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年级第五讲 用新鲜的眼光看世界
这是一篇关于三年级第五讲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学习这一课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几篇文章和古诗串联在一起,引起同学们的听课兴趣。
编辑于2021-06-09 21:38:03用新鲜的眼光看世界
积累—近反义词
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帮助牧童解决困难之后呢,他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呀?没错,牧童带我们来到了桃源村,牧童告诉我们呀,桃源村的村民们最近非常的苦恼,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来解决这种烦恼。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着牧童的步伐一起出发吧!
我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桃源村的村口,在村口我们看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这位美丽的姑娘就是桃源村的桃花仙子,但是呢,桃花仙子满脸惆怅,好像不开心的样子,她说,因为桃源村的许多桃树啊都生病了、枯萎了。桃花仙子想让我们一起帮助桃源村的村民们来拯救这些桃树。
学习找近义词的方法
情境
东东把头往往左边一看,天呐,他发现眼前的这颗桃树上有什么东西啊,是的爬了两条虫,勇敢的东东可不害怕这些小虫,你们害怕吗?(不害怕)不害怕的话就让我们一起来消灭这些虫子。
讲授
理解
我们看到这里呢有两副手套,我们要用对应的手套去捉虫子。左边的虫子叫高兴,右边的虫子叫平凡。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两副手套上的词语和两条虫子身上的词语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他们都差不多)什么差不多呢?(意思),诶对了,就说明他们是(近义词),那我们在仔细看看,哪两组词是对应的近义词啊?(高兴—兴奋;简单—平凡)对了,非常棒。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下,简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是指不复杂,头绪少;也指不细致,平凡等。现在就让我们就用对应的手套把对应的虫子给抓起来吧。用兴奋的手套去捉高兴的虫子,用简单的手套去捉平凡的虫子。我们现在呀,已经把虫子给捉走了。
方法
那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来正确抓住虫子的呢,又是怎么去寻找近义词的呢?哪位小勇士来把经验分享给大家(第一组词都有“兴”字;第二组词虽然没有相同的字,但是提示告诉我们简单也有平凡的意思,所以这两个词意思是差不多的。)那我们刚才哪一组词是有相同字的呀?(高兴和兴奋)对了,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近义词也是有相同字的呢?(关心和关爱),第一种通过相同字找近义词的方法非常简单,那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方法是什么吧(从意思上看)那么从这一种方法中我们找的是哪一组词啊(简单—平凡)是的,刚才我们说到简单也有平凡的意思,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所以他们是一组近义词。
巩固
大家帮助桃源村的村民们把左边树林里的虫子都已经清除了,现在我们就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东东又发现了异样,他看到前面一片的桃林都只剩下了树桩,这是什么原因啊?(被砍了、坏了、被虫咬了),是的,桃树啊,都坏掉了,桃花仙子呢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她把这些桃枝都嫁接起来。我们一起看这里,现在啊,这里有四棵树桩、四根树枝,我们要帮桃花仙子把相对应的近义词的树桩和树枝嫁接起来,佩奇老师给大家10秒钟的时间快速思考,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进行连线,看谁举手举得最端正。(艳丽——鲜艳、飘荡——飘扬、迟疑——犹豫、查看——观察)。他的桃树嫁接正确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艳丽——鲜艳、飘荡——飘扬,我们发现,这两组词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呀?(词语里面有相同的字),诶对了,那我们再来看下面两个,迟疑——犹豫、查看——观察。这两组词还有没有相同的字呀(没有),那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是近义词呢(意思一样)诶,小朋友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不仅帮村民们捉走了虫子,还帮助他们成功嫁接了桃树。
