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方法-提分
这是一个关于提分的思维导图,“中、高考是一场有边界的竞争,比的不是谁会的多,而是谁不会的少要想在中、高考中取得高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中、高考要求的边界之内,把该掌握的东西都掌握。
编辑于2023-12-09 19:27:23提分
第一章 提分的准备:像学霸一样理解考试的本质
第1招 本质— 中、高考是一场有边界的竞争
“中、高考是一场有边界的竞争,比的不是谁会的多,而是谁不会的少。” 要想在中、高考中取得高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中、高考要求的边界之内,把该掌握的东西都掌握。
中、高考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考试形式,都是确定的。
中考 参照的标准,就是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新课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
高考 规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的,叫“考纲”。
一个是教材 另外一个是真题
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就是“输入”环节, 也就是我们先在“输入”环节做好边界的把控。 利用教材学习,我们是“顺着学”, 就是教材上有什么,我们就要学什么。 因为教材上的,都是边界范围内需要掌握的东西。
做真题是“输出”环节,真题是对学生能力与水平的最终考查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做真题,来对边界范围内的学习点做好把控。 利用真题学习,我们是“倒着学”, 根据真题的要求,来倒推我们的学习是精准的,是在考试边界范围内的。
你只是为了拿高分,那么你就拼命地把考试边界范围里面的知识,一个个都吸收掉。 而边界范围之外的知识,你可以一丁点儿时间也不花,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和学霸一样的得分了。
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关键是,你要在边界范围内,精准学习,精确作战,你就能赢,而且是不太费劲就能赢得很漂亮。
第2招 本质二 中、高考是一场有关效率的竞争
一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在你确定了学习的内容后,运用更好的方法去学习。
二是“有科学的学习规划”
“科学的学习规划”,解决的是你在不同的时间需要做什么的问题。
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在上中考和高考考场前拥有的学习时间不是无限延长的,而是有一个限度。 因此,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所常做的其实就是提高“学习效率”。
只要在上考场之前,掌握了中、高考边界范围内要求的知识,就能赢。 至于这个边界范围内要求掌握的东西,到底先掌握哪个,后掌握哪个, 这一点不必过于死板,我们要的是最终的结果。 大家都有从小学到高中这十二年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谁更会安排时间,谁更能做好科学的学习规划,谁在学习上的投入产出比就会更高。
第3招 本质三 中、高考是一场有关熟练度的竞争
中、高考要求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 除了准确度,速度也是比拼的关键要素。
第一,你首先要意识到,“熟练度”也是中、高考的一个关键竞争点。
第二,你需要进行“熟练度”的练习。
“参考答案学习法” “训练出题人思维” “专题刷题法”
第二章 提分的高手:“清北”学霸的三个突出点
第4招 学习状态 没有畏难情绪
绝大多数同学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有畏难情绪。 只要你在学习中没有畏难情绪,成绩就一定能好。 当你做到了没有畏难情绪,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你一大半的学习问题。
学霸没有畏难情绪,心中只是记得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之就是紧盯目标,把问题消灭。 所以,学霸的成绩越来越好,或者一直维持在很好的状态,从来没有真正下降过。
第5招 学习过程 从来不假努力
学霸的学习:在清晰的目标下,完全针对提分的精准学习。 他们的学习都会经历这样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剖析,找到问题。
第二步,制订能解决问题的精准计划。
第三步,科学执行,达成目的。
在制订了精确的学习计划后,学霸就会按照制订的计划,真正地执行完成。 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他们也会随时调整。 但是不管怎么调整,目的都是解决问题,从而达成学习目的。
第6招 学习程度 精细而且深度,至少为学习拼过一次命
