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十九章_配置与变更管理
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九章_配置与变更管理》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项目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编辑于2023-12-13 10:38:48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九章_配置与变更管理》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项目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八章_项目绩效域》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项目八大绩效域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七章_干系人管理》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识别干系人、规划干系人参与、管理干系人参与、监督干系人参与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九章_配置与变更管理》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项目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八章_项目绩效域》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项目八大绩效域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该文件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第4版)《第十七章_干系人管理》的自制思维导图。包含了识别干系人、规划干系人参与、管理干系人参与、监督干系人参与内容。根据历年考点重点,标注了重要性,详细的整合了所有内容,可以让最后中复习以及开始学习事半功倍。花了十几个小时将全章节阅读进行整理归纳,全部都是最新版的内容。
配置与变更管理
配置管理
管理基础
1. 配置项
定义
信息系统组件或与其有关的项目
包括
软件、硬件和各种文档
如:变更请求、服务、服务器、环境、设备、网络设施、台式机、移动设备、应用系统、协议、电信服务等
操作权限
由配置管理员严格管理
基本原则
基线配置项向开发入员开放读取的权限
非基线配置项向项目经理、 CCB 及相关人员开放
2. 配置项状态
分为“草稿”“正式”和“修改“ 三种
3. 配置项版本号
草稿(0.XY)、修改(X.YZ)、正式(X.Y)
4. 配置项版本管理
对配置项的任何修改都将产生新的版本
管理目的
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等现象,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配置项的任何版本
5. 配置基线
定义
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指一个产品或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的配置状况
作用
作为初始状态的参考或当前状态的一个对照
变更
必须遵循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
基线通常对应于项目过程中的里程碑,一个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基线
6. 配置管理数据库
定义
是指包含每个配置项及配置项之间重要关系的详细资料的数据库
作用
管理配置项
7. 配置库
作用
存放配置项并记录与配置项相关的所有信息
针对信息系统开发类型的项目,配置库是配置管理的有力工具
分类
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
建库模式
按配置项的类型分类建库
适用于通用软件的开发组织
按开发任务建立相应的配置库
适用于专业软件的开发组织
角色与职责
1. 配置管理负责人
也称配置经理,负责管理和决策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配置活动
具体活动
1. 管理所有活动,包括计划、识别、控制、审计和回顾
2. 负责配置管理过程
3. 通过审计过程确保配置管理数据库的准确和真实
4. 审批配置库或配置管理数据库的结构性变更
5. 定义配置项责任人
6. 指派配置审计员
7. 定义配置管理数据库范围、配置项属性、配置项之间关系和配置项状态
8. 评估配置管理过程并持续改进
9. 参与变更管理过程评估
10. 对项目成员进行配置管理培训
2. 配置管理员
负责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的主要实施活动
具体活动
1. 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系统
2. 建立和维护配置库或配置管理数据库
3. 配置项识别
4. 建立和管理基线
5. 版本管理和配置控制
6. 配置状态报告
7. 配置审计
8. 发布管理和交付
3. 配置项负责人
确保所负责的配置项的准确和真实
具体活动
1. 记录所负责配置项的所有变更
2. 维护配置项之间的关系
3. 调查审计中发现的配置项差异,完成差异报告
4. 遵从配置管理过程
目标与方针
1. 管理目标
用以定义并控制信息系统的组件,维护准确的配置信息
2. 管理方针
为了实现配置管理目标,组织应定义配置管理过程,制定配置管理相关制度
配置管理活动
1. 制订配置管理计划
定义
是对如何开展项目配置管理工作的规划,是配置管理过程的基础,应该形成文件并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处于受控状态,CCB 负责审批该计划
2. 配置项识别
定义
是识别所有信息系统组件的关键配置,以及各配置项间的关系和配置文档等结构识别
包括
配置项分配标识和版本号
步骤
1. 确定配置项范围
2. 确认和记录配置项属性
3. 为配置项定义标识符
4. 确定配置基准线
5. 确定配置结构
6. 确定配置项命名规则
3. 配置项控制
对配置项和基线的变更控制
流程
1. 变更申请
提交给 CCB
2. 变更评估
CCB 负责组织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并确定
CCB 决定是否接受变更,并将决定通知相关入员
3. 通告评估结果
CCB 把关于每个变更申请的批准、否决或推迟的决定通知受此处置意见影响的每个干系人
4. 变更实施
项目经理组织修改相关的配置项,并在相应的文档、程序代码或配置管理数据中记录变更信息
5. 变更验证与确认
