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气体灭火系统
哒哒出品必为精品,全网最全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资料!消防不是轻轻松松说考就能考过的,消防考试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是教材三本,A4纸1000多页,知识量大且比较分散,需要理解记忆的量都很大。在篇章上有轻重之分,但是在知识点上没有绝对的重点。
编辑于2021-06-06 23:30:2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5.气体灭火系统(6分)
1. 系统灭火机理
灭火剂种类
灭火机理
二氧化碳
窒息、气化冷却
七氟丙烷
窒息、气化冷却、分解化学抑制
惰性气体(IG-541)
窒息
【J2017-93】
93.七氟丙烷的主要灭火机理有( )。 A.降低燃烧反应速度 B.降低燃烧区可燃气体浓度 C.隔绝空气 D.抑制、阻断链式反应 E.降低燃烧区的温度
答案
【答案】ADE 。 【解析】七氟丙烷灭火主要在于它去除热量的速度快以及是灭火剂分散和消耗氧气。七氟丙烷灭火 剂是以液态的形式喷射到保护区内的,在喷出喷头时,液态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量,降低了保护区和火焰周围的温度。另一方面,七氟丙烷灭火剂是由大分子组成的,灭火时分子中 的一部分键断裂需要吸收热量。另外,保护区内灭火剂的喷射和火焰的存在降低了氧气的浓度,从而 降低了燃烧的速度。
【J2015-62】
62.某单位的汽车喷漆车间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机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窒息和隔离 B.窒息和吸热冷却 C.窒息和乳化 D.窒息和化学抑制
答案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2. 系统分类和组成
系统分类
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二氧化碳
七氟丙烷
惰性气体(IG-541)
52%氮气、40%氩气、8%二氧化碳
按系统结构特点分类
无管网
一个防护区预制灭火系统装置≤10台,相互间的距离≤10m, 预制的充压压力≤2.5MPa,动作响应时差≤2s
柜式、悬挂式
管网
单元独立
组合分配
按应用方式分类
全淹没
局部应用
按加压方式分类
自压式
灭火剂无需加压而是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
内储压
灭火剂在瓶组内用惰性气体(N²)进行加压储存
外储压
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启动气瓶)
系统组成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组成
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同上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同上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灭火剂储存装置、总控阀、驱动器、喷头、管道超压泄放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控制器等组成
无管网灭火系统
灭火剂储存装置、喷头等组成
【J2016-49】
49.下列气体灭火系统分类中,按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 B.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系统 C.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D.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和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B 【解析】 依据 类别 特点 使用的灭火器 二氧化碳 高压系统(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5.17MPa 低压系统(灭火剂在﹣18℃~﹣20℃下储存),2.07MPa 七氟丙烷 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 惰性气体 IG01(氩气)、IG100(氮气)、IG55(氩气、氮气)、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 系统结构特点 无管网 分为柜式气体灭火装置和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 其适用于较小的、无特殊要求的防护区 管网 组合分配系统:用一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同时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气体灭火系统 单元独立系统: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应用方式 全淹没、局部应用 加压方式 自压式 灭火剂无需加压而是依靠自身饱和蒸汽压力 内储压式 灭火剂在瓶组内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储存 外储压式 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7-50】
2017技术实务真题 50.一个防护区内设置5台预制七氟丙烷灭火器装置,启动时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 )s。 A.1 B.3 C.5 D.2
答案
【答案】D 【解析】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一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时差不得大于2s。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7-68】
68.需24h有人值班的大型通讯机房,不应选用( )。 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C.IG541灭火系统 D.细水雾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0.5A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由于二氧化碳灭火时的窒息作用)。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构成组件
(1)瓶组
瓶组一般由容器、容器阀、安全泄放装置、虹吸管、取样口、检漏装置和充装介质等组成,用于储存灭火剂和控制灭火剂的释放。
(2)容器
容器是用来储存灭火剂和启动气体的重要组件,分为钢质无缝容器和钢质焊接容器。
(3)容器阀
容器阀又称瓶头阀,安装在容器上,具有封存,释放、充装、超压泄放(部分结构)等功能。
(4)选择阀
选择阀是在组合分配系统中,用于控制灭火剂经管网释放到预定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阀门,选择阀和保护区一一对应。 选择阀的位置宜靠近储存容器,并应便于手动操作,方便检查维护。选择阀上应设有标明防护区的铭牌。
(5)单向阀
单向阀按安装在管路中的位置可分为灭火剂流通管路单向阀和驱动气体控制管路单向阀。 灭火剂流通管路单向阀装于连接管与集流管之间,防止灭火剂从集流管向灭火剂瓶组反流。 驱动气体控制管路单向阀装于启动管路上,用来控制气体流动方向,启动特定的阀门。
Z18-30
Z18-30.某高低压配电间设置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数量为2个,1个防护区的灭火剂用量是另一个防护区的两倍,系统驱动装置由驱动气体瓶组及电磁阀等组成。为实现该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控制功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驱动气体管道上设置的气体单向阀最少应为()。 A.0个 B.1个 C.3个 D.2个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1个防护区的灭火剂用量是另一个防护区的两倍,如下图所示;1号驱动气瓶只能打开2号气瓶的容器阀,2号驱动气瓶可以打开1号和2号气瓶的容器阀。因此在气体管路②上,3单向阀必须要有。2条气体管路上的1和2单向阀分别起防止回流的作用。另参照《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07S207,七氟丙烷组里分配系统原理图,共应设置3个单向阀。【注:有机构提到2单向阀可省略?共2个。】  
(6)集流管
集流管是将多个灭火剂瓶组的灭火剂汇集在一起,再分配到各防护区的汇流管路。
(7)连接管
连接管可分为容器阀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管和控制管路连接管。容器阀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管按材料分为高压不锈钢连接管和高压橡胶连接管。
(8)安全泄放装置
安全阀一般设置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上及组合分配系统中的集流管部分。
(9)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容器阀、选择阀使其动作。它可分为气动型驱动器、引爆型驱动器、电磁型驱动装置、机械型驱动器和燃气型驱动器等类型。
(10)检漏装置
检漏装置用于监测瓶组内介质的压力或质量损失,它包括压力显示器、称重装置和液位测量装置等。
(11)信号反馈装置
信号反馈装置是安装在灭火剂释放管路或选择阀上,将灭火剂释放的压力或流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到控制中心的装置。常见的是把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信号反馈装置,一般也称为压力开关。
(12)低泄高封阀