考上“清北”的学生,他们都至少为学习拼过一次命。
第一件事:跟着学校老师学习,完成每天基本的学习任务。
第二件事:每个科目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便查漏补缺。
第三件事:利用“参考答案学习法”进行精细学习,成绩飙升。
“超级精细、超级深度、超级强度”的学习经历,是一次超出常规的提分过程。 正是因为这超出常人和常规的“三超”学习经历, 使他们把成绩提升到常规努力很难达到的层次,最终让他们的成绩稳定到顶尖的水平。
学霸在学习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在提分。
首先,在学习的状态上,学霸是没有畏难情绪的, 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所有困难。
其次,整个学习的过程,学霸一直都在自我分析, 找到自己的问题,并逐个去攻破。
最后,就是学习的程度。 对于考上“清北”的学霸来说,他们都有过那么一次的拼命, 超出了常规,超出了普通人,他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想把成绩提到比一般人更高的水平,冲到顶端,那么你就一定要为学习拼一次命。 记住,不需要你一直拼命;拼尽全力,一次就好。
第三章 提分的阶梯:不同成绩段对应的提分方法
第7招 弄清考题组成基础题+拉分题+压轴题
第一类是基础题
70%~80%的题目是基础题,基础题属于简单题,多数都是考查教材上某个单独的知识点,甚至题目都是书本上练习题的变体。也就是说,你只需要把教材吃透,那你就能拿到80%的分数,满分150分的试卷,你能拿到120分。
第二类是拉分题
拉分题,这类题目基本上占到了15%~20%,这类拉分题,难度系数比基础题稍高一点,多数情况下是两个或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我们在做这类题时,需要灵活运用多个知识点。
第三类是压轴题
这类题目难度极大,甚至是超纲的。要解出来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极多的时间,分值占比不多,只有5%,投入产出比不高。在试卷的体现上,就是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之类的。如果你不打算冲击“清北”,直接放弃即可,拿稳90%的分数,除了“清北”,中国的其他大学可以随便选了。
第8招 60%得分以下回到过去,从最基础开始
第9招 80%得分以下重抓教材,搞懂每一个点
查漏补缺,真正毫无遗漏地吃透教材。
透:就是要理解通透,不仅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
全:不留疑点,颗粒归仓。 教材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必须全部搞懂搞透。 哪怕是说明性的小字,都不要放过。
串:形成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 就是不仅要理解单个的知识点,还要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 这样你对知识的理解就成了体系,不是零散的了。
多:不断重复。 教材是经典,学一次不够, 要经常翻开学习、分析、练习等,每一遍你都会有新收获。
对于80%得分以下的学生,第一要务是“全”,就是精准自查, 找到自己的问题,再去理解透彻,把知识点形成串,而且要经常看教材。
第10招 80%得分以上分析自我,精准学习专题突破
第一,你还是要回归教材,再次精准自查,是否彻底弄透了。
第二,自我分析,精准专题突破。
拉分题虽然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但其核心只有两种综合方式
一种是知识板块内综合 综合的是一个板块里面的知识
每次考试后,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某一类题目总是丢分,那就说明这一板块的知识你没有真正掌握。 这一步就是精准找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专题刷题”。
另外一种是知识板块间综合 不是在一个知识板块里综合, 而是把不同板块的知识进行综合出题。
高考物理多数都是这类综合题。 你只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很难拿到分, 相当于高考物理试卷主要是拉分题,几乎没有基础题。
语文、英语这样的科目,从本质上来讲,作文就是板块间综合的拉分题。 因为作文是对你“字词句篇”的综合考核。
我们要总结, 某个科目内经常容易出考题的是哪些知识点或哪些知识板块之间的综合, 你需要先把这些总结出来。
你要弄清楚,到底是哪些板块在综合,你要有这个意识。 当你弄清楚有哪些板块综合后, 具体的攻克方式,和板块内综合是一样的,还是“专题刷题”。
一定要总结是哪些板块经常综合出题,哪些知识点经常综合出题,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第11招 别迷恋冲击满分 有比这更值得关注的事
当你的得分已经达到90%甚至接近95%的水平时,你要往满分冲击了。 对于要中考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去冲击满分。但是对于高考生来说,就没必要了。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去冲击压轴题。
