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日比野宏】东京摄影学院摄影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一本以胶片打底的基础摄影书,然就了解光圈、快门速度、ISO等摄影参数还是不错的;书中最后几章讲胶片的处理感觉对现在的拍摄作用不大,PS取代了暗房~不过,如果对胶片感兴趣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编辑于2021-06-23 19:47:04相较于之前那本《【〔澳〕布鲁克·麦卡拉里】慢的艺术》作者通过详细分享自己慢生活的经历希望借此给人一下启发而言,《和这本书一样安静》就更像一本慢生活入门的操作手册。 书中大量图片和打破常规的文字排版,翻阅起来十分轻松,不过真正要感受到这本书的乐趣仅仅图书馆借阅可能不太行。 倘若感兴趣建议可以搜索一下新一点的二手书或者有活动折扣的时候入一本,跟着作者设计的方式,在书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一本适合在周末或晚上睡前读的书,作者分享了自己开始慢生活、实现慢生活的过程,给出了理清思绪、生活实践的建议,慢生活本身不需要固定模板,有意愿、清醒、平静地去生活。
一本以胶片打底的基础摄影书,然就了解光圈、快门速度、ISO等摄影参数还是不错的;书中最后几章讲胶片的处理感觉对现在的拍摄作用不大,PS取代了暗房~不过,如果对胶片感兴趣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相较于之前那本《【〔澳〕布鲁克·麦卡拉里】慢的艺术》作者通过详细分享自己慢生活的经历希望借此给人一下启发而言,《和这本书一样安静》就更像一本慢生活入门的操作手册。 书中大量图片和打破常规的文字排版,翻阅起来十分轻松,不过真正要感受到这本书的乐趣仅仅图书馆借阅可能不太行。 倘若感兴趣建议可以搜索一下新一点的二手书或者有活动折扣的时候入一本,跟着作者设计的方式,在书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一本适合在周末或晚上睡前读的书,作者分享了自己开始慢生活、实现慢生活的过程,给出了理清思绪、生活实践的建议,慢生活本身不需要固定模板,有意愿、清醒、平静地去生活。
一本以胶片打底的基础摄影书,然就了解光圈、快门速度、ISO等摄影参数还是不错的;书中最后几章讲胶片的处理感觉对现在的拍摄作用不大,PS取代了暗房~不过,如果对胶片感兴趣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东京摄影学院 摄 影 教 程 从入门到精通
1 摄影的历史 什么是照相机
照相机一词源于拉丁语中“camera obscura”,意思是黑暗的屋子。
感光材料的引进

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将注意力放在了铜版画的制板原料——沥青上,提出沥青作为感光材料的设想,成功拍摄除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感光材料的感光度非常低,曝光用了近8小时。
起名”heliogravure(太阳的绘画)“,但太阳描绘的景象不鲜亮。
1839年,法国的吉鲁工厂将画家路易斯·达盖尔研究的银版摄影商品化,开始销售吉鲁—达盖尔照相机。
利用银版作为感光材料,借助水蒸气显像,最后用饱和的食盐溶液定影,拍摄时长从8小时缩短为30分钟,景物清洗漂亮。
问题是——只能拍摄一张照片。
1841年,与尼埃普斯和达盖尔同被称为现代摄影之父的英国人威廉·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式照相法。
利用负片—正片法克服了之前相机只能拍一张照片的缺陷。
是拍摄时间缩短到了2-3分钟。
之后摄影技术不断进步,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技术普及;主流感光材料从银盐胶片变成了数码相机的感光原件,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仍与以前相同。
照相机的两项技术进步
照相机就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用感光材料进行曝光、记录影响的设备
光圈
针孔照相机拍摄时通过调节暗箱上小孔的大小控制进入镜头的光量。
单反相机,光圈上有一组纤薄的弧形金属叶片,通过金属叶片的开合调整孔径大小,进而控制进光量。
快门
孔径开闭时间的长短,已调节进光量。
感光材料的感光度高→所需曝光时间短
照相机的基本操作可分为几步:选择感光材料,确定画面焦点,确定光圈和快门速度。
相机机身上有多个按钮和刻度盘,大都是通过组合变化来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
技术因素
表现方式
摄影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2 快门速度与表现效果 低速快门与高速快门
什么是快门速度
快门是指控制胶片曝光时间的装置, 快门速度就是通过快门调节进光时间的一个参数。
有一个初始值,调整一个档位使镜头进光量增加1倍或减少到原来的1/2。
特殊的标示方法:快门速度各档刻度一般为1、1/2、1/4、1/8、1/15、1/30、1/60、1/125、1/250……

