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古希腊的教育
333外教史 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 考研党福利来啦!这是一张根据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并结合其他资料整理而得的关于古希腊的发展和古希腊教育家的思维导图,可以再考研复习的时候看一下哦,这样或许让你对古希腊有一定的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第一章 古希腊的教育
1. 教育制度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记得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自传中也提到这句“美之为美,斯恶已。”对他的影响。 这个分支的主干,我画了一个阴阳太极图表达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而又统一的。
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智者派
定义
智者又称诡辩家、智术之师,是指古典时代一批收费传授诡辩术及其他知识,并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思想特征
相对主义 个人主义 感觉主义 怀疑主义
E目的
培养政治家 公民
代表人物
高尔吉亚 安提丰 普•罗哥塔拉(道德是城邦发展的前提 人人应当有道德 E是城邦的重要事业 道德可教)
E贡献
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扩大教育对象,促进社会的流动
提供了一种新型的E—政治家/统治者的预备E
扩大了教育内容范围,延伸了学术研究领域!西方教育史上的“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派首先确定的
重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智者派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的职业化
丰富了古希腊的E思想
2. 教育思想(希腊三哲)
老子曰在书中多次提到“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你的不必争,不是你的不用争。老子认为,聪明人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做出退让。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不争,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这个分支主干我用了一朵莲花来表达“不争”。寓意: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苏格拉底
培养治国人才
德育论
德智统一观
知识、道德、智慧存在内在紧密联系
道德是人间实践的哲学
知识即美德
教人知识即教人道德
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道德
道德可教
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人做人就是让人拥有德行
寻求道德的“一般”/真理/共性
身传重于言教
道德内容
正义(守法即正义)、节制(基础)、勇敢、智慧
评价
子主题
智育论
广博而有用的知识
第一次将几何、算术、天文列入必须学习的科目
体育论
健康在于锻炼
苏格拉底法(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讥讽:追问 迫使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帮助学生获得答案
归纳:总结共性、本质
定义:给讨论的事物一个“一般”/定义
E实践
不收学费 好为人师 述而不著
柏拉图《理想国》
现实目的: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有德行、有智慧、有知识的人)
终极目的:促使“灵魂转向”,发展人的善性和理性
理论基础
“学习即回忆
出生前已获得一切知识,在灵魂依附于肉体时已有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事物,重新“回忆”起来
E作用
对于国家:为理想国的建设而实施E
对个人:为了塑造完美的人性而实施E
E内容
“七艺”
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后四艺:天文、几何、算术、音乐(泛指文艺教育,如乐器 诗歌 散文 史诗等)
E制度
总论
公养公育,男女平等接受E
国家管理E,实行强制性E
阶段
学前教育(7岁前):重视早期E
国家管理,实行公育公养
游戏E,寓学习于游戏中(最早提出)
音乐E体育E
普通E(7-18岁):和谐E
广博的知识
考试(第一个提出)
高等E(18岁后):终身E,培育zhe xue wang
意志教育阶段(18-20):后四艺➕军事
发展智慧阶段(20-30):后四艺➕辩证法
继续学习阶段(30-35):哲学研究➕重要官吏
哲学王(35-50):高深的哲学➕治国
创立学园
评价《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唯物主义)
E理论基础
灵魂论
非理性
营养的灵魂—植物
感觉的灵魂—动物
理性
理性的灵魂
概要
人也是动物
人又区别于动物(人具有理性)
人接受体、智、德、美E
终极目的:发展人的理性(体-智-德-美)
教育作用不是万能的(白板说)
国家管理E
普遍的公立E
E立法
伦理思想是德育的理论基础(美德即中道/中庸)
道德实践才能形成美德(与苏格拉底的德育观不同)
在实践中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行合一)
和谐E论
也称自由E、博雅论
即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广博的知识E
自然教育论与年龄分期论
首次提出了教育要效法自然的教育家
年龄分期论
0-7岁(家庭教育):体育、游戏为主,兴趣出发
7-14岁(初等教育):阅读、书写、体育、音乐、绘画等,即自由E(和谐E)
17-21岁(中高等E):自由E、哲学、后四艺、科学
吕克昂
吕克昂➕学园=雅典大学
区别三个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