首先,你要冲击“清北”。
其次,某一科特别拔尖的同学。
最后,对于中考生来说,你如果要上你们当地重点中学的重点班, 压轴题一定要拿下,甚至你每一科都要奔着满分去努力。
中、高考,不是比单科的分数,而是比总分。 真正获得高分的学生,一定没有偏科,每一科成绩都不错, 而且有一个自己的优势学科,拉高总分数。
第一,找到自己的弱势科目,攻上去。
第二,你的优势科目,如果还没有达到顶尖水平,可以花精力去达到。
本章划分的几个得分级别,确实会因为中考、高考(中考得分率会高一些), 以及不同科目会有差别(语文等文科得分率会低一些)。 但不同分数段提分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对应三种类型的考题,逐一拿分。
第四章 提分的重点:好摘的果子一定要先摘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二八法则”,提分也是一样, 有容易提分的地方和提分相对困难的地方。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首先从容易提分的地方下手,好摘的果子,一定要先摘,这是我们提分的重点。
第12招 强攻偏科 “换个视角”搞定很容易
偏科提分,请首先“换个视角” 这就是我们要转移视角。 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然后再进行偏科提分。
首先就是要用你已经会的方法来提分,或者说学习。 具体而言,就是把自己擅长科目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偏科当中。
每个科目会有自己的差异性, 当你发现你原本擅长科目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再帮你提分时, 你就应该寻找新的方法来给偏科提分了。 每个科目会有自己的差异性, 当你发现你原本擅长科目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再帮你提分时, 你就应该寻找新的方法来给偏科提分了。
偏科提分,要用“大段的”时间
对于偏科的提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大块的时间来集中攻克,深度专注,借助外力才能搞定。 暑假、寒假这样的长假,就是你攻克偏科的关键时期。 利用一个假期攻克一个偏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集中攻克”,效果会更显著。
利用一个假期对一门偏科提分,你可以寻找外部助力。 比如系统学习优秀的课程,或者直接跟着某一个老师进行集中学习。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一个学期的小长假、周末,进行整合使用。
偏科的提分一定要用“大段的时间”攻克, 切忌两个偏科并行,这样一定会影响效果。 因为,一心不可二用,专注、投入,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突破。
第13招 拿下主科 语数外三科提分效率分析
提分空间:数学和英语>语文
英语和数学的提分空间要比语文大。 我采访的“清北”学霸,他们的数学和英语成绩, 基本都是140多分,考满分的也经常有。 因此,这两科很容易就能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
提分效率:英语>数学和语文
英语这个科目从整体来看,它要求你掌握的东西没有那么多,而且也很确定,关键也不难。 英语的学习,本质上就是有限的单词,有限的语法(英语的大语法真的非常少), 以及整体的能力提升,还有就是每个题型的应试技巧,因此你要花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数学提分效率也比较高,但稍微低于英语。 数学这个科目,本质上是要学懂知识点,再利用知识点进行解题。 真正学懂了,提分是很确定的,效率也很高。 对于数学这个科目,大家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有知识欠账。 否则,等到备战中、高考时,你需要补的知识太多了。 现在高考数学有逐渐变难的趋势。 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数学提分时,难度会非常大,进展速度就会慢。 因此数学的提分效率比英语低。
语文提分效率其实不低,关键是你要找到对的方法。 语文的提分需要你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大量地阅读与积累。 如果你的语文要提到更高的分数,尤其是在中、高考中拿到高分, 那么你要做第二件事,就是对中、高考考试的板块有针对性地学习。
如果你想要成为学霸,数学和英语成绩必须要达到接近满分, 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你就进入不到学霸的行列。 如果你想成为学霸中的学霸,或者说你想考入“清北”,那就是语文的竞争了。 因为数学和英语分数大家无法拉开差距,如果你的语文好,那你就能上“清北”; 如果语文差一点,那就只能考其他的“985”大学。
“清北”学生中, 数学与英语的分数绝大多数都是145分以上, 很少有这两科低于140分的“清北”学生; 而语文成绩,大家的得分80%都是在120多分, 基本区间是123~128分之间。 虽然超过130分的不多,但是低于120分的也很少。
