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表里双解剂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
组成:祛湿药。 治证:水湿病证。1、湿邪特点:重浊粘滞,易困气机,易伤阳气,向下,病程长,难愈。2、与脏腑关系:肺主气,通调水道—调水在肺脾主运化—制水在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主水—主水在肾其次与膀胱三焦气化失常,水道不通有关。3、治水湿大...
这是一篇关于01解表药的思维导图,包括:1.性能特点;2.功效主治;3.分类;4.使用注意。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开窍药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表里双解剂
1. 概述
以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等作用为主; 用于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统称为表里双解剂
属于八法中“和”法
2. 适用范围
表证未解+又见里证 原有宿疾+复感表邪 出现表证+里证并见的证候
表证兼里热、里寒、里实、里虚
3. 方剂分类
解表清里剂——解表+清热 解表温里剂——解表+温里 解表攻里剂——解表+泻下
4. 使用注意
邪气在表+里证又急
辨别表证、里证的寒热虚实
根据表证里证的轻重主次,权衡表药里药的配伍比例
解 表 清 里
表邪未解,里热已炽
2. 葛根芩连汤
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
君——葛根:解肌退热+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臣——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佐使——炙甘草:缓和急迫,调和药性
解表清里
协热下利证(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 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班治二阳, 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下利保安康
3. 防风通圣散
麻黄、荆芥、防风、川芎、当归、白芍、连翘、石膏、黄芩、 桔梗、甘草、生姜、白术、薄荷、大黄、芒硝、滑石、黑山栀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 咽喉不利,涕唾稠粘,便秘溲赤,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
芥风麻薄姜发表,芩膏桔翘清上焦, 硝黄栀滑通二便,血气当芎芍术草
解表+清热+攻下三法并用
4. 石膏汤
石膏、香豉、麻黄、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
壮热无汗,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
石膏汤用芩柏连,麻黄豆豉山栀全, 清热发汗兼解表,表里三焦热盛宜
解 表 温 里
表邪未解,内有里寒证
2. 五积散
白芷、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 甘草、茯苓、当归、肉桂、川芎、芍药、半夏、陈皮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外寒内热,内伤生冷
寒热无汗,项背拘急,胸腹胀满,呕吐腹痛,以及 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苔白腻,脉沉迟
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芍归芎, 枳桔桂姜甘茯补,陈皮半夏加姜葱
消温汗补四法并用,表里同治,主以温消
解 表 攻 里
1. 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白芍、半夏、 枳实、大黄、生姜、大枣
君——柴胡+黄芩:和解清热,除少阳之邪 臣——大黄+枳实:清下阳明热结,消除痞满 柴胡使大黄不至于泻下太过
佐——芍药:缓急止痛,用量需大 芍药+大黄——治腹中实痛 芍药+枳实——治心下满痛 半夏+生姜:五两,重用←呕不止
佐使:大枣(与生姜相配,和营卫,和脾胃)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
以少阳为主,初入阳明,胃气凝结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 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解表攻里效无双。
去滓再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