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语文(散文一)思维导图
一篇关于大学语文(散文一)思维导图,自考语文一,包含散文、诗歌、小说等总结。
编辑于2023-11-25 06:19:22大学语言
散文
寡人之于国也
秋水(节选)
谏逐客书
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论毅力
容忍与自由
咬文嚼字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谈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秦晋殽之战
冯谖客孟尝君
垓下之围
张中丞传后叙
种树郭橐驼传
前赤壁赋
先妣事略
西湖七月半
马伶传
秋夜
香市
爱尔克的灯光
纪念傅雷
哭小弟
都江堰
牡丹的拒绝
我与地坛
蚂蚁大战
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
诗歌
蒹葭
湘夫人
陌上桑
归园田居(其一)
行路难(其一)
登高
长恨歌
早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声声慢。秋情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再别康桥
一句话
雨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愿是一条急流
诗歌的抒情方法
小说
枕中记
婴宁
宝黛吵架
断魂枪
哦,香雪
苦恼
麦琪的礼物
小说的艺术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
作者:孟轲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孟子散文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文章中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富于感情色彩,使其论说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
《孟子》共七篇(各分上下),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的。《孟子》一书对后代的文化思想和散文发展均有深远影响。
本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课文
梁惠王1曰:“寡人2之于国也,尽心焉耳3矣!河内凶4,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5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这样办,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注
1、梁惠王:(前400一前319);即魏惠王,名罃yīng,“惠”是他的谥号。魏国原来的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受秦威胁,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称梁惠王。
2、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是寡德之人。
3、耳:而已
4、凶:灾凶,此指饥荒。
5、加:更
孟子对曰:“王好1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2,兵刃既接3,弃甲4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注
1、好(hào):喜欢,爱好。
2、填然鼓之:咚咚地敲起鼓来。 填(tián):拟声词,这里用来模拟鼓声。
3
兵:兵器。
刃:刀口,这里指锋利的兵器。
接:接触,交锋。
4、甲:铠甲
曰:“不可;直1不百步耳,是2亦走也”
译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注
1、直:仅,只
2、是:此,这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1食也;数罟2不入洿3池,鱼鳖4不可胜食也;斧斤5以时6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7丧死8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9之始也。”
译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注
1、胜(shēng):尽
2、罟(gǔ):网
3、洿(Wū):低洼地,这里指池塘
4、鳖(biē):甲鱼
5、斤:斧头的一种
6、以时:按照一定的时间。《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7、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8、丧死:为死者办丧事
9、王道:孟子主张用仁政来治理天下,称之为“王道”
“五亩之宅1,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2矣;鸡豚狗彘之畜3,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4,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5,申6之以孝悌之义,颁7白者不负戴8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9不饥不寒,然10而不王11者,未之有也12。
译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注
1、五亩之宅:相传古代一个成年的农民可分得五亩宅基地,住房和园田各占两亩半
2、
衣(yì):穿
帛(bó): 丝织品的总称,这里指丝绵衣服
3、
豚(tún):小猪
彘(zhì):猪
畜(chù):人饲养的禽兽
4、百亩之田:相传古代一个成年农民可以分得一百亩耕地
5、谨庠序之教
认真办好学校教育。
谨
谨慎从事,认真办好。
庠序
古代乡学的名称,殷代称“序”,周代称“庠”
xiángxù
6、申:重复,一再。这里有反复教导的意思
7、颁(bān)白者: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8、戴:头上顶东西。
9、黎民:指老百姓
10、然:这样。
11、王(wàng):即称王天下,指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12、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从来不曾有过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涂2有饿莩而不知发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4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5,兵也。’王无罪岁6,斯天下之民至焉7。”
译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注
1、检:约束,制止。
2、涂:通“途”,道路。
3、发:打开,这里指开仓放粮以赈救饥民。
4、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5、非我也,兵也:不是我杀人,是兵器杀人
6、无罪岁: 别归罪于年成不好
7、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样,普天下的老百姓就都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生字
焉
本义
yān ㄧㄢˉ
鸟名:焉鸟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
唐黃滔《唐城客夢》
其它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論語‧衛靈公》
“躁靜于焉見,誰與度物情?”
宋梅堯臣《夜晴》詩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代〉
哪里或那里
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焉,代词,那里,指南海。
什么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墨子》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墨子‧尚賢下》
“品物猶在,不見其人,魂氣飄飄,焉所安神?”
漢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銘》
“怎麼”、“哪裡”。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詩‧衛風‧伯兮》
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
《左傳‧閔公元年》
臣非禮之祿,雖萬鍾不受,若申其志,雖簞食不厭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貧臣?
《後漢書‧方術傳上‧樊英》
食其禄,焉避其难?
《三国志》
康公之母誠賢耶?則宜以淫荒失度命其子,焉用懼之以數?
唐柳宗元《非國語上‧滅密》
〈价〉
相當於“於”
裔焉大國,滅之將亡。
《左傳‧哀公十七年》
五色、五聲、五臭、五味,凡四類,自然存焉天地之間而不期為人用。
《尹文子‧大道上》
﹝鳥獸﹞懼物之為己害也,猶且不脫焉弱之肉彊之食。
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二陵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
清·刘开《问说》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左傳‧隱公元年》
六月,高祖修崎頭古城,徙居焉。
《陳書‧高祖紀上》
〈助〉
相當於“之”、“是”。用於前置賓語之後。
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
《左傳‧隱公六年》
況群小作朋,逼近君側,安危治亂,胥此焉關。
《明史‧韓文傳》
語氣詞。表示停頓。用於句尾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列子‧湯問》
凡天下戰國七,燕處弱焉。
《史記‧蘇秦列傳》
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語氣詞。表示停頓。用於分句末或句中
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莊子‧則陽》
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
《公羊傳‧莊公元年》
詞尾。用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禮記‧大學》 鄭玄箋:“焉,猶然也。”
懍懍焉,皜皜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後漢書‧孔融傳》
交焉而爭,睽焉而鬥。
《新唐書‧柳宗元傳》
狡焉思逞者有之。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
〈副〉
如何[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于是,就,乃,则[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
《史记》
焉始乘舟
〈连〉
表示承接。相當於“則”、“於是”。
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
《禮記‧祭法》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
《墨子‧兼愛上》
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
《史記‧秦始皇本紀》
通假
颜yán
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荀子·非相》 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
粟
本义
sù ㄙㄨˋ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
谷(穀)物名。北方通稱“谷子”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二‧粟》:“古者以粟為黍、稷、粱、秫之總稱。而今之粟,在古但呼為粱。後人乃專以粱之細者名粟……大抵黏者為秫,不黏者為粟。故呼此為秈粟,以別秫而配秈。北人謂之小米也。”
谷粒。未去皮殼者為粟,已舂去糠則為米
《書‧禹貢》:“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蔡沈集傳:“粟,穀也。”
《呂氏春秋‧審時》:“其粟圓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彊。”
唐李紳《古風》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扩展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农贵~。
糧食的通稱
《管子‧治國》:“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
漢晁錯《論貴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
唐韓愈《原道》:“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三:“我亦曾糜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指顆粒細小如粟之物
《山海經‧南山經》:“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郭璞注:“細丹沙如粟也。”
宋楊萬里《昌英叔門外小樹木樨早開》詩:“旋開三兩粟,已作十分香。”
清曹溶《一萼紅》詞:“粟玉纖環,泥金雙帶,嬌小渾不勝風。”
衍生
指俸祿
晉殷仲文《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亡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摺:“人都道書中自有千鍾粟,怎生來偏着我風雪混樵漁。”參見“粟秩”。
皮肤(膚)触寒而收縮起粒
宋蘇軾《和陶貧士》之二:“無衣粟我膚,無酒顰我顏。”
宋陸游《雪後苦寒行饒撫道中有感》詩:“重裘猶粟膚,連酌無騂顏。”
魯迅《故事新編‧鑄劍》:“皮膚上都一粒一粒地起粟。”
其它
姓
後漢有粟舉。見《通志‧氏族四》。
曳
本义
yè ㄧㄝˋ
牽引;拖
《易‧既濟》:“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高亨注:“曳,以手引之。”
宋孫光憲《思帝鄉》詞:“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阿纖》:“山起坐不自安,曳令暫息。”
衍生
穿着
《詩‧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數。”
孔穎達疏:“婁、曳俱是著衣之事。”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婦女被羅紈,婢妾曳絺紵。”
《新唐書‧隴西公博義傳》:“驕侈不循法度,伎妾數百,曳羅紈,甘粱肉,放於聲樂以自娛。”參見“曳婁”。
困頓
《後漢書‧馮衍傳下》:“貧而不衰,賤而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
逾越,超過
《文選‧王褒〈洞簫賦〉》:“狀若捷武,超騰踰曳,迅漂巧兮。”
飄搖
南朝宋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陽陸團精氣,陰谷曳寒煙。”
曳兵
拖着武器。
走
zǒu ㄗㄡˇ
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
本义
跑
这里指逃跑。
是
本义
shì ㄕˋ
正,不偏斜
《易‧未濟》:“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是,正也。”
宋曾鞏《寄歐陽舍人書》:“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
扩展
正確
《詩‧魏風‧園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朱熹集傳:“彼之所為已是矣,而子之言獨何為哉?”宋葉適《陳秀伯墓志銘》:“君既不以求和為是,而書語侵中書,執政固不喜。”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伯夷之弟》:“惟太守之姓異,未詳孰是。”
指正確的論斷或肯定的結論
漢王充《論衡‧本性》:“自孟子以下至劉子政,鴻儒博生,聞見多矣。然而論情性,竟無定是。”
認為正確;肯定
《墨子‧耕柱》:“功皆未至,子何獨自是而非我哉?”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秦會之﹞謂曾南豐脩《英宗實錄》,辟陳無己為屬。
孫仲益書數百字詆之,以為無此事……仲益之辨,人多是之。”
清《今世說‧輕詆》:“吳梅村聞之,頗是計言。”
訂正
清顏元《上徵君孫鍾元先生書》:“某不自揣,撰有《存性》、《存學》二編,欲得先生一是之,以挽天下之士習而復孔門之舊。”參見“是正”。
衍生
遵從,以為法則
《逸周書‧周祝》:“地出物而聖人是,時雞鳴而人為時。”
孔晁注:“萬物自然,不為人來,聖人則之,如因雞鳴以識時也。”
《荀子‧非十二子》:“不法先王,不是禮義。”
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晉陶潛《飲酒》詩之十八:“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唐賈島《送孫逸人》詩:“是藥皆諳性,令人漸信仙。”
《紅樓夢》第八十回:“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兒都好聞呢。”
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左傳‧定公十二年》:“無成,是無孟氏也。”
唐元稹《景申秋》詩之六:“眼前撩亂輩,無不是同鄉。”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七:“三仙姑愛的是青年們,青年們愛的是小芹。”
表示加重語氣之詞
《書‧金縢》:“史乃冊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于天,以旦代某之身。’”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
《西游記》第十四回:“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
沙汀《航線》:“香檳酒在玻璃盅裏堆着花,大餐間裏的紳士們,是忘掉了腳下動蕩的船和崩裂的世界了。”
表示答應之詞
巴金《秋》一:“是。日期還沒有定,不過也很快。”
其它
用在動詞後面的兩個數量結構之間,含有“算作”的意思。
《紅樓夢》第七一回:“我能夠和姊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麼後事不後事!”如:走一步是一步;給多少是多少,決不計較。
<代>此,這;這裡
《詩‧大雅‧崧高》:“因是謝人,以作爾庸。”
宋王安石《贈寶覺》詩序:“聞化城閣甚壯麗,可登眺,思往遊焉,故賦是詩。”
郭沫若《西江月‧謁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詞:“問君何處去尋詩?詩曰在斯、在是。”
<副>表示範圍,相當於“只”
《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是,猶祗也……言祗謂能養也。”
<連>
表示承接,相當於“於是”
《書‧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是,猶於是也。”
漢王充《論衡‧感類》:“劉媼息大澤,夢與神遇,是生高祖。”
唐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惟其不有,以惠厥後,是生相君,為朝德首。”
表示承接,相當於“則”
《管子‧八觀》:“是故主上用財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
郭沫若等集校:“是猶則也。
尹注:‘則用力不休也。’亦以則釋是,是其證。”
表示轉折,相當於“而”
《戰國策‧魏策一》:“吳起對曰:‘河山之險,信不足保也;是伯王之業,不從此也。’”
《韓非子‧難二》:“惠公以此人是敗,文公以此人是霸。”
表示因果關係,相當於“因此”、“因為”
《逸周書‧常訓》:“夫禮非剋不承,非樂不竟,民是乏生。”
《史記‧呂太后本紀論》:“刑罰罕用,罪人是希。”
宋石孝友《醉落魄》詞之四:“雨斷雲銷,總是初情薄。”
元耶律楚材《和薛正之韻》:“禮義不張真我恨,干戈未戢是吾憂。”
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雖”、“雖然”
唐白居易《游平泉宴浥澗宿香山石樓》詩:“是夜勿言歸,相攜石樓宿。”
宋柳永《滿江紅》詞之四:“人是宿,前村館,想鴛衾今夜,共他誰暖?”元李五《虎頭牌》第二摺:“則俺那山壽馬姪兒是軟善,犯着的休想他便肯見憐。”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她答應是答應了,卻急得一個通宵沒閉眼。”
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即使”
<助>
用在賓語和它的動詞之間,起着把賓語提前的作用,以達到強調的目的。
《書‧益稷》:“無若丹朱傲,惟慢遊是好。”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蠱惑既深,惟其言是聽。”
孫中山《第二次護法宣言》:“暮楚朝秦,宗旨靡定,權利是獵,臣妾可為。”
猶“夫”,表發端。
《禮記‧三年問》:“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群匹。”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是,猶夫也。”
宋蘇軾《祭陳令舉文》:“是何一奮而不顧,以至於斥,一斥而不復,以至於死。”
姓
三國吳有是儀。見《三國志‧吳志》本傳。
数(數)
本义
shǔ ㄕㄨˇ
查點;点数;计算
《周禮‧地官‧廩人》:“以歲之上下數邦用,以知足否,以詔穀用,以治年之凶豐。”
鄭玄注:“數,猶計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尤而效之,蓋以百數。”
劉半農《一個小農家的暮》詩:“他們數,他們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
扩展
查點→
算在數內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廬江水》:“廬山,彭澤之山也。雖非五嶽之數,穹隆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
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有陷在賊中者,為祿山所脅從,而黃幡綽同在其數。”
宋蘇轍《龍川別志》卷下:“﹝英宗﹞或言幼時父兄不以為子弟數。”
數說,一件一件地說
《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僕,未可終也。”
孔穎達疏:“數,說也。”
《漢書‧賈誼傳》:“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數之於前?”唐柳宗元《非國語上‧晉孫周》:“單子數晉周之德十一。”
儒林外史《第六回》:“﹝趙氏﹞數了又哭,哭了又數。”
數落;責備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數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
楊伯峻注:“‘數之’云云,數其罪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珊瑚》:“王傲不相下,反數其惡。”
歐陽山《柳暗花明》一○二:“胡杏覺着很奇怪,按照周炳的為人,他這個時候應該跳起來,大罵陳家,大罵寫信來的人,數他們的罪惡。”
稱道
《荀子‧王霸》:“不足數於大君子之前。”
王先謙集解:“《仲尼》篇兩云‘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稱、數義同。”
《史記‧游俠列傳》:“自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
《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shù ㄕㄨˋ
數目;數量
《左傳‧隱公五年》:“公問羽數於眾仲。”
《漢書‧律曆志上》:“數者,一、十、百、千、萬也。”
《宋史‧選舉志三》:“文理通為合格,不限其數。”
陸俊超《驚濤駭浪萬里行》:“他曾經數以百計地跟我這麼說。”
引申為年數、歲數
《呂氏春秋‧盡數》:“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
高誘注:“盡其長久之數。”
底細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十六:“平常過日子,從前吃是甚穿是甚,如今比從前好了多少?咱們也不用自己誇,各人心裏都有個數。”
峻青《海嘯》第三章:“這一切,他心裏都沒有數。”
猶几(幾)。表示不定的少數
《史記‧汲鄭列傳》:“﹝汲黯﹞為右內史數歲,官事不廢。”
宋蘇轍《龍川別志》卷下:“不數日,誦寺中所有經殆遍,遂去,不知所在。”
楊朔《前進‧鋼鐵的大軍》:“這裏以數十輛美國的戰防炮為前導。”
算術,數學。古代六藝之一
《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嚴復《原強》:“名數力炙﹝質﹞四者之學已治矣。”
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數學概念。如:自然數、整數、有理數、無理數、實數、複數、質數等。
一種語法範疇,表示名詞或代詞所指事物的數量。如:英語名詞有單、復兩種數。
道數,方法
《商君書‧算地》:“故為國之數,務在墾草。”
《荀子‧正論》:“﹝桀紂﹞身死國亡……是不容妻子之數也。”
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數猶道也。”
唐元稹《沂國公魏博德政碑銘》:“帝命弘正,予言是聽。理亂有數,其道甚明。”
技藝;技巧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趙岐注:“數,技也。”
《淮南子‧原道訓》:“夫臨江而釣,曠日而不能盈羅,雖有鉤箴芒距,微綸芳餌,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數,猶不能與網罟爭得也。”
高誘注:“數,術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數逢其極,機入其巧。”
清戴名世《〈倪生詩〉序》:“余笑曰:‘序則不難為也,但詩之為數,小數也;學之,豈必待十年而後成耶?’”
策略;權術
《管子‧小問》:“夫誅暴禁非而赦無罪者,必有戰勝之器,攻取之數。”
漢王充《論衡‧答佞》:“以計求便,以數取利。”
《後漢書‧南匈奴傳》:“交接得其情,則卻敵折衡;應對入其數,則反為輕欺。”
《續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元年》:“金主曰:‘何為多數?’萬公曰:‘崇浩微似迎合。’金主曰:‘卿言是也。’”
历(曆)數
《史記‧五帝本紀》:“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司馬貞索隱:“《尚書》作‘曆象日月’,則此言‘數法’,是訓‘曆象’二字,謂命羲和以曆數之法觀察日月星辰之早晚。”
《淮南子‧氾論訓》:“萇宏,周室之執數者也。”
高誘注:“數,曆術也。”
特指方術,如占卜之類
《楚辭‧卜居》:“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金王若虛《焚驢志》:“﹝鎮陽帥﹞督下祈雨甚急,厭禳小數,靡不為之。”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三:“乃歎人生世間,事皆前定,精於數者,固能前知也。”
規律;必然性
《後漢書‧鄧寇傳論》:“漢世外戚,自東、西京十有餘族,非徒豪橫盈極,自取災故,必於貽釁後主,以至顛敗者,其數有可言焉。”
李賢注:“數猶理也。”
唐劉禹錫《天論中》:“夫物之合并,必有數存乎其間焉。”
道理
《韓非子‧孤憤》:“夫以疏遠與近愛信爭,其數不勝也。”
王先慎集解:“數,理也。”
唐皮日休《〈春秋〉決疑》之九:“若揚子之草《玄》,其數則《易》,其文則《玄》是也。”
天命;命運
《後漢書‧鄭太荀彧等傳論》:“及阻董昭之議,以致非命,豈數也夫!”唐柳宗元《非國語上‧滅密》:“康公之母誠賢耶?則宜以淫荒失度命其子,焉用懼之以數。”
《花月痕》第五回:“老尼道:‘居士請了,數雖前定,人定卻也勝天,只看居士本領罷!’”王任叔《疲憊者》:“這都是數該如此,所以我總餓也餓不死的。”
法制
《管子‧任法》:“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
《韓非子‧制分》:“夫治法之至明者,任數不任人。”
陳奇猷集釋:“本篇數字用為法字之義。”
順序;次序
《逸周書‧大聚》:“復亡解辱,削赦輕重,皆有數。”
朱右曾校釋:“數,等差也。”
《荀子‧勸學》:“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宋王安石《洪範傳》:“自天一至于天五,五行之生數也。”
引申為等級
宋王安石《上宋相公書》:“自去吏屬之籍,以至今日,雖嘗獲侍燕語,然不能自同眾人之數也。”
禮數;儀節
《左傳‧昭公三年》:“今嬖寵之喪,不敢擇位,而數於守適。”
楊伯峻注:“數,禮數也。”
《文選‧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貽宴好會,不常厥數。”
李善注:“數猶禮也。”
指星象的度數
《孫子‧火攻》:“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張預注:“推四星(箕、壁、翼、軫)之度數,知風起之日,則嚴備守之。”
衍生
(对比)
謂比較起來最突出
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
趙樹理《登記》:“我看三個裏頭,就還數人家小飛蛾這一個標致!”