把英语的分数先提上来。 英语提分空间大,效率高,难度还小,而且还可以提前学习。 所以,可以先把英语的分数提上来, 这样相当于率先拿下一个科目, 后期可以省下更多时间攻克其他科目。
接着提数学和持续积累语文基本功,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 在搞定英语后就可以进入数学提分的学习,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另外,语文提分的第一件事,积累语文基本功,这个也需要时间。 这两个积累的过程可以持续进行,不间断,但也不用猛烈使劲。
中、高考语文板块提分。 这一步很关键,当你的语文基本功扎实后, 就可以针对中、高考的题型,进行板块的提分学习了。 一定要结合中、高考的题型和答题规则来进行, 这样才能真正让你在中、高考中的得分最大化。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你在三大主科中, 有自己明显的优势科目和偏科,那就是直接提偏科,更有效果。
第14招 出击专项 集中发力一次拿下一片
板块提分”的方法,从四处下手
强攻弱点提分
一是如何找到弱点
可以对着教材目录进行“清单自查”, 也可以在考试后根据考卷的失分情况进行“精准分析”。
二是如何攻下弱点
“用熟悉的方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 利用大块时间集中学习,那强攻弱点也是同样的道理, 时间会更短,一个小长假或者连续几个周末就够了。
易得分板块提分
提分也要从容易掌握的部分开始。
易得分题型提分
先从容易得分的题型下手。
按题型提分的方法,在文科的科目中会使用得多一些, 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这两个科目。
“总结方法—训练方法”的过程, 具体而言就是找到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并进行专门的训练
专项能力训练提分
首先,是计算能力。
其次,是审题能力。
最后,是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 提分的工具:学霸提分的四个帮手
第15招 教材 永远是你的基础,必须首先搞定
教材提分,你要用对三种科学用法
第一种,整体系统性学习。
第二种,查漏补缺式学习。
第一,对着教材的目录自查补缺。
第二,考后查漏补缺。
第三种,把教材当成工具书来用。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不会的问题, 就翻看教材上对应的地方,把对应的知识再学一遍, 来看看教材中到底是怎么讲述的,直到我们真的搞懂。
第三种,把教材当成工具书来用。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不会的问题, 就翻看教材上对应的地方,把对应的知识再学一遍, 来看看教材中到底是怎么讲述的,直到我们真的搞懂。
课本提分,借助外力效果更佳
第一,选择优质的教材配套辅导书。
教辅能把教材上的知识讲解清楚, 就能帮助你轻松学懂教材上的知识。
第二,选择优秀的知识点讲解课程。
第一轮复习,就是把高中所有的知识都重新整体讲解一遍。
第一,知识点齐全且有体系。
第二,讲解透彻能反复观看。
第三,针对中、高考设计的更好。
通常针对中、高考设计的课程, 在讲解完知识点后,会有针对性的练习。 会讲在中、高考时, 这个知识点会怎么考、真题分析、重要程度是怎样的等 与中、高考有关的信息。
如果你觉得以上两种方式对你来说都有点困难, 那么你也可以寻找合适的辅导班进行学习
教材提分,避免眼高手低很重要
大家一定要杜绝眼高手低,一定要务实, 做到教材上所有知识点都完完全全弄明白,不能有任何遗漏。
第16招 错题本 让错题不再错,99%的“清北”学霸都会用
成绩较弱时:不需要错题本
成绩中等时:导航式错题本
成绩冲顶时:真正的错题本
错题本上记什么错题
典型的题目
常错的题目
会做的题目
原本会做,但因为各种原因做错了的。
不用记录的错题
偏、难、怪题
完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
整理完错题之后怎么办
先把这道题重新做出来,分别在第二天、两周后、考试前,这几个时间点把这道题再看一遍。 到大考前,你至少要把这些错题看3次,才能做到真正掌握。
错题本要记的几个关键要点
第一,错题本要越记越薄。错题本尽量使用活页本,方便处理。
第二,错题本要记录错题的原因,以及要做的事。
第三,对错题进行分类。
按板块分类,按错误原因分类。 重要的是一定要分类,当你做了分类总结, 就能做到一次性解决一类错题,或者消灭一类错误。
第17招 真题 提分的王牌工具,做到“四做三悟”
真题四做
真题四做,就是真题至少要做四遍
第一次做:复习前做
第一次做真题,就是在总复习前做。
在做完真题卷后,我们要对自己做的卷子进行认真分析, 找到问题所在,发现自己与中、高考试卷的差距。 据此制订合理的学习或者复习计划。
第二次做:复习中做
一方面,是了解这部分知识在真题中的出题规律、考查方式。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题目,来总结答题规律。
针对中、高考的复习,基本都是按照知识板块逐个进行的。 那么,我们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基于这部分知识的真题了。
