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体内某一层面组织中氢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信号差异,经过计算机处理成像
原理:
·磁化:氢质子本身带电、自旋,且分布广,带有磁性—产生有大小和方向的磁场(人体内杂乱无章分布的氢质子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
当外加磁场时,体内氢质子重排,导致人体磁化—能量低顺主磁场(多),能量高逆主磁场(少)
·共振:强磁场中施加90°射频脉冲,部分质子吸收能量后发生跃迁变为逆外加磁场方向,当顺逆方向的质子数目相等时,z轴磁化量为零,横向磁化矢量最大。
T1弛豫:当90°射频脉冲停止后,质子释放能量(电信号)恢复激发前状态,z轴恢复最大——T1时间。
T2弛豫:质子由同步同位变为异相位(切割磁场,产生电信号),横向磁化消失归零——T2时间
·成像:(信号接收、处理、转换后得到图像)T1弛豫—T1图像;T2弛豫—T2图像(需要多次激发)
TR(重复时间):两次激发之间的时长
TE(回波时间):测量回波信号时间
T1加权成像(T1WI):短TR、短TE,容易反映T1差别——刺激频率高,回波信号少,使z轴变化差异大
T2加权成像(T2WI):长TR、长TE,容易反映T2差别——刺激频率低,回波信号多,反应时间充分,使其有足够时间发生相位改变
T1、T2为组织固有,随物理化学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基础、前提)
方法:
·普通检查:MRI平扫(T1WI\T2WI)、MRI增强
·特殊检查:MRI水成像、血管成像、波谱成像、DWI(扩散加权成像)、PWI(灌注加权成像)、脂肪抑制T1WI和T2WI、BOLD脑功能成像
成像特点:
·多序列多参数灰阶成像(T1WI、T2WI、PDWI质子密度加权像)
·多方位成像(不用改变患者体位,获得各方位图像)
·流空效应:时间差——磁共振不需要造影剂的基础——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DWI:显示水分子的扩散
PWI:组织或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状态
BOLD:用血氧水平依赖程度定位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