快门的构造
集成在相机镜头中的“镜间快门”
“焦平面快门”位于照相机内胶片前方
35mm的单反相机采用的焦平面快门,通过两块快门帘幕运动的时间差调节曝光时间。
横向开闭型
移动距离稍长,最高快门速度一般不超过1/1000秒
纵向开闭型
高速快门速度可达1/2000-1/8000秒
相机抖动与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越快越容易捕捉到运动物体的静止画面,并且不易发生抖动。

安全快门速度:要获得清晰的画面,安全快门速度通常要小于等于焦距的倒数(1/焦距)。

手持50mm标准镜头拍摄时安全快门速度不低于1/50秒;手持200mm长焦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不低于1/200秒。 初学者可以将快门速度调的更快一些基本确保得到较高清晰度。
如果不使用三脚架,200mm镜头手持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应不低于1/250秒。
体育摄影

快门速度越快越容易捕捉到静止画面,但在傍晚、多云天气、夜间或室内比赛时,快门速度高于1/2000秒很容易曝光不足。
调高快门速度,需考虑镜头的亮度、胶片的感光度和光线强度等。第9节会讲到通过增加胶片感光度拍摄的方法。
想要体验快门速度的效果,可以相机对准某一运动物体,通过改变快门速度拍摄一组照片,体会不同效果。
3 光圈的作用 光圈决定照片效果
什么是f值
f值(即光圈开放值)就是焦距除以镜头有效孔径(实际通过光纤的孔径)得到的数值,反映了光圈的开放程度。
无需死记f值的计算方法,只需牢记f值的序列即可。
与快门速度的计算方式一样,光圈调高1档,进光量增加1倍,光圈缩小1当,进光量减少1/2
f值的完整序列: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f/90
f值序列
光圈的f值是以1和1.4为首项,间隔成倍递增的数列。
f值每增大1档,进光量就减少一半;即镜头孔径越小f值越大进光量随之减少
光圈的开放与闭合
拍摄时放大镜头孔径(降低f值)就是开放光圈,缩小镜头孔径(增大f值)就是闭合光圈。
将镜头孔径开到最大就是光圈全开。评价镜头性能时,最大光圈值是一个重要参数,数值越小镜头性能越高。镜头的最大光圈值越小,成像亮度越高,价格也相对较高。
光圈除了具有调整进光量的作用外,还能调节景深,影响照片的表现效果。

4 适度曝光 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
适度曝光

将进光量降至1/4
进光量降低两档→缩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
增加8倍
进光量调高三档→扩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
尝试阶段曝光
阶段曝光:参照内置测光表显示的数值设定快门速度,然后调整光圈进行拍摄。
对于具有自动包围曝光功能的相机来说,设定好光圈值后,按下快门,相机就会自动进行阶段曝光。 宽容度:宽容度就是胶片能够重现光强范围,如果胶片的宽容度较大,那么即使曝光时稍有不足或过度,也能够得到调整;黑白胶片的宽容度约为6档光圈,彩色负片约为5档光圈,反转胶片的宽容度约为4档光圈。
5 景深法则 了解对焦范围
景深四法则

第一条: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第二条:用同一个镜头拍摄,主题越近,景深越小,主题越远,景深越大。
第三条:在成像范围内,后景深>前景深。
一般情况下,焦点前后成像范围深度比为1:2.
第四条: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选择光圈
根据拍摄目的选择合适的光圈值。

综合考虑景深
拍摄是不换角度,将相机镜头的光圈由f/2逐级调整至f/6,同时要随着光圈的变化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升一级快门速度降一档)→每档拍一张照片对比可见景深的效果差异。
光圈根据拍摄主题来设定,拍摄者要明白选择光圈值的理由。
6 相机的测光方式和曝光补偿 曝光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测光表
反射式测光表,能够测定被拍摄主体反射的光线量,测光模式主要分3种。

