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钱穆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编辑于2021-06-16 02:32:47
前言
1.政治的两个方面:人事、制度。
2.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于一项专门学问:
⑴讲制度,则必先知人事,脱离人事的制度不过是枯燥的条文,乏善可陈;
⑵任何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配合,形成体系;
⑶制度根据人事变动,制度的创立与消失必有先兆,其后再引发质变;
⑷制度的逐渐创立及日臻成熟,在于人事的种种需求,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
⑸任何制度,均不存在绝对的利弊,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
⑹制度乃因时因地制宜,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
⑺讨论政治,则必须要深切认识一国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
3.讲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先要定一个范围:
⑴政府组织,即政府职权分配与演变,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与其内在之根本意向;
⑵考试与选举,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之间打通一条路,这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⑶赋税制度,这是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如何处理的制度;
⑷国防与兵役制度,即保卫此政府的武力。
第一讲 汉代
1.汉代政府组织
⑴皇室与政府
A皇帝世袭制,秦汉以来的统一政府,皇帝是国家唯一的政治领袖。皇帝世袭之缘由,一是疆土广大,人口众多;二是中国的立国规模,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三是农业乃中国立国之根本,农村散布各地。故此,适用中央集权,而非民选制度。
B皇权与相权的划分,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宰相是政府的领袖。皇帝“秘书处”为六尚,包括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主管皇帝私人生活,职权不高;宰相“秘书处”为十三曹,包括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词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和黄阁。由此可知汉代实际事权,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乃政府真领袖。
⑵中央政府的组织
A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而御史大夫实际上是副丞相,据历史遗留,宰相既管国家政务又管皇帝家务,由此可得皇室与政府之关系如下:
B九卿,即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和少府,官位均为二千石,与地方行政长官郡太守同级。
⑶汉代地方政府
A郡县制,汉代地方政府分为郡、县两级,全国共有一百多个郡,一个郡管辖十到二十个县,县分大(万户以上)小(万户以下)两级,地方行政长官为郡太守,大县长官为令,二级县长官为长。
⑷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A上计簿,每年九十月间,各郡需向中央上计簿,即各项统计表册。
B刺史,中央特派专员,负责考察地方政务,职权较低,上属御史丞。
C其中,三公、九卿、郡太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由中央政府任命,其他长官以下均为吏,由长官任用。
2.汉代选举制度
⑴太学,考试毕业分两等。甲科出身为郎,郎官属于光禄勋下皇宫里的侍卫,进而成为政府要员;乙科出身为吏,回本乡地方政府充当吏职,即长官掾(yuàn)属。
⑵汉代的选举制称为乡举里选,可分为定期选举、特殊选举及定期举孝廉三种,到东汉后仅保留举孝廉一种,这便是是汉代的入仕途径。根据此制度,至汉武帝后,朝廷官人逐渐都变成读书出身的了,政府可称为士人政府。
3.汉代经济制度
⑴赋税制度,汉代轻徭薄赋,达到了“十五税一”乃至“三十税一”的理想状态,甚至在汉文帝期间曾免收田租长达十一年之久。
