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章的思维导图,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系统科学理论与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就是探讨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等问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联系以及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本思维导图描述现代教育技术,国内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演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世纪20年代美国🇺🇸
代表人物: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
刺激——反应——强化
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的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无法解释清楚更复杂的学习问题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饿猫打开迷箱实验
刺激——反应(S——R)联结
又称为试误说
准备率:指学习者有准备然后给予活动或感动满意
练习率:指导人们对所有学习进行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和操练
效果率:指导人们使用一些具体的奖励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观
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发展桑代克的观点 刺激——反应——强化(S——R——S)
程序教学,结构化教学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等
更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要比学会具体的内容更重要
发现学习
认知——发现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体验到对问题的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探究 3、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 4、组织学生查阅、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 5、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6、使问题得到解决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认知——接受
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
内部:学习者有学习的倾向
外部: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子主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世纪90年代
主动的建构知识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2)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3)学习过程即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 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
(4)学习即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
(5)强调学习的情景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景的创设
(6)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真是顺应着建构主义学习的你要求发展而来的
系统科学理论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科学指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思想,而是将其放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对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关系,寻求互相联系与影响的规律
三个基本原理
整体原理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系统中各要素的自身状态和互相关联形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总的功能和效果
要优化教学过程,就要从教学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反馈原理
没有反馈,不成系统
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反馈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有序原理
所谓有序,是指系统由低级的结构变为较高级的结构 学习、记忆过程是有序的,荒废、遗忘过程是无序的
有序原理要求教学系统是一个开发系统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组合要素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传播理论
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事物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和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南国农,李运林
拉斯维尔模式
拉斯维尔被誉为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
“5W”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体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单向线性模式,没有注意到反馈的要素,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
香农——韦弗模式
信息论的创始人
在香农——韦弗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形的单向过程 包括了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六个因素, 后来加上反馈因素,形成了双向传播模式
教学理论
时间:20世纪初
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时间:20世纪70年代 苏联
赞可夫认为要把教学目标设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跳一跳,摘桃子�要把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期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理论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结构——发现理论认为
(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他的基本结构
(2)任何一门学科都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学的好,必须采取发现法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苏联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教学的实际,教师制定或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它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效果
1、方向性 2、科学性和实践性 3、系统性和连贯性 4、可接受性 5、激发动机 6、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 7、各种方法有机结合 8、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 9、为教学创造最佳条件 10、巩固性和效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