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记忆如何工作
我们的记忆按保留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的。掌握了记忆的工作机制和规律,或许你会知道如何更好的保持记忆。
编辑于2022-08-30 14:13:55 四川省
记忆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记忆
心理基础
思维、想象
记=识记+保持
忆=再认+回忆
来给记忆分个类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
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鲜明直观
印象生动
人类的记忆从形象记忆开始
经过形象记忆
成为人的直接经验
逻辑记忆
语义记忆
以词语为中介所概括的
事物之间的关系+意义+性质
某种法则、定理、公式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
亲身感受+深切体验
过去的情绪情感
运动记忆
动作记忆
操作过的运动状态+动作形象及其系统
各种技能的形成和掌握
zz的导图笔记
保持时长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呈现后被迅速登记保留的一瞬间的记忆
特点
时间短、容量大、形象鲜明、容易衰退
储存时间
图像信息:0.25-1秒
声像信息:2-4秒
记忆的开始
影响因素
模式识别
部分信息被识别并传送到短时记忆后被赋予意义
注意
选择哪些信息被传送,哪些直接衰退
短时记忆
别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
一次呈现的信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的
特点
时间很短
不超过1分钟
30秒左右
容量有限
7±2个组块(5-9个)
平均值为7
意识清晰
对记忆对象有清晰的认识
操作性强
信息如果得到及时复述, 可转入长时记忆被长久保存
否则很快消失
易受干扰
编码方式
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
觉醒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
组块(记忆容量)
加工深度
eg.临阵磨枪
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
长时记忆
永久记忆
经过充分、深度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
保存时间
1分钟+/几天/几周/许多年/终身
容量
没有限度
保存时间长久
来源
短时记忆+复述
印象深刻一次获得
编码方式
表象编码
非语言的对象和事件的知觉信息
语义编码
按言语发生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
信息内容
言语听觉
言语运动
影响因素
信息编码时的意识状态
对信息加工的程度
zz的导图笔记
意识参与度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目前能记住的
意识控制下的记忆
容易在干扰后遗忘
内隐记忆
直觉/潜意识发挥作用的记忆
不容易受干扰
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保持时间比外显记忆长
信息加工存储的内容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
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前期动作要领的学习
学会游泳的理论知识
有关事实和事件
可通过语言获得
需要意识的参与
课本知识、生活常识
程序性记忆
动作技能形成后学会的操作动作
学会游泳的实际操作
zz的导图笔记
技能记忆
如何做事情
知觉机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
记忆是这样产生的
识记
保持和遗忘
再认和回忆
识记
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记忆的首要环节
具有选择性
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效果
识记目的是否明确
无意识记
事先无预定目的/任务
无需意志努力
有意识记
事先有预定目的/任务
需要意志努力
按一定方法步骤
获得知识经验的主要手段
识记材料性质不同
机械识记
识记材料没有意义/不理解其意义
死记硬背
基本条件
多次重复、强化
意义识记
理解记忆
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
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
先决条件
对材料的理解
理解材料意义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
纳入个人知识体系
zz的导图笔记
保持和遗忘
保持
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
记忆的重要标志
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
识记材料在质与量方面都容易有不同程度变化+遗忘
遗忘 ——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回忆+不能再认/发生错误的过程
积极意义
对陈旧、不必要信息的遗忘
遗忘的规律——(德)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趋势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
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下降
到一定程度后几乎不再遗忘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时间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
有意义材料
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学习的程度
过度学习=恰能成诵+继续学习
过度学习
学习强度达到150%
保持效果最好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前摄抑制
前面的学习和回忆对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eg.早上学习效果好
首因效应
倒摄抑制
后学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
eg.晚上学习效果好——不受倒摄抑制影响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最后呈现的材料更易回忆
不受倒摄抑制影响
首因效应
最先呈现的材料更易回忆
不受前摄抑制影响
系列位置效应
识记者的态度、情绪和动机
有需要、感兴趣
努力、积极加工
单纯重述
识记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识记的方法
参考导图《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
zz的导图笔记
再认与回忆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
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
决定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
能再认未必能回忆
回忆
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
根据有无目的
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
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
直接回忆
间接回忆
能回忆肯定能再认
记忆规律可以这样用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培养长远记忆目标+意图,有计划记忆
应准确明确时间意图
培养直接/间接地学习兴趣+求知欲
理解材料的意义
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因地制宜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理解
参考导图《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组块化学习,合理组织材料
若干的组块
数量更少
体积更大
的组块
常见方式
类别群集
项目按类别记忆
多重编码,提高处理质量
语义编码+形象编码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学习当天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刚学不久
复习频次高
时间间隔短
分散复习与集中回顾
反复阅读+试图回忆
复习方法多样化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zz的导图笔记
中学生的记忆能力需要这样培养
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
需要外力的帮助
家长/老师
提出识记任务
进行必要的督促检查
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及时复习
遵循遗忘曲线
利用碎片化时间
分散复习效果更好
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理解
学生看懂了材料
搞懂材料各部分的逻辑联系
与以前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
让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眼+口+鼻+脑+手
记得更牢固
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反复阅读+试图回忆
加深印象
查漏补缺
自我复述
自我回忆
自问自答
互问互答
zz的导图笔记
end
导图整理制作:zz 制图软件:MindMaster 2022.06.02/8.30
我们的记忆如何工作?