相机内置测光表
多区测光(将画面分成多块分别进行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重点在画面中央,同时兼顾画面边缘部分)
点测光(只对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进行测光)
入射式测光表
相机内置的反射式测光表以18%的灰色调的反射率为曝光标准,参照这个标准就能得到曝光适度的照片。
只要一个物体反射率接近18%灰,那么即使画面中包含其他色彩,测光表也能得到正确的测光值。不过,此情况下不能保证所有被拍摄体都能得到适度曝光。
曝光补偿与方法
曝光补偿:由于光线反射率不同,在同等光照条件下,测出的曝光值会出现2-3档的差距。例,A白沙滩白泳衣白人 VS B黑岩石黑泳衣黑人

A.颜色偏白的被摄体→反射率高
B.颜色偏黑的被摄体→反射率低
方法:调节曝光补偿转盘。
被摄体反射率高→正(数方向旋转)=被摄体颜色偏白→正=逆光→正
被摄体反射率低→负(数方向旋转)=被摄体颜色偏黑→负=背景较暗→负
曝光补偿的实际应用
测试值与实际拍摄值
7 自动曝光模式与手动曝光模式 有效发挥相机的功能
P(program)模式:相机自动确定合适的光圈和快门组合; A(aperture)模式:光圈优先; S(shutter)模式:快门速度优先; M(manual)模式:手动调整。
P模式下摄影者完全不知道拍摄时用到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不考虑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配合,只一味关注拍摄角度和取景,摄影技术难以提高。
A模式可以精确确定光圈大小表现不同景深效果,必须注意曝光补偿和选用低速快门时出现的抖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拍摄良机可以用自动对焦(AF)和自动曝光(AE)。
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反应为曝光值(EV),代表能够提供相同曝光值的所有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对于手动操作的机械相机,拍摄时先将镜头对准拍摄体,半按快门键,这时取景框内的发光二极管会发亮,指针转动,然后根据指示的数据调整光圈调节环和快门速度刻度盘即可。这是确定曝光值的一般方式。
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可以先设定为手动曝光模式,然后把光圈或快门速度设定为任意值,如光圈设定为f/5.6,相机内置的测光表就能测算出相应的快门速度。
感光度为100、光圈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
自动曝光锁定
在P、A、S模式下都适用,默认为点测光模式。
8 相机的选择 第一次买相机
如何挑选单反相机
有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VS手动机械相机,银盐相机VS数码相机,大画幅VS中画幅
想要拍摄出预期的效果,首先需要理解相机原理、镜头特性、胶片成像原理等,并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推荐考虑35mm单反相机
什么是单反相机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简称。
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取景器中看到取景角度和效果。
取景时光圈处于全开状态,即使调小f值,取景器内的画面仍然非常明亮,只要按下景深预览按钮(有的机型没有此按钮)就能在取景器内看到预设的景深效果。
测距仪联动相机

属于旁轴相机,机身内没有反光镜。多用慢速快门进行拍摄,在快照摄影中能够突出其作用。
内装小型测距仪,能够与对焦结构联动。
在取景器中能够看到两个像,对焦准确时两个像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清晰的像。VS手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对焦准确迅速,且没有反光镜的运动快门声音较小。
比较适合广角拍摄,换上远摄镜头,取景器内取景范围变得非常小影响构图。
想要熟练操作测距仪联动相机必须学会在不看取景器的情况下掌握使用各种镜头拍摄时的取景角度和表现效果,以及被摄体的距离感等。
机身的选择
实际操作一下,看看操作方式是否容易理解和掌握,光圈和快门速度设置是否容易辨认。
镜头的选择
变焦镜头
各厂商28mm-85mm普及版变焦镜头(低端)
焦距为28mm时光圈值f/3.5,焦距调至85mm时光圈值f/4.5,镜头效果比较暗。
使用变焦镜头时,即使能区分广角端和长焦端的视角区别,中焦端的视角区别也能以辨别。
中焦端内不同焦距产生的视角区别模糊。
定焦镜头
初次购买建议选择50mm标准镜头
最接近人的视角。
最大开放值为f/1.4,镜头明亮。
价格合适。
9 胶片 根据用途选择胶片
彩色负片
最为常见的一种胶片
优点:宽容度较大,种类多,价格便宜,方便冲洗。
缺点:色彩不准,不适合印刷;冲洗时需要注意胶片尺寸。
反转片
是透明正像胶片的总称
日光型
灯光型
ISO感光度

