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原虫
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40余种。下图总结医学原虫相关概念要点,罗列了疟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刚地弓形虫 毛滴虫几种医学原虫,可点击下图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医学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包囊
碘染色后 可见棕色的糖原泡和棒状的拟染色体
四核包囊具有感染性
生活史
致病阶段
大滋养体
感染阶段
四核包囊
感染方式
经口
寄生部位
结肠
包囊—滋养体—包囊
致病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袭肠壁引起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最为常见,多发于肺右叶上部
流行
传染源为粪便中带包囊者
热带 亚热带发病率较高
防治
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加强粪便及饮用水源管理
诊断
碘液涂片法
主要查包囊
生理盐水涂片法
活组织检查
阴道毛滴虫病
形态
仅有滋养体 呈梨形或椭圆形
核上缘有5颗排列呈换装的毛基体
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
滋养体即是致病体又是感染体
虫体以纵二分裂或多分裂形式繁殖
寄生部位:尿道 前列腺 阴道
患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PH转变成中性或碱性
16-35岁女性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
积极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培养法
免疫学法
蓝氏贾第鞭毛虫
形态学
有1对并列细胞核在吸盘底部 2个吸盘 4对鞭毛
滋养体似纵切的半个梨
滋养体碘液染色呈黄色
未成熟包囊内有2个核 成熟包囊内有4个核
小肠和胆囊
急性腹泻
慢性腹泻
胆囊炎或胆管炎
加强卫生知识宣传
治疗病人及带虫者
粪便检查
十二直肠引流液检查题
免疫学检查
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杜体
无鞭毛体
虫体呈椭圆形
瑞士染色后细胞质呈蓝色 细胞核呈红色
鞭毛体
前鞭毛体
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为利什曼原虫感染阶段
成熟虫体呈梭形
新鲜标本运动活泼 虫体常聚成团 呈菊花样
寄生部位: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肝 脾 骨髓 淋巴结
雌性白蛉叮咬病人 进入白蛉胃内 以二分裂形式繁殖
子主题
引起黑热病 是人兽共患的疾病
脾肿大是黑热病主要体征
穿刺检查
皮肤活组织检查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早期滋养体:胞质淡蓝色 呈环状 中间有大空泡
晚期滋养体:疟色素棕色 虫体逐渐增大
雌配子体:胞质深蓝 核较致密 虫体在一侧
雄配子体:胞质浅蓝 核较疏松 虫体在中央
恶性疟原虫
早期滋养体:环纤细 红细胞含2个以上原虫
晚期滋养体:外周血中不易见到 体小 结石
雌配子体:新月形 两端较尖
雄配子体:腊肠样 两端钝圆
红细胞外期
速发型子孢子
迟发性子孢子
与疟疾复发有关
按蚊内发育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完成一代发育需要48h
恶性疟原虫需要36h-48h
三日疟原虫需要72h
可引发疟疾
疟疾发作一次:寒战 高热 出汗退热 三个阶段
厚血膜法 薄血膜法
刚地弓形虫
滋养体:新月形 香蕉型
囊合子(卵囊)
成熟囊盒子内有2个孢子囊
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月牙形子孢子
感染阶段:卵囊 假包囊 包囊
感染方式:经口 胎盘 输血
生殖:有性生殖(猫) 无性生殖(人/动物)
宿主:终宿主(猫) 中间宿主(人/动物)
先天性弓形虫病:妊娠早期妇女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导致流产 畸胎
后天性弓形虫病:出生后通过外界感染,最常见是淋巴结肿大
动物接种
取体液或或活组织穿刺涂片差滋养体
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