⑵土地兼并,因土地可自由买卖,于是出现了土地兼并的现象。由此,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在“均田”与“土地私有”两种观念冲突下,使土地租税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⑶汉武帝时之盐铁政策,随着田租萎缩以及山海池泽之税不断增长,武帝把盐铁酒等收归政府所有,由商人经营转变为国营,对商业资本加以节制,这很像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政策。
4.汉代兵役制度
⑴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兵农合一。壮丁二十三岁服兵役,因“三年耕,有一年之积蓄”,这是出于一种经济考虑与道德决定。
⑵汉代的国民兵役分三种:中央“卫”兵,边郡“戍”卒,原地方兵“役”。此外,还有力役和人口税。
5.汉制得失检讨
⑴经济方面,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政府减租政策失效。
⑵军队制度,全国皆兵制,军队数量大,训练简略,调动不便,有名无实。
⑶政府组织,皇权与相权的分离缺乏明文规定,虽有“随宜应变”之优势,却也常陷于皇室与政府权力胶着之局面。
⑷汉光武帝将政权收为己有,导致人事强而制度弱的问题,事情好坏皆出于皇帝,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大问题。
⑸汉代选举制,最终演变为唯举孝廉制,而名额的限定进一步导致孝廉不分,再加上考试,实际已全失察举孝廉之本意,然这一制度却形成了“中央始终代表全国性,地方竭力避免地方性”的大一统局面。缺点有二,一是无法避免长官营私舞弊,二是由教育进阶的选举会形成贵族垄断。
第二讲 唐代
1.唐代政府组织
⑴汉唐相权之比较
A用现在的话来说,汉宰相是领袖制,唐宰相则是委员制,汉宰相一人统领行政大权,唐宰相则分权分部门而治。
B唐朝宰相共有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者合等于汉朝宰相,三省之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
C唐代官阶分为九品,第一二品均以处元老,无行政责任,三品始为行政官吏,三省长官均为三品。
⑵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职权分配
A中书主发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均由中书省发出。
B贤均从众:自春秋以来,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从贤不从众,若有多且均贤,才取多数,这与欧美向来之民主精神并不相同,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这一观念反映在汉代的选举制上便极为明显,不托民众,从地方长官。
C门下负责审核命令,掌涂归封驳之权,每一命令是否行下生效,均决定于门下省,相当于副署。
D尚书省只有执行命令之权,对命令无权过问。
⑶中央最高机构政事堂
A政府的最高机构在政事堂,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举行联席会议,参与的官员为此两省长官与侍郎,故在唐人目光中,中书门下始称真宰相,此外,拥有“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的职衔亦得参与政事堂会议。
B论中国传统政治上的专制与法制:此事说来复杂,唐之三省制下皇帝本无法径自下诏,然中国传统政治向来有变通之余地,如武则天及之后的中宗均有径自封拜官职的命令,中宗时称“斜封墨敕”,直至宋朝,太祖赵匡胤时期,三宰相相继去职,朝廷再三商量由开封府尹副署盖印,才解决了派任宰相之事。以上,中国传统政治,不能一味言之曰专制,它有制度、有法律,我们该注意其一切详密制度,无须刻意讨论专制与民主。
⑷尚书省与六部
A尚书省共分为六部,即吏部(主管人事任用)、户部(主管民政户口)、礼部(主管宗教教育)、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司法)、工部(主管建设)。
B唐之六部与汉之九卿官名相较,可看出中国政治意识之绝大进步,汉九卿沿用皇室内廷事家务官,而唐六部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
C唐代巨著《唐六典》,因详细记载了尚书省六部之组织、用人、职务分配等,成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此后各代均以此典为范本,无多变更。此乃唐人将理论思想化为现实制度的典型案例。
⑸唐代地方政府
