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级建造师建筑管理-质量控制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一级建造师建筑管理-质量控制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质量是一个建筑项目的核心部分,因为他直接关系到建筑以后的使用寿命和人民的安全利益保障,所以如何对建筑进行管理和质量的控制,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编辑于2021-05-16 09:06:5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内涵
质量影响因素
1.人:起决定性作用,是质量控制的基本出发点 2.材:质量的基础 3.机: 4.方法: 5.环境:自然(围墙外:先天、外界客观存在)、社会(围墙外:行业现状)、 管理(围墙内:现场软件)、作业(围墙内:现场硬件)
人起决定性作用
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1.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建监设施堪 2.质量终身责任: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负责 3.责任追究:(1)发生工程质量事故; (2)被人投诉并恶劣环境且严重质量问题 (3)使用年限内工程不能正常使用(设施勘三方原因) 4.实行书面承诺和竣工后永久标牌制度
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和责任
需要控制因素多
1. 自然条件因素:气象、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
2. 技术管理因素:设计、材、机、工艺、方法等
控制难度大
作业面大、人员多、工序多、关系复杂、作业环境差等
过程控制要求高
1. 施工过程工序衔接多、中间交接多、隐蔽工程多
终检局限大
1. 终检(竣工验收)只能检查表面,难以检查被隐蔽的工程隐患
质量风险分析和控制
质量风险识别 质量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响应-质量风险应对策略 质量风险控制
规避
1. 依法招标,选择有能力单位
2. 正确规划选址
3. 不选择不成熟、不可靠方案;
减轻
定制和落实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转移
1. 分包转移:包括联合体承包
2. 担保转移:履约担保、竣工结算扣质量保证金
3. 保险转移
自留
设立风险基金,风险基金赔
预留不可预见费
质量控制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1. 计划P(Plan):定目标+定计划
2. 实施D(Do):交底+执行
3. 检查C(Check)
4. 处置A(Action)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质量控制体系多层次结构
1. 第一层次:业主(建设单位、代建方、受托方、工程总承包)
2. 第二层次:设计总负责、施工总包
3. 第三层次: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材料设备供应等分包单位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程序 (排序题)
a. 建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即明确质量控制人
b. 制定制度
c. 分析界面
静态界面:根据法律法规、合同条件、职能分工确定
动态界面:设计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之间、设计与施工 单位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即责任划分
背
d. 编制计划
步骤: 1.建立架构 2.制定制度 3.分清质量界面 4.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
体系文件的构成
1. 质量手册(纲领性文件)
a. 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b. 体系要素或基本控制程序
c. 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
2. 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 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程序)
a. 内容即详略视企业情况而定
b. 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管理过程、监督过程等管理 程序文件,视企业质量控制需要制定,不作统一要求。
3. 质量计划
针对特定的项目、成品、过程或合同制定的专门质量措施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4. 质量记录
a. 质量活动进行即结果的客观反映
b. 以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
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体系的认证与监督
1. 公正的第三方认证
2. 获准认证有效期3年,期内应经常性内部审核
3. 定期检查每年一次,不定期检查临时安排
4. 注销:企业的自愿行为
5. 认证暂停: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采取警告措施
6. 认证撤销
a. 克撤销认证的情形:严重不符合规定,暂停期限内未予整改
b. 企业不服可申诉,撤销认证的企业一年后可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与基本环节
1. 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
a. 按图施工:符合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b. 依法施工: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c. 践约施工:符合施工合同约定的要求
满足a、b,即验收合格,是项目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按图施工是针对每个项目的个性化要求。
2.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3. 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与编制方法
1. 质量计划的形成和内容
2.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
a. 设置原则
b. 质量控制点分类
见证点:如重要部位、特种作业、专门工艺等,监理旁站
待检点:如隐蔽验收
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 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
a. 复核审查图纸、方案,如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b. 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c. 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和控制方法
施工前,室内
2.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a. 计量控制
b. 测量控制
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基线点建设单位提供,施工复核,报监理审核。
c. 施工平面图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
自控主体:施工方(总包、总管(不是工程总承包)、分包)
自控程序:技术交底→实施→
检查
施工单位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检查
监理机构的旁站检查、平行检查、巡查等
施工作业质量的监控
监控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政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现场质量检查
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目测法:看摸敲照
实测法:靠量吊套
实验法:1.理化试验;2.无损检测
自控和监控都不能有工程总承包方 自检:工人自己检查;互检:同工种间 班组互检;专检:专职工程师检查; 交接检:下道工序班组交接前检查
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
1. 项目设计质量的控制
2. 施工与设计的协调
a. 设计交底
(1)成分理解设计意图
(2)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
(3)明确质量控制的重难点
b. 图纸会审
(1)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间存在的矛盾
(2)消除施工图差错
找问题解决问题
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
A. 质量监督的职能与权限
1. 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划分
2. 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和职权
a. 性质:行政执法行为
b. 内容
