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统文化-敦煌思维导图
一篇关于传统文化-敦煌思维导图,有关敦煌传统文化的知识分享。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
编辑于2023-11-29 14:58:26传统文化-敦煌
敦煌的历史来源
名字起源
敦煌一词的汉语解释是:“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的意思。自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后,首先出现敦煌这一地名算起,到现在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敦煌郡
随着张骞通西域、霍去病攻取河西的相继开展,河西走廊地区在公元前121年成为西汉王朝的领土,并且归入到汉帝国郡县制的管理体系之下。公元前121年,酒泉郡、武威郡设立,公元前111年,武威郡西部被划出,另设张掖郡,酒泉郡西部被划出,另设敦煌郡,后世所谓“河西四郡”就此形成。
地理
敦煌市的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
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敦煌总扼两关(阳关、玉门关),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而丝绸之路的这三条道路都“发自敦煌”,然后经“西域门户”的伊吾、高昌(今吐鲁番)、鄯善而达中亚、欧洲,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这就清楚说明了敦煌在中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和枢纽作用。
敦煌文化的精神
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
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贫穷和饥饿,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
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
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敦煌文化并不是对各种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
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
文化构成
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以及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
敦煌莫高窟
简介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
敦煌彩塑
简介
敦煌彩塑技艺是甘肃省古老的地方传统雕塑工艺。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体。因敦煌石窟是开凿在砾岩上,因此多为木架结构。在人工制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细泥,压紧抹光,再施白粉,最后彩绘。始自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直到清代
分类
敦煌彩塑分为圆塑、浮雕、影塑、悬塑等。北朝时期,彩塑以圆塑、浮塑、影塑为主。到了隋代,圆塑便占据了优势。到了唐代,几乎全部的主体塑像都是圆塑,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敦煌壁画
简介
敦煌壁画,特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绘画艺术作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22个石窟历代壁画,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分类
1.尊像画(佛、菩萨、天王、力士、飞天等)2.神怪画(伏羲、女娲、雷神、电神等)3.故事画(本身故事画(九色鹿),佛传故事画(释迦摩尼成佛史),因缘故事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佛教史记故事画(张骞出使西域图)4.经变画(阿弥陀经变、东方药师变、法华经变等)5.供养人画像(金主爸爸)6.装饰画(藻井,龛楣等)。
价值
敦煌壁画的价值,不仅是它举世无双的艺术成就,它还激发人们对过去盛世的回味与思考,对人间善爱、慈悲的崇尚与弘扬。特别是能使平庸的人生因有超越功利、超越世俗、超越时空的理想追求而变得有意义!同时也使得我们的考古文化工作者对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长远研究。
敦煌的佛教文化
与佛教的关系1
敦煌石窟艺术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种表现和记载工具,其发展和盛衰是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其政治地位息息相关的。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不断地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相互吸收融合,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并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与佛教的关系2
佛法通过敦煌东传中原,而内地僧人亦通过敦煌西去取经,它是佛教进入中国的通道。它绚丽丰富的造像融汇了中外艺术之精粹,中外文明在此汇聚。它既是佛教东传的中转站,又是中国佛教的胜地,也是西北边陲上的佛教都会。敦煌在我国佛教东传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原佛教的源头。
传承敦煌文化
原因
敦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前国际交往的通都要邑,多元文明的荟萃交融在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献中均得到充分体现。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脉中,同时蕴涵着古代印度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亚地区诸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因此,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
目的
敦煌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由于敦煌处于丝绸之路要冲,长期持续的多元文化的交融荟萃,吸纳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明精华,催生了敦煌莫高窟和丰富多彩的敦煌文化,从而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早在1944年国民政府就在此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是中国文物保护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体系而且不曾间断的保护、研究工作。
敦煌文化艺术简介
水下敦煌
舞者何灏浩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一段绝美的水下舞蹈,再现了建安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
敦煌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