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教育学:3、教育与个人发展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省考教育学。快速记忆,随时翻看。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帮助大家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的同时梳理每个专题的知识框架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高中数学知识树:以知识模块为基础,用数学思想“万物互联”。梳理知识结构,明确重点考点! 数学思维是基础;心态调整是保障,答题技巧来催化;快速提分是王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与 个人发展
身心 发展
概念
定义
贯穿生命周期,身心不断变化的过程
特指积极方面的变化
内容
生理的发展
身体方面的具体变化
心理的发展
包括认知和意向
特殊性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动因
内发论 遗传决定论
核心
身心发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实例
孟子
人性本善、向内寻求
弗洛伊德
性本能
威尔逊
基因复制
格赛尔
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生长规律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
双子爬梯试验—过早教育没有好处
高尔顿、霍尔
关键词“遗传”
董仲舒
性三品说,
外铄论 环境决定论
口诀
在“外”,莫寻落花生
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人的学习
墨子
染于苍则苍
荀子
蓬生麻中,不扶不直
洛克
白板说
英
华生
可任意培养各种类型的人
排除法
多因素 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一般 规律
顺序性
特征
先后、具体抽象、深浅、简繁、高低
要求
教育要循序渐进
阶段性
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在不同阶级速度不同、不同方面的发展
发展关键期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互补性
优缺互补
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
身心互补,身残志坚
身心之间的常善救失
个别差异性
不同层次的差异:男女、不同个体
因材施教
影响 因素
遗传
又称遗传物质,物质前提
意义
生理前提,提供可能性
遗传差异影响身心发展
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水平
遗传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伤仲永
成熟
标志
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
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环境
影响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
影响
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不是消极、被动的
学校 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 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专门训练的教师
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
独特 功能
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最近发展区
对个体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规加即延才
主观 能动性
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层次
第一层次
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
心理活动
最高层次
社会实践活动
地位 提升
价值发现
地位得到肯定、作用得到发挥、尊严得到保证
潜力发掘
力量发挥
个性发展
个性
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 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小学 教育
儿童发展 主要特征
生理
心理
观察
缺乏兴趣,缺乏系统性
注意力
无意注意起作用,注意力容易分散
记忆
形象记忆为主
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情感
道德感较模糊、理智感依存具体
自我意识
发展水平较低
中等 教育
少年期
年龄
13、14----16、17
危险期--心理断奶期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任务
身体: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认知: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情感: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自我认知,正确评价自己
青年期
16、17----19、20
身心逐渐成熟
人的社会化基本完成,公民资格,社会正式成员
未来是青春期最重要的概念
友情、爱情、人生价值
正式投入社会
学习负担最重,青年体质增强
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确立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