亞於;次於
宋蘇軾《謝賜御書詩表》:“文不數於游夏,書已逼於鍾王。”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上:“能作新髻,倭墮慵來,九鬟百合,金翹翠珥,約其槃珊,正不數漢宮十二譜也。”
分辨;詳察
《詩‧小雅‧巧言》:“往來行言,心焉數之。”
朱熹集傳:“數,辨也。”
《荀子‧非相》:“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
宋辛棄疾《新荷葉‧再和趙德莊韻》詞:“細數從前,不應詩酒皆非。”
shuò ㄕㄨㄛˋ
屢次。
~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孫子‧行軍》:“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
《史記‧李斯列傳》:“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就其善者,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
清葆光子《物妖志‧柳》:“趙家喬木為庸材輩蠹蝕也數矣。”
親密;親近
《左傳‧成公十六年》:“無日不數於六卿之門,國之材人無不事也。”
杜預注:“數,不疏。”
明方孝孺《王處士墓表》:“二兄蚤卒,撫從子如子,無愛憎、厚薄、疏數。”
中醫學術語。指脈搏頻率高,每分鐘在九十次以上。
漢張仲景《傷寒論‧辨脈法》:“其脈浮而數。”
《西游記》第十回:“皇上脈氣不正,虛而又數,狂言見鬼。”
《老殘游記》第三回:“兩手脈沉數而弦,是火被寒逼住,不得出來,所以越過越重。”
通假
速
快
其它
cù ㄘㄨˋ
細密;稠密
《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趙岐注:“數罟,密網也。”
《呂氏春秋‧辯土》:“慎其種,勿使數,亦無使疏。”
《史記‧蘇秦列傳》:“地名雖小,然而田舍廬廡之數,曾無所芻牧。”
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設施也。”
明何景明《何子內篇》之十四:“綱弛曰緩,目數曰急。”
細小
罟
本义
gǔ ㄍㄨˇ
网
網的總稱
《國語‧魯語上》:“里革斷其罟而棄之。”
扩展
引申為法網
《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用網捕捉
晉傅玄《羽籥舞歌》:“罔罟禽獸,群黎以安。”
鄭秉謙《柳金刀和他的妻子》:“我想罟魚嘛,總是靠運氣的。運氣好,風浪越大,罟得越多,什麼都逢凶化吉。”
方言。謂勉強硬來。
韓起祥《劉巧團圓》:“你就是罟到一達,我們兩家也過不成麼!”韓起祥《劉巧團圓》:“人家硬罟的把爹爹拉上走在區政府,割來一個退婚證。”
洿
本义
wū ㄨˉ
不流动的浊水
决~而注之江
《楚辭‧天問》:“九州安錯?川谷何洿?東流不溢,孰知其故?”聞一多疏證:“九州錯塞以致川谷渟洿而水潦氾濫,及至百川東注,歸於大海,則又永無溢時。”
《淮南子‧精神訓》:“苦洿之家,決洿而注之江,洿水弗樂也。”
高誘注:“洿水猶澹水也。”
衍生
洼地;池塘
曲台宣榭,咸变~莱
洿下
洿邪
这里指池塘
凹陷
所居宅~下
衰落
晉陸雲《九愍‧紆思》:“俯投跡而世洿,仰晞志而道隆。”
《北史‧楊昱傳》:“昱父道隆則從其隆,道洿則從其洿。”
《清史稿‧樂志一》:“是知樂之為懿,覘國隆洿。”
挖掘
~其宫而猪(潴)焉
《禮記‧檀弓下》:“殺其人,壞其室,洿其宮而豬焉。”
孔穎達疏:“謂掘洿其宮,使水之聚積焉。”
《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四年》:“洿其東宮以養豬羊。”
涂染
必以其血~其衣
《漢書‧王莽傳下》:“﹝王莽﹞又以墨洿色其周垣。”
顏師古注:“洿染之變其舊色也。”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要領不足以膏齊斧,名字不足以洿簡墨。”
清黃遵憲《感懷》詩:“邇者盜潢池,神州洿腥羶。”
形容聲音虛浮而散漫
《文選‧成公綏〈嘯賦〉》:“觸類感物,因歌隨吟,大而不洿,細而不沈。”
李善注:“洿,漫也。
《琴道》曰:大聲不震譁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
通假
污
洗~泥者以水
污穢,不廉潔
《左傳‧文公六年》:“治舊洿,本秩禮。”
孔穎達疏:“洿者,穢之別名,不潔之稱也。”
《淮南子‧氾論訓》:“季襄陳仲子,立節抗行,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亂世之食,遂餓而死。”
唐韓愈《與李翱書》:“子獨安能使我潔清不洿而處其所可樂哉?”
7.沾污;污辱。
《漢書‧貢禹傳》:“誠恐一旦蹎仆氣竭,不復自還,洿席薦於宮室,骸骨棄捐,孤魂不歸。”
宋司馬光《四豪論》:“納邪人之言,造姦偽之謀,亂其國嗣,洿敗王家。”
宋岳珂《桯史‧天子門生》:“總因以他事捃摭之甚峻,然卒不能洿。”
庠
本义
xiáng ㄒㄧㄤˊ
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古代的學校,特指鄉學
《禮記‧學記》:“黨有庠。”
孔穎達疏:“庠,學名也,於黨中立學教閭中所升者也。”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科舉時代指縣學。
《儒林外史》第二回:“這是我們集上在庠的梅相公。”
扩展
教養;教導
《孟子‧滕文公上》:“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養、射”:“庠訓為養,序訓為射,皆教導之名,其義本相近也。”
通假
詳
安詳
《因果經》:“無苦無惱,安庠而起。”參見“庠序”。
悌
本义
tì ㄊㄧˋ
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長上
《孟子‧滕文公下》:“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
趙岐注:“出則敬長悌。悌,順也。”
漢賈誼《新書‧道術》:“弟敬愛兄謂之悌,反悌為敖。”
《晉書‧武帝紀》:“有不孝敬於父母,不長悌於族黨,悖禮棄常,不率法令者,糾而罪之。”
《新唐書‧李元素傳》:“元素少孤,奉長姊謹悌。”
魯迅《故事新編‧采薇》:“‘是……’叔齊是很悌的,應了半聲。”
黎
本义
lí ㄌㄧˊ
亦作“菞”。
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衍生
黑色。後作“黧”
《書‧禹貢》:“厥土青黎。”
孔傳:“色青黑而沃壤。”
遲緩,緩慢
《文選‧傅毅〈舞賦〉》:“黎收而拜,曲度究畢。”
李善注:“言舞將罷,徐收斂容態而拜,度曲於是究畢。”
比及,及至。參見“黎明”
假借
齐
眾,眾多
《詩‧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毛傳:“黎,齊也。”
孔穎達疏:“黎,眾也。眾民皆然,是齊一之義。”
黎民,民眾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孔傳:“黎,眾。”
唐劉禹錫《復荊門縣記》:“是利不及下也,黎民病之。”
歐陽予倩《漁夫恨》第六場:“為除強暴捨一身,除了強暴救黎民。”
《詩‧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為爾德。”
鄭玄箋:“黎,眾也。群眾百姓,遍為女之德言則而象之。”
明潘桂《瑞石賦》:“惠遺黎非小補兮,嗣嘉穀於秋成。”
謝覺哉《感舊》詩:“墳荒草陳血色新,三楚遺黎長飲慟。”
通假
藜
《淮南子‧時則訓》:“飄風暴雨總至,黎莠蓬蒿並興。”參見“黎杖”。
梨
漢班固《白虎通‧諫諍》:“夫妻相為隱乎?《傳》曰:‘曾去妻,黎蒸不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或齎黎棗餅餌,人人贈別。”一本作“梨”。
犁
黎然
其它
姓
古高辛氏、顓頊氏的火官。即火神,亦謂陰官
《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
孫星衍疏:“重黎,顓頊時司天地官名。”
《漢書‧郊祀志上》:“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黎,陰官也。”
《文選‧張衡〈思玄賦〉》:“流目眺夫衡阿兮,睹有黎之圮墳。”
李善注:“黎,高辛氏之火正,謂祝融也。”
古國名。在今山西省長治縣境
《書‧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
孔穎達疏:“黎國,漢之上黨郡壺關所治黎亭是也。”
《文選‧班固〈典引〉》:“乘其命賜彤弧黃鉞之威,用討韋、顧、黎,崇之不恪。”
李善注引蔡邕曰:“黎崇,殷諸侯也。”
古地名
黎陽的簡稱。
漢置縣,屬魏郡。
《戰國策‧趙策三》:“趙以公子郚為質於秦,而請內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藺、離石、祁於趙。”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黎陽為漢魏郡屬縣,有黎陽山,故城在今河南濬縣西南。此則堯後之黎,非‘戡黎’、之黎,恐後人誤以為一,故附及之。”
指黎母山
元姚燧《資善大夫中書左丞李公家廟碑》:“及兵占城,轉粟黎儋,歸佐皇子,致討日南。”參見“黎母山”。
中國少數民族名。多居於海南省
《宋史‧蠻夷傳三‧黎洞》:“其服屬州縣者為熟黎,其居山洞無征徭者為生黎。”
元揭傒斯《送李都事赴湖廣省幕》詩:“黎僚本吾民,撫綏在方面。”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黎人》:“黎多符王二姓,非此二姓為長,黎則不服。”
莩
本义
fú ㄈㄨˊ
芦苇秆里面的薄膜
葭莩
扩展
種子的外皮
假借
殍
piǎo ㄆㄧㄠˇ
餓死的人
《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
餓死
《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三》:“是時軍士之家乏食,婦女掇蔬於野,及優給軍人,皆負物而詬曰:‘吾妻子已殍矣,用此奚為!’”
《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四年》:“河東平陽大蝗,民流殍者什五六。”
胡三省注:“餓死於中野者曰殍。”
【提示】
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
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三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语句收束,环环相扣,突出中心线索,使文章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
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孟子善用比喻。本文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做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此外,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思考与练习】
一、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1)反对兼并战争。
(2)大力发展农业、渔业、林业。
(3)注重教育。
(4)反对暴政,提倡施行仁政。
(5)以民为本。
二、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通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统治者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三、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是本文说理的特点。抑扬兼施表现在先对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进行批评,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加多,这些都是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循循善诱表现在抓住惠王的心理,先易后难、步步引导、层层推进方面。
四、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秋水(节选)
作者
庄子庄周(约前369一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当过蒙地的漆园吏。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他蔑视富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相传是庄周自著,“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和后学所作。
《秋水》属《庄子》中的“外篇”,本文节录了其中的开头部分。
课文
秋水时1至,百川灌2河3,泾流4之大,两涘5渚崖6之间,不辩7牛马。于是焉8河伯9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10。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11而视,不见水端1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13,望洋14向若15而叹曰:“野语16有之17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8。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19而轻伯夷之义20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2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22见笑于大方23之家少。”
译
秋天的水按时到了,各条河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水径直涌流而浩大,从河的两岸到河中的小洲之间,连牛马这样的大动物都分辨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河伯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好之处都在自己一边了。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向东面看,看不见水边。于是河伯就转过他的脸,抬头看着海,对海若叹息说:“俗语有这样的话:‘懂得了一些道理,就认为谁也比不上自己’,这样的人,说的就是我。我曾经听说有认为孔子的知识少、伯夷的仁义轻的人,一开头我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涵量是如此难于穷尽,(假如)我不是到你的门下请教,就非常危险了。我就会长时间地被真正的大名家耻笑了。”
注
1、时:按季节。
2、灌:注人。
3、河:黄河。
4、泾流:指水流。
5、两涘:河的两岸。
6、渚崖:水洲岸边。渚,水中洲岛。
7、辩:通“辨”。
8、焉:乎
9、河伯:黄河之神。
10、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
11、东面:脸朝东。
12、端:边,尽头。
13、旋其面目: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
旋:转,转变。
14、望洋:仰视的样子。也作“望羊”“望阳”“盳洋”
盳:
wàng ㄨㄤˋ古同望。
máng ㄇㄤˊ 古同盲
15、若:即海若,海神
16、野语:俗语,俚语。
17、之:代下文所引野语内容。
18
我之谓也
即谓我也
即莫若己(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宾语位于动词前
19、少仲尼之闻:小看孔子的学识(以孔子的学识为少)
闻:学识,学问
20、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行(以伯夷的义行为轻)
伯夷:商代诸侯孤竹君的长子,因与弟叔齐互让君位,结果一齐逃到周。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认为以臣伐君不义,于是叩马谏阻。商亡后,他们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封建社会把他们当作忠臣义士的典型。
21
睹:看
子:您。本指海神,这里借指海
难穷:难以穷尽
穷:尽。
22、长:长久,永远。
23、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大方:大道;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1语于海者,拘于虚也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3也;曲士4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5。今尔出于崖涘6,观于大海,乃知尔丑7,尔将可与语大理8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9;尾闾10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11;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12,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13,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14,又奚以15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16之在大泽乎?计中国17之在海内,不似稊米18之在大仓19乎?号物之数谓之万20,人处一焉21;人卒九州22,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23,人处一焉24;此其比万物也25,不似毫末26之在于马体乎?五帝27之所连,三王之所争28,仁人之所忧,任士29之所劳,尽此矣30。伯夷31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2?”
译
北海若说:“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所住地方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因为它受时节的限制;不能和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大道理,因为他被自己所受的教育给限制住了。如今你从海边往外看,观览大海,就知道了你自己的浅薄,这样我就可以和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大过海的,所有的河流都归向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息,海水却不见增多满溢;尾闾将海水泄漏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海水却不见减少枯竭;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都不起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大海都不受什么影响。它的蓄水量超过江河,简直不是用一般数字所能计算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自满,因为我自知是自然的产物,由天地赋予我形貌,并且禀受到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就跟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里一样。我正以为自己所见太少,又哪里敢自以为多而骄傲呢?算起来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蚂蚁穴存在于旷野之中吗?算起来中国存在于海内,不就像一颗小米粒存在于大谷仓中吗?世人每用“万物”的说法来称事物数量之多;而人类不过只是万物中的一种罢了。九州之内,人们都是靠着谷食生存、乘舟车来往,熙熙攘攘,作为每一个人来说,只是所有的人之中的一分子而已。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毫毛吗?五帝所禅让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仕士所操劳的,也不过是像一根毫毛罢了!伯夷以让天下求取名声,孔子以能谈天下事被人视为博学。他们因此感到自满,不就跟你原来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注
1、以:与
2、拘于虚也: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
拘:拘束,局限。
虚:通“墟”,居住的地方。
3、
笃:拘限
时:时令。
4、曲士: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的人。
5、束于教也:受所受教育的束缚。
6、
尔:你。
崖涘:河岸。
7、
乃:才
丑:鄙陋
8、大理:大道理。
9、盈:满。
10、尾闾
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
11、
已:停止。
虚:虚空
12、此其过江河之流:海的容水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江河,长江、黄河,古称江、河。
13、“自以”二句:我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禀bǐng受了阴阳之气。
自多:自我夸耀。
多:赞美,自负。
比:并,列。
形:身形。
14、“方存”二句: 正存有“自己所见甚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15、奚以:何以,怎么。
16、礨(lěi)空:蚁穴。一说,小孔穴。
17、中国:这里指中原。
18、稊(tí):一种形似稗bài的草,果实似小米。
19、大(tài)仓:储粮的大仓库。
20、号物之数谓之万: 称物的数量叫作“万”
号:称。
21、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
处:居,占。
焉:于此(于万物之中)。
22、人卒九州:人尽九州,即九州都有人。一说,人卒即大众。
卒:尽。
九州:天下。
23、“谷食”二句:谷物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意谓九州到处有人。
24、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里是以个人对天下人而说的,上文的“人处一焉”是以人类对万物而言的。
25、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相比。
26、毫末:毫毛的末梢。
27、五帝: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史记》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一说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连:所连续统治的。
28、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
所争:所争夺的。
29、任士: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
30、尽此矣:全在这里了,意谓就是这么一点细微的东西,正如马体之毫末
尽此:尽于此。
31、“伯夷”二句:伯夷以互相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
32、“此其”二句: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的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注释
泾(涇)
本义
jīng ㄐㄧㄥˉ
泾水:出安定涇陽幵(qiān)頭山。東南入渭
《書‧禹貢》:“弱水既西,涇屬渭汭。”
漢張衡《西京賦》:“畫地成川,流渭通涇。”
唐孟郊《答晝上人止讒作》詩:“渭水不可渾,涇流徒相侵。”參見“涇水”。
渭水支流。
有南、北二源:泾渭分明
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
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至平凉县境合流后,又东南流入陕西省,至高陵县入渭河
扩展
直流的水波。
《詩‧大雅‧鳧鷖》:“鳧鷖在涇,公尸來燕來寧。”
馬瑞辰通釋:“‘在涇’正泛指水中有直波處,非涇渭之‘涇’。”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成玄英疏:“涇,通也。”
《釋名‧釋水》:“水直波曰涇。涇,徑也,言如道徑也。”
衍生
古州名。故地在今甘肃省泾川县
县名。在安徽省东南部
〈方〉沟渠
其它
沟渎(溝瀆):比喻困厄之境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韻》:“今吾蘇溝瀆多名涇者,如采蓮涇之類。”
葉聖陶《隔膜‧一課》:“一條小船,在涇上慢慢地划着,這一定是神仙的樂趣。”
大便
《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
王冰注:“涇,大便;溲,小便也。”一說,為月經。
涘
本义
sì ㄙˋ
水边
《詩‧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成玄英疏:“涘,岸也。”
南朝梁陸倕《石闕銘》:“周營洛涘,漢啟岐梁。”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羅剎海市》:“女乘白羊車,送諸海涘。”
衍生
边际;极限
《新唐書‧回鶻傳上》:“自是,道雖通,而虜求取無涘。”
明李東陽《答楊大常止酒用陶韻》:“君量本十分,顧以三為涘。”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下:“出門遠望,雲日在天,邁心孤行,一往無涘。”
渚
本义
zhǔㄓㄨˇ
同
陼
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洲~。~田
鼋yuán头~(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詩‧召南‧江有汜》:“江有渚。”
毛傳:“渚,小洲也。”
《淮南子‧墬形訓》:“東方曰大渚。”
高誘注:“水中可居者曰渚。”
南唐李煜《漁父》詞:“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江渚
《前赤壁赋》
北渚
指洞庭湖北岸的小洲。
《湘夫人》
扩展
指居住渚上
《禮記‧禮運》:“故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
水邊
《楚辭‧九歌‧湘君》:“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王逸注:“渚,水涯也。”
晉陸機《豫章行》:“泛舟清川渚,遙望高山陰。”
前蜀毛文錫《應天長》詞:“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島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郭璞注:“渚,島。”
渚崖
《秋水》
水洲岸边。渚:水中的洲岛
通假
潴(瀦)
蓄水處。指陂塘之類。
《管子‧五輔》:“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
漢黃憲《天祿閣外史‧出處》:“荷鋤候雨,不如決渚。”
zhū ㄓㄨˉ
殆
本义
dài ㄉㄞˋ
危险
《詩‧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視天夢夢。”
《淮南子‧人間訓》:“國家危,社稷殆。”
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蕈毒》:“案間尚餘杯羹以俟其子,適出未還,幸免於毒,嗚呼殆哉!”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陳錫九》:“力盡聲嘶,漸就危殆。”
扩展
威脅;危害
《荀子‧強國》:“威動海內,彊殆中國。”
《淮南子‧說山訓》:“德不報,而身見殆。”
畏懼
《淮南子‧說林訓》:“月照天下,蝕於詹諸;騰蛇游霧,而殆於蝍蛆。”
衍生
大概;幾乎
伤亡~尽
《史記‧留侯世家》:“良曰:‘沛公殆天授。’”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用筆極新細,殆不見墨跡。”
接近
《詩‧小雅‧節南山》:“式夷式已,無小人殆。”
《逸周書‧命訓》:“極命則民墮,民墮則曠命,曠命以誡其上,則殆於亂。”
唐康駢《劇談錄‧桑道茂》:“長安只此一邑而已,賢郎二人,大者位極人臣,次者殆於數鎮。”
也許可以。表示希望。
《詩‧豳風‧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困乏;疲惫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陸德明釋文引向秀曰:“殆,疲困之謂。”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神女》:“日將暮,步履頗殆,休於路側。”
疑惑
《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殆猶疑也。謂所見之事若可疑,則闕而不敢行也……後人但知殆訓為危,為近,而不知又訓為疑,蓋古義之失傳久矣。”
其它
古同
怠
懈怠
《詩‧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
《商君書‧農戰》:“農者殆則土地荒。”
《淮南子‧泰族訓》:“勾踐棲於會稽,修政不殆。”
唐皮日休《惑雷刑》:“得他牛,則晝役夕歸,箠耕於烈景,笞耨於晦冥,未嘗一息容其殆。”
<助>
乃
《國語‧魯語上》:“衛君殆無罪也。”
宋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副>
當;必
《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
《新唐書‧契苾何力傳》:“若人心如鐵石,殆不背我。”
僅
《漢書‧趙充國傳》:“此殆空言,非至計也。”
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上》:“竊謂此母之言無謂也。深山大澤則固生龍蛇矣,而美婦必生惡子,豈決定之理耶?殆偶中耳!”
