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粪便一般检查
这是一篇关于粪便一般检查的思维导图,包含理学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1-24 22:53:17粪便一般检查
目的和意义
①了解消化道有无感染、出血、恶性肿瘤等。
②根据粪便的性状与组成,了解胃肠道和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③检查肠道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④粪便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检试验。
⑤根据粪便的颜色、粪胆素的检查,有助于鉴别黄疸的类型。
理学检查
量
健康成人:100-300g
外观性状:正常成人为有形软便
性状改变及临床意义:
颜色
健康成人粪便颜色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褐色,婴儿粪便多因胆绿素未转变为胆红素导致其多为黄绿色或金黄色。
粪便颜色及可能的原因:
气味:因为食物经过肠道细菌作用后,产生吲哚,硫化氢等有臭味的物质。
寄生虫:肠道寄生虫及其虫卵可随粪便排出,其成虫随粪便排除时有时肉眼可见,虫卵往往需要显微镜检查。(钩虫虫卵需要粪便筛洗后才能发现)
结石:粪便排出的结石,最常见的是胆结石。
化学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
定义:上消化道出血量小于5ml , 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见到红细胞。需用化学法、免疫法等才能证实的出血称为隐血,检查粪便隐血的试验称为粪便隐血试验(FOBT) 。
检测方法及原理:
1)化学法:为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有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假阳性高),愈创木脂法(灵敏度低,特异性高)等,传统使用的化学法已被目前的试带法(不稳定,特异性较低)所替代。
免疫学方法
特异性和灵敏度相当于/优于愈创木脂法,具有高度特异性。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1)消化道出血判断;2)消化性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
粪便脂肪检查
目的:帮助了解消化道消化和吸收功能的项目之一。
检查方法及原理:
参考区间:1) 成人粪便总脂量(以总脂肪酸计算) : 2 ~ 5g/24h,或为干粪便的7.3% ~ 27.6% ; 2)成人进食脂肪50 ~ 150g/24h,排出量<7g,脂肪吸收率> 95%。
临床意义:当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时,粪便总脂肪量大量增加,若24h粪便总脂肪量超过6g, 称脂肪泻。 粪便脂肪增加可见于: ①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②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分泌不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③小肠病变:乳糜泻、Whipple病、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 ④其他:胃、十二指肠瘘,消化性溃疡等。
粪胆色素测定
粪胆色素包括粪胆红素、粪胆原、粪胆素。
正常人胆汁中的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收进人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被氧化为粪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也可对粪胆色素进行定性检测,但临床不常用。
显微镜检查
细胞
白细胞(脓细胞)
粪便中常见的白细胞为中性粒细胞,形态完整者与血液中的粒细胞无差别。
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胞体肿胀、坏死、破碎结构不完整、胞质内充满细小的颗粒、胞核不清楚(即脓细胞),常成堆出现。
健康人粪便无/偶见白细胞。
病理情况下,白细胞数量与炎症程度和部位有关。①小肠炎症:白细胞增多不明显,一般少于15/HP,分散存在,不易辨认。②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现大量白细胞,以及吞噬异物的小吞噬细胞,集中于粪便带黏液或脓血部位。③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病(特别是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 : 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常伴有夏科-莱登结晶。
大吞噬细胞
正常粪便中无大吞噬细胞(巨噬细胞)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细菌性痢疾:常见较多的吞噬细胞。
上皮细胞
生理情况下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大多被破坏,正常粪便中不易检出。
1)肠道炎症时,如霍乱、副霍乱、坏死性肠炎等,上皮细胞增多; 2)假膜性肠炎时,粪便的黏膜块中可见到数量较多的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多与白细胞共同存在。
肿瘤细胞
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涂片染色 , 可见到成堆的癌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粪便中红细胞呈草绿色、 略有折光性的圆盘状,有时可因粪便pH影响,而呈皱缩状。
健康人粪便无红细胞。
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卵
粪便涂片中常见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姜片虫卵、血吸虫卵等。
原虫
1)溶组织内阿米巴 : 阿米巴痢疾时新鲜红色黏液便中.镜下可见到滋养体或包囊。
2)蓝氏贾第鞭毛虫 : 主要见于腹泻的感染儿童和旅游者稀薄粪便中。
3)隐孢子虫 : 体积微小,常可引起免疫缺陷综合征和儿童腹泻。
细菌
健康人粪便中可见较多正常菌群 , 成人粪便中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主,要幼儿主要是双鼓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等,约占粪便干重的1/3。正常情况下,细菌与宿主间保持着生态平衡,类便中球菌/杆菌值大约为1: 10。
真菌
正常粪便中极少见。
真菌孢子直径3~5 pm,圆形或椭圆形,有较强的折光性,革兰染色阳性,大多有菌丝。
粪便中常见的真菌是普通酵母样真菌、白假丝酵母样真菌。
排除粪便标本受污染的情况下,常见于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的粪便。
食物残渣和结晶
食物残渣
脂肪
中性脂肪(脂肪滴):大小不一,呈圆形、折光性强的小球状,经苏丹Il染色后呈红色
游离脂肪酸:呈片状或针束状,加热后融化,片状经苏丹染色后呈橘黄色,针束状不着色。
结合脂肪酸:是脂肪酸与钙、镁等结合形成的不溶性物质,呈黄色、不规则块状或片状,加热不溶解,不被苏丹川染色。
淀粉颗粒
正常粪便中少见。
肌纤维
为淡黄色条状、片状、有纤细的横纹,如加入伊红可染成红色。
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
呈螺旋小管或蜂窝状,可见形态繁多的植物细胞。呈圆形、长圆形、多角形,双层细胞壁,细胞内有叶绿素小体,需注意与寄生虫虫卵鉴别。
结晶
粪便馁可见多种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出现Charcot-Leyden结晶、 血红素结晶时,则提示消化道出血。
主要见于消化道出血、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此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粪便检验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方法。
[参考区间]正常粪便镜下检查无红细胞,偶见白细胞,无寄生虫及虫卵,可见少量食物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