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群众性质量活动
这是关于群众性质量活动的思维导图。内容包含QC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分别讲解了相关概念、活动与管理、成果发布与管理等。
编辑于2021-05-22 16:24:41群众性质量活动
QC小组
概念
是指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公司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活动与管理
1 QC小组的组建应从实际出发,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多种方式,可以在班组、车间(部门)组建,也可以跨班组、车间(部门)组建,人员可以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一般控制在10人以内。
2 QC小组的命名不应与课题名称相同(课题结束后,QC小组还会选定其他课题开展活动)。
3 QC小组组建并确定课题后,应向公司质量管理部登记注册。QC小组每年要进行一次重新登记,QC小组活动课题的登记,则应是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
4 QC小组组建后,应设置QC小组组长,QC小组组长应抓好组员质量教育,包括培训、成果交流、以及活动实践中遇到问题随时讲解、学习。能够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组员不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团结组员积极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
5 QC小组可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改善管理、提高工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优质服务和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选择课题,课题应遵循“小、实、活、新”原则。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或者具有创新的含义。选题方式可以采取小组自选的方法,也可以由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向小组布置课题。
6 QC小组活动应符合PDCA循环,应制定活动计划,按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做好活动内容记录;应将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机结合,应运用统计技术和其他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应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在QC小组活动中,如遇到技术与管理的问题可向各级管理者反映。各级管理者对QC小组活动应多宣传、多关心、多指导、多鼓励,给予分析、指导、建议、支持,为QC小组课题任务的圆满完成创造条件。
成果评审与发表
1 QC小组取得成果后,应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编写活动成果报告,并申报到主管部门参加相关活动。
2 QC小组成果材料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尽量用数据、图表表达。采用电子多媒体进行发表。
3 成果的要点:
1)基本情况:包括QC小组成果所涉及工程(产品)或工作任务的概述及本小组概况。
2)选题理由:说明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
3)现状调查: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找准症结。
4)目标确定:目标与课题相吻合,说明目标值设定的依据和适当性。目标要明确,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5)分析原因:恰当应用统计方法,从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六个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原因分析要彻底,针对某一方面的原因,一层一层地展开分析下去,直到展开至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因素为止。原因分析要正确,因果关系要清楚。
6)确定主要原因:采用现场验证、现场测试测量、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原因分析产生的所有末端原因进行分析确认,找出主要原因。
7)制定对策:对每一个主要原因制定不同对策,要有对策表。对策表必须做到对策清楚、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对策应能实施和检查。
8)实施对策:要依据对策表逐一实施。说明实施每一条对策的具体做法和是否达到对策所设定的目标,还应说明实施对策的地点、人员等具体内容。
9)检查效果:与QC小组活动目标进行比较,检查活动效果。若未达到QC小组预定的目标,就进行下一次PDCA循环,直至达到小组预定目标;若达到了QC小组预定的目标,就进入下一步骤,巩固取得的成果,防止问题的再发生。检查效果包括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0)巩固措施:把通过活动实践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企业或项目的技术标准、操作工艺、管理制度等标准之中。技术标准、操作工艺、管理制度等标准的更改要执行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要有足够的时间验证效果是稳定的。
11)总结及今后打算:总结可从活动程序、活动成果和遗留问题等方面进行。除有形成果外,还要总结无形成果,如质量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精神的增强等。针对遗留的问题或新的任务,确定新的活动课题。
d)公司质量管理部每年组织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QC小组成果的评审以评委打分(QC小组活动成果评分表见附录B.11-12)的方式进行。根据成果的水平、作用,对每个参评成果按照百分制进行打分,计算出每个成果平均得分,按照得分分值排序确定公司优秀QC成果。
e)公司质量管理部按照上级单位要求,根据QC小组成果评审得分排序,每年择优向上级单位推荐,并组织参加上级单位召开的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会。
成果转让与推广
1对经过各级成果评审,取得显著效果和效益的活动成果,所属单位应保护QC小组成员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设置专项通道,并创造有利条件,积极组织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2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方式包括制修订现有标准或制度、申报专利、调整工艺、完善工法以及召开成果现场发布会、成果推广会、技术推介、有偿转让等。
3成果转化和推广应根据标准或制度修订、专利申报、技术转让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
质量信得过班组
概念
是指以公司行政班组为基本单位,围绕公司的战略和战略部署分解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有组织地开展活动,稳定提高产品、服务和管理质量,为相关方创造价值,取得顾客信任的班组。
活动与管理
1 班组可以自愿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展争创质量信得过班组申请,也可以由主管部门指定相关班组开展质量信得过活动。
2 开展质量信得过活动的班组应结合企业和班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活动目标、实施方案和措施。
3 活动原则应与企业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相衔接,应与现场改进、提升员工素质和确保产品、服务质量要求相一致。
4 班组应从基础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技能建设、安全环保建设、职业健康建设和质量改进能力建设七个方面内容开展创建信得过活动。
5 班组所在单位应做好组织、宣传、推荐、交流和推广等工作。
成果评审与发表
1 每年公司质量管理部组织质量信得过班组评审,评审以评委打分(质量信得过班组评分表见附录B.13)的方式进行,评选出公司质量信得过班组。
2 每年四季度质量管理部按照工程公司要求,根据评选出的质量信得过班组择优向工程公司上报,由工程公司择优向集团公司推荐。
3 班组应从基础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技能建设、安全环保建设、职业健康建设和质量改进能力建设七个方面内容开展创建信得过活动并且近三年无质量、安全、环保事故,无职业病发生。
成果转让与推广
1 对经过各级成果评审,取得显著效果和效益的活动成果,所属单位应保护QC小组成员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设置专项通道,并创造有利条件,积极组织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2 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方式包括制修订现有标准或制度、申报专利、调整工艺、完善工法以及召开成果现场发布会、成果推广会、技术推介、有偿转让等。
3 成果转化和推广应根据标准或制度修订、专利申报、技术转让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