尚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門石崩褫,餘基殆在。”
通假
治
訟理
《公羊傳‧襄公五年》:“莒將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
笃(篤)
固,拘限
本义
dǔ ㄉㄨˇ
马行迟顿
《說文‧馬部》:“篤,馬行頓遲也。”
段玉裁注:“頓,如頓首,以頭觸地也,馬行箸實而遲緩也。”
章炳麟《訄書‧訂文》:“馬之重遲,物之重厚,其重同,其重之情異,則別以篤、竺。”
衍生
固;堅實
《詩‧唐風‧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
誠篤
《後漢書‧班彪傳論》:“彼將以世運未弘,非所謂賤焉恥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篤也!”唐韓愈《答胡生書》:“至于是而不悔,非信道篤者,其誰能之。”
加厚;增厚
《禮記‧中庸》:“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
《孟子‧梁惠王下》:“以篤周祜。”
深厚
《漢書‧賈山路溫舒等傳贊》:“路溫舒辭順而意篤,遂為世家,宜哉。”
《宋史‧蘇轍傳論》:“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
湯曉丹《詩言志--寫在〈廖仲愷〉公映之時》:“歷史資料證實,廖仲愷與何香凝自從一八九七年在廣州結婚後,夫妻志同道合,互敬互愛,感情彌篤,在革命需要的關鍵時刻,他們傾注的卻是英雄的兒女情。”
其它
純一;專一。參見“篤行”、“篤志”
甚;達到高度。常形容病勢沉重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昭王彊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
《舊唐書‧列女傳‧樊彥琛魏氏》:“彥琛病篤。”
清昭槤《嘯亭雜錄‧阿文成公用人》:“﹝阿文成公﹞病篤時,將其兵書、詩文稿盡命焚之。”
切實;確鑿
清戴名世《朱烈女傳》:“﹝烈女朱寶﹞偶憶書中語,服其論之篤也。”
困;困苦
象聲詞
茅盾《有志者》五:“篤篤篤地老和尚起勁敲着木魚做早課。”
通假
督
《孔子家語‧入官》:“篤之以累年之業,不因其力,則民引而不從。”
宋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張公﹞與夫人諄諄蚤暮篤子以文。”
清葛其仁《小爾雅疏證》:“《春秋傳》‘司馬督’,《漢書‧古今人表》作‘司馬篤’,‘督’‘篤’同。”
大
本义
dà ㄉㄚˋ
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本义:大小的“大”
“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與“小”相對。形容體積、面積、數量、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詩‧小雅‧吉日》:“發彼小豝,殪此大兕。”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
《水滸傳》第六六回:“城內有座樓,喚做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
大小的程度
《墨子‧備城門》:“奚蠡大容一斗。”
扩展
粗,形容條狀物橫剖面大
《莊子‧逍遙游》:“其大木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挼如箸大,一尺一斷,著水盆中浸。”
擴大;光大
《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
《荀子‧成相》:“卑其志意,大其園囿,高其臺。”
《陳書‧周弘正傳》:“庶改澆競之俗,以大吳國之風。”
唐柳宗元《故溫縣主簿韓君墓志》:“嗣以文行大其家業。”
誇張;誇大
《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史記‧高祖本紀》:“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老,時間長
《爾雅‧釋木》:“大而皵,楸。”
邢昺疏引樊光云:“大者老也。”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舊債不僅減息,連老本也不許債主有逼取之事。貧農說:‘怪不得,年歲大了,明年再還吧!’”
表示範圍廣
《禮記‧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
表示程度深
《史記‧陳丞相世家》:“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
唐張鷟《游仙窟》:“五嫂大能作舞,且勸作一曲。”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零陵香草……在嶺南,初不大香;一持出嶺北,則氣頓馨烈。”
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今年擴社和去年大不一樣。”
衍生
尊重;重視
《荀子‧天論》:“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會於溫,言小諸侯。溫,河北地,以河陽言之,大天子也。”
晉陶潛《讀史述九章‧魯二儒》:“《易》大隨時,迷變則愚。”
贊美;稱揚
《公羊傳‧襄公十九年》:“還者何?善辭也。何善爾?大其不伐喪也。”
《史記‧匈奴列傳》:“昔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
敬詞
《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
司馬貞索隱:“尊其道德,故云‘大項橐’。”如:大唐、大宋、大皇帝;大作、大札。
驕傲;自大
《國語‧魯語下》:“閔馬父笑,景伯問之,對曰:‘笑吾子之大也。’”
《後漢書‧皇后紀序》:“秦併天下,多自驕大,宮備七國,爵列八品。”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因蘇爺久在丞相門下往來,徐倫自小書房答應,職任烹茶,就如舊主人一般,一時大不起來。”
善;好
《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孟子‧梁惠王下》:“大哉言矣!”
指年長的人或尊長
《詩‧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文選‧張衡〈西京賦〉》:“小必有之,大亦宜然。”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婆婆休得耍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
指排行第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兒耳!”唐高適有《別董大二首》詩。
用以稱伯父或叔父
歐陽山《高干大》第九章:“他的二大羅生旺,就是現今的鄉長。”
猶大率,大概
漢賈誼《新書‧數寧》:“故聖王之起,大以五百為紀。”
《史記‧大宛列傳》:“其俗土著,大與大夏同,而卑溼暑熱云。”
放在某些時令、時間前,表示強調
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那些戴舊氈帽的大清早搖船出來,到了埠頭。”如:大熱天、大晴天。
指大錢或大子兒。亦泛指錢
王統照《五十元》:“值幾個大?怎麼說吧……我是土匪,我就會上你的賬。”
楊振聲《報復》:“在漁家的日月,春天漁市一過,各人腰包裏都有幾個大。”
其它
我國古代哲學術語。含義與“道”同
《老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方言。爹,父親
明沈榜《宛署雜記‧民風二》:“父曰爹,又曰別,又曰大。”杜鵬程《延安人》二:“我大我媽,都在這裏哩!”
亦作“夫”。
<古>太
tàiㄊㄞˋ
《詩‧鄘風‧蝃蝀》:“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陸德明釋文:“大音泰。”
《論語‧雍也》:“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清江沅《說文釋例》:“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
《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
dài ㄉㄞˋ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通假
泰
待
《敦煌變文集‧八相變》:“未向此間來救度,且於何處大基緣。”
蔣禮鴻通釋:“‘大’就是待。”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摺:“梅香!安排香桌兒去,我大燒炷夜香咱。”
元朱庭玉《夜行船‧悔悟》套曲:“草草花花一夢驚,斷了喬行徑,大着多情換寡情。”
代:世代
《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陵家曆大為將軍,世世從軍為國征。”
闾(閭)
本义
lǘ ㄌㄩˊ
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
《書‧武成》:“式商容閭。”
孔穎達疏引《說文》:“閭,族居里門也。”
《淮南子‧時則訓》:“門閭無閉,關市無索。”
宋蘇軾《遺直坊》詩敘:“故太守李公諱師中,榜其閭曰‘遺直’。”
扩展
民戶聚居處;里巷
《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
鄭玄注引鄭司農曰:“二十五家為閭。”
《尚書大傳》卷四:“八家為鄰,三鄰為閭。”
《魏書‧元孝友傳》:“二十家為閭。”
宋葉適《役法》:“其勢宜使什、伍、比、閭、里、黨而後達於縣令,則擇其人而為保正副者,正所以親切於民,服習其小爭而無使至於大鬥,教民使不犯,省刑罰之先務也。”
泛指門戶
《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弔者在閭。”
楊倞注:“閭,門也。”
三國魏應璩《百一詩》:“前者隳官去,有人適我閭。”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
指人家
宋梅堯臣《田家語》詩:“田閭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扩展
聚集
尾~(水~汇聚之处,泄水的处所)。
《莊子‧秋水》:“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郭慶藩集釋引司馬彪曰:“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
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
《尉繚子‧伍制令》:“軍中之制,五人為伍,伍相保也;十人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為屬,屬相保也;百人為閭,閭相保也。”
古代軍陣名
《逸周書‧武順》:“一卒居前曰開,一卒居後曰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
孔晁注:“皆陣名。”
其它
古代獸名
《新唐書‧吐蕃傳上》:“三歲一大盟,夜肴諸壇,用人、馬、牛、閭為牲。”
姓
《通志‧氏族三》:“齊大夫閭邱嬰之後,或單言閭氏,從省文也。”
通假
慮
《史記‧河渠書》:“皓皓旰旰兮閭殫為河!”清錢大昕《廿二史考异‧史記三‧河渠書》:“《漢志》閭作慮,慮、閭以音同借用。
遼東無慮縣,以醫無閭山得名是也。此閭字亦為憂慮之慮,裴駰解為州閭,非是。”
【提示】
庄子的《秋水》篇由七个部分组成,本文节选了其中第一部分——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这一部分结构完整,论证周密,可以把它作为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来读。
这篇文章以对话方式展开,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要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就是基于这一宏观理念。无疑,这一中心旨意,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本文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此外,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思想意义: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二、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三、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
d、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e、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本文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的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出叠见,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例如:“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稀米之在大仓乎?“以“梯米之在大仓“比喻“中国之在海内";“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毫末之在于马体"比喻人与万物的关系,结论是微不足道委身多
四、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对比法,类比法。本文在论证结构上采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推到读者的面前,很有说服力。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并且采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了主旨。
答: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在论证中又多用形象比喻来说明抽象道理,其中多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其中又包含性质相似的类比论证法,如“拘于虚”之井蛙,“笃于时"之夏虫与“束于教"之曲士之间的比较,便是类比论证:还包含性质相反的对比论证法,如“束于教”之“曲士"与“观于大海"、已知已丑、可与语大理的河伯之间的比较,便是对比论证。
谏逐客书
作者
李斯(?一前208),战国时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秦代著名政治家。青年时代受学于荀子。学成,到秦国游说,得到秦王政的赏识,拜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官至丞相,在秦王推进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秦二世时被权臣赵高陷害,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现存李斯著作不多,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罪书》等,均见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李斯列传》。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课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1以为过2矣。
译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注
1、窃
私自,自谦之词
2、过
错误
昔缪公1求士,西取由余2于戎,东得百里奚3于宛,迎蹇叔4于宋,来丕豹5、公孙支6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7用商鞅8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疆9,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10,举地千里,至今治疆。惠王11用张仪12之计,拔三川之地13,西并巴、蜀14,北收上郡15,南取汉中16,包九夷17,制鄢、郢18,东据成皋19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19,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20。昭王21得范雎22,废穰侯23,逐华阳24,疆公室25,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26四君却客而不内27,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疆大之名也。
译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注
1、缪(mù)公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
2、由余
晋国人,流亡于戎。后奉西戎王之命出使秦国,被秦穆公设计收买。穆公用由余之谋伐戎,并国十二,开地千里。
3、百里奚
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初仕虞国,晋灭虞后,他以战俘身份作为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人秦。后出走宛地,秦穆公闻其贤,用五张羊皮赎回,并拜其为相。
4、蹇(jiǎn)叔
本是岐(今陕西岐山)人,客居于宋国。因百里奚的推荐,秦穆公以厚币接他入秦任上大夫
5、丕(pī)豹
晋大夫丕郑之子。其父被杀,遂自晋奔秦
6、公孙支
岐州人,居于晋。
他们西入秦国后,分别被穆公任为大将和大夫
7、孝公
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
8、商鞅
姓公孙,名鞅,卫国人。入秦,劝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力大盛
9、彊
同“强”
10、获楚、魏之师
指商鞅于公元前340年率秦军大破魏军,继而又战胜楚军
11、惠王
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
12、张仪
魏国人,西入秦,被惠王任为相。张仪提出了用“连横”瓦解东方六国“合纵”的谋略。
13、三川之地
指韩国之洛阳一带
三川
黄河
洛水
伊水
14、巴蜀
战国时期的两个小国,分别在今重庆一带和四川中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
15、上郡
郡名,战国魏文侯置,后为秦所夺,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16、汉中
郡名,战国楚怀王置,在汉水中游,公元前312年,秦大破楚军而占取之,移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17、九夷
这里泛指散居在当时楚国境内的若干少数民族
18、鄢、郢
楚国先后建都的地方。本句指公元前280年至前277年秦国攻取大片楚地事。
鄢
yān
今湖北宜城南
郢
yǐng
今湖北荆州江陵西北
19、成皋
又名虎牢,军事要地,在今河南荥阳西北
19、六国之从
战国时齐、楚、赵、魏、韩、燕六国的抗秦联盟
从
zòng
通“纵”,即合纵
20、施
yì
延,延续
21、昭王
秦昭王,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
22、范雎
魏国人,人秦后被昭王拜为相
23、穰(rǎng)侯
即魏冉,封于穰,故称穰侯
24、华阳
华阳君,名芈(mǐ)戎。魏冉和华阳君都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专权骄横。
25、公室
王室,朝廷
26、向使
当初假使
27、内(nà)
通“纳”,接纳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1,有随、和之宝2,垂明月之珠,服太阿3之剑,乘纤离4之马,建翠凤之旗5,树灵鼍6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7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8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9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10、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11之簪,傅玑之珥12,阿缟13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14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15弹筝搏髀16,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17,昭虞武象者18,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19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译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注
1、昆山之玉
昆仑山北麓(今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良玉。
2、随、和之宝
随侯珠,和氏璧,都是有名的珍宝
3、太阿
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的欧冶子、干将所铸
4、纤离
古代骏马名
5、翠凤之旗
用翠凤的羽毛装饰的旗
6、灵鼍之鼓
用灵鼍皮蒙的鼓
鼍
tuó ㄊㄨㄛˊ
俗名猪婆龙,即扬子鳄
7、说(yuè):通“悦”。
8、犀象之器
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物
9、駃騠
骏马
驴骡,公马与母驴杂交所生,体形像骡。
駃
juéㄐㄩㄝˊ
kuài ㄎㄨㄞˋ
同
快
騠
tíㄊ〡ˊ
10、下陈
指君王殿下陈列的珍宝、姬侍
11、宛珠
宛地(靠近汉水)出产的珍珠
12、傅玑之珥
镶着珠玑的耳饰
13、阿(ē)缟(gǎo)
东阿县(今属山东)出产的白绢
14、随俗雅化
随着习俗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娴雅的妆饰
15、击瓮叩缶
敲打瓦罐瓦盆
16、搏髀(bì)
拍着大腿
17、郑卫桑间
指郑、卫两国的民乐民歌
18、昭虞武象
昭,一作“韶”,韶虞,相传是虞舜时的乐曲名。
武象,相传为周武王时的舞曲名。
19、适观
适合观赏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疆则士勇。是以太山1不让2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3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4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5,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6而赍盗粮者7也。
译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注
1、太山
即泰山
2、让
辞,拒绝
3、就
成就,完成
4、黔首
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5、业诸侯
使诸侯成就功业。业,这里用作动词
6、藉寇兵
借给贼寇武器。
7、赍盗粮
送给强盗粮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生字
雎
本义
jū ㄐㄩˉ
雎鸠,即鱼鹰
通假
疽
癰疽
其它
水名
在湖北省中部偏西。與漳水匯合為沮漳河,於江陵西入長江
《左傳‧定公四年》:“己卯,楚子取其妹季羋畀我以出,涉雎。”
杜預注:“雎水出新城昌魏縣,東南至枝江縣入江。”
形近
睢
huī ㄏㄨㄟ
张目仰视的样子:~盱。
欢乐的样子:扬袂~舞
suī ㄙㄨㄟˉ
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睢县,在河南
珥
ěrㄦˇ
珠玉做的耳飾。也叫瑱、璫。