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情况实施监督
工程质量行为监督:对工程质量责任五方主体和检测单位实施监督
由建管部门或质监站实施监督
3. 政府质量监督的机构
B. 质量监督的内容与实施
1. 质量监督的内容
2. 质量监督的实施程序
a. 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开工前,建设单位申报,质监站审查合格签发质量监督文件(质监站无权颁发施工许可证)
b. 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抽测
抽查重点是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项目(如: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c. 监督竣工验收
监督竣工验收的(1)组织形式、(2)程序
(3)复查质量问题整改情况
统计方法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A. 分成法的基本原理
1. 分层法的原理
2. 分层法的应用
B. 因果分析图法的应用
1. 因果分析图法的原理
基本原理:根据结果找原因
注意事项
一个质量特性(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
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
可邀请小组以外有关人员参与
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
采用投票方式,从中选择1~5项最主要原因
2. 因果分析图法的应用
C. 排列图法的应用
D. 直方图法的应用
1. 主要用途
a. 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
b. 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c. 观察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受控
d. 观察质量水平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
质量不合格的处理
A.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分类
1. 工程质量不合格
2. 工程质量事故
a. 按事故造成损失程度分类
b. 按事故责任分类
指导责任事故(管理人员):片面追求进度、放松或不按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验,降低质量标准等。
操作责任事故(生产工人):如浇筑混凝土加水,振捣疏漏
自然灾害事故(不可抗力)
B. 施工质量事故的预防
1. 施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
技术原因:设计、技术、地勘、水文、工人技术差、工艺
管理原因:管理体系不完善、落实不力、不遵守规范、不严密、不严谨、不善等失准
社会、经济原因:七无三边工程
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原因:人为的设备、安全,导致连带发生的质量事故,不可抗力等
2. 施工质量事故预防 的具体措施
C. 施工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1.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2. 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a. 事故报告
b. 事故调查
根据事故大小由相应级别的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无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政府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调查
c. 事故的原因分析
d. 制定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
e. 事故处理:包括技术处理和责任处罚
f. 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存在隐患
g. 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排序题
3.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4. 施工质量缺陷处理的基本方法
a. 加固处理
危及结构安全,加固后安全可靠,能继续使用或改作他用
b. 返修处理
蜂窝麻面
结构或表面出现损伤,不影响使用和外观
结构出现裂缝,但不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
c. 返工处理
土的干密度未达标(含水率过大)
预应力张拉系数1.3,实际仅为0.8(数据差了将近一半)
误用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且无法补救
d. 不作处理
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如放线定位偏差,混凝土表面由于养护不够出现干缩裂缝
下道工序可以弥补,如轻微麻面,楼面平整度偏差达到10mm
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
出现缺陷,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施工功能。
e. 报废处理
无法处理,并不能满足质量标准
施工质量验收
A. 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的内容
1. 检验批质量验收
a. 检验批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划分(背) (如钢筋进场、材料进场按工程量)
b. 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质检员、工厂参加
c. 验收合格规定
主控项目抽检均应合格(100%)一票否决
一般项目抽检合格(80%)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a. 检验批质量合格
b.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完整
3.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a. 分部工程按专业性质、工程部位确定 (如幕墙、装修工程等)
b. 参加人员
总监组织,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参加 (以下工程验收包括上述人员)
地基与基础验收: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
主体结构、节能工程验收:除了勘察单位,其他都要来
除地基基础需要勘察,其他人员分部工程验收都要来,即总监+施工4人+设计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装配式砼建筑的施工质量验收
1. 一般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
2. 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检验
3. 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预制构件,施工和监理应驻场监督生产工程。
a. 当无驻场监督时,构件进场应对其主要受力钢筋数量、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即混凝土强度进行实体检验。
b. 检验数量:同一类构件不超过1000个位一批,每批随机抽取1个构件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B. 竣工质量验收
竣工质量验收依据
竣工质量验收条件
竣工质量验收标准
竣工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 自检合格(分包单位自检,总包派人参加)
2. 预验收(总监组织、专监参加)
3. 竣工验收(建设单位组织)
a. 工程完工并整改完毕,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申请竣工验收。
b. 建设单位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准备)
c. 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通知质监站
d.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报告
由建设单位提出
竣工验收备案
1. 关键词
建设单位、验收合格之日起15d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管部门提交
2. 备案需提交文件(三文件三批文)
a.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b.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c. 规划、环保、消防部门文件
d. 工程质量保证书




单项工程(整个小区、整个项目) 单位工程(一栋楼、一个车间等) 分部工程(玻璃幕墙、节能工程、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等10个分部) 分项工程(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筑) 检 验 批(钢筋进场按工程量,质量验收最小单位) 工 序(质量控制最小单位)
合格标准:1.分项质量合格;2.资料完整 3.安全、节能、环保和主要功能抽检合格 4.观感质量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