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思维导图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思维导图,从刻意练习的由来到方法论,再到心理表征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本书从实验的角度更为科学直观的告诉大家其实不存在完全的天才,天才也是通过刻意练习成为的,有比较多的方法论可以供大家借鉴哦~
编辑于2023-11-26 17:26:10
反馈
专注
3F 创建心理表征
纠正
用王牌训练方法训练医生
1. 放射科医生的训练困境
难以获得有效反馈
2. 创建有反馈的训练工具
图片库
3. 改进外科医生的心理表征
设计用来培训的练习
【5】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方法
(1) 找一位好导师
导师可以及时给出反馈
(2) 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较短时间内投入100%的努力练习
(3) 跨越停滞阶段
弄清楚停滞原因,设计练习
(4) 保持动机
强化前进理由,弱化停下理由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阶段一:产生兴趣
孩子最初去尝试的原始动机是玩耍
阶段二:变得认真
帮助孩子创建心理表征
阶段三:全力投入
寻找最好的老师来指导
阶段四:开拓创新
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专注与投入
1. 不专注,练习没效果
一次又一次的不断积累直到每个细节都卓越
2. 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
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短,是迅速提升的最佳方式
【4】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
三种错误思想
(1) 才能受基因限制
(2) 某件事多花时间,就能做成
(3) 想要提高,只需要努力
正确做法
(1) 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
(2) 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
(3) 理论+实践
(4) 及时反馈,建立心理表征
王牌训练计划
(1) 训练
仿真模拟
(2) 总结
问题分析
(3) 精进
改进技能
(4) 超越
自我提问
(5) 启示
各行各业都需要王牌训练计划
【2】“刻意练习”特点
特点
A. 有明确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引导你的练习
B. 练习过程要专注
想要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C. 练习需要有反馈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反馈来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D. 需要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实验
大学生史蒂夫经过两百多次练习以后,能随机记住82各数字。
海耶斯在1908年创造了2小时55分的马拉松世界纪录,但是现在不低于3小时5分才够资格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
1908年夏季奥运会,认为跳水运动中空翻两周是危险的动作,但现在这个动作是跳水中的入门级动作。
结论
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需要大量练习
瓶颈
尝试不同的方法去做,而非挑战更难
保持并增强动机
奖励
动机
方法
找到正确的方法再继续
细节
折弯幼枝效应
年纪越小,训练产生影响越大
通过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中的某些部位,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3】心理表征
定义
(1)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2)行业或领域的特定性:各行各业之间心理表征细节存在巨大差异(隔行如隔山)
(3)心理表征铸就杰出表现:是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物区别开的因素
举例
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脑海中会出现那幅画的形象,对那幅画了解的越多,画面越具体,越详细
作用
1. 有助于找出规律
预测未来
无意识决策
2. 有助于解释信息
迅速消化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3. 有助于组织信息
把信息当作整体中的一部分
4. 有助于制定计划
能够敏锐察觉到自己的错误
5. 有助于高效学习
磨砺技能,改善心理表征
大师与新手的区别
国际象棋大师阿廖欣可以同时接受26个盲棋挑战,也不借助任何工具,多年的训练使他只需要看一眼就能辨别棋子的规律。
新手则需要慢慢的推理,无法创造全局意识
【1】“刻意练习”的由来
提出
首次提出该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并实验探究证明了刻意练习的有用性
过程
有关天才
莫扎特
7岁弹奏多种乐曲,能识别升A调或降E调,被称为天才
原因:父亲是一名音乐家,4岁父亲就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以及其他更多乐器。训练强度大,时间长。
雷.阿伦
三分球球王,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天才
并不是自己天赋异禀,而是每一天都在高强度的努力训练
杰出人物
在他们所从事行业或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人们,以及登上了巅峰的人们
发现
对天才的宣传,宣传者们只抓取了他们超出凡人的片段,省略诸多细节,加上我们对传奇故事的本能向往,于是就认为他们生来就比别人优秀,并毫不费力获得成功。
含义
专注而有意识的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及技能,有目的的练习那些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且有反馈有调整。
区分
走出舒适区对特定目标专注练习 ,并且有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
VS
做事埋头苦干,指望靠重复提高表现和水平
天真的练习
《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的由来
【2】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3】心理表征
【4】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
