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单元:分数的性质和意义思维导图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怎么学?本图用六个枝节让你全方位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覆盖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假分数、通分等,知识点、考点全击破,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迅速看懂此图,分数不再鬼见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数单位
把单位“1”品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真分数与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等于 1。
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分子÷分母
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小数化分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 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 是 10, 100, 1000,⋯的分数,再化简。
通分
最小公倍数
12, 24, 36, ⋯是 4 和 6 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 12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
筛选法
短除法
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子主题
概念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方法
一般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分数 的大小不变。
约分
最大公因数
1、 2、 4 是 8 和 12 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 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的公因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所有因数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列举法
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的方法
逐次约分: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
一次约分: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差(谁更接近1):
找中间量
交叉相乘
……
两个数的乘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意义
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把1个饼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
把3个饼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
经典例题
例:将一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分析与解答:理清楚数量关系,是求具体的量还是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5=2/5(米);1÷5=1/5.
产生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