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正压水平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较轻或需要呼吸辅助的患者,呼气末正压水平可以较低;而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较强的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呼气末正压水平可以较高。
呼气末正压水平的调节应逐渐进行,通过逐步增加或减少呼气末正压水平来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个较低的呼气末正压水平,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响应情况来调整。
在设置呼气末正压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群体,如心功能不全患者或肺水肿患者,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地设置呼气末正压水平,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设置呼气末正压的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临床表现,以及及时调整呼气末正压水平。监测的指标包括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气道峰压、气切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