A若论地方政府,唐不如汉,唐已渐渐进到中央集权的地步,内重外轻,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最像样的当推汉代。
B州县制,唐代地方政府分为州(与汉“郡”等同)、县两级,全国共有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七十三县,州分上(十万户以上)中(二万户到十万户)下(二万户以下)三级,县分上(六千户以上)中(三千到六千户)下(三千户以下)三等。由此可见,唐地方官职权较之于汉差逊甚远。
C地方长官掾属,唐代任用权在中央吏部,州县长官无任用权,这与汉郡太守县令长自行辟署任用区别甚大,且唐代州县分级多,导致官阶固化严重,下级轻易不升上级,影响行政效率,而汉之郡县则升转灵活,行政效率高。
⑹观察使与节度使
A唐代监察机构为御史台,不属于三省,即唐之监察权是脱离相权而独立存在的,与汉之监察权隶属相权相异。
B观察使,即监察地方行政之御史,虽为中央特派官却常驻地方,拥有地方行政大权,之后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之最高级,名不正言不顺者,其本源为一种中央集权形式,极有流弊,其后演变的节度使与“藩镇”皆发源于此,安史之乱导致唐代中落。与之相似的有东汉末年之州牧,清代总督巡抚,形成地方割据局面。总之,中国广袤,不宜过分集权,监察官变地方行政长官为一大问题,而军队首领与地方行政官重合,则万万不可。
2.唐代考试制度
⑴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九品中正制
A曹操之尚书陈群始创九品中正制,为曹魏澄清吏治,取天下提供了一定帮助。然此制度为一时救弊措施,待晋代统一后及南北朝时仍沿用,不加以更新,最终出了大毛病。由此可知,制度是现实的,它需要因地制宜,也需要因时制宜。
B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中生长,理论是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今日我们想模仿欧美者,明知制度与现实不合,却仍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
⑵唐代科举
A唐之科举制是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诸汉代更广大,更自由。所以就此点论,我们可以说唐代的政治又进步了。
B唐代科举制之弊端,姑且称之为政权肥胖症。科举考试录取名额有限,然报名投考则无限制,终于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不得不扩大组织范围,有员外官,有候补官,所谓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无官,官无禄,而吏扰人,这是政权开放中的大流弊,中国自唐以来,便已犯下了政权开放之流毒。所以知识分子竞求上政治舞台,仕途充斥,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读书人成为政治脂肪,岂不是政治肥胖症。若要解决此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奖励工商,发展科学,使聪明才智分转它途,使国家身强体壮。
3.唐代经济制度
⑴唐代的租庸调制
A租,即配给人民以田地并收取租税,其本质是承袭北魏之均田制,租额为四十税一。均田制与古代井田制有所不同,井田乃分属封建贵族,均田则全属中央,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
B庸即役,人民之于国家的义务劳役,唐制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
C调,即土产贡输,主要为地方丝、麻织物贡献给中央。
D若按孟子书中所讲,这里的租即粟米之征,庸即力役之征,调即布帛之征。租庸调制说得上是轻徭薄赋的制度,相比汉制更为优胜,符合中国农业社会以土地为根的发展需要。
⑵唐代账籍制度
A租庸调制之所以能推行,全靠账籍之整顿,唐初之人口册极为完密,一岁一账,三岁一籍,工作不可谓不繁琐,因此,人事容易松懈,而一旦松懈,租庸调制便会失败。可见,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若无相当之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虽法良意美,亦属徒然。
⑶唐代的两税制
A化繁为简的两税制,开创自由经济之先河,人口流徙自由了,义务劳役解放了,虽有好处,但也打破了古代传统之平均地权、还受田亩的做法。因当时杨炎定制乃依照前一年田租收入为标准制定租额,如此一来变成了硬性规定,随地摊派,穷越穷,富越富,贫富不平,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B两税制的变更,是中国田赋制度上的最大变更,这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古今之变的一个至大项目。两税制结束了历史上田赋制度之上半段,而以后也就只能沿着这个制度稍事修改,继续运用下去。这虽不能说是历史之必然,却也是逼迫引诱之大变动。