第三次做:第一轮复习后做
第三次做还是做整套卷, 这次做的方式和目的与第一次相似。
你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 需要整体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 看自己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做完后,找到自己的问题, 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哪里薄弱就在哪里下功夫。
第四次做:临考前做
在中、高考的第三轮复习后,再做一次真题,这一次相当于模拟考试了。
严格按照中、高考的考试时间等一切要求来进行模拟考试,提前感受中、高考。
熟悉中、高考的考试场景, 找到自己各科的答题节奏、答题顺序等, 尽量优化出一个最佳状态。
我们做考卷或者学习时,都尽量对应中、高考考试的时间进行。 这样就能让你的大脑习惯“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真题三悟
一悟:命题周期
我们需要把不同考点的“考频”总结出来, 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不同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了。 你在复习时,就能分清主次, 区别对待不同的考点,这样的备考就会更加高效。
二悟:题型套路
我们在分析真题时,需要去总结出题的规律, 分析真题的变式、拆分、组合偏好, 找到真题的“命题密码”。 当然,我们也要总结答题的套路,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有答题和解题套路的。
三悟:整体布局
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分析中、高考的整体趋势, 把握中、高考的整体考查方向。 可以先逐科研究,然后再分析整体趋势。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具体的统计,结论会更准确。
分析科目间的变化。
分析科目间的共性。
第18招 参考答案 逼近且拿稳高分的“隐秘武器”
如果你能好好地研究参考答案,不断练习, 让自己写的答案无限接近标准答案, 那你就能拿下高分,而且是很确定的高分。
第一,你需要找到高质量的参考答案。
第二,学习参考答案的三个关键点。
答案结构、得分点以及学科术语。
第三,按照“答、看、修、答”这四个步骤进行学习。
“答”,就是直接来作答
“看”,就是对照参考来看,找到自己哪些地方与参考答案不一致
“修”,就是根据参考答案来修改,直到和参考答案一致
“答”,就是自己再作答一遍,看能否做到与参考答案一致, 如果不能,那就按照这几个步骤再来一遍。 当然,第二遍“答”,可以过几天再进行, 如果过几天后还能写出和参考答案一致的答案,那就说明你真的掌握了。
第六章 提分的时间:巧用时间,学霸提分效果事半功倍
不同的时间,我们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就能让提分的效果最大化。
第19招 重组时间 为了提分,你可以打破一切限制
你可以为了成绩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只要对你的提分有用,在能够被允许的范围内,都要大胆地去做。 你不用在意既定的寒假暑假,也不用在意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一切时间安排。 只要能够在中、高考中拿下高分,你可以打破一切“既定”的时间概念。
可以在保证学校统一学习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可支配的时间。 每天除了学校固定的上课时间, 其他比如早晚自习、放学后的时间、周末、小长假、寒暑假等都是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个高中生可支配的时间,总量是大于正式的课堂时间的, 也就是说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 关键是,你要有这个主动意识,把时间利用好。
第20招 暑假寒假 大块时间,学霸都在这样提分
复习上学期的内容
可以把上学期学过的各个科目都整体复习一遍, 特别是将没学明白的科目拿出来重点复习, 把不清楚的地方搞懂。将学明白的科目也复习一遍,做到温故而知新。
预习新学期的内容
可以找来下学期的教材,整体预习一遍
攻克偏科和难点
偏科说明你对这门科目的知识有欠账,平时的时间搞不定, 寒暑假的大块时间就是你补上偏科的绝佳时间。 同样的道理,你也可以把学科难点部分的学习安排在寒暑假集中攻克。
集中拔高学习
可以利用寒暑假的大块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集中拔高。 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寒暑假就是拔高的绝佳时间,一定要利用好。
第21招 衔接时间 学段衔接期,三招实现大超越
提分还有一个关键时间段, 就是小初高之间的衔接时间段,即“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这三个时间段。
为什么学段衔接期是提分的好时机?