《戰國策‧齊策三》:“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獻七珥。美其一。明日視美珥所在,勸王立為夫人。”
《文選‧枚乘〈七發〉》:“九寡之珥以為約。”
李善注引《蒼頡篇》:“珥,珠在耳也。”
唐韓愈《城南聯句》:“酣歡雜弁珥,繁價流金瓊。”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母脫簪珥付之去,孝廉弗聞也。”
冰心《寄小讀者》五:“﹝那女兒﹞頭上、手戴滿了簪子、耳珥、戒指、鐲子之類,說話時善能作態。”一說為耳璫之垂珠。
《後漢書‧輿服志下》:“翦氂蔮,簪珥。珥,耳璫垂珠也。”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王逸注:“玉珥,劍鐔也……《博雅》曰:劍珥謂鐔。鐔,劍鼻。”
《說文‧金部》“鐔,劍鼻也”清段玉裁注引《通藝錄》:“劍鼻謂之鐔,鐔謂之珥。”
日、月兩旁的光暈。
《隋書‧天文志下》:“青赤氣圓而小,在日左右為珥……月暈有兩珥。”
宋王禹偁《日月光天德賦》:“重輪重珥,為當代之休祥。”
《清史稿‧天文志十三》:“乾隆二十八年正月辛酉兼兩珥抱氣。”
日~。月~
插;戴
漢桓寬《鹽鐵論‧崇禮》:“南越以孔雀珥門戶,崑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
《文選‧左思〈詠史〉之二》:“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李善注:“珥,插也。”
《新唐書‧裴矩傳》:“諷帝悉召天下奇倡怪伎,大陳端門前,曳錦縠,珥金琲者十餘萬。”
明王世貞《華員外改南司馬部分韻》:“長安冠蓋者誰子,珥玉紆朱互矜耀。”
~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貂。
通假
衈
古代祭祀殺牲取血以供釁禮之用
《周禮‧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鄭玄注:“珥讀為衈。”
《周禮‧秋官‧士師》:“凡刉珥則奉犬牲。”
賈公彥疏:“鄭為衈者,珥是玉名,故破從衈,取用血之意。”
刵
èrㄦˋ
古代大獵時,割取禽獸的左耳以計數報功。
《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
鄭玄注引鄭司農曰:“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
咡
èrㄦˋ
吐。參見“珥絲”。
缶
fǒu ㄈㄡˇ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盛酒漿的瓦器。亦有用銅製造者
《易‧坎》:“樽酒簋貳用缶。”
《禮記‧禮器》:“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
孔穎達疏:“缶,尊名也。列尊之法,缶盛酒在門外。”
汲水或盛水的瓦器
《墨子‧備城門》:“水缶,容三石以上,大小相雜。”
《左傳‧襄公九年》:“具綆、缶。”
杜預注:“缶,汲器。”
陸德明釋文:“汲水瓦器。”
宋王禹偁《唐河店嫗傳》:“嫗持綆缶趨井,懸而復止。”
瓦盆
《爾雅‧釋器》:“盎謂之缶。”
郭璞注:“盆也。”
《急就篇》卷三:“甀缶盆盎甕罃壺。”
顏師古注:“缶、盆、盎,一類耳。缶即盆也,大腹而斂口,盆則斂底而寬上。”
王應麟補注:“即今瓦盆。”
瓦質的打擊樂器
《易‧離》:“不鼓缶而歌。”
《詩‧陳風‧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漢書‧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
顏師古注引應劭曰:“缶,瓦器也;秦人擊之以節歌。”
古量器名。一缶為十六斗
《國語‧魯語下》:“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過也。”
韋昭注:“缶,庾也。
《聘禮》曰:‘十六斗曰庾。’”
古量器名。一缶為三十二斗
《小爾雅‧廣量》:“釜二有半謂之籔,籔二有半謂之缶。”
宋咸注:“缶,四斛也。”
胡承珙義證:“此‘有半’二字疑衍。十六斗曰籔,二籔為三斛有二斗……《御覽》八百三十引作‘籔二謂之缶’是也。”
髀
bìㄅ〡ˋ
“脾”的被通假字。
大腿骨
《禮記‧祭統》:“凡為俎者,以骨為主。骨有貴賤,殷人貴髀,周人貴肩。”
《漢書‧賈誼傳》:“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
顏師古注:“髀,股骨也。”
清沈彤《釋骨》:“關之旁曰髀樞,亦曰樞機者,髀骨之入樞者也。”
指股部;大腿
《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春秋樓》:“將軍拊髀曰:‘非偶然也!’”魯迅《吶喊‧故鄉》:“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一說為大腿的外側。
古代測量日影的表
《周髀算經》卷上:“周髀長八尺,夏至之日,晷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句也。”
李淳風注:“以髀為股,以影為句。股定,然後可以度日之高遠。正晷者,日中之時節也。”
《晉書‧天文志上》:“蔡邕所謂《周髀》者,即蓋天之說也。其本庖犧氏立周天曆度,其所傳則周公受於殷高,周人志之,故曰《周髀》。”
黔
本义
qián ㄑㄧㄢˊ
亦作“軡”。
黑色
《左傳‧襄公十七年》:“宋皇國父為大宰,為平公築臺,妨於農收。
子罕請俟農功之畢,公弗許。築者謳曰:‘澤門之晰,實興我獄;邑中之黔,實慰我心。’”杜預注:“子罕黑色而居邑中。”
前蜀韋莊《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濟物便同川上楫,慰心還似邑中黔。”
宋蘇軾《灰源宣義王丈求紅帶》詩:“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紅帶老不癯。”
扩展
曬黑;塗黑;熏黑
《莊子‧天運》:“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宋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一》:“至試經生,則悉徹帳幕氈席之類,亦無茶湯,渴則飲硯水,人人皆黔其吻。”
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訓釋一》:“濟寧太白酒樓,有唐人沈光記《大義碑》,官庖借以為壁,煙黔,苔蝕,僅餘數行可辨。”
通假
黥
墨刑。參見“黔劓”
鈐
鈐轄,控制。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序》:“盍黔汝志,耡汝心,息之以陰,藏之無用之地以陸沈。”
其它
貴州省的別稱
姓
春秋時齊有黔敖。
赍(賫齎)
本义
jī ㄐㄧˉ
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
遣送;送。
《周禮‧春官‧小祝》:“及葬,設道齎之奠,分禱五祀。”
孫詒讓正義:“大遣奠,奠畢,包牲體載於遣車,從柩而行,道中或有佇止,則即陳以為奠。”一說通“粢”。
《戰國策‧西周策》:“王何不以地齎周最以為太子也。”
鮑彪注:“齎,持遺也。”
《舊唐書‧酷吏傳下‧王旭》:“其兄昌儀,先貶乾封尉,旭斬之,齎其首赴于東都。”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籌辦夷務始末》:“現交差弁齎京呈驗。”
扩展
托付
《儀禮‧聘禮》:“又齎皮馬。”
鄭玄注:“齎,猶付也。”
《漢書‧循吏傳‧文翁》:“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貨,齎計吏以遺博士。”
攜帶
《史記‧秦始皇本紀》:“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讒險》:“後丁艱,服除還都,惟齎《戰國策》而已。”
宋司馬光《論屈野河西修堡狀》:“但齎酒食,不為戰備,以此逢敵,如何不敗!”清顧炎武《錢糧論下》:“錢重而難運,銀輕而易齎。”
懷着;抱着。用於思想、情感等
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遂齎見薄之決計,秉翻然之成議。”
南朝宋鮑照《代蒿里行》:“齎我長恨意,歸為狐兔塵。”參見“齎志”。
衍生
具备(備);充當
《淮南子‧道應訓》:“楚有善為偷者,往見曰:‘聞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願以技齎一卒。’”高誘注:“齎,備。”齎一卒,猶言聊充一人,以備驅使。
通假
齐qí(齊)脐(臍)
引申指腹部
指漩渦。
《列子‧黃帝》:“與齎俱入,與汩偕出。”張湛注:“齎、汩者,水迴入湧出之貌。”齎,《莊子‧達生》作“齊”。
剂(劑)jì:割,引申指侵削。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李園謂辛梧章》:“秦大舉兵東面而齎趙,言毋攻燕。”
齌jì:疾;暴。
《楚辭‧離騷》:“反信讒而齌怒”王逸注“齌,一作齊”宋洪興祖補注:“《釋文》:齊,或作齎。”
资(資)
zīㄗ
費用;錢財
《周禮‧春官‧巾車》:“毀折,入齎于職幣。”
鄭玄注:“杜子春云:‘齎,讀為資。資謂財也。乘官車毀折者,入財以償繕治之直。’”
《周禮‧天官‧掌皮》:“歲終,則會其財齎。”參見“齎用”。
材料;物資
《周禮‧天官‧典婦功》:“掌婦式之法,以授嬪婦及內人女功之事齎。”
鄭玄注:“事齎,謂以女功之事來取絲枲。故書‘齎’為‘資’。”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以待時頒功而受齎。”
孫詒讓正義:“時至,此官則頒之以職事,復授之以枲葛之材也。”
《漢書‧霍去病傳》:“票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
顏師古注:“齎字與資同,謂資裝也。”
唐李白《贈武十七諤》詩:“君為我致之,輕齎涉淮源。”
王琦注:“《廣韻》:齎,裝也。
《玉篇》:齎,行道所用也。”
凭(憑)藉;藉助
唐皎然《酬別襄陽詩僧少微》詩:“文字齎秦本,詩騷學楚人。”
其它
姓
《萬姓統譜‧平齊》有齎商音。
【提示】
秦始皇初年,李斯以客卿身份被拜为丞相。由于客卿在秦国的势力日益增大,影响到原有贵族的利益,秦国贵族就联合起来,以韩国派水工郑国为秦国开凿水渠、阴谋消耗秦国实力事件为口实,奏请秦王驱逐客卿。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鉴于这一政策的重大失误,李斯遂向秦王上奏了这篇《谏逐客书》。
在奏疏中,李斯开门见山地提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随即通过历叙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都是借重客卿致富强而成霸业的历史事实,证实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强盛;接着又通过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都来自别的诸侯国,而独独要驱逐客卿,说明这种“重物轻人”的作为是不符合要统一天下的大政方针的;最后则从理论上阐明纳客方能不断强大、逐客就是损己助敌的利害关系,回应开头,完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主旨。
这个奏疏写得有理、有力、有节,使秦王撤销了逐客令。在皇权专制时代,这种“逆鳞”作为能获得成功,是极其罕见的,由是,这篇奏疏也就得以成为传颂千古的典范议论文。究其成功之处,主要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去体会:一是抓住秦王想尽快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最大欲望,把每个层次的着眼点和收束点,都集中到这一根本利害关系上,从而击中了要害,打动了秦王的心,这是奏疏能说服秦王的关键。二是铺陈张扬,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奏疏第二第三段泼墨最多,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先以大量秦王熟识之典型而切近的事实诱导,然后用简洁切要的结语点拨,论据充分,点拨警策,从而收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三是正反对比,利害对举,论证切中腠理。奏疏每段的论证过程,都是从正与反、利与害两个方面展开,交织着昔与今、物与人、纳与逐、利与害、损与益、强与亡等多重鲜明对比,从而把纳客之利、逐客之害阐发得十分透辟有力。四是大量采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词采纷呈,笔力雄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韵律和感染力、说服力。
【思考与练习】
一、文章意在论说逐客之过,但不直斥秦王逐客之非,而详叙秦国历代君王纳客之功和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李斯不愿正面触怒秦王,通过从侧面进行大量的说理,来点播秦王认识到逐客是错误。李斯的这种考虑不至于引祸上身,以旁观者的身份解说秦王的错误行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文章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者”,“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紧随其后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意在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因此,是错误的。
二、中心议题是要不要驱逐客卿,但作者只字不提客卿的利益,却处处为秦国的盛衰和统一大业着想,这在策略上有何高明之处?
李斯站在秦王的角度上来分析纳客与逐客的利弊,抛开客卿的利益,切身处地为秦国的利益着想。抬高秦王的形象,谋划秦国的利益,以期达到劝谏的目的。
答: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休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三、文中多用正反对比、利害对举的论说方法,请指出并说明其作用。
1)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面论述以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理以突出逐客之害。正反论证,利害并举,两相对照,是非昭晰,因而使文章论辩有力。如第一段用四君用客与现在的“却客不内”作对比,第一段中四君用客与第二段中秦王的轻客作对比,第二段中用秦王的重物与轻人作对比,都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
(2)文章采用极力铺陈的手法,大量列举事实作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对偶句相间迭出,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答:文中着重正面论说,略于反面推论,一正一反,对比强烈。列举穆公至昭王进用客卿,终致强大的事实,然后推论设想却客不纳的后果:列举秦王珍爱异国珍宝声色,却要驱逐客卿这一重物轻人的事实,说明这一错误做法是不符合统一天下的大政方针的:正面说明“王者不却众庶”天下无敌的道理,然后从反面论说却客不纳以业诸侯的危害,从而论证逐客之非。
四、清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尊本文为“骈体之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诺关,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
答:认同,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
过秦论
作者
贾谊(前200一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十八岁时就以文才出名。二十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为太中大夫。他对当时政治提出不少改革建议,遭到周勃等权贵的忌妒、毁谤,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人因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文帝七年(前173)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的太傅。文帝虽赞赏他的博学,但对于他多次上疏陈述的政治主张却未采纳。后来梁怀王骑马摔死,他悲泣自责,忧闷而死。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于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
本文选自贾谊《新书》卷一。原文一般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过秦”的“过”,是过失、过错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过秦”就是指责秦国的过失。
课文
秦孝公1据崤函2之固,拥雍州3之地,君臣固守以窥4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5之心。当是时也,商君6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7而斗诸侯8。于是秦人拱手9而取西河之外。
译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办天宇之间,囊括四海的意图,并统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注
1、秦孝公
秦国的国君,名渠梁,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
2、崤函
崤山和函谷关。
崤,亦作“殽”
3、雍州
古九州之一,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
4、窥周室
暗暗地计划吞并周朝。
窥
窥伺,偷看,意谓寻找机会予以吞并。
5、八荒
八方荒远的地方。
6、商君
商鞅。
7、连衡
也作“连横”,是当时秦国外交斗争的一种策略。
8、斗诸侯
使诸侯自相斗争。
9、拱手
两手相合,指毫不费力。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1蒙2故业,因3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4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5天下之士,合从6缔交,相与为一7。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8。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9,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10。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12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13,九国之师逡巡14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1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1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疆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17、庄襄王18,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译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地、蜀地,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赵国宋国、卫国、中山的部队。在这时,六国的士人,就有宁越、徐尚、苏秦、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注
1、惠文、武、昭襄
秦国的三位国君惠文王、武王、昭襄王。
惠文王名驷,是孝公的儿子
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
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2、蒙
有承接的意思。
3、因
沿袭。
4、不爱
不吝惜。
5、致
招纳。
6、合从
也作“合纵”,是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7、相与为一
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8、“齐有”四句
孟尝,孟尝君,齐国的公子,姓田名文。
平原,平原君,赵国的公子,名胜
春申,春申君,姓黄名歇
信陵,信陵君,魏国的公子,名无忌。
9、约从离衡
相约为合从,离散秦国的连衡策略。
10、韩、魏、燕、赵、宋、卫、中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燕”后有“楚、齐”二字。
11、人名
宁越:赵人。
徐尚:宋人。
苏秦:周人,是当时的“合从长”
杜赫:周人。
齐明:东周臣。
周最:东周君的儿子。
陈轸:楚人。
召滑:楚臣。
楼缓:魏相。
翟景:魏人。
苏厉:苏秦之弟。
乐毅:燕将。
吴起:卫人。
孙膑:齐将。
带佗:楚将。
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
田忌:齐将。
廉颇、赵奢:都是赵将。
12、叩关
指攻打函谷关。
13、延敌
引敌人进来
延
引进。
14、逡巡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qūnxún
15、
亡
逃跑。此指败逃的敌军。
北
溃败,此指败走的敌军。
16、橹
大盾
17、孝文王
秦国国君,昭襄王的儿子,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
18、庄襄王
孝文王的儿子,在位三年就死了。
及至始皇,奋六世1之馀烈2,振3长策4而御5宇内,吞二周6而亡诸侯,履至尊7而制六合8,执敲朴9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10之地,以为桂林、象郡11,百越之君,俛首12系颈13,委命下吏。乃使蒙恬14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15,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16,因河为池17,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8。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19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注
1、六世
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
2、馀烈
yú ㄩˊ
同
余
遗留下来的功业。
3、振
挥动。
4、策
马鞭子。
5、御
驾御,统治。
6、吞二周
吞并西周和东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灭西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
7、履至尊
登上帝位。
8、六合
天地四方;整個宇宙的巨大空間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
晉葛洪《抱樸子‧地真》:“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
唐韓愈《忽忽》詩:“安得長翮大翼如雲生我身,乘風振奮出六合,絕浮塵。”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惜求諸六合之外,失諸眉睫之前也。”
郭沫若《訪埃雜吟‧弄舟尼羅河上》:“晴光彌六合,天氣擬初秋。”
天下;人世間
漢賈誼《過秦論》:“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唐李白《古風》之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清潘耒《贈杜于皇》詩:“男兒無家復無國,六合飄然一孤客。”
聞一多《李白之死》:“我呢?不過那戲弄黃土的女媧散到六合裏來底一顆塵沙!”