⑷汉唐经济财政之比较
A汉唐经济财政政策呈相反势。汉代对经济之上层加以节制,富者不过富,对下层却未加注意,贫者仍旧贫;唐代相反,租庸调制侧重为民制产,让贫者不再贫,对上层则尽自由。然由兵祸而引起经济制度之变动,则汉唐无二致。
4.唐代兵役制度
⑴兵农合一
A兵农合一的两种形式:一是汉代的寓兵于农,亦即全农皆兵,二是唐代的寓农于兵,亦即全兵皆农,或称之为府兵,府即军区,州县之外的第三种区域划分。府兵除了须到首都宿卫一年外,其余都在本府,耕田为生,农隙操演。
B唐代养兵,不花一文钱,不费一粒米,养将,不使预问政事,战事外不统带军队。武官立功,奖励勋名,勋阶即武官评级,与文官之品级相对应,勋官有爵号但无实职,因此并不干预政治。
⑵府兵制的失败,始于人事之颓废
A唐天下太平,士兵轮番到中央却无事可做,变成苦工,受人贱视,于是便出现了逃亡规避的现象。
B战时府兵阵亡者,中央政府会立刻安抚士兵家人,然久而久之便逐渐松懈,人事不为,死者白死,人心渐失,勋位称呼亦成讥讽,武官地位由此堕落。
C政府刻意开边,防戍边疆之军队也就没有了复员,“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大量士兵因此逃亡,政府遂买外国兵戍守边疆,安禄山、史思明及李光弼等皆为外国人,府兵一变而成藩镇,军阀割据,胡族临制。
5.唐代制度综述
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转捩中枢,唐之伟大之处远超世界其他一切以往之伟大国家。
第三讲 宋代
1.宋代政府组织
⑴宋代中央政府,相较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一切因循承袭。
⑵相权分割
A宋代相权较唐代要低落,只留中书省单独取旨,与管军事的枢密院同称两府,门下尚书两省不再预闻政府命令。
B宋代财政掌握在三司,司承袭自唐代尚书六部官名,三司分别为户部司、盐铁司及度支司,与唐宰相兼领某一司不同,宋之三司执掌财政大权,与宰相不再关联,这是极不合理的。
C宋代之政府用人,亦不再隶属宰相职权之下,另设考课院(审官院),如此则宰相与尚书制度皆被破坏。
⑶君权之侵揽
A君尊相卑,唐代宰相上朝享赐座上茶待遇,宋代则只能同群臣站着不坐。就事论事,因五代乱世之因,皇帝不像样由来已久,遂使君尊相卑,其目的在于保证皇帝之尊严。
B君重相轻,宋代之政令决定权在皇帝不在宰相,先是由中书省草拟,后交皇帝定稿正式拟旨,再送中书省出令,这与唐代由宰相定稿相差很大,君权更重,相权更轻。
C我们仍该根据历史事实,不能单凭自己想象,骂中国传统政治全是帝王专制与独裁,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我们说宋不如唐,乃是制度问题。
⑷谏垣与政府之水火
A论及监察官,自汉代便有,其中监察皇帝的称为谏官,谏官虽官阶低却有谏言权,所谓人微言轻,言者无罪,听者足戒,谏官常起到皇权与相权之间的调节作用。
B宋代谏垣独立,不再隶属宰相,且谏官之任用不在宰相而在皇帝,这样一来,谏官之设由原本的纠绳天子变成了纠绳政府。宰相既要对付皇帝也要对付台谏,政权难以施展,谏官与宰相互成水火,范仲淹、王安石之改革皆因此而失败。
⑸宋代地方政府
A宋代地方行政,相较于汉、唐两代只能说太差了,地方政府分三级,最高一级称为路,相当于唐代之道,中一级是府、州、军、监,相当于唐代之州府,最低一级是县。
B若正名定义来讲,宋代根本无地方官,知州知县等实乃中央官兼管地方事。宋代观察使即监司官,分帅、漕、宪、仓四司,等于唐一个观察使,其中最重要的漕使,负责将地方财富转运到中央,且是全部转运,使地方无丝毫存储,这导致了宋代地方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旦中央失败,全国土崩瓦解。
2.宋代考试制度
⑴宋代考试制度大体沿袭唐代,其中有公卷通榜制,公卷即根据平日诗文成绩获取客观地位,通榜即考后出榜,根据社会及政府舆论来拔取名士。然而此制却被一些人用以作弊,因此考试制度又变得严密了,如糊名制,全凭考试成绩来评判,然而考试成绩只是一日之短长,有时反而得不到真才。
3.宋代赋税制度
⑴宋代赋税制度大体沿袭唐代两税制,其弊端仍然是两税制本就有的毛病。两税制把一切赋税统归一类,加重田租负担同时没了劳役,一旦战时征调便出问题。然直至清代,中国社会便一向无力役,也便无须重视丁册,人口与政府像没了关系一般,这岂是历来轻徭薄赋制理想者所赞成的呢?
4.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⑴宋代赋税制度大体沿袭唐代两税制,其弊端仍然是两税制本就有的毛病。两税制把一切赋税统归一类,加重田租负担同时没了劳役,一旦战时征调便出问题。然直至清代,中国社会便一向无力役,也便无须重视丁册,人口与政府像没了关系一般,这岂是历来轻徭薄赋制理想者所赞成的呢?