低泄高封阀低泄高封阀是为了防止系统由于驱动气体泄漏的累积而引起系统的误动作而在管路中设置的阀门。 它安装在系统启动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只有进口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才关闭,其主要作用是排除由于气源泄漏积聚在启动管路内的气体。
3. 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工作原理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与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方式
应急机械启动工作方式
紧急启动/停止工作方式
该方式适用于以下紧急状态: 情况一,当值守人员发现火情而气体灭火控制器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系统立即实施灭火操作; 情况二,当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正处于延时阶段,如发现为误报火警时可立即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系统将停止实施灭火操作,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J2016-92】
92.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操作和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后打开 B.釆用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C.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任一火灾信号后联动启动 D.预制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E.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和控制应包括对防火阀、通风机械、开口封闭装置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答案
【答案】BDE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根据5.0.9,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A选项错误; 根据5.0.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B选项正确; 根据5.0.5,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C选项错误; 根据5.0.2,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D选项正确; 根据5.0.6,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防火阀、通风机械、开口封闭装置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E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BDE。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5-23】
2015技术实务真题 23.某通信机房设置七氟丙烷预制灭火系统,该系统应由( )种启动方式。 A.1 B.2 C.3 D.4
答案
【答案】B 【解析】气体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7-89】
89.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 )。 A.紧急停止 B.自动控制启动 C.手动控制启动 D.温控启动 E.机械应急操作启动
答案
【答案】BCE 。 【解析】管网式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5-86】
86.某单层洁净厂房,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用防火墙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有一条输送带贯通两个防火分区,在输送带穿过防火墙处的洞口设有专用防火闸门,厂房内设置IG541组合分配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该气体灭火系统启动联动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联动关闭输送带穿过防火墙处的专用防火闸门 B.应联动关闭中央空调系统 C.应由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启动系统 D.应联动打开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阀 E.应联动打开空调系统穿越防火墙处的防火阀
答案
【答案】AB 【解析】 C-两个探测器信号组成与逻辑才能启动系统 D-选择阀有气动的也有电动的,题干未明确选择阀开启形式,建议不选 E-应联动关闭,而非打开 【来源】第三篇第六、九章。
【J2015-34】
34.某通信楼,设置IG541管网灭火系统,该系统的机械应急操作装置设在( )。 A.防护区内 B.消防控制室内 C.储瓶间内或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D.防护区泄压口处
答案
【答案】C 【解析】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 5m 。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4. 系统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过氧化氢、联 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IG-541)
电气火灾、固体表面火灾、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和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不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1.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氧化物火灾。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IG-541)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过氧化氢、联 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J2016-18】
2016技术实务真题 18.下列火灾中,可以采用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扑救的是( )。 A.硝化纤维、硝酸钠火灾 B.精密仪器火灾 C.钾、钠、镁火灾 D.联胺火灾
答案
【答案】B 【解析】考查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7-69】
69.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 )。 A.电气火灾 B.固体表面火灾 C.金属氢化物火灾 D.灭火前能切气源的气体火灾
答案
【答案】C 【解析】七氟丙烷不适用于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活泼金属火灾、活泼金属氢化物火灾、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5. 系统设计参数
防护区的设置要求
防护区划分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 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管网灭火系统
一个防护区的面积≤800㎡
容积≤3600m³
预制灭火系统
一个防护区的面积≤500㎡
容积≤1600m³
耐火性能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0.50h; 吊顶的耐火极限≥0.25h。
耐压性能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1200Pa。
泄压能力
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对于设有防爆泄压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
二氧化碳也是2/3以上
IG-541没有明确说明
封闭性能
在喷放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环境温度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10℃。
【J2016-64】
64.某电子计算机主机房为无人值守的封闭区域,室内净高为3.6m,采用全淹没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防护。该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下沿距离防护区楼地板的高度不应低于( )m。 A.2.4 B.1.8 C.3.0 D.3.2
答案
【答案】A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3.2.7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3.6×2/3=2.4m,故A正确。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5-11】
11.某五层数据计算机房,层高5m,每层有1200㎡的大空间计算机用房,设置IG541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保护。该建筑的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最少应划分为( )个。 A.5 B.6 C.8 D.10
