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重要会议脉络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会议脉络导图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1-26 12:36:52这是一篇关于哲学十五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讲、主体与客体,第一讲、哲学与爱智,第四讲、生存与生活,第十一讲、思维与存在,第十五讲、理念与境界,第十四讲、存在与表征,第十三讲、存在与本体,第十讲、历史与文化,第十二讲、思想与反思,第三讲、人与世界,第七讲、小我与大我,第六讲、感性与理性,第九讲、标准与选择,第二讲、熟知与真知,第八讲、理性。
这是一篇关于Objective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Integrity,Development,Participation,Performance。
这是一篇关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一章:遥感数字图像分类,第八章:图像增强,第十二章:遥感制图表达,第十章:特征提取与选择,第九章:感兴趣目标及对象提取,第七章:图像去噪声,第六章:几何校正,第五章:辐射校正,第四章:变换域处理方法,第三章:空间域的处理方法,第二章:数字图像存储与处理,第一章:数字图像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哲学十五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讲、主体与客体,第一讲、哲学与爱智,第四讲、生存与生活,第十一讲、思维与存在,第十五讲、理念与境界,第十四讲、存在与表征,第十三讲、存在与本体,第十讲、历史与文化,第十二讲、思想与反思,第三讲、人与世界,第七讲、小我与大我,第六讲、感性与理性,第九讲、标准与选择,第二讲、熟知与真知,第八讲、理性。
这是一篇关于Objective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Integrity,Development,Participation,Performance。
这是一篇关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一章:遥感数字图像分类,第八章:图像增强,第十二章:遥感制图表达,第十章:特征提取与选择,第九章:感兴趣目标及对象提取,第七章:图像去噪声,第六章:几何校正,第五章:辐射校正,第四章:变换域处理方法,第三章:空间域的处理方法,第二章:数字图像存储与处理,第一章:数字图像基础。
中共会议脉络导图
1921年7月上海
中共一大
1、通过中共第一个纲领和决议
2、缺点:没有区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主义革命
1922年7月,上海
中共二大
1、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4、缺点:不懂得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923年6月,广州
中共三大
1、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
3、缺点:没有提出无产阶级应当努力争取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925年1月,上海
中共四大
1、大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无问题
2、对民主革命的内容做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3、缺点:对如何实现领导权,特别是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等,没有作出具体回答
1927年4月
中共五大,武昌
1、会议实际上没有解决挽救时局问题
1927年8月7日,汉口
八七会议
1、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成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取了翟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3、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4、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
1928年6月,莫斯科
中共六大
1、指出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阶段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3、缺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1929年12月,福建古田
古田会议
1、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毛泽东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1935年12月,陕西瓦窑堡
瓦窑堡会议
1、提出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政策
2、批评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3、会后,毛泽东报告:阐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彻底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1938年9月,延安
六届六中全会
1、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论新阶段》
1945年4月,延安
中国七大
1、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首次写进党章
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
七届二中全会
1、制定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基本政策
2、指出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发展方向
3、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50年6月,北京
七届三中全会
1、全党和人们中心任务:三年左右,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当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不要四面出击
3、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土改中,对富农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改为保存富农经济
1956年9月,北京
中国八大
1、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新中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经济建设: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978年12月,北京
十一届三中全会
1、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2、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北京
中共十二大
1、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
3、邓小平理论主题形成
1987年10月,北京
中共十三大
1、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完整地概括了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2年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1992年10月,北京
十四大
1、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7年9月,北京
十五大
1、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
2、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进一步论述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的独创性贡献
4、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5、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22年11月,北京
十六大
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总结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3、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10月,北京
十七大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2年11月,北京
十八大
1、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3、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4、明确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基本要求
5、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及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017年10月,北京
十九大
1、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2、新的社会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