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掌握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的含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掌握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指标;掌握各种本量利关系图的特点;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掌握多品种下的本量利分析。
编辑于2021-06-05 16:23:30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
概念
成本—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三者关系的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本量利分析(CVP分析)
作用
1.确定预期目标
2.确定产品或劳务的价格
3.确定成本结构
4.确定产品的最佳销量
基本假设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5.目标利润的假定
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π=P×Q-(V×Q+F) =Q×(P-V)-F
相关指标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Q-VQ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Q×(P-V)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cm=边际贡献÷销售量= (P-V)Q÷Q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V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P-V)Q-F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P-V)×Q-F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cmR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Q(P-V)÷PQ×100%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P-V)÷P×100%
正指标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 VQ÷PQ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 V÷P
反指标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评价
1.对总成本,尤其是对某些混合成本的划分不够精确,有时带有一定的主管因素
2.本量利分析中有关函数的线性假设,与实际有较大的偏离
3.影响成本和收入的因素除了产销量外,还包括效率、市场供求等其他多种因素
4.不管企业的预测和计划做得多么好,要使实际的产量和销售量完全平衡是十分困难的,在多品种的情况下,各产品的产量也不会总是按固定的比例变化
保本点和保利点分析
保本分析
保本和保本点的概念
保本:总收入=总成本,利润为零
保本点(盈亏平衡点):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或销售额
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公式法


Q×(P-V)-F=π=0
图解法
保本图
标准式保本图

边际贡献式保本图

利量图

多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加权平均法
(1)计算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 某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收入)×100%
(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额÷销售总额×100%
(3)计算各种产品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综合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各自的销售比重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
分算法
将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如:边际贡献额、销售额、工时等)合理分配给各产品,然后按确定“单一品种保本点”的办法分别计算确定每一品种产品的保本点,最后汇总计算多品种产品的综合保合销售额的方法。
保利分析
保利分析的意义
通过保利分析,可以确定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应该达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从而以销定产,确保企业经营方向。
保利和保利点的概念
保利:就是确保目标的利润的实现
保利点:指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而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具体包括保利量X1和保利额Y1两项指标。
保本点与保利点比较

保利点的计算
单一品种保利点的计算
不考虑所得税的保利点确定
目标利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利量-固定成本

考虑所得税的保利点确定
税前目标利润=税后目标利润 /(1-所得税税率)

多品种保利点的计算

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安全边际量×销售单价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率

保本点作业率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因素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
销售单价变动 —— 反向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 同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 ——— 同向变动 销售量的变动 —— 不影响 品种结构的变动导致综合边际贡献率变动——反向变动 (当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销售比重增加时,将引起综合边际贡献率下降,保利点上升,企业实现的利润下降;反之,当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销售比重增加时,将引起综合边际贡献率上升,保利点下降,企业实现的利润增加) 目标利润的变动 —— 导致保利点同向变动,不影响保本点
因素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销售单价变动 —— 同向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 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 —— 反向变动
销售量变动 —— 同向变动
品种结构变动导致综合边际贡献变动 —— 同向变动
单价↑,单位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利润↓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不变,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利润↓ 销售量↑,单位贡献边际不变,保本点不变,保利点不变,安全边际↑,利润↑
各有关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分析
敏感分析的含义
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当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变动时对利润产生影响的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
影响利润的各变量临界值的确定
临界值就是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时,有关参数达到的最大或最小值

敏感系数和敏感分析表
敏感系数
含义
衡量因素敏感程度强弱的指标
分类
强敏感性因素:较小的变动就会导致利润大幅度变动的因素
弱敏感性因素:虽有较大的变动,但对利润影响程度不大的因素
计算公式

敏感分析表
逆指标
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