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这个导图整理了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乡村与城镇的相关知识点,内容包括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两部分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和考点,复习时间不够,看这一张图就行了!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复习使用。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是一定数量个人的综合,强调规模。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干货满满,欢迎大家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功能区有哪些?位置怎么排列?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P28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新表现(2个P28)
4.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4个P28)
5.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的意义?
(1)经济: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
(2)社会:
①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②有利于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③能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和幸福感;
④提现社会公平;
⑤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孕育新文化。
(3)生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6.综合分析和探究山村发展之路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每个6点 P29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的类型:
居住区
分化: 高级、中级、低级
中、高级居住区的布局选址?
城镇最基本的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
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城镇的核心区,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中心商务区(P30知识窗)
工业区
分布在城镇外围,并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工业布局
风向(针对有大气污染)
单一风向时,布局在盛行凤的下风向
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凤垂直的郊外
多风向时,布局在最小凤频的上风向
河流
有水污染的——河流下游
对水质要求高的如自来水厂——河流上游
较好的经济效益
无污染的——城镇内
规模大、轻污染的——城边或近郊区
生态区
包括休憩用地、绿化用地、特定生态保护地等
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
生态用地的功能?
行政区、文化教育区、风景名胜区等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经济、社会、历史、行政、环境等。(P31)
3.城镇各功能区不同阶段的变化表现:P31(3个阶段)
4.科学、合理地利用城镇的内部空间:
(1)目标:
(2)考虑:
(3)要求/策略
(4)意义:
P31
5.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1)同心圆模式: 同心圆状、平原或盆地地形。如:成都、香港。
(2)扇形模式: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如:沈阳。
(3)多核心模式: 原有市中心区出现“城市病”,使得郊区出现了新核心。如:武汉。
三、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
1.概念
2.主要特点
3.我国南北方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体现在 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等方面
乡村景观
东北黑土地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
城镇景观
国内: 杭州市“山水风光城市”
国外: 威尼斯“水城”
2.体现在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民间文化艺术等方面P40
骑楼: 海南、福建、广东等——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
唐模村: 安徽黄山——徽州文化
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1.历史背景
2.分布地区
3.建筑材料
4.建筑结构
5.建筑特点
6.迁徙文化的体现
(1)建筑选址看
原住民在平地
客家人在山区
(2)建筑景观看
保留了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
(3)优势/功能
防御盗匪打劫、抵御山中猛兽袭击
防震、防火、通风及采光好
墙体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7.客家文化P43知识窗
四、保护地域文化的措施:P43
第三节 城镇化
一、城镇化及其过程
1.城镇化的概念
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
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
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3.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4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
加速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5.拓展:城镇化的四个过程:
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6.城镇化的意义:P46
7.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资源、环境、交通、社会等
8.应对城镇化问题的措施:P47(做过的试卷上积累)
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1.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1)起步早、总体水平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2)二战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形成大城市带。 例如:有3个P49自己复习
(3)最早出现“郊区化”
①“城镇病”
②“郊区化”的原因
城镇病+郊区的变化与优势
(4)重视城镇创新和城镇质量改善
“生态城市”、“紧凑型城市”
“智慧城市”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1)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发展速度快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城镇化率及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显著
①过度城镇化——巴西
②滞后城镇化——印度、孟加拉国
三、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2.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
3.“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4.基本特征
5.“新型城镇化”的意义?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