感光度就是感光材料产生光化作用的能力,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制定的感光度标准称为ISO。
感光度越低,感光材料呈现的像就越细腻;
感光度越高,感光材料呈现的像就越粗糙。
标准感光度为ISO100
胶片的处理方法
怕热怕冷不防潮
保存
冲洗
10 镜头的表现效果 摄影时对视角的考虑
35mm相机最常用的镜头和焦段: 
50mm标准镜头
“标准”的由来
人眼注视某一点时眼睛的视野与50mm标准镜头最为接近。
徕卡公司最先将35mm相机推向市场并将50mm镜头作为标准镜头,此后叫法延续。
其实,焦距40mm左右的镜头视野最接近人眼,视角为50度。
50mm指的镜头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焦距。
用途
透过取景器观察,视角有点窄:不能拍广阔的外景、不适合拍室内边边角角、拍人像要距离很近。
在近距离、大光圈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望远效果;且镜头离被摄体较远,那么缩小光圈可以得到宽广的效果。

广角镜头的特性
适合用来拍摄广阔的风景
焦距小于20mm的超广角镜头或视角约为180度的鱼眼镜头能够得到宽广的视野,但拍摄时难以掌控,画面变形非常严重。
28mm和35mm焦距的镜头时常用的广角镜头,这两种镜头景深大,能够表现恰当的距离感。
中远摄镜头的特性
拍摄肖像时,最适合用85mm中远摄镜头。
焦距为100mm左右的镜头与85mm镜头的用法相同,又称为微距镜头,适合近摄和放大拍摄。
伸缩性能强,能够拍出1:1或1:2的微距效果。
最短焦距较短。
最短焦距:每个镜头对应着一个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时,就无法完成对焦。
远摄镜头的特性
把远处的物体拍大
135mm-300mm远摄镜头
400mm以上的超远摄镜头
远摄镜头能够将远处的景物拉到面前,将光圈调至较大值就能拍出前景和背景都出现虚化的效果;此外远摄镜头还有一种画面压缩效果。
变焦镜头的用法
非常适合旅游拍摄、取景拍摄,以及取景范围受限的场合。
镜头发暗的变焦镜头掌握较难,但一些恒定大光圈镜头使用还是很方便的
11 相机的拍摄角度与取景 构图
学习摄影基础,既要有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
选择机位的要点
构图,相机的机位(构图的第一个要点)对构图影响很大。
同一被摄对象不同光线条件下可能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或许可以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
为了寻找合适角度,需要尝试站、蹲和躺等多种姿势,因为自己的视角之外还藏着不同的新鲜视角。
机位的选择也要根据镜头的焦距来考虑。
广角镜头时摄影者要尽可能的接近拍摄对象。
远摄镜头的视角较窄,镜头稍有调整,构图就会发生变化。
主次的平衡
构图的第二要点,确定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优劣是相对的。
应该遵循减法原则,即尽量将拍摄对象之外的事物从画面中剔除,直观地表达拍摄意图。
注意背景的各部分
剔除没必要的东西
加入能够衬托拍摄对象的背景
不要把拍摄对象放在画面正中间,要放在左右空间比6:4或7:3的位置
12 摄影器材与辅助工具 整理随身物品
相机的维护
准备好气吹和清洁剂等维护工具。
镜头附有尘土或污点时可用气吹吹走或用专用镜头布擦拭。
借助清洁专用的软毛刷可以清除相机内部和各处缝隙间的灰尘和杂质。
要预防受潮。
镜头表面是相机最娇贵的部位之一。
相机和镜头在长期不用的情况下容易生锈,出现各种问题。
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放在干燥少尘的地方保持。
三脚架的用法
三脚架体积较大,一般要有明确的拍摄目的才需要携带。
13 持机方法 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
基本持机方式
灵活的摄影方法