陰陽家以月建與日辰的地支相合為吉日,即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總稱六合
《南齊書‧禮志上》:“五行說十二辰為六合,寅與亥合,建寅月東耕,取月建與日辰合也。”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視曆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
《新唐書‧呂才傳》:“長平坑降卒,非俱犯三刑;南陽多近親,非俱當六合。”
《隋書‧經籍志》有《六合婚嫁歷》。參閱宋王逵《蠡海集‧曆數類》。
謂一年十二月中,各有兩月在季節變化上有相對應的特點,名曰合,共六合。
《淮南子‧時則訓》:“六合:孟春與孟秋為合,仲春與仲秋為合,季春與季秋為合,孟夏與孟冬為合,仲夏與仲冬為合,季夏與季冬為合。孟春始贏,孟秋始縮;仲春始出,仲秋始內;季春大出,季秋大內;孟夏始緩,孟冬始急;仲夏至脩,仲冬至短;季夏德畢,季冬刑畢。”
六壬(陰陽五行)占術中的十二神將之一
宋沈括《夢溪筆談‧象數》:“六壬有十二神將,以義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將:貴人為之主,其前有五將,謂騰蛇、朱雀、六合、句陳、青龍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後有五將,謂天后、太陰、真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六壬十二神》:“六壬家又有貴人、騰蛇、朱雀、六合、句陳、青龍、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陰、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攷《論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龍、白虎列十二位。’雖不詳列十二之名,當與六壬家不異。”
武術用語
少林拳有六合門,以精、氣、神為內三合,手、眼、身為外三合,統稱六合。又,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亦稱六合。此外尚有六合槍,六合刀,同屬六合門。
9、敲朴
(qiāopū)
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長曰扑。亦指敲打鞭笞
10、百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族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11、桂林、象郡
秦所置的二郡,都在今广西境内。
12、俛首
低头,表示服从
俛
fǔ ㄈㄨˇ
异体
俯
13、系颈
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14、蒙恬
秦将。始皇时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15、锋镝
泛指兵器。
锋
刀尖
16、践华为城
依凭着华山当作城墙。
17、因河为池
顺沿着黄河当作池(护城河)。
18、谁何
誰人;哪個
《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
宋梅堯臣《風异賦》:“眾心驚惶,廣衢翳昧,莫辨誰何,執手相對。”
盤詰查問
《六韜‧金鼓》:“凡三軍以戒為固,以怠為敗,令我壘上,誰何不絕。”
《史記‧陳涉世家》:“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司馬貞索隱:“音呵,亦‘何’字,猶今巡更問何誰。”
唐劉禹錫《管城新驛記》:“誰何宜謹,啟閉宜度。”
清姚鼐《議兵》:“今之紛紛而呼於市,而誰何於道路者,夫豈非兼任也。”
宮廷警衛
唐白居易《田盛可金吾將軍勾當左街事制》:“而盛生勳德門,有文武略,居貴介而無佚,領誰何而有勞。”
《舊唐書‧宦官傳‧王守澄》:“李訓從輦大呼曰:‘邠寧、太原之兵,何不赴難?衛乘輿者,人賞百千!’於是誰何之卒及御史臺從人,持兵入宣政殿院,宦官死者甚眾。”參見“大誰”。
19、金城
坚固的城池。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1。然陈涉瓮牖绳枢2之子,氓隶3之人,而迁徙之徒4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5、猗顿6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干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7而景从8。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注
1、殊俗
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区
2、瓮牖yŏu绳枢
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3、氓:民;隶:奴隶
4、迁徙之徒
被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而言。
5、陶朱
春秋时越国的范蠡lǐ。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跑到陶,自称陶朱公。他善于经营生计,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6、猗顿
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畜牛羊于猗氏(今山西临猗一带)南部,积累了很多的财物。
7、赢粮
担着粮食。
赢
担负。
8、景从
如影随形地跟着。
景
通“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1,非铦于钩戟长铩2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3。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4,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译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尊贵于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宋国、卫国、中山的国君;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注
1、鉏chú耰yōu棘jǐ矜qín
鉏
<同>锄
耰
锄柄
棘
通“戟”
矜
戟柄
2、
长铩shā
长矛
钩戟
有钩的戟
3、乡xiàng时
先前
乡
同“向”。
4、度长絜xié大
量量长(短),比比大(小)。
5、七庙
天子的宗庙。周制天子祀祖立七庙。
供奉太祖及三昭三穆共七代祖先
生字
橹
本义
lǔㄌㄨˇ
繁体
櫓、艪、艣
古代兵器:大盾
《左傳‧襄公十年》:“狄虒彌建大車之輪而蒙之以甲,以為櫓,左執之,右拔戟,以成一隊。”
章炳麟《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特以神武不殺,哀者能勝,故無取乎漂櫓成渠耳。”
扩展
戰車的一種
《六韜‧軍用》:“一車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車輪。車上立旗鼓,兵法謂之震駭。陷堅陳,敗強敵,武翼大櫓……提翼小櫓。”
衍生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
比槳長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唐白居易《河亭晴望》詩:“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叫船家一櫓邀住了船,船頭湊岸,撲的跳將上去。”
魯迅《吶喊‧社戲》:“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
代指船
漢王粲《浮淮賦》:“泛洪櫓於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
沒有頂蓋的望樓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河江為阹,泰山為櫓。”
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四》:“城久穨,且無樓櫓。”
朴
本义
pò ㄆㄛˋ
撲
树皮
《说文》:“木皮也。”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木皮
“膚如桑朴,足如熊蹄。”
漢崔駰《博徒論》
“亭柰厚朴。”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顏師古注:“張揖曰:‘厚朴,藥名。’朴,木皮也。此藥以皮為用,而皮厚,故呼‘厚朴’云。”
落葉喬木
榆科,朴屬植物的泛稱。葉有基出三大脈,兩邊不等。
早春開花於新枝上,雜性同株。果實卵形或球形。我國有多種,最常見的有朴樹、紫彈樹、黑彈樹。木材可供建築和製器具等用。莖皮纖維可代麻用,或作造紙和人造棉的原料。
<古>樸
本义
pǔㄆㄨˇ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
~素。~实。~厚。~质
扩展
大;大木材
“材朴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
《楚辭‧九章‧懷沙》 王逸注:“條直為材,壯大為朴。”
“殷武踵德,爰獲牛之朴。”
唐柳宗元《天對》 參見“朴牛”
衍生
本性、本質、原本
“既彫既琢,復歸於朴。”
《莊子‧山木》 郭象注:“還用其本性也。”
“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
《荀子‧性惡》 楊倞注:“朴,質也。”
“精練藏於礦朴。”
《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李善注:“精練,金也……《說文》曰:‘礦,銅鐵璞也。’”
淳樸、樸實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
《莊子‧山木》 成玄英疏:“君既懷道,民亦還淳。”
“夫子床前有石硯一枚,作甚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
“開元十五年後,聲律風骨始備矣,實由主上惡華好朴,去偽從真。”
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序》
砍伐、治理。
參見“朴斲”
未經臘製的老鼠
“鄭人謂玉未理者璞,周人謂鼠未腊者朴。
《戰國策‧秦策三》 周人懷璞過鄭賈,曰:‘欲買朴乎?’鄭賈曰:‘欲之。’出其朴,視之,乃鼠也。因謝不取。”
通假
扑(pūㄆㄨ)
击、挞
“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朴秦皇帝,不中。”
《史記‧刺客列傳》 司馬貞索隱:“朴,擊也。”
“平居日夜課諸孫以學,有不中程輒朴之。及長,遂多知名。”
宋曾鞏《天長縣君黃氏墓志銘》:
“秋來入租稅,鞭朴耕田夫。”
元陳高《感興》詩之四
打人的用具
“及至始皇……履至尊而治六合,執敲朴以鞭笞天下。”
《史記‧陳涉世家》 司馬貞索隱引臣瓚曰:“短曰敲,長曰朴。”
“司法官小吏持朴者數十人,將嬰就市,看者圍面千餘人。”
唐沈亞之《馮燕傳》
其它
姓
piáo ㄆㄧㄠˊ
又用作姓
三國魏有巴七姓夷王朴胡。
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刀〕
pō ㄆㄛˉ
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镝
本义
dí ㄉㄧˊ
箭的尖头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墮壞名城,銷鋒鏑,鉏豪傑,維萬世之安。”
《文選‧潘岳〈射雉賦〉》:“彳亍中輟,馥焉中鏑。”
徐爰注:“鏑,矢鏃也。”
宋韓琦《答孫植太博後園宴射》詩:“須臾一鏑入鵠心,畫鼓連轟盡聲喝。”
唐李白《任城縣廳壁記》:“鏑百發克破於楊葉,刀一鼓必合於《桑林》”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詞:“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其它
dīㄉ〡
金屬元素。符號Dy。是稀土元素之一
牖
yŏu〡ㄡˇ
本义
会意。从片户甫。片,锯开的木片,“户”指窗。先秦多用牖,窗少见。本义:窗户
窗戶
《書‧顧命》:“牖間南向,敷重篾席。”
孔穎達疏:“牖,謂窗也。”
唐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置榻外室南牖下。”
李大釗《厭世心與自覺心》:“風飄蔽牖,泥溝流穢。”
扩展
指開鑿窗戶
清方苞《獄中雜記》:“牖其前以通明,屋極有窗以達氣。”
通假
誘
開導;教導
元劉壎《隱居通議‧雜錄》:“孰總其群,乃作之君;孰牖其迷,乃作之師。”
清魏源《客懷》詩之四:“幸遇廣成子,牖我先天方。”
謂使明白
清龔自珍《哭鄭八丈》詩:“訃至全家詫,三思忽牖予。”參見“牖民”。
誘惑;惑亂。
清姚鼐《程養齋暨子心之家傳》:“﹝尚志﹞力學不懈,于十三經皆成誦,而不牖于時文之卑陋。”
羑
《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是以文王拘於牖里。”
《史記‧殷本紀》作“羑里”。
枢(樞)
本义
shū ㄕㄨˉ
户枢,門的轉軸或承軸之臼
《墨子‧經說上》:“戶樞免瑟。”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不信我言,視門樞下,當有白髮。”
顏師古注:“樞,門扇所由開閉者也。”
唐駱賓王《上司列太常伯啟》:“某蓬廬布衣,繩樞韋帶。”
清唐甄《潛書‧六善》:“無樞易拔,無軸易脫。”
扩展
泛指轉軸
清阮元《疇人傳‧戴震》:“半弦弧不滿圜半徑者,以矢為樞,以半弦弧規之,成渾圜之小規。”
衍生
主制動的機關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琴氏乃橫弓着臂,施機設樞。”
徐天祐注:“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
清魏源《默觚上‧學篇四》:“情與禮義,果一而二、二而一耶?何以能發能收,自制其樞耶?”
中心;樞紐;關鍵
《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陸德明釋文:“樞,要也。”
南朝宋袁淑《效曹子建〈白馬篇〉》詩:“秦地天下樞,八方湊才賢。”
清魏源《籌鹺篇》:“今為變通易簡計,移湖廣埠岸,九江奏委總辦大員專司其事,扼三省通道之樞,且為江督所節制之地。”
章炳麟《辨詩》:“故中國廢興之際,樞於中唐,詩賦亦由是不競。”
契機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從之,權果輟計”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今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於操,使敵承其隙,非長計也。”
指國家政權或天子之位
《文選‧王融〈策秀才文〉》:“朕秉籙御天,握樞臨極。”
唐陳子昂《勸封禪表》:“伏惟陛下應天受命,握紀登樞。”
代指相位或宰輔、樞密使等
唐太宗《賜劉洎自盡詔》:“小人在列、為蠹則深。巨猾當樞,懷惡必大。”
宋陳鵠《耆舊續聞》卷十:“王嗣宗,太祖時以魁甲登第,多歷外郡,晚方入朝。
真宗時為副樞,以老辭位。”
清全祖望《明莊烈帝論》:“然則楊嗣昌、陳新甲之議款是耶?曰:是又不然……楊,陳,中樞也,樞臣不能舉邊防而議款,則將焉用彼樞。”
其它
本原,原始
《淮南子‧原道訓》:“經營四隅,還反於樞。”
高誘注:“樞,本也。”
星名
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稱天樞。
《晏子春秋‧雜下五》:“古之立國者,南望南斗,北戴樞星,彼安有朝夕哉!”
《宋書‧符瑞志》:“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於壽丘。”
唐常袞《中書門下賀慶雲見表》:“色涵流渚之虹,影雜繞樞之電。”
指北極五星的紐星。
《晉書‧天文志上》:“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其紐星,天之樞也。”
明何景明《昔游篇》詩:“星樞常不轉,海岳自迴環。”
木名
ōuㄡ
即刺榆。
《詩‧唐風‧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
陸璣疏:“樞,其針刺如柘,其葉如榆,瀹為茹,美滑于白榆。”
孔穎達疏引郭璞曰:“今之刺榆也。”
陸德明釋文:“樞,本或作‘蓲’,烏侯反。”
氓
本义
méng ㄇㄥˊ
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外来的百姓
指外地遷來之民
《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正月十六日》:“招徠遠氓,不遺餘力。”
扩展
民;百姓
《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毛傳:“氓,民也。”
《晏子春秋‧雜上十四》:“晏子飲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財不足,請斂于氓。’”唐韓愈《唐故昭武校尉李公墓志銘》:“嘗信妄人柳泌,能燒水銀為不死藥,薦之,泌以故起閭閻氓為刺史。”
草野之民
《戰國策‧秦策一》:“彼固亡國之形也,而不憂民氓。”
鮑彪注:“在野曰氓。”
《淮南子‧修務訓》:“輕賦薄斂,以寬民氓。”
高誘注:“野民曰氓。”
其它
mángㄇㄤˊ
流氓
本指無業游民。後用以指不務正業,為非作歹的人
陳白塵等《烏鴉與麻雀》第四章六:“流氓甲揮手,乙、丙二人便沖進後客堂。”
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潑等惡劣行為
猗
本义
yī〡
阉割过的狗
《說文‧犬部》:“猗,犗犬也。”
段玉裁注:“犬曰猗,如馬曰騬,牛曰犗,羊曰羠,言之不妨通互耳。”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狗》:“許氏《說文》云:多毛曰尨……去勢曰猗。”
扩展
猗移
wēiㄨㄟ
委曲順從貌。
《列子‧黃帝》:“吾與之虛而猗移,不知其誰何。”
楊伯峻集釋:“馮登府曰:‘猗移,即委蛇。’《釋文》云:‘猗,於危切。猗移,委移,至順之貌。’”宋朱熹《調息箴》:“容與猗移,靜極而噓。”
其它
長,長茂
《詩‧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有實其猗。”
毛傳:“猗,長也。”
孔穎達疏:“以其草木之長茂也。”一說猗通“阿”,指山隅。
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中》:“猗,疑當讀為‘阿’。古音猗與‘阿’同,故二字通用……‘阿’為山隅,乃偏高不平之地。”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小雅‧節南山》:“猗、阿古同音通用……“阿”為偏高不平之地。”
美盛貌
晉陸雲《贈鄭曼季‧高岡》詩之一:“瞻彼高岡,有猗其桐。”
唐竇臮《述書賦下》:“河南專精,克儉克勤。伏膺告誓,銳思猗文。”參見“猗猗”。
加,超越
yĭ〡ˇ
《詩‧小雅‧巷伯》:“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毛傳:“猗,加也。”
孔穎達疏:“言人欲往之楊園之道,當先加歷於畝丘,而乃後於楊園也。”
柔美貌。
ēㄜ
《集韻‧上哿》:“猗,柔貌。
《詩》:‘猗儺其枝。’或作‘阿’。”參見“猗儺”。
嘆詞。常用於句首,表示贊嘆。
唐王維《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宴集序》:“聽于朝則《雅》《頌》矣,問于野則賡歌矣,乃曰:猗哉,至理之代也。”
趙殿成箋注:“《玉篇》:猗,嘆辭也。”
宋葉適《故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猗公之家,我銘者四;皆偉然哉!可詔後世。”
明何景明《雨頌》:“猗予民哉,侯不綏哉!”參見“猗與”。
助詞。猶“兮”。相當於“啊”,用於句末,表示語氣。
《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朱熹集傳:“猗,與‘兮’同,語詞也。”
《書‧秦誓》:“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
孔穎達疏:“猗者,足句之辭,不為義也。
《禮記‧大學》引此作‘斷斷兮’,猗是‘兮’之類,《詩》云‘河水清且漣猗’是也。”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八節:“﹝加里波的﹞演說於軍前曰:‘……我輩之好身手,既已遍染法人之血,的的其紅猗!今請更與諸君突入奧陣,啜數百年公敵之血,衎衎其醉猗!’”
姓
戰國有猗頓。見《史記‧貨殖列傳》、《孔叢子‧陳士義》。
通假
漪
水波紋。
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咨予與君,恩親之微。蒙恤于昔,投纓瀾猗。思周弱志,永庇惠輝。如何府君,昭景長違。”
倚
yĭ〡ˇ
依;靠着。
《詩‧衛風‧淇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陸德明釋文:“猗,依也。”
《詩‧小雅‧車攻》:“四黃既駕,兩驂不猗。”
孔穎達疏:“兩驂之馬,不相依猗。”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於戲貞曜,維執不猗。”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隨部》:“猗,假借為倚。”
親近貌。
唐元結《自述三篇序》:“元子初習靜于商餘,人聞之非非,曰:‘此狂者也。’見則茫然。無幾,人聞之是是,曰:‘此學者也。’見則猗然。”
掎
牽引。
《詩‧豳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孔穎達疏:“猗束彼女桑而采之。”
俞樾《群經平議‧毛詩二》:“猗乃‘掎’之假字。
《說文‧手部》:‘掎,偏引也。’女桑乃桑之小者,故以手引而采之也。”
yĭ〡ˇ
铦(銛)
锋利。
本义
xiān ㄒㄧㄢˉ
田器,臿属。一种农具
農具名。
《說文‧金部》:“銛,臿屬。”
段玉裁注:“臿,大徐作鍤,則是郭衣鍼矣。臿者,舂去麥皮也,假借為鍬。臿即上文田器之銚也,其屬亦曰銛。”
漢王充《論衡‧幸偶》:“等之金也,或為劍戟,或為鋒銛。”
扩展
魚叉
《廣韻‧平鹽》:“《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為銛也。’”
衍生
鋒利
《墨子‧親士》:“今有五錐,此其銛,銛者必先挫。”
漢賈誼《吊屈原賦》:“莫邪為頓兮,鉛刀為銛。”
唐盧綸《難綰刀子歌》:“黃金鞘裏青蘆葉,麗若翦成銛且捷。”
清吳偉業等《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觸地詞源湧,推鋒筆陣銛。”
指磨礪使銳利
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下:“一日,所由剺刀忽折,不餘寸許,吏乃銛以應急,覺愈於全時。”
銳物;利器
北齊劉晝《新論‧適才》:“棠谿之劍,天下之銛也,用之穫穗,曾不如鉤鐮之功也。”
指銳物、利器的尖端
南朝梁庾肩吾《書品》:“敏思藏于胸中,巧態發于毫銛。”
其它
挑取
tiănㄊ〡ㄢˇ
《方言》第三:“銛,取也。”
郭璞注:“謂挑取物,音忝。”
清翟灝《通俗編‧雜字》:“銛:俗失鎖鑰,而以他物探之。”
章炳麟《致伯中書》之七:“無鑰,可令銅匠銛開。”
斷取。
guōㄍㄨㄛ
宋張耒《竹夫人傳》:“﹝皇后等﹞共薦竹氏,上使將作大匠銛,拜竹氏職為夫人。”
耰
yōu ㄧㄡˉ
<同>櫌
農具名。狀如槌,用以擊碎土塊,平整土地和覆種
《淮南子‧氾論訓》:“後世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桔皋而汲,民逸而利多焉。”
高誘注:“耰,椓塊椎也,三輔謂之儓,所以覆種也。”
《漢書‧吾丘壽王傳》:“民以耰鉏箠梃相撻擊,犯法滋眾,盜賊不勝。”
顏師古注:“耰,摩田之器也。”
用耰鬆土並使土塊細碎
《國語‧齊語》:“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時雨。”
韋昭注:“耰,摩平也。”
指覆種
《論語‧微子》:“耰而不輟。”
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耰,覆種也。”
《孟子‧告子上》:“播種而耰之。”
泛指耕種
漢揚雄《長楊賦》:“使農不輟耰,工不下機。”
宋蘇軾《九日次定國韻》:“北山有雲根,寸田自可耰。”
鋤把
《漢書‧陳勝項籍傳贊》:“鉏耰棘矜,不敵於鉤戟長鎩。”
矜
戟柄
本义
形声。从矛,令声。作从今者误。
qínㄑ〡ㄣˊ
矛或戟的柄。
《淮南子‧兵略訓》:“伐棘棗而為矜,周錐鑿而為刃。”
高誘注:“矜,矛柄。”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
司馬貞索隱:“矜,今戟柄。”
其它
jīn ㄐㄧㄣˉ
自誇;自恃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孔傳:“自賢曰矜,自功曰伐。”
孔穎達疏:“矜與伐俱是誇義。”
《管子‧宙合》:“功大而不伐,業明而不矜。”
《戰國策‧楚策四》:“夫人主年少而矜材,無法術以知奸,則大臣主斷國,私以禁誅於己也。”
唐柳宗元《敵戒》:“懲病克壽,矜莊死暴。”
指誇耀別人
《國語‧晉語二》:“今矜狄之善,其志益廣。”
韋昭注:“矜,大也。善,善用眾。”
驕傲
《禮記‧表記》:“不矜而莊,不厲而威。”
鄭玄注:“矜,謂自尊大也。”
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材理》:“方其勝難,勝而不矜。”
《新唐書‧吳漵傳》:“漵循循有禮讓,無倨氣矜色。”
端莊
《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矜,矜莊也。”
謹守,慎重
《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林之奇集解:“夫苟以細行為無益於德而弗謹之,則日積一日,其為大德之累也必矣。”
《大戴禮記‧小辨》:“大夫學德別義,矜行以事君。”
盧辯注:“矜,猶慎也。”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夫細行不矜,終為大德之累,跬步必謹,猶憂其過舉也。”
注重;崇尚
《漢書‧賈誼傳》:“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顏師古注:“矜,尚也。”
《後漢書‧袁術傳》:“術雖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尊己陵物。”
唐劉商《銅雀妓》詩:“魏主矜娥眉,美人美於玉。”
憐憫;同情
《書‧泰誓上》:“天矜于民。”
孔傳:“矜,憐也。”
《論語‧子張》:“嘉善而矜不能。”
《魏書‧序紀‧穆帝》:“帝以琨(劉琨)忠義,矜而許之。”
苦,勞困
《莊子‧在宥》:“矜其血氣,以規法度。”
郭慶藩集釋:“‘矜其血氣’,猶孟子言‘苦其心志’也。矜者,苦也。訓見《爾雅‧釋言》篇。”
凶危,危懼
《詩‧小雅‧菀柳》:“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毛傳:“矜,危也。”
鄭玄箋:“居我以凶危之地。”
揮動;奮起;奮張
《戰國策‧燕策一》:“矜戟砥劍,登丘東向而歎。”
《呂氏春秋‧重言》:“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
王念孫《讀書雜志餘編‧呂氏春秋》:“矜,猶奮也,言手足奮動也。
《燕策》曰,‘矜戟砥劍’,言奮戟也。”
《淮南子‧說林訓》:“呂望使老者奮,項託使嬰兒矜。”
《後漢書‧張衡傳》:“魚矜鱗而并凌兮,鳥登木而失條。”
李賢注:“矜,竦也。”
急遽,暴躁乖戾
《廣雅‧釋詁一》:“矜,急也。”
王念孫疏證:“矜、糾、收、繚,皆急戾之意,故與調和相反……《方言》:‘矜,遽也。’遽,亦急也。”參見“矜糾收繚”。
堅強。參見“矜矜”。
II
通假
慬qín
猶威勢。
《戰國策‧韓策二》:“勇哉!氣矜之隆。”
《韓詩外傳》卷六:“外立節矜而敵不侵擾,內禁殘害而君不危殆。”
《淮南子‧氾論訓》:“百姓肅睦,上下相親,而乃始立氣矜,奮勇力,則必不免於有司之法矣。”
《淮南子‧人間訓》:“如此不報,無以立務(矜)於天下。”
高誘注:“務,勢也。”
鰥guān
老而無妻的人。
《禮記‧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陸德明釋文:“矜,本又作鰥,同。古頑反。”
《禮記‧禮運》:“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憂者閔稚,不侮寡矜。”
瘝guān
病;疾痛。
《後漢書‧和帝紀》:“朕寤寐恫矜,思弭憂釁。”
李賢注:“《尚書》曰:‘恫矜乃身。’孔安國注曰:‘恫,痛也。矜,病也。言如痛病在身,欲除之也。’矜音古頑反。”按,《書‧康誥》作“恫瘝乃身”。
铩(鎩)
shā ㄕㄚˉ
摧残,伤残
~羽(羽毛掉落,喻失意受挫折)。~羽之鸟。
長刃刀矛之屬。一說鈹有鐔。
《史記‧秦始皇本紀》:“鉏櫌棘矜,非錟於句戟長鎩也。”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長刃矛也。”
《文選‧陸機〈辨亡論上〉》:“長棘勁鎩,望飆而奮。”
李善注:“《說文》曰:‘鎩,鈹有鐔也。’亦曰長刃矛刀之類也。”
泛指兵仗。
猶剪除(鳥羽);傷殘
元伯顏《七哀詩》之一:“燕雲茫茫幾萬里,羽翮鎩盡孤飛遲。”
清方文《雲間五子詩‧徐闍公孚遠》:“六翮豈終鎩,行矣凌秋旻。”
絜
本义
xiéㄒ〡ㄝˊ
以刀割草并整理束之是絜之范式
用繩量度筒形物體的粗細
《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
清戴名世《〈黃崑圃稿〉序》:“其大者絜之百圍,然或軸解拳曲,則亦過之不顧。”
衡量
《史記‧陳涉世家》:“嘗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隋王通《中說‧禮樂》:“絜名索實,此不可去其為帝,實失而名存矣。”
明張煌言《鄉薦經義‧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短長》:“且王者之於民,等勢絜量,以為意之所轉耳。”
其它
河名。古代黃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條支流之一。
《爾雅‧釋水》:“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盤,鬲津,九河。”
jié ㄐ〡ㄝˊ
麻一束。見《說文‧糸部》。
修整
《荀子‧不苟》:“君子絜其辯(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合矣。”
楊倞注:“絜,修整也。”
通假
挈
提持;帶領
宋葉適《孫永叔墓志銘》:“父修職郎述,始絜君於學,東南師友多聚其家。”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不一載,其一兄二妹,亦絜家來。”
洁(潔)
jiéㄐ〡ㄝˊ
使清白
《史記‧樂毅列傳》:“忠臣去國,不絜其名。”
指廉洁
晉劉陶《告廬江郡教》:“徵士杜君,德懋行絜。”
清洁
《詩‧小雅‧楚茨》:“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
《文選‧束晰〈補亡詩〉之一》:“馨爾夕膳,絜爾晨飧。”
李善注:“絜,鮮靜也。”
宋洪邁《夷堅乙志‧承天寺》:“是間佛剎頗絜,士大夫來者多就館。”
<同>揳
【提示】
战国时期,秦国借商鞅变法之力强大起来,灭掉诸侯列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帝国;但这个庞然大物却不堪一击,迅即灭亡。这是为什么?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贾谊写《过秦论》的意图,就是要剖析秦始皇的失误,以警戒当世君主记取秦帝国短命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正如他在《过秦论》下篇中所说的:“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
文章的中心旨意是:秦帝国速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一中心论点,与孔子的“仁爱”理念,孟子的“仁政”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这一传统思想,虽然始终放射着诱人的光芒,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却始终不可能真正实行,那是由于它与皇权专制政体相抵悟的缘故。
通过铺陈历史事实彰显意理,是本文在整体建构上的显著特点。全文铺陈史实,只于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并无逻辑推演,但意理自明。这是因为秦帝国因暴政而速亡的历史事实十分突出,只要把超强而速崩的实情予以充分张扬,“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不施行仁政,是强势进攻还是颓势挨打的局势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典型例证。
通过强烈的对比反衬来透析意理,是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文中的对比反衬是双层的:第一层是六国与秦国、六国与陈涉的对比,以强大的六国却被秦国“不战而不足道;第二层是陈涉与秦国的对比,比六国微弱得不值一提的陈涉,“斩木为兵,揭屈来反衬秦国的更加强大,以六国的强大对比陈涉的“弱小疲敵”来反衬陈涉的微竿为旗”,竟然能“天下云合响应”,“豪俊并起”,一举灭掉了比六国还要强大的秦国。多层反差极大的对比反衬,将“攻守之势”的“异”彰显得十分鲜明,于是秦帝国“仁义不施”而速亡的教训,就被鞭辟得更加精深警策了。
胸有成竹,感情充沛,纵横驰骋,文笔扬厉,造成了本文滔滔滚滚的恢宏气势;而骈赋体式的浸润,洋洋洒洒的铺陈手法,重重叠叠的排比句式,又使这恢宏气势不仅具有朗朗上口的畅达,而且富含一唱三叹的韵味。
【思考与练习】
一、前人指出,贾谊作强秦与陈涉之比,有卵石之异,但结果却是卵能碎石。对此,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你的看法如何?
