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分别从藏象学说的概念、五脏两个板块讲述,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药理学第九版--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思维导图,从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及其分布、常见休克的药物选用、传出神经药物总结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下图梳理了药理学第一版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内容,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有需要的收藏下图了解吧!
临床医学药理学第九版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医学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主要内容
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
脏腑:内脏的总称
五脏
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 脾、肺、肾。
六腑
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 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
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脉、脑、髓、骨、女子胞。
心
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系统连属
心在志为喜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心开窍于舌
生理: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 舌强语謇
心在液为汗
心阴血不足→心神不安:自汗、盗汗。
肺
肺主气、司呼吸,
生理: 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 病理: 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
主宣发
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
主肃降
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通调水道
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在志为悲忧
肺气不足 → 易悲善忧 悲忧过度 → 肺气消耗:呼吸气短,声低懒言,倦怠乏力。
肺在液为涕
肺阴不足 → 鼻干 肺寒 → 鼻流清涕 肺热 → 鼻流黄浊涕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气亏虚→皮肤疏松,易感外邪;或皮肤憔悴、毫毛 枯萎
肺开窍于鼻
生理
嗅觉灵敏,通气畅顺
病理
鼻塞流涕,嗅觉失灵、声音嘶哑
脾
主运化
运化水谷
生理: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 病理: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消瘦
运化水液
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 病理:水液内停 湿、痰、饮
主升清
病理:① 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 ② 内脏下垂:脱肛等。
主统血
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病理: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衄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 →脾气郁结,运化失常: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
在液为涎
脾气和调 → 口腔润泽、吞咽顺畅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之精气通于口→食欲、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
肝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肝藏血
肝藏血功能正常,血调节功能正常
肝血不足
不能养目
不能养筋
肝不藏血
各种出血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液分泌正常, 目有所养。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视觉灵敏、视物清晰
肾
主藏精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
肾主水
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 谢的功能。
主纳气
摄纳肺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调节呼吸的作用。
在志为恐
肾精充足,蛰藏有度 → 恐而不过、有所节制。
在液为唾
能滋润口腔,滋养肾精。
开窍于耳和二阴
听觉灵敏、聪慧。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津 液
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血
生成
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
血的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主藏血
气
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 —— 肾封藏 水谷之精微 —— 脾运化 吸入之清气 —— 肺主气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
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固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
气化作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 能效应
气的分布与分类
元气:原气、真气
生成: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完善。 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功能:①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推动、温煦、激发人体生理 活 动)。 ②代表人体的正气 。
宗 气
生成:肺吸入自然界清气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功能:①走息道以司呼吸; ②贯心脉以行气血。
营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等。 功能:①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②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③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
精
广义: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 狭义:生殖之精
精的功能
.繁衍生命,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
濡养脏腑,促进机体生理功能
化血化气
胆
生理:肝主疏泄 : 胆汁排泄正常 , 脾胃运化健旺。
胆主决断
是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胃
主受纳,腐熟水谷: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
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
小 肠
主受盛和化物
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 食物后,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
泌别清浊: 将食物分为精华和糟粕的功能。
大 肠
传化糟粕
传导、排泄糟粕,燥化津液
膀 胱
贮尿和排尿
三焦
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
通行原气
运行水液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