第一,新的学习内容。
新学段的开始,意味着你可以丢掉一部分包袱,轻装上阵。
第二,新的学习环境。
拥有新的学习氛围,养成新的习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第三,新的学习状态。
到了新的学段,我们的心智更成熟了,新的学习环境也会使我们的心态和心理发生变化。
做好三点,衔接期从根上提分
补弱
如果你在上一个学段有没学明白的知识, 那你就要利用衔接期的暑假, 把之前整个学段薄弱的知识点补上来, 尤其是那些与下个学段联系紧密的部分,要让自己做到不欠账。
补漏
专门听学段间的衔接课。通常这种衔接课会覆盖这些连接处的知识。
超前
小学到初中,科目数量增加,难度也随之提升; 初中到高中,科目难度倍增,而且还有了高考压力。
在学段衔接的暑假,做一些超前的学习。 如果不能做到每个科目都如此, 至少几大主科,还有像物理这种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科目要做到把新知识预习一遍。
这点非常必要,会大大降低你进入新学段后的学习难度, 让你能很快适应新学段,跟上整体的节奏和步伐。
第22招 课堂时间 主动出击式学习,一个小动作成绩猛增
如果你能把课堂45分钟利用到极致,那么你的成绩提升就会很快。 新知识阶段学习,“夹心饼式学习法”,即做到“课前预习、课中有目的地听讲、课后复习后再做题”。 复习阶段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主动出击式”课堂学习法。
“主动出击式”,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和老师互动。 就是老师在讲到一个知识点时,你就马上复述一遍。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更有利于你对知识的掌握。 此外你还能使自己紧紧地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 时刻保持专注状态,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七章 提分的习惯:学霸会坚持的四件事
第23招 常常复盘 阶段性复盘学习成果,保证一直高效
用SMART法则来制订学习计划,那怎么保证学习计划完全执行到位呢? 复盘就是最好的检验方法。及时复盘,找到原因,调整学习方式,就能一直保持高效。
日清:每日复盘,今日事今日毕,睡前“过电影”
首先,你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今天要完成的事情绝对不带到第二天。
其次,按照“睡前过电影”的方式,把当天的知识都回顾一遍。
最后,如果有没掌握的,及时查缺补漏,避免遗忘。
周结:每周复盘,总结学习成果,制订周计划
要用SMART法则来制订整体的学习计划,需要把学习内容拆解到具体的时间,最好是以周为单位。
每周日的下午,就要收起玩心,把心思回归到学习上,为下周的学习做准备。 先复盘上一周的学习情况,做得好的地方保持,不好的地方优化, 再根据整体情况,制订出下周具体的学习计划。
经过每周的复盘和制订学习计划,你的学习就能以周为单位往前推进,有问题随时调整和优化。 这样就能保证你一直处在一个高效学习的状态,有问题也能随时发现,随时处理。
月总:考后复盘,如何做彻底的考卷分析
月考、期中考试,这种阶段性的重要考试,是检测我们学习效果的大好机会。 所以,根据考试的结果,做考后复盘非常重要。这是对我们上一个学习阶段的总结, 也是我们规划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好依据。
考试都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发现我们学习中的问题, 并指导我们接下来的学习。 利用这次考试找到问题,以便接下来更精准地学习。 考后复盘,虽然会有很多方法, 但整体来说,应该按照“先抓大,再抓深,后抓小”的原则进行。
先抓大:找到最大失分原因
第一,大的知识板块漏洞。
第二,大的失分题型。
再抓深:深度剖析大失分的原因
第一,挖大问题背后的根源。
第二,挖整体失分的原因。
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你失分的本质原因。
后抓小:全面分析试卷查找小问题
逐题分析自己的考卷, 找到除大板块、大题型之外的其他出错题目的原因, 找到原因后,你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逐一解决。
特别提醒一点,有一些做对的题目也要分析。 比如考试时蒙对的选择题,答题时侥幸答对的主观题,都需要分析。
根据分析出来的情况,整体制订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 核心原则就是查漏补缺,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消灭掉。 做完每个科目的考后分析,你都要把各个科目进行整体分析, 看看各科是否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找到这些共性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计划中,你要逐一解决掉。
第24招 常常总结 总结三大关键点,把得分变确定
“总结”的习惯会让考试中每个知识点的得分成为一件很确定的事。
知识总结
第一,总结成体系。
应该把教材上的知识总结成体系,自己把知识点串起来。
这种把知识总结成体系的习惯,会让我们学到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 而是在脑海中形成体系,连成串的,这样就是更高层级的掌握。
第二,总结重点。
当我们学习一个板块或者一个类型的知识时,可以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进行总结。
考题总结
“母题”,就是通过变体能演变出其他题目的题型。 如果你能把这些母题都做会了,那就意味着你掌握了绝大多数的题目。
如果你总结出这些题目,那么你就找到了快速拿下更多题目的捷径。 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自然也会让你在考试中的得分变得确定。
我们在学习中,务必要养成总结试卷题目的习惯,找到题目中的共性。 总结出各类题目,形成自己的题型本,不断总结和积累,对提分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答案总结
“参考答案学习法”
“总结答题模板”
第25招 常常聚焦 一段时间集中做一件事,提分更有保障
完成一个目标,休整下,再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这样脉冲式行进,提分学习就能一直进行下去,效果就会更有保障。
每周一件要事
在做每周的学习计划时,给自己每周确定一件要事。 在这一周,就集中精力专注做这一件事, 保证深度学习,这样我们就能保证提分效果。 而其他的事情,以较少的精力去维持。 这样的学习安排,能够保证我们把核心的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要事上。
完成一件事再进入下一件
在整体执行过程中,你一定要做到, 完成一件事后,再进入下一件事, 做到不欠账,“要事周清”。 完成一件事再进入下一件事的目的, 是让我们在每一件事的周期里,做到非常专注且聚焦。 这是拿下要事的一个保障。
第26招 常常完成 习惯从一而终,学完做完是第一重要的事
学习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从一而终。 “深井思维”。做事情要像挖井,我们想挖出水, 必须挖得足够深才行。
学霸们都在用的科学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比完美”重要,坚持到底,从一而终比一切都重要。
第一:一套学习方法用到底 千万不要随便换学习方法!
