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思维导图,自然辩证法 技术观 总结,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等。
编辑于2023-11-28 18:12:40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历史形成
社会条件
西欧各国普遍确定资本主义制度
分工、蒸汽力和机器的应用,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动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
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将19世纪称为“科学的世纪”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自然进化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负面影响:但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强调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而完全忽略科技作为生产力的巨大社会作用。哈贝马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对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变成了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控诉。
基本内容
对科学技术内涵和本质的理解
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 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
何谓科学
1)科学是探索自然的理性精神 案例1:公元前600年,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开辟了自然哲学(科学)传统。 自然是可知的,可理解的。自然现象具备普遍的因果性原理。从自然本身探求自然现象的原因和解释。 2)科学是求知实证的规范方法 案例2: 培根,伽利略,笛卡尔等 •1)观察和实验方法:可重复性 •2)数学方法:立足量化特征,建立数学模型 •3)逻辑方法:分类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公理化;假说-演绎法 (伽利略提出的数学实验方法。) 培根《近代科学实验方法》,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归纳法 方法规范 = 实证基础 + 数学工具 + 逻辑规律 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科学是经验的科学。 3)科学是系统化、规律性的知识。 案例3:牛顿力学——近代科学典范 •马克思提出科学就在于把理性方法用于感性材料,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 4)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自动化时代 自然科学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表现为自然科学作为智力和知识因素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
科学是探索自然的理性精神
科学是求知实证的规范方法
科学是系统化、规律性的知识
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何谓技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他们指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创造人”
柏格森:人类在本质上是技艺人( homo faber) 而不是智人( homo spais) 。技艺人的本质是“制作”。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技术看作是历史的杠杆,看成是最明显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进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科学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的观念,使得人类的关注回归自身。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早期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科学与技术相对独立发展
近代科学革命,尤其是产业革命后,科学与技术开始联姻
当代,科学与技术呈现一体化趋势
科学、技术、工程(成品)三过程
实质上是科学理论经过技术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第一阶段: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技术理论,进而形成人工自然的理论方法
第二阶段:通过技术理论的实施制造出人工自然
第三阶段:将新产品或新工艺应用于社会经济,即技术理论的应用
科学、技术、工程这三者相互联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实践的飞跃。
科学技术的异化
何谓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异化是指在人们运用科学技术活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转化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敌对力量,反制人类,使人性扭曲和畸形发展。
异化: 异化这个词指的是主体在自身的发展中,分裂出了一个反对自己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
例子
人工自然的开拓改变了自然的本来面貌、打破了原有的良性自然平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控制)
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科学技术对人的控制)
造成了人主体地位的丧失(人成为技术的奴隶)。海德格尔“座架”理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社会
应该如何做?
需要重新审度科学的价值和有限性。
• 需要重新评价科学与人文(艺术)、科学与伦理、科学与道德、科学与情感、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国外学者对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是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社会,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维护现有体制,有着巨大的惰性——即资本主义。 《单向度的人》开篇就写道:“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资本主义让你享受舒适的生活,特别是满足你的消费欲望,用这种方式收买了你,换取了你的服从。而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收买了,就心甘情愿地被它支配和操纵。 你想,日用品本来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可美国超市给我的体验呢,是我本来不知道我有这种需求,而在看到这些商品之后才产生了需求。也就是说,我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其实是商品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我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其实是商品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下的虚假的需求。
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划界”: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
后现代主义:坚持反科学主义,要求取消自然科学在当代至高无上的地位。
科学词汇的来源: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静观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对立。
科学研究的行为在最开始叫哲学,1834年,休厄尔根据艺术家一词仿造了科学家(scientist)一词
science:中国的翻译:最开始翻译为格致,后福泽谕吉将其翻译为“科学”,意思是“分科之学”。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