答:作者的结论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我的看法是秦朝由极盛走向衰落,是由于没有施行仁政的结果。我们今天应该借鉴历史,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二、《谏逐客书》一发端就提出文章主旨,《过秦论》到文章最后才点明主旨,你认为两者采取不同建构的原因有哪些?
答:两文现实服务的写作态度虽然是相同的,但是在写作目的、选取材料和论证手法则大不相同。
《谏逐客书》首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三、试解释本文所采用的双层对比反衬手法,并说明其表达效果。
答: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5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这样通过对比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你认为本文的恢宏气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答:首先是据史立论,篇末点题。先列举充足有力的历史事实,从史实的分析对比中得出结论。
其次是对偶排迭,气势豪迈。诵读《过秦论》,感到文章有如奔腾的急流,浩浩荡荡,直泻千里。全篇音调铿锵,和谐入耳,给人以音乐之美,激越之情,气势磅礴之感,从议论角度来说,语言反复强调而无繁絮之弊,义理连贯通畅而无平直之嫌。
五、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思想,今天是否仍有借鉴意义?
答:有的。秦征天下而无暇服天下。《过秦论》之处是秦朝虽然尚武但法律严苛,以及统治者不知变通而导致二世而亡。所以《过秦论》告诉我们为政者在处理政务时不能滥用刑罚,不能滥用权威,要体恤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郑氏以芦荻代笔,泥沙代纸,教他读书写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遭到守旧派的排挤和打击,屡遭贬谪。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执政后,辞官退隐,死后追赠为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在散文、诗词等方面他都有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后人为了将宋初薛居正所编《五代史》和欧阳修所编《五代史》区别开来,通常称薛著为《旧五代史》,欧著为《新五代史》。五代:指唐朝崩溃后在中原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伶官:宫廷授有官职的伶人。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
课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原2庄宗3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4者,可以知之矣。
译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注
1、“虽曰”二句
虽然说是上天的意志,难道不是人为的吗?
2、原
推究,推本求源。
3、庄宗
李存勖(xù),唐末西突厥沙陀部族的首领,消灭后梁称帝,建立后唐。
4、之
指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道理。
世言1晋王2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3;燕王,吾所立4;契丹5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6无忘7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9以一少牢10告11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12凯旋而纳13之。方14其系燕父子以组15,函梁君臣之首16,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17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19?
译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注
1、世言
世人说。
2、晋王
指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因出兵帮助唐王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陇西郡王,后又封为晋王。
3、梁,吾仇也
朱温,原为黄巢将领,降唐后,改名朱全忠,受封为梁王。后篡夺唐王朝政权,国号梁,都汴州,又迁都洛阳。朱温曾经想杀害李克用。
4、燕王,吾所立
燕王,指刘仁恭。刘本为幽州将,李克用帮他夺得幽州,并保举他为卢龙节度使,故曰“吾所立”。不久,刘仁恭叛唐归梁。后来朱全忠封他的儿子刘守光为燕王。这里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的说法。
5、契丹
唐末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李克用曾与他结拜为兄弟,约定合力举兵灭梁。后来耶律阿保机背约,与梁通好。
6、其
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7、乃
你的。
8、庙
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9、从事
这里指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
10、一少牢
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祭祀时,牛、猪、羊三牲齐备,称太牢)。
11、告
祷告。
12、及
等到。
13、纳
放回。
14、方
当……时。系燕父子以组:912年李存勖遣将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追捕了刘守光,押回太原,献于太庙。
15、组
丝带,这里指绳索。
16、函梁君臣之首
923年,李存勖攻破大梁。梁末皇帝朱友贞(朱温的儿子)命令部将皇甫麟将自己杀死,随即皇甫麟也吻颈自杀。
函
木匣,这里意为用木匣装盛,名词作动词用。
17、仇雠
仇敌
18、“一夫”八句
926年,驻扎贝州(今河北清河)的军人皇甫晖因夜间聚赌不胜,发动兵变,攻人邺城(今河北临漳)。邢州(今河北邢台)和沧州(今属河北)的驻军相继兵变响应。庄宗派李嗣源(李克用养子)前往镇压,不料李嗣源被部下拥立为帝,联合邺城乱军向京都洛阳进击。庄宗慌慌张张地率军东进,至万胜镇,闻李嗣源已占据大梁(开封),被迫引兵折回,至洛阳城东的石桥,置酒悲涕,部将元行钦等百余人,剪断头发,向天立誓,表示以死报国,君臣相顾哭泣。
一夫
一个人,指皇甫晖。
仓皇
匆促,慌张。
何其衰也
多么衰败啊!
19、“岂得”三句
难道是因为得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的缘故吗?或者认真推究他成败的原委,其实都是由于人为的呢?抑,或,还。本,推究本源,名词作动词用。
自
由于。
《书》1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2可以兴国,逸豫3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4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5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6,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岂独伶人也哉8!
译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
注
1、《书》
即《尚书》。
“满招损,谦得益”:见《尚书·大禹谟》,原文是“满招损,谦受益”。
2、忧劳
忧患勤劳。
3、逸豫
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4、举
全,尽。
5、“数十伶人”三句
庄宗灭梁后,宠用伶人,纵情声色,朝政日非。继李嗣源兵变后,伶人出身的皇帝近卫军首领郭从谦乘机作乱,庄宗中流矢而死。国灭,庄宗死后,李嗣源即位,称为明宗,后唐并未灭亡,不过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并非嫡传,按照当时的传统观念来看,也可以说是“国灭”。
6、积于忽微
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
7、所溺
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8、岂独伶人也哉
难道仅仅是伶人吗?
作《伶官传》
于是作《伶官传》。
注释
牢
祭祀用的牲畜。
本义
láoㄌㄠˊ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
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juàn)
《詩‧大雅‧公劉》:“執豕於牢,酌之用匏。”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
扩展
借指居室
漢焦贛《易林‧需之大壯》:“婚姻合配,同枕共牢。”
古代祭禮用的牛、羊、豕三牲。三牲各一為一牢
《左傳‧僖公十五年》:“饋七牢焉。”
杜預注:“牛、羊、豕各一為一牢。”
《史記‧秦本紀》:“以犧三百牢祠鄜畤。”
單指供祭祀用的牛或羊、豕
《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子適來言供備牲牢者,何牢也?”參見“太牢”、“少牢”。
指饗禮所用牛、羊、豕等
《周禮‧秋官‧掌客》:“掌四方賓客之牢禮餼獻飲食之等數與其政治。王合諸侯而饗禮,則具十有二牢。”參見“牢禮”。
衍生
公家發給糧食。參見“牢直”、“牢稟”。
監獄
《漢書‧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
《說岳全傳》第六一回:“我只道是揚子江中的風波,誰知牢中也有什麼‘風波亭’!”老舍《茶館》第二幕:“從牢裏出來,不久就趕上庚子年。”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你還是嫁,嫁了吧,你趕快離開這個牢吧。”
囚禁;關
漢桓寬《鹽鐵論‧論菑》:“牢人之君,滅人之祀。”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摺:“我直牢死他,他渾家便屬了我。”
牢籠,籠絡
《荀子‧王霸》:“睪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
楊倞注:“言盡牢籠天下也。”
堅固;牢固;經久
《韓非子‧難一》:“東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
宋戴復古《醉落魄‧九日吳勝之運使黃鶴樓登高》詞:“此懷只有黃花覺。牢裹烏紗,一任西風作。”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說也奇怪,這兩句記得非常牢。”
指堅定;結實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陸氏青年美貌,未必是守得牢的人。”
《紅樓夢》第八二回:“自己身子不牢,年紀又大了。”
使牢固;加固
《後漢書‧張奐傳》:“但地底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纊綿,牢以釘密,為不喜耳。”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吾嘗患齒搖動欲落……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
《新唐書‧楊元卿傳》:“元卿墾發屯田五千頃,屯築高垣,牢鍵閉,寇至,耕者保垣以守。”
穩當
《晉書‧姚萇載記》:“陛下將牢太過耳。”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將牢,謂先自固而不妄動也,猶今人之言把穩。”
《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四年》:“監軍之計在於持牢。”
胡三省注:“持牢,猶今南人言把穩也。”諺語如:嘴上無毛,做事不牢。
忧郁(憂鬱)貌
唐皮日休《憂賦》:“尚尚羊羊,隱隱遑遑,牢然不胜悒。”參見“牢愁”。
猶言討厭的
《說岳全傳》第六回:“爹爹不要勸他,待我把這牢棚子拆掉了,看哥哥住在那里!”
《說岳全傳》第七九回:“我被這牢帶子捆得慌了,快來救救我!”
其它
中醫學術語。指牢脈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下》:“浮無力濡,沉無力弱,沉極力牢,浮極力革。”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下》:“疝屬肝病,脈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參見“牢脈”。
姓
漢有牢修。見《後漢書‧黨錮傳序》。
lóuㄌㄡˊ
削減。
《儀禮‧士喪禮》:“﹝握手﹞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著組繫。”
鄭玄注:“牢,讀為樓,謂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賈公彥疏:“云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làoㄌㄠˋ
搜刮,索取。
《後漢書‧董卓傳》:“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殷積。
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
李賢注:“一曰牢,漉也。二字皆從去聲,今俗有此言。”
雠(讎)
本义
chóu ㄔㄡˊ
应答
《詩‧大雅‧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
扩展
校勘;校對
校~。~校。~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魏書‧儒林傳‧陳奇》:“奇冗散數年,高允與奇讎溫古籍。”
宋沈揆《〈顏氏家訓〉跋》:“揆家有閩本,嘗苦篇中字訛難讀,顧無善本可讎。”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文選》:“一人刊誤為校,二人對校為讎。後人嫌讎字,易其名為校對,對即讎也。”
衍生
報答
王闓運《皇清誥授榮祿大夫奇齊葉勒特依巴圖魯唐公墓志銘》:“族師親友,無德不讎。”
報復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今君之怨已讎而德已報。”
唐杜甫《遣懷》詩:“白刃讎不義,黃金傾有無。”
明高啟《書博雞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讎一言之憾,固賊盭之士哉!”
應驗
《史記‧封禪書》:“五利妄言見其師,其方盡,多不讎。”
司馬貞索隱引鄭德曰:“相應為讎,謂其言語不相應,無驗也。”
相符合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於是上使御史簿責魏其所言灌夫,頗不讎,欺謾。”
《新唐書‧李元素傳》:“亞請斥運醜土,詔監察御史楊寧覆驗,事皆不讎。”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四分論》:“其言皆以萬分御之,而其說實不讎。”
相等;相匹敵
《漢書‧霍光傳》:“侍中史高與金安上建發其事,言無入霍氏禁闥,卒不得遂其謀,皆讎有功。”
顏師古注:“晉灼曰:‘讎,等也。’言其功相等類也。”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讎天地以開基,並列宿而作制。”
張銑注:“讎,比。”
《新唐書‧信安王禕傳》:“禕功多,執政害之,賞不讎,為當時所恨。”
<同>
仇
仇敵
《書‧泰誓下》:“誕以爾眾士,殄殲乃讎。”
唐韓愈《嗟哉董生行》:“時之人夫妻相虐兄弟為讎,食君之祿,而令父母愁。”
清馮景《與陳潢書》:“自古至今,與民為讎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
謂視為仇敵
宋葉適《齊雲樓》詩:“項梁起讎秦,子弟奮投袂。”
清魏源《聖武記》卷一:“太祖既誓師讎明,戡撫順,夷清河,遂以天命四年春,留兵六千守札喀關備明。”
仇恨;怨恨
《左傳‧僖公十四年》:“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讎之,況怨敵乎?’”
《楚辭‧九章‧惜誦》:“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也。”
宋楊萬里《秋圃》詩:“一熟讎頻雨,朝晴禱暮霞。”
通假
酬
酬酢chóuzuò
宾主互相敬酒
應酬。參見“讎柞”。
稠
多,數。參見“讎斂”
其它
施行,用
《呂氏春秋‧義賞》:“姦偽賊亂貪戾之道興,久興而不息,民之讎之若性。”
高誘注:“讎,用也。”
出售
《墨子‧經下》:“賈宜則讎。”
唐柳宗元《宋清傳》:“長安醫工得清藥輔其方,輒易讎。”
章炳麟《政聞社社員大會破壞狀》:“然私販者猥眾,商人或有餘鹽不讎。”
償付
《三國志‧魏志‧衛臻傳》“輒遣使祠焉”裴松之注引《郭林宗傳》:“子許買物,隨價讎直。”
《新唐書‧王忠嗣傳》:“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萬,然後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
《資治通鑒‧漢桓帝延熹五年》:“云臣私報諸羌,讎以錢貨。”
胡三省注:“讎,是周翻,償也。”
清戴名世《鄭允惠墓志銘》:“其居貨也,讎過其值,猶不以為慊也。”
系
捆绑。
本义
jìㄐ〡ˋ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
悬,挂
<同>xìㄒㄧˋ
繫
係
系
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 经传多用繫 世系的意义只用“系”
世系;譜系
唐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詩:“有美生人傑,由來積德門。”
漢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孫。
唐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詩:“系高周柱史,名重《晉陽秋》。”
扩展
束缚;捆绑,结,扣
把鞋带~上
~缚。~绊。~马。维~。名誉所~
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
从井下把土~上来
用單股絲合成的絲繩。
《後漢書‧輿服志下》:“凡先合單紡為一系,四系為一扶,五扶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為一圭。首多者系細,少者系粗,皆廣尺六寸。”
《後漢書‧輿服志下》:“武冠,俗謂之大冠,環纓無蕤,以青系為緄,加雙鶡尾。”
《新唐書‧儒學傳贊》:“《春秋》、《詩》、《易》、《書》,由孔子時師弟子相傳,歷暴秦不斷若系。”
衍生
有联属关系的,連綴;聯屬
~统。~列。~数。水~。世~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太宗閱醫方,見《明堂圖》五臟之系,咸附於背。”
地質學名詞。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二級,小於界,相當於地質年代的紀。
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
中文~。化学~
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
汉藏(zàng)语~。寒武~(地质学名词)。
关联
干~。关~
《文選‧班固〈幽通賦〉》:“系高頊之玄胄兮,氏中葉之炳靈。”
李善注引曹大家曰:“系,連也。”
宋李綱《與宰相論捍賊札子》:“將士用命,捷音系路。”
牵挂
~恋。~念。
维系;关联
继续;接续
《後漢書‧班固傳下》:“系唐統,接漢緒。”
金王若虛《王氏先塋之碑》:“乃敘其大略,而系之以銘。”
其它
猶亂。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
《文選‧張衡〈思玄賦〉》:“系曰:天長地久歲不留,俟河之清秪懷憂。”舊注:“系,繫也。言繫一賦之前意也。”
唐韓愈《施先生墓銘》:“系曰:先生之祖,氏自施父,其後施常,事孔子以彰。”
宋秦觀《浮山堰賦》:“系曰:敦阜寇冥大川屯,精氣扶輿變乾文,運徒力頓漂無根,潮波復故彌億年。”
是
确~实情
其它
姓
楚有系益。
【提示】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思考与练习】
一、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答: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这两企警句告诫后人,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一个人为事业奋斗,都必须勤勉、发奋。不可贪图安逸、意志消沉。
二、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答:
(1)文章第二段选用了事实论据,用庄宗先成功后失败、先强盛后衰微的历史事实恰当、准确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软!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软?”
