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准备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同学不要错过了!最全一级消防工程师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思维导图,一图总结燃烧、火灾、爆炸、易燃易爆品四大基础知识主要知识点,包括燃烧的条件、类型及产物等。
编辑于2019-06-28 01:24:49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 燃烧
第一节 燃烧条件
燃烧定义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燃烧分类
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条件
着火三角形
可燃物
助燃物
引火源
着火四面体
可燃物
助燃物
引火源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着火(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点燃(强迫着火)
自燃
化学自燃
热自燃
爆炸
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气体燃烧
扩散燃烧(特点:稳定)
预混燃烧
若可燃混合气体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
液体燃烧
液体燃烧与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密切相关
闪燃
沸溢

喷溅(重质油品)
固体燃烧
蒸发燃烧
硫、磷、钾、钠、蜡烛、松香等,受热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汽与氧气混合燃烧。
表面燃烧
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叫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受热,先发生热分解,可燃挥发分与氧气燃烧,叫分解燃烧
熏烟燃烧
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较多等条件下,往往直冒烟无火焰的现象,称作熏烟燃烧
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闪点
定义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可燃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汽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意义
1、是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和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2、在消防上,闪点是对液体分类的主要依据
燃点
定义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比其闪点高1-5℃,且闪点越低,差值越小 一般用闪点评定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用燃点衡量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
自燃点
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就能发生燃烧
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节 燃烧产物
概念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高聚物的
木材和煤的
木材主要成分是木质素磺酸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木材燃烧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一、有焰燃烧阶段。即木材的热分解产物的燃烧 二、无焰燃烧阶段。即木材的表面燃烧 煤的燃烧 煤的燃烧过程几乎同时存在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金属的
据沸点和熔点仪不同,通常会分为三种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 Li、Na、K、Mg、Ca等属于挥发金属 Na K Ca Ba Sr Cu Mg 黄 紫 转红 绿 红 蓝 白
危害性
火灾死亡人数中大约75%时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第二章 火灾
第一节 定义、分类和危害
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分类
按燃烧对象分类
A 固体火灾 B 液体或可融化固体火灾 C 气体火灾 D 金属火灾 E 带电火灾 F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动物或植物油脂)火灾
按事故损失分类

危害
1、危害生命安全 2、造成经济损失 3、破坏文明成果 4、影响社会稳定 5、破坏生态环境
第二节 常见原因
1、电气 2、吸烟 3、生活用火不慎 4、生产作业不慎 5、玩火 6、放火 7、雷击
第三节 发展及蔓延机理
热量传递三种方式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火灾烟气流动过程
烟气流动路线及特点
建筑内,烟气流动三条路线
1、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室——室外 这是最主要的 2、着火房间——室外 3、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着火房间的烟气流动
烟气羽流 顶棚射流 多数情况下,顶棚射流厚度为距离顶棚一下高度H的5%-12% 而顶棚射流层内最大温度和最大速度出现在距离顶棚以下高度H的1%处 烟气层沉降
走廊的烟气流动
竖井中的烟气流动
竖井内气体流动的驱动力仅为浮力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烟囱效应
火风压
外界风的作用
室内火灾发展的阶段
初期增长阶段
充分发展阶段

衰减阶段

室内火灾的特殊现象
轰然
指室内火灾由局部燃烧向所有可燃物表面都燃烧的突然转变,是一种瞬态过程
回燃
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
第四节 防火和除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防火的基本方法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控制引火源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冷却 2、隔离 3、窒息 4、化学抑制
第三章 爆炸
第一节 概念和分类
定义
爆炸是指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
分类
物理爆炸
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不变,如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个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化学爆炸
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可燃粉尘爆炸
炸药爆炸
可燃气体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的条件
一是粉尘本身是可燃的
二是粉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且浓度处于一定范围
三是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粉尘爆炸的特点
与可燃气体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破坏性较严重
可能使沉积粉尘扬起,发生二次爆炸,比初次爆炸压力更大,破坏更严重
所需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粉尘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2、粉尘浓度
3、环境条件。如水分削弱粉尘爆炸性能,温度和压力升高,会使危害性增加
4、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
5、其他。如引火源强度、点火方式和容积大小结构等
核爆炸
由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的爆炸
第二节 爆炸极限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
同一种物质,不同的外界条件,爆炸极限也不相同 如: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大
除助燃物外,影响爆炸极限的四个因素
火源能量
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初始压力
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 特例: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初温
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惰性气体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
许多工业粉尘的爆炸下限为20-60g/cm3,爆炸上限为2000-6000g/cm3
一般很难达到上限,所以基本只用下限,下限越低,危险性越大
在消防上的应用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或爆炸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作为评定生产和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的依据之一
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
爆炸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1、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缺一不可
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物料原因
作业行为原因
生产设备原因
生产工艺原因
人为故意破坏和自然灾害
常见爆炸引火源
子主题

最小点火能
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
第四章 易燃易爆品
第一节 爆炸品
分类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品
2、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品
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
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品
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特性及参数
爆炸性
敏感度(即最小起爆能)
影响外因
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
影响内因
化学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易燃气体
概念: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为101.3Kpa时,与空气混合, 爆炸下限≤13%(体积分数), 或燃烧范围(爆炸浓度极限上下限之差)≥12%的气体。 碳5以下的基本都是易燃气体
分级
I级
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II级
10%≤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火灾危险性
1、易燃易爆性
组成简单的要比组成复杂的易燃,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2、扩散性
3、可缩性和膨胀性
PV=nRT
4、带电性
流速越快,电荷越多 设备接地、控制流速
5、腐蚀性、毒害性
第三节 易燃液体
分级
实际应用中,通常: 闪点<28℃的 甲类液体 28℃≤闪点<60℃ 乙类液体 闪点≥60℃ 丙类液体
I类
初沸点≤35℃
II类
初沸点>35℃,闪点<23℃
III类
初沸点>35℃,闪点≥23℃
火灾危险性
1、易燃性
2、爆炸性
3、受热膨胀性
4、带电性
5、毒害性
6、流动性
第四节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易燃固体
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分类与分级
1、易燃烧的固体和通过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
2、固态退敏爆炸品
3、自然应物质
火灾危险性
燃点低,易点燃
易燃固体着火点一般都在300℃以下
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易于自燃的物质
易于自燃物质的分类
发火物质
指即使有少量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燃烧的物质
自热物质
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无需能源提供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火灾危险性
与空气自燃性
遇湿易燃性
积热自燃性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自燃性
爆炸性
其他
第五节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
分类
一级氧化性物质
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
二级氧化性物质(较一级稳定)
火灾危险性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法
7、腐蚀毒害性
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性取决于物质本身的过氧基含量和分解温度
火灾危险性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