学习找反义词的方法
承接
现在,我们把桃源村左边的桃树都给救活了,但是往右边一看,东东又被吓到了,原来右边的桃树上也有虫子,但是呢,右边树上的虫子和左边的不太一样。怎么办呢?(也把它抓走)对了,把它们都抓走,同样的,这里也有两双手套,我们需要用对应的手套才能将虫子抓走。
讲授
理解
大家仔细观察手套上的词语和虫子身上的词语,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仔细思考一下哦(他们是反义词)哇对了,看来平时积累的知识真不少,那么现在,我们就用对应的手套去抓虫子啦,崭新的手套应该抓(陈旧);称赞的手套去抓(批评)
方法
既然大家找反义词那么厉害,那么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根据刚才找近义词的方法,你知道找反义词的方法是什么吗?(找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学得很不错哈,通过理解意思呢,能够帮我们快速的辨别反义词,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方法吧,我们看到第一个是抓词中的关键字,第二个也就是我们小朋友说的找意思相反的词。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了,反义词要属于同一类事物,什么是同一类事物呀?(形容同一个东西),是形容同一个东西吗?不是特别的准确,我们来看看黑和白,他们都是属于(颜色)诶对了,他们都同属于颜色,在比如说我们的开心和伤心都属于(心情),很棒,这里说的同一类事物呢就是指词语的词性以及他们的分类等是一样的。我们再看第二个注意事项:“重”和“不重”能不能构成反义词,(不能)大家可真是聪明呀,“重”和“不重”是不能构成反义词的,老师也跟大家讲过,是不能在前面加一个“不”字变成反义词的,反义词的字数啊要相等。那么“重”的反义词是什么呀(轻),对了,所以在组反义词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在他的前面直接加一个“不”字。
巩固
现在啊,我们已经学会了找反义词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接下来就该练一练了,考考大家到底有没有掌握找反义词的方法。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并且完成习题。我看到大家都已经完成了,哪位小朋友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呢? ①热闹 ②悲伤 ③苦涩 ④平展 1. 上课了,小学生们教室里学习,窗外十分安静。( ① ) 2. 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② ) 3. 小徐的书包乱糟糟,书角是卷曲着的,老师看了直摇头。( ④ ) 4. 这次,外婆做的南瓜饼格外香甜。( ③ )
学习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承接
桃花仙子非常感谢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她还告诉我们说,最近桃园有一个活动,只要回答上来桃园主人的问题,就能够免费采摘桃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讲授
理解
看这里一共有三句话,我们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一读。(有感情、声音洪亮、很清楚)小朋友们注意到了吗,每一句话都有一个词语被标红了,你们觉得标红词语可以互换吗?(可以,仔细思考一下,真的都能互换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词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敬爱:尊敬热爱,多用于形容长辈,有重大贡献的人;可爱:令人喜爱的,多用于形容事物;亲爱:意思是关系密切的,感情深厚的。他们表达的虽然都是喜欢,可是所形容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不能互换。
方法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哪些方面可以去区分这些近义词吧,我们在选择这些词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去选呢?首先我们看到程度深浅,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词喜欢、喜爱、热爱,哪个词的程度更深呢?(热爱,我们一般用热爱来形容国家,祖国,而喜欢呢,程度就没有那么强烈了)然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范围大小,像我们刚才提到的敬爱和可爱,敬爱一般用于形容长辈,而可爱可以形容一切事物,所以啊,可爱的范围比敬爱大,最后我们再看到适用的对象,我们用同样的例子,敬爱适用于长辈,可以用它来形容小动物吗?(不能)所以啊,我们在分辨近义词时,需要关注词语使用程度的深浅、使用的范围大小以及适用的对象。千万不能用错近义词哦!