14 快照的拍摄方法 拿起相机上街吧
照片的优劣与拍摄者的感觉、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等都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拍摄前的准备
对相机操作和维护方法应该做到烂熟于心。
出发拍摄
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时,相机放在包中比较好。
一旦找到拍摄的感觉,即使没有出现想拍摄的对象,也要时刻把相机拿在手上,体会那种感觉。
确保随时能进入拍摄状态。
景深、曝光补偿和被摄体反射率等基础概念要实际在照片中放映出来,才能被人真正认识;分析自己的错误,认真反思,再拍摄;不断的重复,才能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摄影技术。
人像摄影的要点
掌握拍摄快照的方法之后,研究下拍摄对象。
街上的人……
征求同意与否
15 初级外景人像摄影 注重于模特的交流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拍摄外景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场地的选择。
外景拍摄很大程度上受天气的影响,天气无法控制需要摄影师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相机及道具的准备
拍摄脸部特写,适合85mm或100mm的中远摄镜头;200mm以上的远摄镜头拍摄画面会产生压缩感。
反光板:可以使拍摄对象的瞳孔中闪现明亮的光彩,也可以用反射光作为辅助光。
入射式测光表能够准确测出适合当前环境的曝光值。
尝试一次外景拍摄,摄影器材包括35mm单反相机、85mm或100mm的中远摄镜头(50mm镜头也可),入射式测光表和反光板等。
反光板与光线方向

反光板是通过反射光为被摄体的暗部和阴影部位补光的工具,一般多为白、银、金色,反射率较高。
拍摄中为确定反光板是否有用,可将反光板暂时撤下,然后再次使用,观察状态变化;通过反复实践掌握反光板的使用技巧。
肖像摄影的要点
拍摄面部特写时,可以取胸部以上画面。
拍摄以腰部以上部位为重点的照片时,最好把被摄者的面部拍入画面中。
不要把f值一直设为最大开放值(f/1.4前后),因为这时的景深较浅,背景容易模糊。如果要使用大光圈,f值最好设定在f/2.8-f/4。
拍摄时
摄影师与拍摄对象交流很重要,通过积极互动创造拍摄机会。
选好场地后耐心拍摄,努力捕捉拍摄对象不同的表情;过度追求表情效果也会错失好时机,有时拍摄对象的动作也很有特点。
摄影师和拍摄对象都进入状态后
可以变化场地
尝试大光圈拍摄
改变拍摄角度和构图
……
16 移动拍摄与长时间曝光 掌握拍摄技术
移动拍摄
根据被摄体移动的方向移动相机同时进行拍摄,称为移动拍摄。
当相机的移动与物体的移动节奏完全同步时,画面上的被摄体看起来就像是静止的,背景则好像是移动的。
快门速度越慢,拍出来的画面动感越强,照片也越有力度感。
有一种与移动拍摄相对的操作手法,即拍摄时将快门速度降低,相机机位保持不动。
用这种手法拍出来的照片,除静止的事物外,其他事物都会呈运动状态。
突出画面中的被摄主体。
选用超慢快门速度,一定要固定好相机,最好借助三脚架。
长时间曝光
借助三脚架可以尝试长时间曝光。 快门速度一般长于1秒,很难手持拍摄,f值要设定为较小值。
长时间曝光拍摄时,一定要将光圈放大,f值需小于f/8,快门速度可以依次设为10秒、30秒、1分钟、2分钟、10分钟……观察不同的拍摄效果。
把相机设定为B门(快门的开合完全由手动控制)时,可以用秒表计时,相机最好固定在三脚架上。长时间用手按快门容易发生抖动,这是应该用快门线辅助拍摄。
互易律失效现象,即曝光时间和快门速度可以按正比互易的规则已经失去了作用。
长时间曝光,慢于1秒。曝光1分钟和10分钟效果相差不大。
超高速快门,快于1/10000秒
多重曝光
在一张胶片上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曝光的方法。
17 了解闪光灯的构造 外接闪光灯的作用
闪光灯可以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制造人工光源,帮助相机捕捉快速运动的对象,逆光拍摄时补光…… 缺点:光线直射会产生对比强烈的阴影。
 内置闪光灯 VS 外接闪光灯 VS 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闪光灯
闪光指数(GN)
闪光灯的重要参数,表示闪光灯的功率。
通过它可以计算出闪光曝光时的光圈值
假设用ISO100的胶片拍摄,闪光灯GN为56,摄影师与被摄对象的距离(即,发光距离)为10米,那么此时的光圈值就是f/5.6.如果要将光圈放大至f/2.8,那么发光距离应该是20米。
此外,闪光灯还具有自动模式、强制闪光模式、禁止发光模式、慢速同步模式、防红眼模式等多种模式(是具体机型功能有所差异)。
同步闪光
闪光灯工作时间极短,如果相机快门速度低于既定的同步快门速度,可能就会出现闪光灯不同步的问题。若快门速度高于同步速度,部分画面可能因未充分曝光出现部分暗黑。
外接闪光灯拍摄时,首先要确保设定的快门速度在同步快门速度范围内。
慢速同步闪光的使用方法,快门速度应低于相机的同步快门速度。
举例 
这个方法既适用于室内拍摄,也适用于夜间拍摄。
还有一种利用闪光灯拍摄的方法——高速同步闪光。