一方面,我们要给量变一点积累的时间; 另一方面,给自己一点时间, 你对这套方法运用得还不太熟练,所以效果不明显。
记住,只要有效果,哪怕速度不快也没关系, 我们看问题要学会“先定性,再定量”。 这种学习方法能让你进步,那就说明它是有效的。
遇到有效果的学习方法就坚持下去,越用越熟练,坚持到最后。
第二:一套学习课程或者一套教辅书用到底
在学习中,你必须坚持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常常完成”。 从一而终,坚持到底,完成比一切都重要。
第八章 提分的陷阱:根除假懂、假会、假行
在提分以及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很容易掉入三个陷阱:假懂、假会、假行。
第27招 根除假懂 上课能听懂,自己做不会,怎么办
假懂的原因
这就好比从A点到B点,上课能听懂,是老师带着你走到了终点,并不是你自主完成的。 遇到分岔路,也不需要你自己选择走哪条,都是老师来选的,你只是跟着走而已。 虽然最终你走到了B点,但并不具备自己完整从A点走到B点的能力。这也就是学习中常遇到的“假懂”。
怎么根除“假懂”
第一,思想的准备。你要接受一个事实,即使你上课能听懂,也极有可能是“假懂”。 你不能只满足于上课能听懂,还要去检测自己是否真懂。
第二,行动起来。一旦你发现自己只是“假懂”,那你就要马上解决。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独自做题,看是否能解出来。 如果能,那就说明你是真的懂了这部分知识; 如果不能,那就需要你继续学习,做到能独立解出这部分知识的题目,做到真懂。
第28招 根除假会 考试成绩忽高忽低,一招解决
假会的原因
我们的试卷题目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知识, 如果试卷上的知识点恰好都会,成绩就高; 反之,试卷上的知识点都不太熟,成绩就低。
怎么解决“假会”
我们分析出“假会”是因为有知识漏洞, 那我们要做的自然就是解决这些漏洞了。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查漏补缺”。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最近几次考试的试卷都拿出来进行分析, 找到我们学习上存在的漏洞, 据此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 有一个补上一个,有两个补上两个, 直到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
第29招 根除假行 平时还行一到考试就不行,如何避免“考砸”
为什么会出现“假行”, 为什么你会考砸以及该如何避免考砸。
原因一:平时学习难度不够 解决方案:提高难度别骗自己
原因二:综合总结不到位 解决方案:总结知识、解题套路、答题模板
“把得分变确定” 如果我们要拿高分, 就必须做到不管我们在考场上发挥得好不好,都能拿到我们该得的分。
“常常总结”这个部分,我们讲到了要“总结知识、总结题型和总结答题模板”。 当你做好这些总结,你的知识是成体系的,题型也烂熟于心, 看到不同的题目,也可以马上用早已经总结好的答题模板来作答。 当你做到这些,在考场上,遇到什么情况都不用怕了, 因为在“知识、题型、答题”这三个层面,你都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一切尽在掌握中,想考砸都难。
原因三:考试心态影响 解决方案:真正学扎实,不要对任何考试抱有侥幸心理
我们在平时训练好心理素质,在心态上做好准备。 除了在心态上做准备,还需要在我们可控的地方努力, 从根源上消除紧张感,消除影响我们考试心态的因素。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多余。 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考试心态,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让自己拥有绝对实力”
我们不能对任何考试抱有侥幸心理,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学习、复习的阶段, 尽可能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真正学扎实。
当你有了真正的实力,你就会有好的考试心态, 因为你知道,不管怎么考,你都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