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
是不是生物化学学起来有点吃力!这是一张重点描述了生物化学的糖的分解的概念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归纳了糖类分解中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内容。让你从此轻松学习生化不在怕!
导图参考了人民卫生出版社方亮主编的药剂学。主要归纳总结了有关生物技术药物的知识点例如生物技术药物的优缺点以及性质等。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方亮主编的药剂学。归纳总结了有关本书绪论的知识点。包括概念、重要性、标准规范、任务、药典、药物递送系统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方亮主编的药剂学,归纳总结了药剂学有关无菌制剂以及灭菌制剂相关的知识点。例如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的种类及性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糖类分解
无氧氧化 (乳酸发酵)
过程
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概念: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十步反应降解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和H⁺和2分子ATP),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
己糖发生磷酸化(己糖激酶,转移酶)
己糖裂解为丙糖(醛缩酶,裂合酶)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唯一脱氢反应,且可被碘乙酸抑制)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NADH
两个高能物质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丙酮酸激酶)
ATP计算(无氧条件)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1)ATP
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1)ATP
2*1,3-二磷酸甘油酸→2*3-磷酸甘油酸——(+2)ATP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2)ATP
总计——(+2)ATP
乳酸生成(糖酵解)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生理意义:①不利用氧气快速产生能量 ②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氧化
概念: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情况下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大量能量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糖酵解途径(胞液)
丙酮酸氧化(线粒体)
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系(产生一分子NADH)
辅因子:焦磷酸硫胺素(TPP),FAD,辅酶A,NAD⁺,硫辛酸
三羧酸循环(TCA)(线粒体)
两次脱羧(生成两分子CO₂)
四次脱氢(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₂)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酰-CoA合成酶)(一分子GTP)
关键酶
柠檬酸合酶(裂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第一次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并生成NADH)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生成琥珀酰-CoA)辅因子:TPP,硫辛酸,CoA-SH,FAD,NAD⁺,Mg⁺
生理意义:①是生物体内物质主要的分解途径,提供大量自由能②循环中产生的许多中间产物是合成其他生物物质的原料③三大营养物质的共同通路④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质,蛋白质的共通路?①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的途径②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③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④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碳骨架接受NH₃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的共通路。
ATP的计算:
一分子乙酰CoA→10ATP
从丙酮酸脱氢开始计算:12.5ATP
一分子葡萄糖产生:2+2*2.5(1.5)+2*12.5=32(30)(糖酵解途径产生的2个H⁺有两种情况)
磷酸戊糖途径(HMP,HMS,PPP)
概念: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和H⁺,前者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生理意义:①是细胞产生还原力(NADPH)②是细胞内不同结构糖分子的重要来源,并为各种单糖的相互转变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