⑵宋代军队分两种,一称禁军,一称厢军。禁军挑选有一定标准,因此还算比较像样的军队,而不符合禁军标准的则留守地方做厢军,厢军不需要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做力役。
⑶宋代建都开封,这是一座无险可守之城,然而选择这样的都城实属无奈。建朝之初国防残破,燕云失地未复,因此需要养兵,养兵则要粮草,唐末五代时大河中原已然残破不堪,经济全赖南方,所以米粮由运河北上至开封相对便利。
⑷宋代军制积重难返,宋太宗两次出征辽国兵败,便不敢再打,再败国就要没了,这就变成了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又不得不养兵。再者宋代以刻意提倡文治来扭转五代之历史乱局,这就让更多弊端无法解决。
⑸谈及募兵制,也并非全不能要,只是与宋代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颇有牛头不对马嘴的意味。募兵制在主动用兵、速胜方面或许比全国皆兵还好,然而募兵制与长期防守政策相配却是差误。
⑹我们今天从历史上平心评论,只能说宋代人为补救唐代人的毛病,而并没有完全把毛病纠正过来,不能一味轻怪宋人,须知许多毛病还该怪唐代人,唐代穷兵黩武,颇似近代所谓帝国主义,而唐代之中国之所以不像罗马帝国那样垮台,功劳还是在宋代。
第四讲 明代
1.明代的政府组织
⑴明代之中央政府
A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皇帝之独裁,政治制度相比汉唐宋是大大的退步。
B明太祖把中书省废去,仅留中书舍人,其职守等于一书记,只派成管文书与抄写之职而止。尚书省亦废去了长官及左右仆射,改由六部分头负责,此外还有督察院专掌弹劾纠察,加起来合称七卿,若再加上管理章奏之通政司与主平反之大理院,则统称九卿。刑部、都察院及大理院又合称三法司。如此,明制是有卿无公,成了多头政府,一切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上。
C然而明代虽说一切事权集中在皇帝,但究竟还有历史传统,并非全由皇帝独裁,有许多事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另外给事中仍有封驳权,这是对君权之一节限。
⑵明代内阁制度
A内阁即皇帝秘书处,秘书为内阁大学士,官阶五品,地位不高,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打天下出身,精力充沛,可亲裁事务,其时内阁仅作为皇帝私人顾问。后世子孙生长于深宫,精力萎缩,对政务日渐懈怠,内阁之权便起来了。
B明代三百年,后来的皇帝不常到内阁,因不管事就更不能管事了,最有名的例子便是万历皇帝明神宗,二十几年不上朝,政府大臣都未曾见过他一面。我们今天看待这件事,不能全然怪皇帝不好,论及根本还是明太祖订下的制度不好。
C明制如何要不得,这里要详述明代有名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从政经历。在明皇帝和内阁不常见的情况下,中间便多出了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此谓宦官弄权,内阁若有做事者,则必先勾结太监,张居正亦是如此。他想揽实权,但内阁本是皇帝私人秘书,并无行政大权,因此他的作为遭到群臣反对,被称作权臣弄权,按明制张居正所做之事,非宰相而欲行宰相之事,属于违反国法。按中国传统政治,皇帝不该干预宰相事宜,明制亦规定不准立宰相,因此,张居正实属有政治抱负却无法施展,一旦施展就会违反国家根本大法,这是明代的悲哀。因此张居正一死便被抄了家,制度牵弄人事,明制之要不得,由此可定论。
⑶明代地方政府
⑷元明以下之省区制度
A今日之谓省区制始于元,金元两代开始有了行中书省,即行动的中书省,用今日之话说就是行动中的中央政府,中央派出所分驻到各地来管事,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金元异族征服当时之中国并不放心把政权分散交给地方,便采用行中书省制。这就像未回归之香港,总督由英国皇帝指派,而不是出自内阁,不代表民意,也就无民主、自治之说。
B行省设置的目的并非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利用地理地势的天然屏障将全国划分得支离破碎,使地方不能统一反抗。明代沿袭了元代的行省制,改称承宣布政使司。
⑸明代地方之监司官与督抚
A明代地方长官,与承宣布政使司并列的,还有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其中布政使管行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挥使管军事,三者合称三司。
B我们现在再从历史演变源头说来,汉时由刺史演变为牧,以及唐代之十道观察使,这些都是由监察官变成地方行政长官的。只有节度使才是军事长官变成了行政长官,然而还是意在开边对外的。明清两代之总督巡抚,则是意在对内防乱,不在对外开边。由中央来临制地方已不好,何况派军官来常川镇压呢?若非地方政治失败,亦何来有此需要?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失败。
⑹明清两代之胥吏
A中国传统政治有官与吏之分,然直到明代,两者都没有判然的划分,明成祖规定吏胥不能当御史,不准考进士,由此吏胥出身被限制,官与吏分开两途,于是在中国政治上的流品观念里,胥吏被人看不起。
B西方社会有阶级无流品,中国社会有流品无阶级,这是双方社会一大区别,中国社会这种独特传统西方人不易理解。
2.明代考试制度
⑴进士与翰林院
A明代考试分三级,第一是府县考,录取后即为县学生或称秀才,其次是省会乡试,中试者俗称举人,之后再到中央会试,中试者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后需留在中央读书三年,再次考试,成绩好的就得入翰林院。明代风尚极看重进士与翰林,非进士翰林不能做大官。如是,科举场也就分了流品。
