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课程
知识一篇关于课程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归纳了课程的概述、课程的设计、课程的改革的知识内容。赶紧收藏起来吧!
编辑于2021-06-19 23:27:01第六章 课程
课程概述
概念课程概念的几种观点
广义、狭义
广义: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学科概念
课程即经验
概念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蕴含着丰富基本而又有创造性,与潜质的一套计划与设定
表现形式(文本形式/要素)
课程方案
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
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目标与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在贯彻与落实课程方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不仅是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而且是编好教材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他也是教师领悟与掌握一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正确进行教学设计的有效工具
教科书
亦称课本,他是亦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的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课程设置的延革
六艺(周代)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孔子)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三艺
文法 修辞学 辩证法
七艺
文法 修辞学 辩证法 算数 几何 天文 音乐
课程理论发展的简介
1885年,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具有价值的问题
1902年,杜威发表《儿童与课程》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著作
1918年博比特《课程》出版被看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活动分析法:他把成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分为十大类,以此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 技能 能力 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
1949年,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出版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实施 评价结果
课程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学科课程
含义
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的,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特点
优点
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的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标,目的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诗诗分科,循循渐进的进行教学
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
学科课程符合学生认识特点,便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缺点
学科课程是一种静态的预先计划好了的课程与教材完全依据成人生活的需要,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往往忽视儿童现实的兴趣与欲求,极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导致强迫命令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造成死记硬背而遭受种种诟病,值得我们警惕和改正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赫 尔巴特 斯宾塞 博比特
活动课程
含义
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特点
优点
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
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发挥个人的潜力,提高学生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品德修养
缺点
不重视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
过于重视灵活性,缺乏规范性
对教师要求过高,不易实施允诺时极易产生偏差,学生学不到预期的科科学基础知识
代表人物
杜威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联系:
各有特点与不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
在课程设置与编制上,不可用一种课程理论去否定取代另一种课程理论,应当根据不同需要与情况分别发挥两种课程不同的特点与作用,并坚持二者之长,以补各自之短,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发挥现代课程应有的最佳的整体功能
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一元化:是指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
多样化
是指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
反映不同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
课程设计
概念
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课程的基本因素:社会 知识 学生三要素
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是设计课程目标的现实依据
知识因素与课程目标有内在联系,所以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考虑人类社会已整理好的知识科目
课程目标是直接指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素质提高的,因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发展需要是设计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
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
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
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
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
结果性目标的设计方式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表现性目标的成熟方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的概念
关系
课程内容与教科书
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
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课程内容的选择
基本事实
基本概念与原理
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的组织
泰勒提出了课程内容组织的三条规则:连续性 顺序性 整合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学科知识,逻辑上前后联系直线即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或阶段乃至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螺旋上升,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既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充和加深,且层层递进
课程改革
世界趋势
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
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优化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更新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革考试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教育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普通高中教育以分科课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