(2)文章第三段的论点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论据有二:其一是理论论据,《尚书》上的一句话“满招损,谦得益":其二是庄宗“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围之,而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本段是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和论证,强调“人事"因素对国家“盛衰"的决定作用。
三、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答: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力赞扬成功前的发奋、勤勉及成功时意气的雄壮,接着写失败时形势的衰弱,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皆自于人软"的结论格外令人信服、发人深省。
论毅力
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他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早期他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产生广泛的影响。他是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戊戌变法前,曾主办《时务报》,推动了维新运动。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宣传立宪保皇。辛亥革命后,历任司法总长、财政总长等职,晚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他著作丰富,文章流畅,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有《饮冰室合集》。
本篇节选自《饮冰室合集》中的《专集·新民说》第十五节,是作者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不久写的。梁启超借此勉励处于逆境的同人,不要因一时受挫而灰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课文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1。要2其何以3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1、“天下”二句:
莽然
广大众多的样子。
意为从古到今,人们事业的成败,经验教训众多,呈现出种种不一的情况、途径。
2、要:概括地推究
3、何以
为什么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1以迭乘2。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3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4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6,颓然丧7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1、相间
互相穿插。
2、迭乘
交替地呈现
3、要之
总之
4、固
必然,一定。
5、吾欲云云
我要怎样怎样,指提出主观想法。
6、及:等到。骤(zhòu):很快地。尝:尝试,经历。猝(cù):突然
7、颓(tuí):倒塌。丧:灰心丧气。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1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2其功之成,以为是殆3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4,又以为我蹇5于遭逢6,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7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8也.更譬诸操舟9,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10。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够11,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1、盘根错节
树木根干枝节回绕交错。以喻事情的繁难复杂。
2、艳羡
非常羡慕。
3、殆
大概是。
4、“而天”句
上天特别有爱于他
5、蹇(jiǎn):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
6、遭逢
遭遇。
7、庸讵
岂,怎么。
8、判
分开,区别
9、操舟
驾驶船。
10、参伍
交相错杂。
11、冒其逆句
顶着逆风恶浪而突破、通过这一难关。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1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2”成败之数3,视此而已。
1、“譬如为山”二句
见《论语·子罕》
平
填平。
2、“有为者”五句
见《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弃井
废井。
3、数
天数,含有规律的意思。
生字
要
本义
yāoㄧㄠˉ
象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
“腰”的古字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
《墨子‧兼愛中》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楚辭‧離騷》
“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要背痛。”引申為將物繫於腰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吾前後仕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
《後漢書‧張奐傳》
“冠我玄冕,要我朱紱。”亦用作量詞。
三國魏曹植《責躬》詩
“賜衣一襲及被褥,並御所服十三環金帶一要、中廄馬一匹。”
《周書‧李賢傳》
扩展
裙子上端圍在腰際的部分。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
~求。~挟
要挾;脅迫
“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論語‧憲問》
“復尋來書云,僕妻子悉拘司寇。以之見要,庶其可反。當是見疑褊心,未識大趣。”
《梁書‧侯景傳》
“今聞日本要我以釋喪師之將,是欲以散眾志而激民變也。”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
約言
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莊嚴的承諾或表示某種決心
“使季路要我,吾無盟。”
《左傳‧哀公十四年》 杜預注:“子路信誠,故欲得與相要誓而不須盟。”
“豈要黃河誓,須勒燕然石。”
唐崔湜《塞垣行》
指所訂立的誓約、盟約
“陵讓平勃曰:‘諸君背要,何面目見高帝於地下?’”
漢荀悅《漢紀‧高后紀》
“君若不忘舊要,與吾進討,君之惠也。”
《晉書‧段匹磾傳》
“且朝廷許以鐵卷之要,申以白馬之盟。”
《陳書‧虞荔傳》
迎候;迎接
“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楚辭‧離騷》
“比花依樹,登榭要春。”
北周庾信《吹臺山銘》
衍生
探求;求取
《易‧繫辭下》:“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
高亨注:“要亦求也。此言用《易經》求人事之存亡吉凶,則安坐可知矣。”
宋秦觀《韓愈論》:“別白黑陰陽,要其歸宿,決其嫌疑,此論事之文如蘇秦、張儀之所作是也。”
約束;禁止
“周鄭交惡。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
《左傳‧隱公三年》
“選賢遂材而禮孝悌,則奸偽止;要淫逸,別男女,則通亂隔。”
《管子‧君臣下》
“非此四者,雖聖王不能以要其臣,慈父不能以必其子。”
漢王符《潛夫論‧勸將》 四者:趨利、避害、顯名、厚賞
其它
姓
春秋吳有要離。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和;會合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詩‧鄭風‧蘀兮》 余冠英注:“‘要’是會合。以歌聲相會合就是和。”
“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而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
《荀子‧樂論》
引申為迎合
“故人主賢,則群臣飾行以要君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
《韓非子‧二柄》
審察;核實
“辨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
《周禮‧秋官‧鄉士》 鄭玄注:“要之,為其罪法之要辭,如今劾矣。” 賈公彥疏:“劾,實也,正謂棄虛從實,收取要辭。”參見“要囚”。
矯正;更正
“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
《淮南子‧墬形訓》 高誘注:“要,正也。以太歲所在正天時也。”
乘;趁
“請要其敝,而地可以多割。”
《戰國策‧趙策三》
“飾辨辭,設詐謀,馳逐於天下,以要時勢者,謂之遊說。”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一》
對着;朝着
馬頭要落日,劍尾掣流星。
南朝梁吳均《入關》詩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五服之一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通假
邀
中途拦截。
攔阻;截擊
《孟子‧公孫丑下》:“﹝孟仲子﹞使數人要於路。”
《淮南子‧原道訓》:“射者扞烏號之弓,彎綦衛之箭,重之羿、逢蒙子之巧,以要飛鳥,猶不能與羅者競多。”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是歲地連震”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錄》:“孫韶又遣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要之,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英夷入粵紀略》:“於是相率要孩童於路,殺而烹食。”
約請;邀請
《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
晉陶潛《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黃九郎》:“一日,日銜半規,少年欻至。大喜,要入,命館童行酒。”
么
要靡
“約”的被通假字。
yào〡ㄠˋ
索取
~账。~价
討。表示希望將某種事物歸自己占有
唐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足下前要僕文章古書,極不忘,候得數十幅乃併往耳。”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這姑娘﹞聽了這話早把那要刀的話且擱起。”
茅盾《子夜》四:“什麼!又來要錢了!”魏巍《在風雪裏》:“今天這兒要點吃的,明天那兒要點吃的。”
希望,想
~强。~好
唐韓愈《竹徑》詩:“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
《水滸傳》第五三回:“要破此法,只除非快教人去薊州尋取公孫勝來,便可破得。”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在家日日看見老妻悲慟,心下不忍,意思要到外面去作遊幾時。”
茅盾《子夜》八:“他常到某某屋頂花園巡閱,也為的是要物色人才!”
请求(使;讓;叫)
她~我给她读报
掃雲物以貞觀,要萬塗而來歸。
《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 張銑注:“要,猶使也。”
柴進知道,哪裏肯要他壞錢。
《水滸傳》第二三回
是他的老婆,應該要他去管束!
茅盾《子夜》四
要孩子把瞎子叫來,恭恭敬敬,請他坐在堂屋裏。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
重大,值得重视的
重~。~人。~领。纲~。~言不烦
會計之簿書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役與慮,事屬其植。受其要,以待攷而賞誅。”
鄭玄注:“要者,簿書也。考,謂考校其功。”
《呂氏春秋‧具備》:“自今以來,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於亶父者,子決為之矣。五歲而言其要。”
高誘注:“要,約最簿書。”
指月計的總帳
《周禮‧天官‧小宰》:“月終則以官府之敘受群吏之要。”
鄭玄注:“主每月之小計。”
賈公彥疏:“月計曰要。故每月月終則使官府致其簿書之要受之。”
唐柳宗元《時令論上》:“舉五穀之要。”
綱要;要點
《商君書‧農戰》:“故其治國也,察要而已矣。”
漢荀悅《漢紀‧昭帝紀》:“霍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唐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一篇:“《七略》今亡,班固作《漢書》,刪其要為《藝文志》。”
指要訣
宋曾鞏《請減五路城堡札子》:“夫將之於兵,猶弈之於棋,善弈者,置棋雖疏,取數必多,得其要而已。”
重要;主要
《孝經‧開宗明義》:“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
明何景明《贈胡君宗器序》:“故蒞官之則,莫要廉以修身也。”
魯迅《書信集‧致母親》:“大人的胃病,近來不知如何,萬乞千萬小心調養為要。”
權柄
《韓非子‧揚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漢桓寬《鹽鐵論‧國疾》:“今公卿處尊位,執天下之要,十有餘年,功德不施於天下,而勤勞百姓。”
《三國志‧魏志‧王淩傳》“廢立大事,勿為禍先”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父子兄弟,並握兵要,未易亡也。”
指重要的地位或職務
《晉書‧呂光載記》:“以吾二人久居內要,常有不善之言,恐禍及人,深宜慮之。”
《北齊書‧杜弼傳》:“高德政居要,不能下之。”
少;簡略
《書‧畢命》:“政貴有恒,辭尚體要。”
《荀子‧王霸》:“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詳。”
扼守。謂扼守險要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今我令樓緩先要成皋之口,周被下潁川兵塞轘轅、伊闕之道,陳定發南陽兵守武關。”
漢桓寬《鹽鐵論‧險固》:“韓阻宜陽、伊闕,要成皋、太行,以安周鄭。”
指險要之處
漢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彼有精甲數萬,臨高守要,一人揮戟,萬夫不得進。”
清夏燮《中西紀事‧粵東要撫》:“且伊被人恐嚇,奏報粵省情形,妄稱地理無要可扼,軍器無利可恃。”
得當;恰如其分
《荀子‧禮論》:“禮者,以財物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
楊倞注:“要,當也。禮或厚或薄,唯其所當為貴也。”
總之;總歸。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唐劉長卿《送王員外歸朝》詩:“往來無盡日,離別要逢春。”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鴉頭》:“母姊雖忍,要是骨肉,但囑勿致傷殘,是所願耳。”
应该,必须
须~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五代齊己《送譚三藏入京》:“持咒力須資運祚,度人心要似虛空。”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這話要來問我纔是,你那裏知道。”
巴金《第四病室》第一章:“人家病重的要休息,要靜養,你懂得規矩的。”
将
(jiāng)表示事物發展演變的趨勢
将~。快~
人生要死,何為苦心?”
《後漢書‧廣陵厲王胥傳》
寧榮兩府復了官,賞還抄的家產,如今府裏又要起來了。
《紅樓夢》第一一九回
給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
魯迅《且介亭雜文‧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我因人說要拆毀湖上芝佛院,故欲即刻蓋閣於後,使其便於一時好拆毀也。
明李贄《答周友山書》
连词
假設»“如果”、“倘若”
~是
沒有什麼說的便罷;要有話,只管回二奶奶,和太太是一樣兒的。
《紅樓夢》第六回
她生性寬厚,善於跟着各種作風不同的同志和睦地相處,要我就不行。
周立波《張滿貞》
四月底了。要在北京,這時候正是百花盛開的好季節。
楊朔《戈壁灘上的春天》
選擇»“要麼……要麼……”
~么。~不。~不然
要就給他,要就不給他,總該明確一下態度
他的年紀稍微輕一點,險也要瘦些,但是一雙眼睛非常地明亮。
巴金《家》
要就去,要就不去,你該有個決定
关(關)閉。
師行過周,王孫滿要門而窺之,曰:“嗚呼!是師必有疵。若無疵,吾不復言道矣!”
《呂氏春秋‧悔過》
yăo〡ㄠˇ
要褭niăo:古良馬名
骤
本义
zhòu ㄓㄡˋ
驟
马奔驰,快跑
驰~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
《詩‧小雅‧四牡》
載驟,猶載馳。
陳奐傳疏
於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驟者、走者。
唐韓愈《畫記》
他那裏軍馳馬驟疾如箭。
明王玉峰《焚香記‧傳箋》
使馬奔馳,縱轡
史進也怒,掄手中刀,驟坐下馬,來戰陳達。
《水滸傳》第二回
扩展
泛指奔驰
衍生
指急匆匆,匆忙
深慚走馬金牛路,驟和陳王白玉篇。
唐李商隱《行至金牛驛寄興元勃海尚書》詩
指急速動蕩
雨絲絲,一點點都是愁;淅零零,鐵馬兒在簷前驟。
明馮夢龍《挂枝兒‧瘦瘦》
突然
天气~冷。~然。暴风~雨
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
《莊子‧齊物論》
是以堯步,舜趨,禹馳,湯驟,世愈降則愈勞。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
明日東阿道,方軌驟驊騮。
宋文天祥《發鄆州喜晴》詩
驟看浮峽過,密作渡江來。
唐杜甫《雨》詩
此人與我素昧平生,而驟以緩急相委,乃深知我者。
《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
驟聽到西芩的死訊,真是一件哀寂的事情。
夏衍《悼念西苓》
屡次
公子商人驟施於國。
《左傳‧文公十四年》
田成子憚之,驟顧於朝。
《史記‧齊太公世家》
心不安,故數顧於朝。
裴駰集解引杜預曰
因緣資序,驟歷臺閣。
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
宣子骤谏。
《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骤胜(屡胜);骤战(屡战);骤谏(屡次进谏)
通假
“騶”的被通假字。
猝
本义
cùㄘㄨˋ
狗从草丛中突然跑出追人
《說文‧犬部》:“猝,犬從艸暴出逐人也。”
扩展
突然
~然。~尔。~生变化。~不及防
~死(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死亡)
~故(突然发生的事变)
張生猝病,﹝紅娘﹞與鶯往視疾。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
一更向盡……見一青衣人,挑蓮燈,猝見公,驚而卻退。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狐嫁女》
一種猝發的疾病臨到他的身上。他眩暈,他休克,一個倒栽蔥,從上空摔到地上。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六
指突然發生的情況
嶺南蠻寇邊……公奏置廣南東西路鈐轄司。委以便宜,專用土兵鎮守,北兵不徙瘴癘之地,而有以應猝。
宋蘇舜欽《推誠保德功臣太子太保韓公行狀》
衍生
倉猝;匆忙
猝,言倉猝暴疾也。今作卒。
《玉篇‧犬部》
敬則橫刀跂坐,問詢等:‘發丁可得幾人?庫見有幾錢物?’詢稱‘縣丁猝不可集’。
《資治通鑒‧齊明帝永泰元年》
大抵民情幽隱,猝難畢達。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
女大懼,面如死灰……乃啟壁上小扉,猝遁去。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畫壁》 何垠注:“猝同‘卒’,倉卒也。”
其它
立刻;即時
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九年》
大姑寄語官人:好事豈能猝合……但緩時日以待之。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鳳仙》
﹝林那﹞著《天物系統論》,悉名動植以臘丁,立二名法,與以屬名與種名二……惟天物繁多,不可猝盡,故每見新種,必與新名。
魯迅《墳‧人之歷史》
猝嗟jiē:發怒呼喝
通假
“倅”的被通假字
颓
本义
tuí ㄊㄨㄟˊ
頽
头秃。原作“穨”
衍生
衰老。參見“穨年”、“穨齡”
委靡不振貌
參見“穨爾”
衰微;衰敗;敝敗
消沉,委靡
~萎。~丧。~靡。~唐。
崩坏,倒塌,败坏
衰~。~败。~景。~朽。
~坏。~圮。~垣断壁。
四丁更與蟆之魁,疾馳不能壓欲穨。
劉壎《隱居通議‧詩歌四》引元黃伯厚《鬥蟆圖》詩
灭亡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
水向下流
泣涕如~。
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里閒。
《史記‧河渠書》
裴駰集解引臣瓚曰:“下流曰穨。”
從上而下的暴風。
习习谷风,维风及~”
焚輪謂之穨。
《爾雅‧釋天》 郭璞注:“暴風從上下降。”
郝懿行義疏引孫炎曰:“迴風從上下曰穨。”
恭顺的样子。
寂靜。參見“穨然”。
柔軟。參見“穨雲”。
蹇
本义
jiǎn ㄐㄧㄢˇ
跛行;行動遲緩
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
《莊子‧達生》
安國行丞相事,引墮車,蹇。
《漢書‧韓安國傳》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為天子導引,而墮車跛蹇也。”
今延英殿,靈芝殿也,謂之小延英。苗韓公居相位,以足疾步驟微蹇,上每於此待之。
唐李綽《尚書故實》
為了怕那些隔得遠一點的茶座上沒聽清這些消息,他趕緊放下水煙袋蹇進去了。
張天翼《譚九先生的工作》
衍生
劣馬或跛驢
《漢書‧敘傳上》:“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塗;燕雀之疇,不奮六翮之用。”
元白樸《天凈沙‧春》曲:“挈榼攜童跨蹇,溪山佳處,好將春事留連。”
清方苞《左未生墓志銘》:“子憂吾老乎?吾策蹇行數十里,腰脊不異少時。”
困苦;困厄;不順利
《易‧蹇》:“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前蜀韋莊《寄江南諸弟》詩:“性拙唯多蹇,家貧半為慵。”
清戴名世《〈繆太翁遺稿〉序》:“運蹇困頓,年亦不滿五十。”
陳毅《孟良崮戰役》詩:“暴戾蔣朝嗟命蹇,淒涼美帝怨心勞。”
凝滯;留滯
《管子‧水地》:“凝蹇而為人,而九竅五慮出焉。”
尹知章注:“蹇,停也。言精液凝停則為人也。”
趙守正注:“蹇,停留,留滯。”
阻塞,不流利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上》:“三言三止,言蹇為風。”注:“言蹇不能言者,風病也。”
驕縱;不順服
《公羊傳‧襄公十九年》:“或曰:為其驕蹇,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
《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及孝文初即位,自以為最親,驕蹇,數不奉法。”
顏師古注:“蹇謂不順也。”
通假
楗
jiàn
關門的木閂
院
堅硬。
漆淖水淖,合兩淖則為蹇,溼之則為乾。
《呂氏春秋‧別類》 高誘注:“蹇,彊也。言水漆相得則彊而堅也。” 陳奇猷校釋:“馬敘倫曰:漆喜溼,得潤則易乾而堅,故高以堅彊釋蹇字,然字當作‘院’。 《說文》:‘院,堅也。’《莊子‧秋水篇》‘與道天蹇’,崔譔本‘蹇’作‘浣’,此寒、完聲通之證。 奇猷案:……馬以‘蹇’為‘院’之假字,信然。蹇、院古音皆隸元部,自可通假。又案:漆液之性,易在溼空氣中凝固,故著漆之器必置潮溼之處或擱水盆之上。此文所言,即此物理現象也。”
謇
jiǎn
口吃。參見“蹇吃”
正直,忠貞。參見“蹇士”、“蹇犯”。
語首助詞
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楚辭‧九歌‧雲中君》 王逸注:“蹇,詞也。” 王夫之通釋:“蹇,楚人語助詞。”
蹇余未相知,茫茫綠雲垂。
唐李白《酬岑勛以詩見招》詩 王琦注:“《楚辭》:蹇將憺兮壽宮。” 王逸註:“蹇,詞也。蓋發語聲也。”
褰,攓,搴
qiānㄑ〡ㄢ
拔取;得到。
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
《荀子‧賦》 楊倞注:“雲高而不雨,則天下皆蹇難也。” 俞樾《諸子平議‧荀子二》:“此注非是。蹇當讀為攓,《方言》:‘攓,取也。’謂雲行雨施,澤被天下,天下皆有取也。故曰‘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參見“蹇華”。
其它
姓
春秋秦有蹇叔。見《史記‧秦本紀》。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象為艮下坎上
《易‧蹇》:“象曰:山上有水,蹇。”
王弼注:“山上有水,蹇難之象。”
讵
jù ㄐㄩˋ
詎
副词
表示反詰。相當於“豈”、“難道”。
岂,怎
~料。~知
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
《莊子‧齊物論》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十
卜不吉,神詎無知乎?我自決之。
《新唐書‧突厥傳上》
汪蛟門比部懋麟,嘗誦東坡‘春江水暖鴨先知’句,西河在座,怫然曰:‘鵝詎後知耶?’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五
示否定。相當於“無”;“非”;“不”。
至如一去絕國,詎相見期。
《文選‧江淹〈別賦〉》 劉良注:“詎,無也。”
洛濱非拾羽,滿握詎貽椒。
南朝梁簡文帝《三月三日率爾成詩》
創制立事,各有其時,樂為此者,詎幾人也。
《北史‧盧玄傳》
曾
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
晉潘岳《悼亡詩》
暑往詎幾時,涼歸亦云暫。”
宋王安石《九日隨家人游東山》詩
豈料。
場事既竣,余妄意必第,自謂此後當料理姬事以報其志。詎十七日忽傳家母舟抵江干……遂不及為姬商去留。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
過一天,又寫個條子去約苟才出來談談,詎接了回條,又是推辭。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
连词
假如,如果。
且唯聖人能無外患,又無內憂。詎非聖人,必偏而後可。
《國語‧晉語六》 韋昭注:“詎,猶自也。”
相當於“抑或”。表示選擇。
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
《列子‧周穆王》
將沉淵而殞命兮,詎蔽罪以塞禍?惟滅身而無後兮,顧前志猶未可。
唐柳宗元《懲咎賦》
通假
巨
大
篑
kuìㄎㄨㄟˋ
簣
盛土的竹筐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書‧旅獒》
一簣之釁,積成山岳。
晉陸機《豪士賦》序
歸去來休,二頃秫田,一簣糟丘。
清朱彝尊《折桂令》曲
仞
本义
rèn ㄖㄣˋ
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者,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論語‧子張》 何晏集解引苞氏曰:“七尺曰仞也。”
杠長三仞。
《儀禮‧鄉射禮》 鄭玄注:“七尺曰仞。”
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
《漢書‧食貨志上》 顏師古注:“應劭曰:‘仞,五尺六寸也。’師古曰:‘此說非也。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
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其高五千仞。
《山海經‧西山經》 郭璞注:“仞,八尺也。” 唐以後多從顏師古說。
別塗聳千仞,離川懸百丈。
南朝陳徐陵《隴頭水》詩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王之渙《涼州詞》詩
這時,水聲如雷;又如地震中,山裂了縫,水就從千仞削壁似的裂縫中漏下去的樣子。
徐遲《入峽記》 參閱宋王觀國《學林‧仞》。
扩展
測量深度
度厚薄,仞溝洫。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杜預注:“度深曰仞”。
通假
認
承認。
又,蜀人趙賓好小數書,後為《易》,飾《易》文……云受孟喜,喜為名之。後賓死,莫能持其說。喜因不肯仞,以此不見信。
《漢書‧儒林傳‧孟喜》
公理者,猶云眾所同仞之界域。
章炳麟《四惑論》
辨識。
醉憶春山獨倚樓,遠山迴合暮雲收,波間隱隱仞歸舟。
南唐馮延巳《浣溪沙》詞
認為,當作。
宋時諸州皆有郡名,大率沿唐之舊,志皆不載。惟通州五代所置,向無郡名,政和末,始賜名靜海,史家遂誤仞改州為郡矣。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异‧元史三‧地理志二》
韌
柔軟而堅固。
鞏用黃牛之革”三國魏王弼注:“牛之革堅仞不可變也。
《易‧革》
忍
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
《墨子‧節葬下》 畢沅校注:“仞,忍字假音。”
牣
滿,充滿。
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
《史記‧殷本紀》
虛宮觀而勿仞。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郭璞注:“仞,滿也。”
自是諸國分並,勝負強弱難得詳載。明珠翠羽,雖仞於後宮;蒲梢龍文,希入於外署。
《梁書‧諸夷傳‧西北諸戎》
其它
古地名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均縣境。
楚子乘馹,會師於臨品,分為二隊,子越自石溪,子貝自仞以伐庸。
《左傳‧文公十六年》 楊伯峻注:“石溪、仞,據《彙纂》,皆在今均縣界,為入庸之道。”
【提示】
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其意图在于激励当时投身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志士仁人,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应以坚韧的毅力去战胜逆境,争取成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其思想认识及其所阐发的事理,对我们如何处置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如何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文章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互相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发,把毅力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说理的逻辑力量,也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
作者眼界宏阔,思路活跃,文章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很见功力。
【思考与练习】
一、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
答: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其意图在于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志士仁人,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应以坚忍的毅力去战胜逆境,争取成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其思想认识及其所阐发的事理,对我们如何处置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如何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可结合自身求学、工作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挫折来谈感受)。
二、本文是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串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本文说理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文章的2、3、4三个自然段始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方法,说明事业的成与败、境况的顺与逆、毅力的强与弱、别人和自己的种种不同,总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指出文中运用层递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作用。
答:运用层递的语句有:“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这一段中“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形成了层递,这样写层次清楚、语义轻重分明,逻辑性强。
容忍与自由
作者
胡适(1891―1962),初名嗣糜,学名洪驿,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青年时代留学美国,攻读哲学、文学,受赫胥黎、杜威思想影响较大。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
胡适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成果。主要著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共三集)等。
本文原刊于台湾省出版的《自由中国》1959年3月14日第26卷第6期。选人《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一1976)《杂文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课文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了母校康耐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LincolnBurr)。我们谈到英国史学大师阿克顿(Lord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还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掌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甲,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王制》: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有《王制》《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49篇。相传是西汉戴胜所编纂。《王制》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有关封国、爵禄、朝觐、丧祭、巡狩、刑政、学校等典章制度,内容与实际的商周礼制不尽相符。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shì)以疑众:假借鬼神的名义,经常用蓍草占卜的迷信举动来蛊惑民众。