答案
【答案】D 【解析】P管网灭火:800、3600;预制灭火:500、1600。2*5=10个防护区。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安全要求
1.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防护区内所有人员能在30s内撤离完毕。
2.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音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3.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5次。
5.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 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室内气体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
6.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2.5 MPa。 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
7.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般规定
全淹没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保护对象的非深位火灾。
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存量,≥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域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系统设计的储存量。对于高压系统和单独设置备用储存容器的低压系统,备用量的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应能与主储存容器切换使用。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防护区
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二)设计
1. 二氧化碳设计浓度≥灭火浓度的1.7倍,并≥34%。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2.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防护区净高的2/3。 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3. 全淹没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1min。 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7min,并应在前2min内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
了解知识
二氧化碳浓度(体积)/%
人体主要症状
1%
呼吸加深,急促
3%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很快疲劳
5%
呼吸困难,头痛,恶心,耳鸣
10%
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昏迷
10~20%
呼吸停顿,失去知觉,时间稍长会死亡
20~25%
短时间中毒死亡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
保护对象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150mm。
系统的设计
1. 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当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2. 二氧化碳喷射时间≥0.5 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1.5 min。
3. 启动释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
【J2018-43】
43.某室内净高为4.0m的档案馆拟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A.泄压口下沿距顶棚为1.0m B.设计喷放时间为12s C.一套系统保护5个防护区 D.灭火设计浓度为10%
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2.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3.1.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 区不应超过8个。3.3.7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 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3.3.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般规定
(一)一般规定 1.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2.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4.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5.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6.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7.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系统设计的储存量。对于高压系统和单独设置备用储存容器的低压系统,备用量的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应能与主储存容器切换使用。 8.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9.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10.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
1. 保护高度宜0.3m≤h≤6.5m; 喷头安装髙度<1.5m时,保护半径宜≤4.5m; 喷头安装高度≥1.5m时,保护半径≤7.5m。
2. 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宜≤0.5 m。
3.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宜≤10台。
4.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2s。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1.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灭火浓度的1.3倍, 惰化设计浓度≥惰化浓度的1.1倍。 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设计规范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
2.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防护区实际应用浓度≤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3. 在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8s; 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10s。
4. 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 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气体和液体火灾,≥1min。
5. 【J2019-26】
2019技术实务 26.关于七氯丙烷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2倍 B.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3倍 C.油浸变压器室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D.电子计算机房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答案
【答案】C 【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3.3.6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A、B错误。 3.3.7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C正确,D错误。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8-95】
9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 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的手动启动和停止装置 B.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的显示装置上显示 C.同一防护区内多台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同时启动的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 D.防护区外的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应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气体灭火装置的启动 E.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