巩固
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摘桃子吧,我们要把三组近义词装在不同的篮子里,并分辨近义词的区别。请同学上来把桃子摘进正确的篮子里。感谢——感激(程度深浅不同,"感激"包含了感谢和感动,比"感谢"程度更深。) 年龄——年纪(范围大小不同,"年纪"只能用于人,"年龄"还可以用于动植物。) 必需——必须(适用对象不同,“必须”后面一般跟动词,必须做某项事物;“必需”后面一般跟名词,表示特别需要的事物。”)我们不仅帮助桃花精灵成功救助了桃树,还为东东和莫莫赢得了免费采摘桃子的机会,真是太棒啦!刚刚学习的找近、反义词和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希望大家也都能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小脑瓜里。
理解—古诗
导入
因为我们帮助桃花精灵解决了桃源村的难题,桃花精灵邀请我们去她家里玩。咦,大门上好像还写着一首诗呢!这首诗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讲授
知背景
据说呀,唐代诗人崔护本来是一位书生,有一年他在去京城赶考结束后到都城长安的郊外游玩。看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偏僻的乡野,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于是四处张望,发现在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处茅屋被桃花簇拥着。崔护赶紧去到这被桃花环绕的茅屋,正遇上一位少女端着茶水朝自己走来。少女的脸庞粉白透红,充满了纯真和灵秀,就像一朵风中的桃花,让崔护心神荡漾。坐了许久之后,眼见太阳已经落山,崔护只好起身道谢,向姑娘道别。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天,崔护望着城里的桃花,想起来去年的经历,回到了郊外再次寻找那间被桃花围绕的茅屋。他像去年一样呼喊着:“小生踏春路过,想求写水喝!”,盼望着去年的故事再次上演。可是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再仔细一看,茅屋门上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经不在这里。崔护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的桃花树下,缤纷的花瓣落了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他心中万分失落,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又到了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取出笔墨,在房门上写下一首诗:《题都城南庄》。
解诗意
重点词翻译
“题”意思就是书写,题写。说明这首诗是题写在国都长安的南庄;“人面”指代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为姑娘;“映”指互相衬托;“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整文翻译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悟诗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表达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回忆过去)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样写好在哪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有什么好处?(拟人,生动形象,表现桃花的活灵活现)
巩固
在古诗诗题中,“题”的意思往往是(书写,题写)。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两句诗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试着描述一下。 (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姑娘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十分红润美丽。)3.“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概括应用—阅读
导入
欣赏完了门口的古诗,我们赶快到桃花精灵家的院子里看看吧!桃树上有几个锦囊,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是桃树爷爷留下的谜题呀,只要完成挑战就能获得神秘的礼物,相信一定难不倒大家,我们快来看看挑战是什么吧!
讲授
《金色的童年》
整体感知
第一个锦囊提示的线索是“金色的秋天”,我们赶紧打开书找到这篇文章默读一下,同时把自然段标注出来。读完之后想一想: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秋天,第一段就说秋天比其他季节更美,有独特的景象、结尾段写了“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看来小朋友们读的非常仔细啊,如果说开头和结尾是在表达作者对秋天的印象很好,喜爱秋天,那么中间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呢?(分着写了秋天到底美在哪儿好在哪儿。)那我们再仔细看看分别写了哪里的秋天呢?(树林、果园、花园。)找的非常棒,既然我们知道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是总写的喜欢秋天,中间分开写了不同地方的秋天,那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总分总)
深入研读
辨析比喻、拟人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到了,这些地方究竟有多美。开火车读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其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指名分享勾画的比喻、拟人的句子。 (1、第二自然段的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队的金色蝴蝶)那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呀?(黄叶比喻成金色蝴蝶)我们接着来找(2、第三自然段的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甜瓜妹妹变胖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拟人)诶没错,这里啊,把柿子、甜瓜、苹果都比做人,用拟人来写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生动形象),我们班的小小学霸们可真是厉害啊,回答的又快又好。我们在树林里和果园里找到了比喻句、拟人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到花园里面去找一找了,哪位小朋友起来说一下,在花园里,你找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呀?(3、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个卷发的小姑娘。)那你们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生动形象)找的很准确,那老师继续问你,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呀?(把菊花比喻成了卷发的小姑娘)分析的很好,读了这句话,即使你没见过菊花的花瓣长什么样子,你也能够想象出来。因为你肯定见过卷发的小姑娘。所以我们说比喻拟人的作用就是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的特点表现出来。