不同地方的古代科学
中国古代科学: 一种博物学传统(自然志) 基本特征:地方性知识、观察、重视生活世界的意义 古希腊科学: 古希腊科学是一种理性传统意义上的。将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 理性精神:思辨性、唯物性。 柏拉图学院: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的区别(古代是一种纯粹的爱智慧,近代科学有一种求力意志)
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求利的科学
科学家的多重角色:学院科学家、产业科学家、政府科学家。
本质和两个基本特征
是一种社会建制 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两个基本特征:数理逻辑(理性)和观察实验(实证、可重复性)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制和文化现象(人类文化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从科学学会进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壮大的一个科学社会群体。如: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
两个基本特征:数理逻辑(理性)和观察实验(可重复性)
技术本质特征
国外学者
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
卡普尔:器官投影说。认为一切工具和机械都是人体器官的外化、是大自然的投影
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技术是科学的技巧。
米切姆关于技术的四层解释:技术知识、技术实践、技术意志、技术物体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本质的理解: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
技术的三种形态
经验形态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实体技术可以按不同历史时期分为手工工具、机械装置和自控机床等,它们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的不同发展阶段。 知识形态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
技术的体系结构
1、恩格斯认为,科学分类应当按照物质运动形式的区别及其固有次序来进行。 2、钱学森从系统科学思想出发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分为11大科学技术部门。 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和趋势。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科学发展呈现两种趋势
材料的搜集与分析——>材料的整理与综合
研究较简单的运动形式——研究较复杂的运动形式
科学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辩证统一过程(生物进化论)
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应用导致的基础研究)
国外研究
逻辑实证主义(归纳主义)的科学进步的累进模式(同时强调经验和逻辑。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
基本特征是强调证实,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进步的累进模式
获取科学事实——归纳——提出假说——检验——证实——科学理论
确证度:证据的质量、证据的范围、观测精确性和实验条件
评价
一个理论在新出现时或在萌芽状态时总不完善。如果不符合就抛弃,最好的科学理论也难发展起来。(实证的困难性)
忽视了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性环节。
证伪主义的科学进步的动态模式:科学进化动力学
代表人物:波普尔
核心观点: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迷信,强调科学的态度就是批判的态度。科学是可错的,需要做的不是证明其永恒性而是找出其证伪性。
两大精神:敢于犯错误的精神和批判精神。
科学理论或命题不能被经验事实证实,只能被经验事实证伪。科学知识始于问题而非观察。
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
评价
强调了科学革命性的一面
否认了科学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主义的科学进步的革命模式
代表人物:托马斯
概念
• 范式(核心概念):科学共同体开展科学活动的纲领和准则。
• 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某一阶段该学科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主要观点
认为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只关注科学理论的逻辑重建,而不关心科学实际上如何发生(忽略了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因素)
强调立足于科学史,注重具体理论发展变化。强调理论及发展中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世界观的作用,科学发现和选择不等于逻辑论证过程。
例子:莫顿: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例如由于宗教权威表达的功利主义的需要促进了他们对科学的赞许。
科学革命的本质是:范式的变革和转换。
模式内容:• 前科学— 常规科学— 危机— 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 无范式——建立范式——范式动摇——建立新范式
特征:不可通约性
新旧范式不相容
科学革命在于完成一次格式塔转变,即著名的“鸭—兔变换”
格式塔:同一客观事实(自然界)在不同认知体系下的不同理解。
例如过去认为能量和物质变化是连续的,经过量子力学后,发现在微观领域,物质变化是非连续的,间断的,随机的。
评价
否认了不同理论的共同评价标准
否认了科学的进步,割裂科学的继承和创新
否认了真理——陷入相对主义
精致否证主义的科学进步模式
代表人物:拉卡托斯
核心观点: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进化和退化
内在结构:基本理论构成硬核,辅助性假设和初始条件构成保护带。
反面启示法
禁止性规定,属于消极的保护硬核
正面启示法
积极发展和完善纲领:确定研究方向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纲领的退化阶段(不同纲领之间的竞争)——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否证、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评价
是证实(纲领并非一被质疑就淘汰,存在韧性)和证伪(纲领的退化和竞争)的补充
即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质变,也体现了量变
没有一个真正合理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竞争纲领的优劣,何时确定纲领的退化?
新历史主义的科学进步模式
代表人物:劳丹
劳丹提出了科学理论演化的科学进步模式。这一模式可表达为: 问题1 理论1 问题2 理论2……
科学进步旨在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科学的目的旨在获得较高的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
评价
一种新的科学观:实用主义、辩护了科学的进步和合理性
否认了科学目标有追求真理的一面
技术发展的模式和动力
为什么我们缺少重大的科学发现?如何推进基础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社会需要时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国外对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技术自主论
代表人物:法国的雅克·埃吕尔和美国的兰登·温纳
社会建构论
代表人物:荷兰的比克和美国的平齐。这一理论是将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的研究方法应用到技术研究。
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如何推进原创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何谓创新
熊彼特
是一种新的方法、方式、理念、精神、文化
创新的逻辑
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