反射闪光摄影
闪光灯的灯头并非一定要对准被摄体,也可以将灯头转向天花板、墙壁等。
形成漫反射
反射后光线量会降低几档。
如果天花板颜色较深,部分光线被吸收,使反射闪光起不到作用。
不同颜色的天花板反射出的效果不同,赤橙黄绿青蓝紫……
18 闪光灯在拍摄中的应用 闪光灯在摄影工作室中的应用
闪光灯光线非常强,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会产生亮斑或使背景出现对比强烈的阴影。
反光伞与反射
大部分反光伞内部都是白色的,可以先安装在灯台上,再装上闪光灯。
反光伞内要正对闪光灯灯头,这样可以使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充分照射在反光伞内侧,后经漫反射到达被摄体。
组装完成后将散的内部面向被摄体,调整照射范围。
把闪光灯的测光区对准被摄体,可以实现自动曝光;但装上柔光罩会遮住闪光灯的测光区,自动测光就失去了作用。想要得到准确的曝光值,可以在闪光灯设定为手动模式,借助测光表配合拍摄。
测光表的用法
“CORD”模式
将测光表连接到闪光灯的连接线上,然后根据胶片的感光度设定快门速度,原则上应设为同步快门速度。
不同使用情景
一般情况下,要让测光表的测光区——白色半球部位面向被摄者。
逆光拍摄时,让测光区面向被摄体的同时还要用手遮住从对面一侧照射过来的光线。
拍摄对象是人物,需将测光表放在模特面部下方,然后安东测光按钮,然后按动测光按钮。
按下闪光按钮,闪光灯工作,测光表显示相应的数值。
“NON CORD”模式
不用接连接线即可测得闪光灯的曝光值,但需要一位助手控制闪光灯的发光按钮。
反光伞加描图纸和引闪器

反光伞加描图纸→柔光箱
引闪器
能够使两台以上的闪光灯同时工作。
19 摄影棚中的模特摄影 摄影棚中器材的使用方法
进入摄影棚之前
大多数摄影棚都是通过幕布构建一个虚无的空间,属于幕布摄影棚。
需要摄影师事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基本构图,确定光线和布光方式。
根据需要,画出闪光灯的位置和分镜头脚本可以使拍摄更加便利
摄影前的准备工作
摄影棚是一种人造环境,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原则上由摄影室的工作人员按照摄影师的安排完成。
模特站位和相机机位;
安放闪光灯测试并调整光量;
试拍。
20 光的三原色与色温 色彩的再现方法
肉眼所见景象皆光源(太阳或电灯等)发出光线经物体反射入人眼形成→色彩与形状等信息。
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会呈现7种颜色。
光的三原色
蓝色,波长400-500纳米
绿色,波长500-600纳米
红色,波长600-700纳米
波长介于红色光和蓝色光波长之间的电磁波为可见光线;波长长于红色光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波长短于蓝色光的电磁波称为紫外线。
相加混色与相减混色法

相加混色,就是利用光的三原色的叠加得到另一种色彩的方法。
即,RGB。
相减混色,彩色印刷的油墨色。
即,CNY。
互补色
色温
色温是一种表示光源光色性质的指标。