记忆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记忆
心理基础
思维、想象
记=识记+保持
忆=再认+回忆
来给记忆分个类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
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鲜明直观
印象生动
人类的记忆从形象记忆开始
经过形象记忆
成为人的直接经验
逻辑记忆
语义记忆
以词语为中介所概括的
事物之间的关系+意义+性质
某种法则、定理、公式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
亲身感受+深切体验
过去的情绪情感
运动记忆
动作记忆
操作过的运动状态+动作形象及其系统
各种技能的形成和掌握
保持时长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呈现后被迅速登记保留的一瞬间的记忆
特点
时间短、容量大、形象鲜明、容易衰退
储存时间
图像信息:0.25-1秒
声像信息:2-4秒
记忆的开始
影响因素
模式识别
部分信息被识别并传送到短时记忆后被赋予意义
注意
选择哪些信息被传送,哪些直接衰退
短时记忆
别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
一次呈现的信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的
特点
时间很短
不超过1分钟
30秒左右
容量有限
7±2个组块(5-9个)
平均值为7
意识清晰
对记忆对象有清晰的认识
操作性强
信息如果得到及时复述, 可转入长时记忆被长久保存
否则很快消失
易受干扰
编码方式
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
觉醒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
组块(记忆容量)
加工深度
eg.临阵磨枪
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
长时记忆
永久记忆
经过充分、深度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
保存时间:1分钟+/几天/几周/许多年/终身
容量
没有限度
保存时间长久
来源
短时记忆+复述
印象深刻一次获得
编码方式
表象编码
非语言的对象和事件的知觉信息
语义编码
按言语发生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
信息内容
言语听觉
言语运动
影响因素
信息编码时的意识状态
对信息加工的程度
意识参与度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目前能记住的
意识控制下的记忆
容易在干扰后遗忘
内隐记忆
直觉/潜意识发挥作用的记忆
不容易受干扰
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保持时间比外显记忆长
信息加工存储的内容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
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前期动作要领的学习
学会游泳的理论知识
有关事实和事件
可通过语言获得
需要意识的参与
课本知识、生活常识
程序性记忆
动作技能形成后学会的操作动作
学会游泳的实际操作
技能记忆
如何做事情
知觉机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
记忆是这样产生的
识记
保持和遗忘
再认和回忆
识记
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记忆的首要环节
具有选择性
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效果
识记目的是否明确
无意识记
事先无预定目的/任务
无需意志努力
有意识记
事先有预定目的/任务
需要意志努力
按一定方法步骤
获得知识经验的主要手段
识记材料性质不同
机械识记
识记材料没有意义/不理解其意义
死记硬背
基本条件
多次重复、强化
意义识记
理解记忆
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
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
先决条件
对材料的理解
理解材料意义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
纳入个人知识体系
保持和遗忘
保持
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
记忆的重要标志
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
识记材料在质与量方面都容易有不同程度变化+遗忘
遗忘 ——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回忆+不能再认/发生错误的过程
积极意义
对陈旧、不必要信息的遗忘
遗忘的规律——(德)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趋势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
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下降
到一定程度后几乎不再遗忘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时间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
有意义材料
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学习的程度
过度学习=恰能成诵+继续学习
过度学习
学习强度达到150%
保持效果最好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前摄抑制
前面的学习和回忆对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eg.早上学习效果好
首因效应
倒摄抑制
后学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
eg.晚上学习效果好——不受倒摄抑制影响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最后呈现的材料更易回忆
不受倒摄抑制影响
首因效应
最先呈现的材料更易回忆
不受前摄抑制影响
系列位置效应
识记者的态度、情绪和动机
有需要、感兴趣
努力、积极加工
单纯重述
识记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识记的方法
参考导图《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
再认与回忆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
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
决定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
能再认未必能回忆
回忆
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
根据有无目的
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
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
直接回忆
间接回忆
能回忆肯定能再认
记忆规律可以这样用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培养长远记忆目标+意图,有计划记忆
应准确明确时间意图
培养直接/间接地学习兴趣+求知欲
理解材料的意义
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因地制宜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理解
参考导图《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组块化学习,合理组织材料
若干的组块
数量更少
体积更大
的组块
常见方式
类别群集
项目按类别记忆
多重编码,提高处理质量
语义编码+形象编码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学习当天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刚学不久
复习频次高
时间间隔短
分散复习与集中回顾
反复阅读+试图回忆
复习方法多样化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中学生的记忆能力需要这样培养
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
需要外力的帮助
家长/老师
提出识记任务
进行必要的督促检查
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及时复习
遵循遗忘曲线
利用碎片化时间
分散复习效果更好
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理解
学生看懂了材料
搞懂材料各部分的逻辑联系
与以前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
让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眼+口+鼻+脑+手
记得更牢固
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反复阅读+试图回忆
加深印象
查漏补缺
自我复述
自我回忆
自问自答
互问互答
end
zz的导图笔记
zz的导图笔记
zz的导图笔记
zz的导图笔记
导图整理制作:zz 制图软件:MindMaster 2022年6月2日
我们的记忆如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