B科举本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两代进士翰林制度下,却可培植些人才。这种人才,无形中集中在中央,其影响就很大。政府的事,进士翰林都可知道,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多半从进士翰林出身,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C 汉代培养人才的是掾属,唐代培养人才在门第,宋代培养人才在管阅校理之职。到明清两代,始把培养人才的机构归并到考试制度里。
⑵八股文
A八股文是明代考试制度中最坏的一件事,从明代到清代,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斵丧人才的。但为何政府偏要用此来考试呢?说是皇帝故意愚民,然推行八股文时明代早已在衰世,那时的皇帝哪里会用心创造如此刻毒的制度来?当知任何制度,很难说由一二人所发明定制,当时考人太多,录取标准总成问题。像唐代之考律诗,缘由在于易定标准。所以演变到明代逐渐演变出一个格式来,八股文犹如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所以我们不可只骂创制此制的人存心不良,应明白其初期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
3.明代赋税制度
⑴自明迄清,国家对于赋税,都有一种名叫黄册和鱼鳞册的重要册籍,黄册登记户口,鱼鳞册登记田亩。黄册以户为主,每十年更定一次,凡四本,一上户部,三份送到布政司府县。黄册制看着麻烦,但在当时本兼有限民名田之义,让兼并之风不易滋长,然制度积久弊生,也就乱了。
⑵我们只看明代黄册制度,便可由此想象唐代的账籍制度在初创时各有一番精密恳切的用意,但时间隔得久了就会弊端丛生。最先是由人运用那项制度来迁就那弊端,最后是那项制度无法保留,只有根本舍弃了来另立新制度。
⑶我们若就黄册和鱼鳞册来细想当时创立制度之用心,实有未可厚非的。册子不仅便利了政府收租的手续,而且不便于民间兼并。但论到历史趋势,自唐代两税制以来,政府只顾虑到自身财政之如何简化征租手续,而没有在经济理论上努力改革土地制度。其中原因,一是两汉以下地方行政规模日趋简陋,无法注意到此等大政策,二是唐中期以下,社会大门第势力消失,零碎的小户农田征税更麻烦了。另外,民间的舞弊取巧则更层出不穷,上面立法,下面随即跟出作弊生巧之法子,因此,册子上的田地纵然是准确,而业主花名依然可以混淆,明代远在嘉靖以前,鱼鳞册也就等于废弃了。
⑷一条鞭法是把民间差役杂项一并归入天赋项下,计亩征银,以求手续之便。但此制也如宋代的免役法一样,虽然在南方觉得是便利,在北方则各种深感不便,反对强烈。实际上一条鞭法历时没有多久也就紊乱了,并不能完全照制推行。
⑸任何一项制度的成立和推行,绝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和其他制度相配合,也必然受到某几项制度的牵连和影响,这是一整套的国家制度体系。就土地制度和租税制度来说,这两项制度相互配合、相互牵连影响之处特别大。春秋时代的井田制因简化而遭到破坏;北魏时代的均田制,也必先有三长制的整理户口册籍做准备;唐代的租庸调制因账籍制度之淆乱而不能再用,两税制因种种实际困难放弃了整顿土地制度的理想;明代的黄册和鱼鳞册也如唐代的账籍般积久弊生,淆乱不清。而且这些问题又牵涉到地方政府的各项组织与其行政效能的影响,又牵连地方自治的种种情况之不同,因此又必然牵连到各时代的社会形态。如春秋时代的封建贵族,东汉以下至唐中期的大门第,晚唐至宋明的大门第消失而小农户散漫。因此我们要了解一项新制度之成立和推行,其条件是如何的复杂,其考虑是该如何的周祥的。
4.明代兵制
⑴明代卫所就像唐代的府,一府为一所,两府相连即为卫。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遇到战事,由朝廷派总兵官领军打仗,战事结束把兵权交出,军队回归卫所。平时卫所军给田自养,无须上交赋税,这与府兵制相当。
⑵我们应该晓得,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若垮台,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并不是说文化衰败、道德堕落、政府专制黑暗,几句空洞不着边际的想象话就能道出其中之因缘。单就政治讲,每一项制度,只要推行到两三百年的,总不免会出毛病。
⑶至于武力方面,经过了几百年的太平,也该会衰落的,天下太平太久了也就忘记了战斗生活,精神懈怠,武库落后装备落后,一旦遇到满清自然抵挡不住。我们说历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这些空洞话,我们应找出历史材料,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哪里。
第五讲 清代
1.制度与法术
⑴制度与法术,大抵制度出于公,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法术出于私,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建立一制度,没有绝对的大公无私,不仅历史没有,将来的历史,要说绝无人事关系,恐怕希望也还远。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中,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帝的私心,唐代确实可以说在建立制度,宋代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明代有许多只能说是一些事。而清代则全没有了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明代的制度,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以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