答案
【答案】:ABC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5.0. 5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 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 5.0. 4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3.1.15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应分别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控制。 3.2.10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9-58】
58.某电信楼共有6个通讯机房,室内净高均为4.5m,通讯机房设置了组合分配式七氯丙烷灭火系统。该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喷头安装高度为4m,喷头保护半径为8m B.设计喷放时间为7s C.6个防护区由一套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D.集流管和储存容器上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答案
【答案】A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3.1.12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 m; 3 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 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 m; 4 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 m。A错误; 3.3.7 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B正确; 3.1.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C正确; 4.1.4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D正确。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1.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灭火浓度的1.3倍, 惰化设计浓度≥灭火浓度的1.1倍。 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规范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 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60s且≥48s。
2. 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 2)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宜采用10min。 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3. 【J2018-51】
5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最长喷放时间应为(---)。 A.30s B.48s C.70s D.60s
答案
【答案】:D 【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4.3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 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6.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灭火剂储存装置
储存压力及规格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 MPa规格, 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 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 MPa。 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 L、 40 L、45 L、50 L、82.5 L。
高压系统
储存容器的工作压力≥15MPa, 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MPa±0.95MPa; 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
低压系统
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 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MPa±0.12MPa; 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MPa; 储存环境温度宜为-23~49℃;冷却温度-20~-18℃
报警
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损失量达到其初始充装的10%时,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及时补充; 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应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
设置要求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
专用的储存容器间的设置:
1. 应靠近防护区,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
2.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 室内应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
4. 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储存容器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5. 排风口距储存容器间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5 m,排风口应通向室外。
选择阀
在多个保护区域的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在集流管的排气支管上应设置与该区域对应的选择阀。 应设置在储存容器间内,并应便于手动操作,方便检査维护。 上应设有标明防护区的铭牌。
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机械操作方式。 工作压力,高压系统≥12MPa,低压系统≥2.5MPa。
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二氧化碳储存器的容器阀动作之前打开或同时打开。
压力开关
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气信号,一般设置在选择阀前后,以判断各部位的动作正确与否。
安全阀
一般设置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上及组合分配系统中的集流管部分。 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
管道
管道应符合《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3—2008 )的规定,并应进行内外表面镀锌防腐处理; 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他抗腐蚀的材料; 挠性连接的软管必须能承受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并宜采用不锈钢软管; 低压系统的管网中应采取防膨胀收缩措施; 在可能产生爆炸的场所,管网应吊挂安装并采取防晃措施。 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
公称直径≤80 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 公称直径>80 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 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 高压系统应为(15 ±0.75) MPa,低压系统应为(2.38 ±0.12) MPa。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
一般规定
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系统的防护区:-10~50℃ 储存装置操作空间≥1m,且≥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
储存容器、驱动气体的设计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 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 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
