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思维导图笔记
《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地下建筑分为地下建筑、非结构构件、隔震消能减震,地下建筑的抗震等级按照不同的标准严格划分着。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中的原则主要有3个部分,第一个是水平作用计算方向,第二个扭转效应如何考虑,第三个是何时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结构力学部分干货分享!详细整理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对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作图,剪力墙归纳考点,重点部分还有标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地下建筑 非结构构件 隔震消能减震
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的抗震等级
丙类
6、7度时不宜低于四级
8、9度时不宜低于三级
乙类
6、7度时不宜低于三级
8、9度时不宜低于二级
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7度 I II类场地
8度 I II类,不超过二层,体型规则,中小跨度
抗震构造
中柱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
比地上的规定增加0.2%
地下连续墙复合墙体
顶板、底板及各层楼板的负弯矩钢筋至少有50%锚入地下连续墙 正弯矩钢筋锚入内衬墙
非结构构件
非结构构件的定义13.1.1
需要验算抗震的非结构构件,P494条文说明
非结构构件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自重产生的地震作用
等效侧力法13.2.3
建筑附属设备体系自身自振周期大于0.1s 其重力超过所在楼层的1%
宜进入整体结构模型抗震设计
也可采用楼面谱法 P271 M.3.2
构造、措施
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附属机电设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
隔震消能减震
减隔震的定义12.1.1
隔震设计的定义
消能减震设计的定义
3.8.2条文说明
多遇地震,基本不受损坏,不影响使用功能
设防地震,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罕遇地震,不会发生丧失使用功能的破坏
隔震
隔震设计的要求
高宽比<4
场地类别,非IV类
基础类型,稳定性较好
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水平作用的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10%的结构自重
隔震的地震作用验算12.2.1
竖向作用验算
罕遇地震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橡胶支座的要求
极限水平变位
max(0.55de, 3*橡胶厚度)
耐久要求
刚度、阻尼特性、徐变量
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竖向压应力 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基本组合
第二形状系数小于5.0时,降低
外径小于300mm,丙类
10MPa
倾覆验算时,按5.4.1条要求组合
罕遇地震拉应力不得超过1MPa
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
1、剪切变形100%的等小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2、罕遇地震验算时,250%剪切变形时的等小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直径较大时用100%
3、时程分析时,按照试验所得滞回曲线作为依据
隔震层上面的水平地震作用确定
αmax1=水平减震系数β*αmax/ψ
ψ调整系数,注意带有阻尼时-0.05
有下限,不得低于非隔震结构在6度设防时确定的总水平地震作用
隔震层上部结构竖向地震作用
9度
8度时水平减震系数<0.3时
隔震构造、措施
隔震层以上的结构抗震措施P154
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区分
隔震层的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
仍按本区域的确定
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提高一级,直至液化完全消除
消能减震
消能器的布置原则
沿两个主轴
变形较大处
消能减震计算分析
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阶段时
线性分析
地震影响系数按照5.1.5总阻尼比确定 区分 多遇地震 和 罕遇地震
结构阻尼比
消能构件的附加阻尼比
附加阻尼比不得超过0.25
注意速度型和位移型在计算Wcj时的区别
自振周期
根据结构总刚度确定
主体结构刚度
消能减震构件刚度
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时
静力非线性方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消能减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宜比非消能减震结构的要小
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
消能器的极限位移>=1.2*罕遇地震下消能器的最大位移
消能器的极限速度>=1.2*罕遇地震下消能器的最大速度
消能器的性能检验
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
当消能减震的地震影响系数不到非消能减震系数的一半时,可降低一度抗震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