项目经理指定人员对变更后的配置项进行测试或验证
项目经理应将变更与验证的结果提交给 CCB, 由其确认变更是否已经按要求完成
6. 变更的发布
配置管理员将变更后的配置项纳入基线
配置管理员将变更内容和结果通知相关人员,并做好记录
7. 基于配置库的变更控制
某软件产品升级举例
1. 将待升级的基线(假设版本号为 V2.1) 从产品库中取出,放入受控库
2. 程序员将欲修改的代码段从受控库中检出 (Check out) , 放入自己的开发库中进行修改。代码被检出后即被“锁定”,以保证同 段代码只能同时被 个程序员修改,如果甲正对其修改,乙就无法 Check out
3. 程序员将开发库中修改好的代码段检入 (Check in 受控库。检入后,代码的"锁定”被解除,其他程序员可以 Check out 该段代码了
4. 软件产品的升级修改工作全部完成后,将受控库中的新基线存入产品库中(软件产品的版本号更新为 V2.2, 旧的 V2.1版并不删除,继续在产品库中保存)
4. 配置状态报告
任务
有效地记录和报告管理配置所需要的信息
目的
及时、准确地给出配置项的当前状况,供相关入员了解,以加强配置管理工作
5. 配置审计
应定期进行
功能配置审计
1. 配置项的开发已圆满完成
2. 配置项已达到配置标识中规定的性能和功能特征
3. 配置项的操作和支持文档已完成并且是符合要求的
物理配置审计
1. 要交付的配置项是否存在
2. 配置项中是否包含了所有必需的项目
6. 配置管理回顾与改进
定期回顾配置管理活动的实施情况,发现在配置管理执行过程中有无问题,找到改进点,继而优化配置管理过程
变更管理
管理基础
1.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
如果把项目整体的交付物视作项目的配置项,配置管理可视为对项目完整性管理的一套系统,当用于项目基准调整时,变更管理可视为其一部分
2. 变更产生的原因
1. 产品范围(成果 )定义的过失或者疏忽
2. 项目范围(工作) 定义的过失或者疏忽
3. 增值变更
4. 应对风险的紧急计划或回避计划
5. 项目执行过程与基准要求不一致带来的被动调整
6. 外部事件
3. 变更分类
根据变更性质分类
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通过不同审批权限进行控制
根据变更迫切性分类
紧急变更、非紧急变更
4. 项目变更的含义
管理原则
1. 基准管理
2. 变更控制流程化
3. 明确组织分工
4. 评估变更的可能影响
5. 妥善保存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
角色与职责
1. 变更管理负责人
也称变更经理,通常是变更管理过程解决方案的负责人
2. 变更请求者
负责记录与提交变更请求单
3. 变更实施者
需要拥有有执行变更方案的内容的技术能力,负责按照实施计划 实施具体的变更任务
4. 变更顾问委员会
会负责对重大变更行使审批,提供专业意见和辅助审批
5. 变更控制委员会
通过评审手段来决定项目基准是否需要变更,但不提出变更方案
工作程序
1. 变更申请
变更提出应当及时以正式方式进行,并留下书面记录
2. 对变更的初审
一般项目经理或者项目配置管理员负责该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对变更申请的初审
目的
1. 对变更提出方施加影响,确认变更的必要性,确保变更是有价值的
2. 格式校验,完整性校验,确保评估所需信息准备充分
3. 在干系人间就提出供评估的变更信息达成共识
3. 变更方案论证
作用
对变更请求是否可实现进行论证,如果可能实现,则将变更 请求由技术要求转化为资源需求,以供 CCB 决策
评估内容
技术评估和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估
大型变更的论证
召开相关的变更方案论证会议
需要由变更顾问委员会(相关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进行相关论证,并将相关专家意见作为项目变更方案的一部分,报项目 CCB 作为决策参考
4. 变更审查
项目所有者根据变更申请及评估方案,决定是否变更项目基准
相关人员
客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等
5. 发出通知并实施
如果变更造成交付期调整,应在变更确认时发布,而非在交付前公布
6. 实施监控
除了调整基准中涉及变更的内容外,还应当对项目的整体基准是否反映项目实施情况负责
通常由项目经理负责基准的监控
CCB 监控变更明确的主要成果、进度里程碑等
7. 效果评估
关注内容
1. 评估依据是项目的基准
2. 结合变更的目标,评估变更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已达成
3. 评估变更方案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内容与实施过程的差距 ,并促使解决
8. 变更收尾
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
变更控制
1. 变更申请的控制
2. 变更过程控制
1. 对进度变更的控制
2. 对成本变更的控制
3. 对合同变更的控制
版本发布和回退计划
项目文档管理
管理基础
文档分类
1. 开发文档
描述开发过程本身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功能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开发计划、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安全和测试信息等)
2. 产品文档
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
包括
培训手册、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软件支持手册、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3. 管理文档
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
包括
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软件变更情况 的记录;开发团队的职责定义、项目计划、项目阶段报告;配置管理计划
文档质量分级
(1级)最低限度文档
适合开发工作量低于一个人月的开发者自用程序
(2级)内部文档
可用于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专用程序
(3级)工作文档
适合于由同一单位内若干人联合开发的程序,或可被其他单位 使用的程序
(4级)正式文档
适合那些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
规则和方法
1. 文档书写规范
2. 图表编号规则
3. 文档目录编写标准
4. 文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