管道及管道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 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 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2.5MPa时,应为(5.0土0.25) MPa (表压)。 (2)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最大充装量为950kg/m³时,应为(7.0士0.35 )MPa(表 压);最大充装量为1120kg/m³时,应为(8.4±0.42) MPa (表压)。 (3)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时,应为(10.0土0.5) MPa (表压)。 增压压力为2.5 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为4.2 MPa的储存容器,可 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 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
【J2016-20】
20.某大型城市综合体中的变配电间、计算机主机房、通讯设备间等场所内设置了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下列关于该系统组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集流管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B.选择阀的公称直径应和与其对应的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的公称直径相同 C.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D.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必须采用不锈钢管
答案
【答案】D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4.1.4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A正确。 4.1.6 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B正确。 4.1.9 管道及管道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D错误。 2 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 3 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C正确。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l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充压(15.0MPa)系统,应为(20.7土1.0) MPa(表压)。 (2)二级充压(20.0MPa)系统,应为(27.6±1.4) MPa(表压)。 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操作与控制
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30s的可控延迟喷射; 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喷射。 有人工作的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有毒性反应浓度。若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J2018-2】
2018技术实务真题 2.某电子计算机房,拟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气体灭火系统中,设计灭火浓度最低的是(---)。 A.氮气灭火系统 B.IG541灭火系统 C.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D.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D 【解析】:参《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3.5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 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4.2 IG541系统,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 低于34%。 氮气IG100灭火系统,对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防护区内灭火剂最大浓度不应超过 43%。对于经常无人工作的防护区,或平时虽有人工作但能确保系统喷放前人员能全部撤离 的防护区,防护区内灭火剂最大浓度不宜超过52%。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9-99】
99.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图书馆书库防护区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设计浓度应采用8% B.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C.灭火设计浓度为40%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可不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D.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打开或与容器阀同时打开 E.灭火设计浓度为9.5%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可不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答案
【答案】AE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3.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A错误 6.0.2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B正确 5.0.9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D正确。 5.0.4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NOAEL 浓度七氟丙烷9.0%,IG541-43%。C正确,E错误。  本题选择AE。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7. 作业
1.画本节课的知识脑图
2.做相关的APP题库题目10道
4.把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别人讲,越详细越好
5.预习防排烟系统的知识点
5.气体灭火系统(手画脑图)
1. 系统灭火机理
灭火剂种类
灭火机理
二氧化碳
窒息、气化冷却
七氟丙烷
窒息、气化冷却、分解化学抑制
惰性气体(IG-541)
窒息
2. 系统分类和组成
系统分类
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二氧化碳
七氟丙烷
按系统结构特点分类
无管网
管网
按应用方式分类
全淹没
局部应用
按加压方式分类
自压式
内储压
外储压
系统组成
构成组件
(1)瓶组
(2)容器
(3)容器阀
(4)选择阀
(5)单向阀
(6)集流管
(7)连接管
(8)安全泄放装置
(9)驱动装置
(10)检漏装置
(11)信号反馈装置
(12)低泄高封阀
3. 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工作原理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与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
紧急启动/停止工作方式
4. 系统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IG-541)
不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IG-541)
5. 系统设计参数
防护区的设置要求
防护区划分
管网灭火系统
预制灭火系统
耐火性能
耐压性能
泄压能力
封闭性能
环境温度
安全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般规定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防护区
(二)设计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
保护对象
系统的设计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般规定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1. 灭火浓度
2. 设计浓度
3. 浸渍时间
4. 喷放时间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1. 灭火浓度
2. 设计浓度
3. 浸渍时间
4. 喷放时间
6.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灭火剂储存装置
储存压力及规格
高压系统
低压系统
报警
设置要求
专用的储存容器间的设置:
选择阀
压力开关
安全阀
管道
材质及压力
其他气体灭火系统
一般规定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操作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