2.清代的部族政权
⑴中国与欧美在政治上的一大不同:欧美人讲政治,一定要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权观念上的,所以他们有神权、王权、民权的分法;中国讲政治则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而是看重职责,只论政府该做什么事,责任是什么,是否尽责。这是双方政治思想上的一大分歧。
⑵依照历史现实看,中国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士——读书人手里,从汉到明都如此。在制度规定上,是绝没有世袭特权的,因此,士只是一种流品,而不成为阶级。若问为何中国政治会发展出这种制度,这便该进一步说到中国的政治理想之重职责而不重主权之一点上。
⑶除了士人政权外,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特殊的政权,此刻称之为部族政权。所谓部族政权,即把政权掌握在某一个部族手里,这边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族政权了,蒙古人满洲人便是此政权中之特殊阶级或特殊分子。他们都想拿一个部族来控制政府,掌握政权,这种政权当然是私心的,所以它的一切措施便不好算是政治制度,只能算一种法术。
⑷今日欧美民主国家之政权说他们是代表全民,则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何尝不可以说代表全民。读圣贤书,讲修平治齐之道,由国家考试录用,此辈读书人的意见就可以代表全民,这是中国的理论。欧美用大家选举,中国人用公开考试制度,这是方法的不同。照此说法,则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早就开放了,所以中国人一向便不讨论政府主权该何属。
3.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⑴清代中央政府
A清代沿袭明代内阁制,雍正时又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在内阁大臣中挑选,此制起初是为保持军事机密,后演变成政府实际重要政令皆出于军机处。这也就如明代一样,皇帝不出宫办事,军机处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
B清代六部承袭于明制,然而尚书权力要比明代小得多。清代六部长官已经不能对下直接发命令,且副长官侍郎拥有单独上奏权,也就是说尚书管不了侍郎。加之皇帝寄信上谕,一切命令又成了秘密,六部因此无法做事。皇权更集中,皇帝不必经过六部便可直接下发命令。
⑵清代地方政府
A清代政府不允许地方官有真正的权柄。在明代的布政使之上常设总督与巡抚,成为最高地方首长,而到军事时期,总督与巡抚仍不能做主,须由中央另派经略大臣、参赞大臣来做决策。
⑶清代的各禁区
A总共包含四大禁区:一是关东三省,是为满清留下退步;二是台湾,因郑成功之后的管理困难;三是察哈尔和绥元,目的在于隔离汉人与蒙古人;四是新疆,是为满清衣食之用。
4.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⑴清代的考试制度是当之无愧的愚民政策,清政府绝无意于把政权开放,考试只成为羁縻牢笼之一术,让汉人尝到一些甜头,开放政权之一角落,作为一种妥协之条件而止。
5.清代的统制政策
⑴满清对待蒙古、西藏等地,特设了一个理藩院来统制,这里不用汉人,不许中国人预闻,略像帝国主义国家对征服地的统治。
6.民众的反抗运动
⑴满清政府的统治下,既想讨好民众,又存心压迫知识分子,造成政治上的腐败,民变四起。如有名的太平天国运动,但太平天国集团不太懂政治,太缺乏读书人,因此不可能成功,这是满清政权存心分开中国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之成功,而辛亥革命,读书人多了,也就有所不同。
⑵我们不必纵论其他之一切,单看他们那些国名官名,就知其必然会失败。若太平天国成功,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当时的洪杨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同时他们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可有失败。
7.变法与革命
⑴康梁立宪派的失败,在于康梁等人误把中国传统政治看成为帝国专制,在于看不清满清皇帝背后是一整个部族政权在撑腰。部族政权是绝不容有所谓立宪的,所以必须要革命。
⑵在是革命还是变法的两派主张中,孙中山先生认为是非革命不可的,而革命之后还得要变法,变法的要点,则是把皇位传袭彻底废除,孙中山先生是个大政治家,认识中国,也认识西方。
⑶政治需要历史因袭,推翻满清,不能连中国之全部历史文化也一起推翻,如若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还脱离不了权。而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
总论
中国传统政治,有几条大趋势: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2.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于平等。
3.长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知识分子,至多只能维持上三代。
4.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思维导图笔记 作者: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