, 铸 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奠定了中国特色军事制度的坚实基 础。
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端,日本打开东大门。
1934年
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中央红军路线:瑞金—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翻越六盘山—吴起镇。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35年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
结束了王明“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
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1937年
洛川会议——1937年8月——洛川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 在敌后放手发 动群众,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开辟敌后战场, 建 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七七事变——1937年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端。
12月13日——南京遇难者同胞公祭日。
1945年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 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论联合政府》 提出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践, 密 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延安精神: 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修改党章的报告》——刘少奇
科学概括了毛泽东思想。
9月3日抗日胜利
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西柏坡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
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依靠 群众和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 奋斗的创业精神。
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
首次执政党建设。
1956年
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9月27日——北京
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援朝精神: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 切、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英勇顽强、 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 苦、 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 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锻造了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原则;
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 战略决策;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
1981年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北京
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实事求是评价了毛的历史地位。
提出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987年
十三大——1987年10月——北京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 经济建设(核心)。 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十三一中两基本
三步走战略。
1992年
南巡讲话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 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3.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一 百年不动摇;
4. 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三个有利于标准”;
6.“两手抓” 、 “两手硬“。
1,2,3,100
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十五大——1997年9月——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完整地提出和论述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确定了”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
2002年
十六大——2002年11月——北京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 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
2007年
十七大——2007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 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 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12年
十八大——2012年11月——北京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
新四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 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强化国有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 和市场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北京
总目标: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
一个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1月——北京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 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015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北京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 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 速增长。
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重要政策: 二孩政策、 加强党建、 反腐斗争
2016年
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年10月——北京
全面从严治党修订《党内监督条例》
2017年
十九大——2017年10月——北京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高举决夺中国梦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8年
十九届二中——2018年1月——北京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十九届三中——2018年2月——北京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 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
2019年
十九届四中——2019年10月——北京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
2020年
十九届五中——2020年10月——北京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抗疫精神: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 舍生忘死、 尊重科 学、 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 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 结伟力。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 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 践品格。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 义担当。
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 尽锐出战、 精准 务实、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党史口诀
一大党,二大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五大批评陈独秀,六大苏联找帮忙。 八一南昌来起义,八七政权要靠抢。三湾军队要听党,古田军队要增强。朱毛带队上井冈,五次围剿受重创。丢了山头长征慌,遵义会议挽救党。瓦窑一起来抗日,洛川敌后抗日忙。七大确定毛指导,七届二中胜在望,进入城市离开乡。八大主矛搞建设,九大十大不让讲。十一三中搞开放,实事求是解思想,工作重心要转移。 十一六中评价毛,十二小平提中特。十三一中两基本,初级阶段路很长。小平南巡提本质,重申科技生产力。十四泽民建市场,十五小平进党章。十六小康三代表,十七科观入党章。十八五位共一体,全面建设改建成,十八三中深化改,体制创新定方向;十八四中论法治,两个建设保国强,五中全会十三五,六中全面从严党,十九习大党章入,不忘初心使命记;高举决夺中国梦,不平不充主矛变。十九二中定宪法,三中机构要改革。四中一制推两治改,五中规划十四五。六中全会党百年,成就经验第三议。二十中心定任务,现代复兴中国式。高举贯彻加弘扬,自守发钱现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