以济世明道自期者:期望自己能够成为补救时艰、阐明事理的人。
懵(měng)然: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样子。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样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1923)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析言破律:曲解圣贤之言,破坏既定法制。乱名改作:扰乱名物概念,改变行为规范。左道:旁门邪道。
淫声异服奇技异器:放荡音乐、奇异服装、怪诞技法、奇异器物。《礼记》原作“奇技奇器”。
行伪而坚:行为虚伪却固执己见。言伪而辩:言论虚伪却巧言善辩。学非而博:学理错误却驳杂恣肆,顺非而泽: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
不以听:不必再审问和听取意见。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郑玄注:汉代郑玄对《礼记》的注释。公输般:春秋时鲁国人,公输氏,名般,亦作班、盘,通称鲁班。古代建筑大匠,被后代奉为木工的祖师。曾创造攻城的云梯、磨粉的碨(wei)等多种奇巧的木制工具。
孔颖达《正义》: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一书。少正卯:孔子同时代人。据《荀子·宥坐》所说,孔子在鲁国摄政第七日就杀了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犯有《王制》里所说的“四诛”等罪恶。清代学者经考证,对孔子诛少正卯一事多持怀疑态度。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这是1553年10月23日的事。
马丁·路德和约翰·高尔文: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欧洲宗教革新运动的序幕,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的控制,要求建立适合君主专制的新教会、新教义,深得市民上层和一部分德国诸侯的支持。法国高尔文受马丁·路德影响,1533年改信新教,建立新教教会,废除主教制,代之以长老制,在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体制,成为一个宗教独裁者,其主张和信条适合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后曾以“异端”罪名,处死西班牙科学家塞维图斯等多人。高尔文,或译为高加文;塞维图斯,或译为塞尔维特。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慢慢的火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殉(xùn)道者:为维护所崇敬的信仰、道理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么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1554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地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的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的战斗。”
上帝自己的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的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陈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戒律:警戒,约束。
【提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从个人经验说到宗教史,再说到政治思想,视野广阔,体现出容忍是一种普适理念。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无疑,在这些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面对当今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包涵容忍雅量在内的和而不同原则,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普遍积极意义。
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须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
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凯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思考与练习】
一、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答: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容忍,每个人的行为、言论才不受限制,才会有自由。自由是需要以容忍为前提的,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自由比容忍更重要。
二、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答:赞同胡适的观点。原因有二:
(1)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总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有绝对之是。
(2)不存在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真理也会变化。
三、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
答:第一例证:少年时自己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当时自己是一种不容忍的做法。自己是无神论者,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他们容忍了我这个无神论者四十多年的言论,说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容忍的。没有他们的容忍,就没有我的言论的自由。这一例证恰当地论证了“有容忍才有自由"这一分论点。
第二例证: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深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有了“自己不会错"的心理,就容忍不下“异己"的人和事,这样就不会有自由可谈,就只有专制。从而论证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一论点。
第三例证: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陈独秀“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的态度是不宽容的,其实这种态度最易引起别人的恶感,引起别人的反对。说明在社会问题、政治思想上也应提倡宽容的胸襟和度量。
四、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答: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咬文嚼字
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青年时代曾赴欧洲留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研究。这些领域的广博知识,不仅为他的美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促成了他后来将三者熔为一炉的美学思想的形成。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他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代表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其《谈文学》和《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初学文学写作和文艺理论的读者颇多启迪。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后期,后收入1946年出版的《谈文学》论文集,今见录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
课文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参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石秀: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人之一,绰号“拼命三郎”。梁中书:宋朝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留守,太师蔡京的女婿。
杨雄: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人之一,绰号“病关索”。潘巧云:杨雄之妻。
茗烟:贾宝玉贴身书童。金荣:贾府亲戚,顽童。
这番话不免噜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改的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李广(?一前119):西汉名将,善骑射,驻守边塞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被称为“飞将军”。后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迷失道路被责,自杀。
王若虚(1174―1243):金朝文学家,官至翰林直学士。论文主张辞达理顺,于诗反对模拟雕琢。所著《五经辨惑》等十余种,对汉、宋儒者注经及史书、古文的字句疵病,颇有批评。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学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如果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贾岛(779―843):中唐诗人,为韩愈所赏识。诗的风格和孟郊相近,有“郊寒岛瘦”之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出自他的《题李凝幽居》一诗。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他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是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烟光凝而暮山紫:见王勃《滕王阁序》。蓝田日暖玉生烟:见李商隐《锦瑟》。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依靠《文烊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藉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人民币“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有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央的思想情感和言语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
套板反应:朱光潜在《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一文中说:“许多关于自然的描写都没有情感上的绝对必要,只是相习成风,人家盲目地说这才美,自己也就跟着相信这真是美。这种心理习惯,就是心理学家所谓“套板反应’(stockresponse),是一切低级趣味的病根。”这段文字与本文的话可参照互释。
惟陈言之务去:见韩愈《答李翊书》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他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完美。
【提示】
这是一篇文艺专论,论述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引发出“炼字”的话题,并就此例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理由。第二部分,作者为通常被视为贬义的“咬文嚼字”一词翻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第三部分从运用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道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在阐述论点时,本文多用归纳论证方法,往往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量实例,凿凿有据,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读来生动隽永。作者还注意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文艺现象,探及事物的内因和本原,使文章显得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答:中心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第一,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第二,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二、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主要采用了归纳论证法。
三、文中有些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的:“这是炼字的好例”,“这番话不免噜嗦”,“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试问,这些话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答:这些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使行文流畅而又紧密关联的作用。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作者
罗素(1872一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20年曾来中国讲学。1938一194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哲学上,早期为新实在论者,20世纪初提出逻辑原子主义和中元一元论学说。在数学上,从事过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研究。以他命名的“罗素悖论”曾对20世纪的数学基础发生过重大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在政治上,反对侵略战争,倡导和平主义。主要著作有《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论教育》等。
本文选自《外国散文精选》。
课文
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要想避免这种通病,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下面提供的几项简单原则,虽然不能保证你不犯任何错误,却可以保证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错误。
如果一个问题但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请您亲自观察一番。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这种错误,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办法很简单。他只消请他的夫人把嘴张开亲自数一数就行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他自以为是。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这是我们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种致命错误。我自己就以为刺猬好吃油虫,理由无非是我听人这么讲过;但是如果我真的要动手写一部介绍刺猬习性的著作,我就不应该妄下断语,除非我亲自看见一只刺猬享用这种并不可口的美餐。然而亚里士多德却不够谨慎。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须避免武断。
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不过也有许多事情不那么容易用经验加以检验。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在许多这类事情上有颇为激烈的主张,也有一些办法可以帮你认识自己的偏见。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双方都提不出充分证据的那些问题的争论。迫害见于神学领域而不见于数学领域,因为数学问题是知识问题,而神学问题则仅是见解问题。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来,你就要小心;因为一经检查,你大概就会发现,你的信念并没有充分证据。
下意识:一般指平时不显露、不自觉的心理作用。弗洛伊德曾将心理过程分为无意识、下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称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过渡部分为下意识。
摆脱某些武断看法的一种好办法就是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我年轻时期在外国——法、德、意、美等国住过很长时间。我觉得这对削弱狭隘偏见的强烈程度很有好处。如果你无法外出旅行,也要设法和一些持不同见解的人们有些交往,或者阅读一种和你政见不同的报纸。如果这些人和这种报纸在你看来是疯狂的、乖张的,甚至是可恶的,那么你不应该忘记在人家看来你也是这样。双方的这种看法可能都是对的,但不可能都是错的。这样想一下,应该能够慎重一些。
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想弄确实你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证据。我自己有时就因为进行这种想象性的对话而真的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即令没有改变原来的看法,也常常因为认识到假想的论敌有可能满有道理而变得不那么自以为是。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主张“非暴力抵抗”,长期领导印度国大党,在印度被尊为“圣雄”
对于那些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尤宜提防。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双方都有不可胜数的证据。如果你自己是男性,你可以指出大多数诗人和科学家都是男子;而如果你是女性,你可以用大多数罪犯也都是男子来反唇相讥。这个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但是,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不管我们属于世界上哪个国家,我们大家总是认为我们自己的民族比
所有其他民族都优越。既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就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加以调整,以便证明自己民族的长处乃是真正重要的长处,而其缺点相对来说则微不足道。在这个问题上,一位明白事理的人也一定会承认,它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由于我们无法和人类之外的智者辩论清楚,所以要处理这个人之作为人的自高自大的问题就更加困难了。就我所知,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水母:腔肠动物门水母型个体的统称。
【提示】
本文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是一篇既严谨又通俗的说理文章。
“愚蠢的见识”不仅是错误的见识,而且是错误见识中最不应出现的一类——可笑的错误。可是,“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这就点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要避免愚蠢的见识,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原本不难弄明白的问题因不去深究而造成常识性的错误。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于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带着傲慢与偏见去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就难免产生愚蠢的见解。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
散文69分的证据。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大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尤其是从头到尾使用了一般文章中较少采用的第二人称“你”,又引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的依托,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文中还大量运用了以“如果”开头的句式,还有“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表意委婉的虚拟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思考与东习】
一、概括本文所提出的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和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
答:要避免愚蠢的见识,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二、本文是如何通过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的?
答:本文在论述自己观点时,常常援引具体事例,用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在论述要坚持科学的认知方法时,就举出了亚里士多德误以为男人的牙齿比女人的多:自己以为刺猬爱吃油虫:古代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却并未见过它们等等。
三、本文的行文风格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大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尤其是从头到尾使用了一般文章中较少采用的第二人称"你",又引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的依托,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文中还大量运用了以“如果"开头的句式,还有“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表意委婉的虚拟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谈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议论文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运用逻辑推理(举事实,讲道理),来阐发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表明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三大要素:含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议论文所阐发的思想观点;
论据是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
论证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
一、论点
中心论点是统领文章内容的总论点,需用简明而准确的语言予以概括把握。
文中点明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秦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五代史伶官传序》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毅力》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容忍与自由》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咬文嚼字》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需要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
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秋水》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是中心论点的重要内涵,有深化中心论点的作用。
《容忍与自由》
第一个是“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第二个是“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第三个是我们应当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由于重要的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深人分析,所以往往更具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秋水》
认为人的认识总是要受到时间、空间、后天教育限制
《五代史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容忍与自由》
不要以为自己的主张为绝对正确
《咬文嚼字》
文学语言的联想意义比直指意义更丰赡
打腹稿的要点
确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确定了几个合理而又有价值的分论点,也就有了行文的层次,有了文章的基本构架
二、论据
论据
注意三性
确凿性
典范性
统一性(论据和论点)
类别
事实的材料
最可靠依据
理论的材料
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来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在《论毅力》中,梁启超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在《容忍与自由》中,胡适用自己的、高尔文的和陈独秀的三个实例来说明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三个分论点等,都是用非常贴切的事实材料来证明一定道理的范例。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在《咬文嚼字》中,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反对陈词滥调,提倡创新;在《容忍与自由》中,胡适引用布尔“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展开他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论述,则都属于借理论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范例。
三、论证
论证是用种种方法证明论点的过程
立论
以充分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观点正确的议论形式
驳论
以有力的论据证明别人观点错误的议论形式
论证方法
(一)归纳法
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
通过具体实例来证明论点,属初步归纳
所列举和分析的“个别”,可能是若干具体实例,也可能是若干分论点
概括法
将若干分论点综合为一个总论点,则是在初步归纳基础上的再归纳
《咬文嚼字》的第二大部分,就是先通过分析“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改为“敲”字的艺术效果,来说明文字运用与情感表达的密切关系,再通过“烟”字运用中各种生发意义的分析,来证明文字的联想意义比直指意义更丰富多彩,最后再通过列举写作中的种种陈词滥调,来张扬语言表达中的创造精神。这三者都是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来阐发分论点,然后作者又将这几个分论点概括起来,就得到了文章的总论点:咬文嚼字十分重要,写文章“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显然,这种逐层归纳、概括的论证方法,体现出一般议论文的整体建构规律。
(二)演绎法
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经过一定的逻辑推演,从而得出一个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的
例如,在《咬文嚼字》中,引进“套板反应”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论说文章语言贵在创新的道理;在《容忍与自由》中,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后唐庄宗是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
可以增强文章的说理深度和逻辑力量。
形式
三段论
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寡人之于国也》
大前提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小前提
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结论
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
《秋水》
大前提
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小前提
孔孟是人(省略)
结论
孔孟之道也是既“少”又“轻”、十分有限的
假言推理
选言推理
(三)比较法
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对比法
是将同一类别中具有不同乃至相反性质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彰显是非、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五代史伶官传序》
贯穿着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可以说全文主要是通过对比法来阐发道理的。
《论毅力》
一是全文贯穿着有毅力与无毅力两种态度、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把“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基本观念论说得很清楚;
二是通过“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的五个层次的比较,以及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的比较,将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的观点彰显得十分鲜明,从而深化了中心论点
类比法
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非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通过相似性连‘类来认识事理、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是通过打比方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因此,议论文中的一切比喻都是类比法的体现。
《寡人之于国也》
五十步笑百步
《论毅力》
“行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
例证法和类比法都是用个别事物来说理,所以很容易混淆
《秋水》
“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
事例
“空之在大海”**佛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
类比法
《论毅力》
引用孔子“为山”“平地”的话来证明论点,都是比喻
类比论证方法
强调了“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所以同时又包含着对比论证方法
(四)驳论的着眼点
反驳论点
直接证明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见的角度
《论毅力》
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自己失败是“蹇于遭逢”的观点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反驳论据
是因为错误的论点常常是建筑在错误的论据之上,揭示论据的谬误,也就否定了论点
反驳论证
就是揭示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前提与结论的矛盾、论点与论据的矛盾、各分论点之间的矛盾等。
综合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驳斥诬蔑许远变节投降的观点时,先反复申述许远不怕死、决不会投降的理由,这是直接反驳论点
无论是反驳论点、反驳论据还是反驳论证,其论说过程,仍然需采取演绎、归纳、对比、类比等论证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