【5】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6】缺乏才华的人怎么办
【1】“刻意练习”的由来
提出
首次提出该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并实验探究证明了刻意练习的有用性
过程
有关天才
莫扎特
7岁弹奏多种乐曲,能识别升A调或降E调,被称为天才
原因:父亲是一名音乐家,4岁父亲就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以及其他更多乐器。训练强度大,时间长。
雷.阿伦
三分球球王,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天才
并不是自己天赋异禀,而是每一天都在高强度的努力训练
杰出人物
在他们所从事行业或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人们,以及登上了巅峰的人们
发现
对天才的宣传,宣传者们只抓取了他们超出凡人的片段,省略诸多细节,加上我们对传奇故事的本能向往,于是就认为他们生来就比别人优秀,并毫不费力获得成功。
含义
专注而有意识的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及技能,有目的的练习那些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且有反馈有调整。
区分
走出舒适区对特定目标专注练习 ,并且有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
VS
做事埋头苦干,指望靠重复提高表现和水平
天真的练习
【2】“刻意练习”特点
特点
A. 有明确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引导你的练习
B. 练习过程要专注
想要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C. 练习需要有反馈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反馈来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D. 需要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实验
大学生史蒂夫经过两百多次练习以后,能随机记住82各数字。
海耶斯在1908年创造了2小时55分的马拉松世界纪录,但是现在不低于3小时5分才够资格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
1908年夏季奥运会,认为跳水运动中空翻两周是危险的动作,但现在这个动作是跳水中的入门级动作。
结论
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需要大量练习
瓶颈
尝试不同的方法去做,而非挑战更难
保持并增强动机
奖励
动机
方法
找到正确的方法再继续
细节
折弯幼枝效应
年纪越小,训练产生影响越大
通过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中的某些部位,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3】心理表征
定义
(1)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2)行业或领域的特定性:各行各业之间心理表征细节存在巨大差异(隔行如隔山)
(3)心理表征铸就杰出表现:是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物区别开的因素
举例
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脑海中会出现那幅画的形象,对那幅画了解的越多,画面越具体,越详细
作用
1. 有助于找出规律
预测未来
无意识决策
2. 有助于解释信息
迅速消化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3. 有助于组织信息
把信息当作整体中的一部分
4. 有助于制定计划
能够敏锐察觉到自己的错误
5. 有助于高效学习
磨砺技能,改善心理表征
大师与新手的区别
国际象棋大师阿廖欣可以同时接受26个盲棋挑战,也不借助任何工具,多年的训练使他只需要看一眼就能辨别棋子的规律。
新手则需要慢慢的推理,无法创造全局意识
用王牌训练方法训练医生
1. 放射科医生的训练困境
难以获得有效反馈
2. 创建有反馈的训练工具
图片库
3. 改进外科医生的心理表征
设计用来培训的练习
【4】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
三种错误思想
(1) 才能受基因限制
(2) 某件事多花时间,就能做成
(3) 想要提高,只需要努力
正确做法
(1) 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
(2) 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
(3) 理论+实践
(4) 及时反馈,建立心理表征
王牌训练计划
(1) 训练
仿真模拟
(2) 总结
问题分析
(3) 精进
改进技能
(4) 超越
自我提问
(5) 启示
各行各业都需要王牌训练计划
3F 创建心理表征
纠正
反馈
专注
【5】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方法
(1) 找一位好导师
导师可以及时给出反馈
(2) 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较短时间内投入100%的努力练习
(3) 跨越停滞阶段
弄清楚停滞原因,设计练习
(4) 保持动机
强化前进理由,弱化停下理由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阶段一:产生兴趣
孩子最初去尝试的原始动机是玩耍
阶段二:变得认真
帮助孩子创建心理表征
阶段三:全力投入
寻找最好的老师来指导
阶段四:开拓创新
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专注与投入
1. 不专注,练习没效果
一次又一次的不断积累直到每个细节都卓越
2. 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
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短,是迅速提升的最佳方式
【6】缺乏才华的人怎么办
音盲
说法通常是某些权威人物告诉他的
他们相信自己生来就不会唱歌,因此就放弃了
不擅长数学
如果以正确的方式教授,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很好地学习数学
“跳跃数学”课程
A. 将学习分为一系列良好规定的技能
B. 设计一些练习以正确的次序教那些技能
C. 并且运用反馈来监测进步
需要找准正确的训练步骤
训练VS天才
1. 智商与棋艺有关系么
智商高低与棋艺高低之间并不存在关联
2. 训练时间比智商更重要
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短,是迅速提升的最佳方式
换个角度看基因差异
只要训练方法对,什么都能学,不存在偏科
大师不是才华的天才,而是训练方法和专注力、耐力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