体会比喻、拟人句
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喻和拟人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比喻是把事物比作相似的另一个物品,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他们的共同点是好处都是生动形象)我们一直都在说比喻和拟人的好处是生动形象,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动形象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话1.黄叶纷飞,数量很多。2.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队的金色蝴蝶。你们觉得哪一句话更生动形象呢?(第二句)没错,第一句话呀就干瘪瘪的形容黄叶很多,但是第二句话就把黄叶的这种有生命力,有画面感的,这样的情况都展现出来了是吧?(对)那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呀?(黄叶比喻成金色蝴蝶)那我们继续来看,这句话写出了黄叶怎样的特点呢?(多)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呀?(成群结队)诶大家都是小能手啊,这些题一点也难不住大家。成群结队写出了数量多的特点,那么通过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表达了作者对黄叶/秋天的喜爱之情。)是的,通过大量的比喻句,拟人句表达了作者对黄叶/秋天的喜爱之情。
仿写、小结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景,先总地表达作者认为秋天比其他季节更有突出的优点,然后分别从树林、果园、花园这几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美,最后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结构写的?(总分总) 刚才我们也在文中找到了许多写得特别美的句子,短文的第3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秋天果园里的景象。除了来到了树林、果园、花园,还可能去哪里?(天空)秋天来到了天空,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秋天的天空中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请你根据提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 (秋天来到了天空中,大雁挥手向人们告别,期待着来年的相遇。)小朋友简直就是小小创作家呀,写的比老师还好。我们接着回忆第四自然段的一个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回答这一类题目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卷发的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卷曲美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菊花的喜爱之情。)第一关完全没有难住大家啊,那么这个锦囊对应的神秘大礼是什么呢?恭喜大家拿到()个奖点,接下来难度升级,你们还能继续应战吗?(能)
《槐香五月》
整体感知
恭喜大家成功闯过第一关,欢迎大家来到第二关,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全文,画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完成后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小朋友们,仿照刚才学习《金色的秋天》时赏析句子的方式,先说一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再说一说句子有什么特点,具体好在哪儿,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比喻、拟人句
2)重点赏读画线句。 (我觉得画线的这句话写得特别好),这句话写的是?(槐花) 作者认为槐花远看像什么?近看像什么?(玉雕的圆球;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再肩上的小辫儿。) 你们见过槐花吗?(见过——作者比喻得贴不贴切?/没见过——读完作者描写槐花盛开时的样子的这句话,是不是你脑海中就有画面了?远看像圆球,近看像姑娘的小辫子儿,这两种事物你肯定都见过。) 那你们说作者把槐花比喻得这么形象,写得这么可爱是为什么呢?(表现自己对槐花的喜爱)
仿写、小结
所以这又能够体现出我们刚才讲过的,比喻和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的特点表现出来,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 3.刚才我们赏读了作者描写槐花的句子,现在自己来试一试吧!你能模仿画线句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说一说桃花远看和近看分别像什么吗?想好之后可以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句子,分享后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一句写在书上第2题的相应位置。写完后我们一起来完成书上第1题。
《石榴》节选
体会、仿写比喻、拟人句
就剩下最后一个锦囊了,马上就挑战成功了哦!接下来的考验要靠大家自己来完成啦,看看谁是最后的赢家呢? 请小朋友们自己先默读这一段文字,然后老师抽一个同学起来读划线的句子。 提问1: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还是拟人?你是怎么判断的? (拟人。这句话写了“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石榴本身不会扒开叶子向外张望,这是人的动作和行为,所以是拟人句。) 提问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石榴的情感是? (喜爱。因为喜欢才会把石榴写得这么生动有趣。) 提问3:第二题让我们用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有趣。从题干中我们能够知道我们要写什么句?(拟人句)写拟人句有什么要求吗? (需要把不是人的事物当成人来写,写出人的动作或者心理等等。) 提问4:题目已经给我们限定了要写的就是梨子在秋风中摇摆不定的样子。那如果要让梨子有了人的动作和行为,可以怎么写呢? (梨子在秋风中开心地荡起了秋千。)
小结
因为小朋友们帮助东东和莫莫把三个锦囊都破解了,桃树爷爷送给了东东一瓶蜜桃酱。鼠子们最喜欢这种蜜桃酱了。所以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下节课要去哪里了吗?没错,就是鼹鼠之家啦!东东和莫莫在鼹鼠之家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下节课来揭晓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