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1-中华道路
这集主要是对后边99集的总结概括,也是定下大方向和基调。分别从思想、战争、对外交流、文化自信和融合方面概述。
继英国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在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比利时、德国、俄国和美国等国先后掀起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及家庭作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
这集主要介绍英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以及对英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扩散开来,历史向前迈进一大步。
发生在1756到1763年的史称七年战争的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1、思想
公元前800-200年,百家争鸣
Eg: 墨子:兼爱,非攻。 老庄:清净无为,顺应自然。 阴阳家:将世界万物变化归结于阴阳五行。 法家:以法治世。 商鞅变法,严刑峻法成就秦朝崛起,又导致迅速灭亡。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光靠严苛的法律制度。) 纵横家:游说各国。
儒家(后为主流)
创始人:孔子(当时未得到重用)
秦朝时,李斯焚书坑儒,受到打击。
汉高祖刘邦祭祀孔子,用儒家的“礼”,实际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战乱后,需要休养生息)
汉武帝时代,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汲取各家精华,成为新儒学。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的王权等级观念。儒家思想复兴。
唐朝后战乱,儒学走入低谷。
宋朝后,程朱理学,秉持以礼治国的基本思想,再度振兴。
明朝前期,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
2、治国理政
汉武帝:《轮台诏》,以民休息,思富养民的国策。
北魏:均田制,促使百姓大量垦荒种田(提高生产力)。
隋朝:政治组织——三省六部制,人才选拔——科举考试。
宋朝:宋太祖赵匡胤,遏制兵变,重用文臣。
明朝:朱元璋高压反腐。
政治腐败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当矛盾激化到无法调节的时候,残酷的战争,往往成为唯一的解决之道。
3、战争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冲破天命,周礼。
汉武帝,马邑之谋未果,选择与匈奴对抗,解决边患。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4、对外交流
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链接东西方世界。
汉唐:海上丝绸之路。
即便有再强大的力量,他们并不去征服和侵略别国,而是积极传播着中国人,和平友好的价值观,并将各种各样的先进技艺,带到四方。
元明:发展,郑和七次下西洋。
大都市:盛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
5、文化自信,文化融合
融合方式:迁都,通婚,战争,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等。
Eg: 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汉化改革。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金灭辽,辽远走西部,建立西辽(吉尔吉斯斯坦)。
中国历史上有分裂有统一,但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这集是总结概括,也像是定下大方向,基调。特别喜欢里边的文字: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雄伟壮观的锦绣山河,孕育着无限生机,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 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悠久辉煌的古老文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塑造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
中国通史1-中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