21 滤光镜的用法 用滤色镜调节色调
装在镜头前,阻挡特定波长的光线,滤除某些光线,调整色彩平衡和对比度,是一种光线过滤器。
滤色镜的种类
款式
一种是镶在圆形金属环内,通过螺纹拧在镜头前段(材质为玻璃或塑料)。
多层镀膜滤光镜(MC滤光镜,可以保护镜头)
紫外线滤光镜(UV滤光镜,减少紫外线)
天光镜(减弱紫外线,调节晴朗天气环境下的蓝光等)
大致对色调没有影响,可做保护镜。
另一种是在镜头前附加一个镜架,然后将明胶滤光片插进镜架的滑槽中,称为明胶滤光镜。
明胶片可以加入各种色素→色彩丰富,价格便宜。
易磨损,需要经常更换。
种类

彩色胶片用的色彩补偿滤光镜(CC滤光镜)、色温平衡滤光镜(LB滤光镜)
黑白胶片专用的调整对比度的滤光镜
通用的特殊效果滤光镜
雾镜、柔光镜、星光镜等
尽管厂商尽力使产品达到一致的效果,但由于生产时间和过程的细小差异,产品的同一性还是会受到限制。
需要微妙的色彩补偿和形象塑造。
滤色镜的用法
使用滤色镜时的曝光补偿
安装滤光镜会减少照射到胶片上的光量,因此要相应的增加曝光量。
过滤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看到,但对于胶片却又不可忽视的影响。
黑白摄影中常用的滤色镜
黑白照片通常实在冲洗过程中调整色调,拍摄目的不十分明确时,一般不适用滤光镜。不恰当的滤光镜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负面效果。
22 黑白摄影实践 了解黑白胶片的特性
如何挑选黑白胶片
对黑白胶片来说,ISO100和ISO400的画质差别并不明显。
黑白胶片的特征
不受周围光源色彩的影响。
不用过多的考虑曝光,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拍摄时捕捉到的场景与构图。
23 黑白胶片的显影 简便的胶片显影
冲洗胶卷的步骤
①在明亮的地方用胶片夹拉出片头,没有胶片夹可以用开瓶器打开胶片盒,取出胶片。
②正式操作前,将显影液、停显液和定影液按顺序摆好,也可以将药液倒入烧杯中,一边操作。
③迅速将显影液倒入显影罐中,显影液注入结束就意味着显影过程的开始,同时按下秒表。
注入停显液。
注入定影液。
水洗。
干燥。
干燥后将胶片剪开,6张一组放在底片袋中保存。
24 暗室技术 印制黑白照片

制作接触印相照片
相纸的种类
黑白照片的印制过程
25 照片的整理方法 整理作品
将胶片放在幻灯片框中
给照片归类
制作影集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
26 评价摄影作品 欣赏作品
鉴赏摄影作品的标准
要成为专业摄影师,第一步就是树立鉴赏摄影作品的标准,准确直除自己作品中的有点和不足,然后在脑海中对摄影方法进行修改→才能在之后的拍摄中有所提高。
如优秀的作家需要好的编辑一样,摄影师也需要优秀的鉴赏者。
评价他人的作品
看过不同人的作品,才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
27 举办摄影展 发表摄影作品
不满足于现状、不故步自封,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影展的准备工作
个人影展(有赞助人VS受邀参展VS自费)→预算
会场租赁费、印刷费、裱装费、搬运费、宣传费等。
寻找能够在预定时间举办影展的场馆
会场地点
开放时间
相应费用
影展命名→确定展览的主题。
展览主题不同参观的人也不同。
制作展览作品

尺寸大小、是否需要裁切、色彩的调节;会场布置和作品摆放。
裱装、搬运和布置
却决于主办方的审美了。
每张照片最好配上标题和一段文字说明,拍摄时间地点等→利于参观者理解和欣赏。
集体展览和摄影展廊
集体影展需要参加者具备协调性和集体意识,准备过程中有很多事需要商议和集体决策。
闪光灯测光表
自动对焦锁定
18%灰是黑白的中间色,与亚洲人皮肤的反射率较为接近,是胶片显像和印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