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第二章第一节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1
本张思维导图是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综合333外国教育史的内容,讲述了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古希腊教育与文明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荷马时期的教育、古风时期的教育、古典时期的教育、古希腊时期的教育,但由于本节内容过多、篇幅过大,所以分为了两部分的内容,本张思维导图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第二章第一节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 1
背景
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西方教育的发源地。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古希腊教育(尤其是雅典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完整而典型的代表,也是西方奴隶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
古希腊教育与文明的发展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荷马时期(英雄时代)
古风时期,早期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的时期
古典时期,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希腊化时期,希腊文明向外传播的时期
荷马时期的教育
关于荷马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相传为盲人荷马所著)
此时古希腊处于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的过渡时期
该书记载了当时许多英雄人物的成长故事
教育机构: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教育目的:培养武士
教育内容:军事与道德教育
军事,军事知识和技能
道德教育: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教育方法:个别化教育
评价
希腊教育的全部萌芽都可以溯源到荷马时代
既重视集体利益,又张扬个性发展
既尚英武又崇智慧
古风时期的教育
在古风时期,古希腊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即城邦
所谓城邦,是指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乡村地区的主权国家
希腊先后出现了几十个城邦
斯巴达、雅典是最具代表性的城邦
斯巴达教育
时代背景
地理环境:与外界交往不变
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政治:斯巴达为镇压和奴役当地土著居民,举国皆兵,形成了奴隶制军事专制体制
教育特点
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和道德训练,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
教育方法:军事训练、体罚鞭笞
教育体制:教育完全被国家控制
女子教育:重视女子教育
教育体制
家庭教育阶段(0——7岁)
7岁前在家中接受母亲养育
集中的军事训练阶段(7——18岁)
7岁以后送到国家的教育机构接受系统的教育指导
主要教授“五项竞技”
赛跑
跳跃
摔跤
掷铁饼
投标枪
这是古代奥运会的主要竞赛项目
埃佛比的军事教育阶段(18——30岁)
18岁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
进行更严格、更正规、更高级的军事训练
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
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雅典教育
地理环境:三面环海,拥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
经济:经济繁荣,工商业制造业发达,成为地中海、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
政治:雅典因经济繁荣滋生了民主思想,建立起奴隶制民主政体
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教育方法:更加温和,更具有民主色彩
教育体制:教育不完全由国家控制
女子教育:不重视女子教育
家庭教育阶段(0-7岁)
婴儿出生以后,由父亲进行体格检验,决定是否养育。7岁之前在家中由父母养育,以游戏、讲故事为主要形式
私立学校教育阶段(7-15岁)
7-13岁,男孩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
文法学校主要教授读、写、算等知识
弦琴学校教授音乐、唱歌、朗诵等
13-15岁,公民子弟除了在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学习外,还要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
其目的在于使公民子弟具有健全的体格和顽强坚韧的品质
国立体育馆教育阶段(15-18岁)
15、16岁时多数公民子弟不在继续上学,开始从事各种职业;
少数贵族子弟则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智育、体育、审美教育;
埃佛比的军事教育阶段(18-20岁)
18岁时,学生经过严格的年龄与出生审查,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进一步的军事训练;
20岁时,通过一定的仪式,授予公民称号,成为正是公民;
古典时期的教育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