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数学课标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课标思维导图。该导图介绍了2011《课程标准》的变化、数学课程地位,性质及基本理念、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等。
编辑于2021-06-23 22:33:35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一、2011《课程标准》的变化
(一)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5条: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基本的课程理念:学生发展为本,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数学观
数学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及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的形成:客观现象抽象概括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观:数学教学活动时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数学活动: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程主要标准: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四基”、“两能”、“四个领域”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基本活动经验
“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数学基本思想:演绎和归纳
(五)课标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关键词解释
1.几何直观: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张瑞敏在海尔公司推行的“日清工作法”,成功拯救公司的业绩。 这种工作法是收到书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启发, 要求公司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事事人人管,人人都管事, 形成目标、日清与激励的良性循环体制。 得出结论,职场人要主动学习对自己工有实际用处的知识。
2.运算能力: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
①自我导向,即要从依赖型→自我导向型
②要学会关联以往经验;
③强调实践,做事的“准备度”分为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 选择学习内容的判断:是否用得上;学习效果的判断:是否用得上。
④要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未来应用→立即应用。
⑤关于内在驱动的比较,内在因素驱动型的学习会更开心, 外在因素驱动型的学习比如考试考证,这会不快乐。
3.模型思想的建立是指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培训=图书+X,X=A1+A2+A3,(A1,方式判断;A2.规划应用;A3.规划演练), X是拆为己用,这是真正帮助学习者把核心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元素。
4.创新思想
核心:独立思考、学会思考
重要方法: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
(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性质
1.基础性
2.普及性
3.发展性
二、数学课程地位、性质及基本理念
(一)四度量:
1.度量数学课程内容选取及教学质量的准绳
2.学生所掌握的数学及具备的数学能力
3.提供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
4.数学教学评价的质量
(二)数学课程特性
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a.基础性
b.普及型
c.发展性
(三)基本理念:指导数学教育中对数学课程、学习观、评价观和信息科技观
与5条结合
(四)良好的数学教育
1.能够探索数学的本质;2.体验到数学的精神
3.进而学到数学知识;4.学会数学的思维;
5.掌握好数学的方法;6.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7.慢慢感悟和理解数学的思想;8.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数学素养
(五)数学教学活动
1.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对共同理想和价值的追求,更是一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过程。
2.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尽一切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4.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六)教学评价
1.评价理念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息。
2.评价模式: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3.评价目的: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主要目的:改进教师教学
含义1:教师通过评价,分析与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找到改进要点,提高教学水平;
含义2:专门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提出心得课题
三、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
(一)定义:数学学习的预期
社会对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之后所产生的行为或心理变化的一种预期
(二)结果目标行为动词;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
(三)过程目标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索等
作为成人的学习法,应该更注重反求诸己, 以自我为中心的应用型学习,求取书籍有帮助的部分, 并用3张便签法进行实现。
(四)课程总体目标: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四基”
b.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课程四个领域
1.结果性目标取向
a.知识技能
普遍性目标取向
b.数学思考
行为性目标取向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了解
对应数学用语:了解、知道、初步认识
理解
对应数学用语:理解、认识、会
掌握
对应数学用语;掌握、能
运用
对应数学用语:掌握、能
2.体验性目标
d.情感态度
表现性目标取向
c.问题解决
生成性目标取向
经历、体验、探索
经历
对应数学用语:经历、感受、尝试
体验
对应数学用语:体验、体会
探索
对应数学用语:探索、形成
目标前可以加上副词修饰:
五、数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1.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a.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b.设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c.设法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d.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e.把社会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f.教学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h.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g.积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J.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
k.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数学学习评价
(二)数学课程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定义:用来计划课程、选择教材、指导教师行动的范例或方案,它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设计的。
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杜威“活动教学“理论、布兰达”探究——研讨“教学法
教学结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
2.”实践操作“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弗莱登塔尔“数学化”思想
教学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
3.“讨论交流”教学模式
教学结构: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
子主题
4.“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教学结构: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疑难讲解——联系
5.“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教学结构:练习反馈——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浏览巩固——抽测达标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心
(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1.课标中“教学实施建议”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 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a.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b.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c.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7.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
a.“预设”与"生成“ 的关系
b.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c.合理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d.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2.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三段
第一阶段: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第二学段:以定性描述为主
第三学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基本理念
1.评价目标多元化
2.评价方式多样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
4.评价主体多元化
3.数学课程评价要点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b.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c.情感态度的评价
d.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e.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f.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g.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1.对数学知识的测验
2.对数学技能的测验
3.对解决问题、数学推理和交流能力的测验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这个质疑主义盛行的时代,作者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验证“拆书法” 是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比如他自己曾经写了一本书关于《拆出你的沟通力》, 就将知识体系划分为4个章节(塔楼),并有不同层次的楼层(进阶级) ,他用拆书法将几十本书中的知识分解出来,将这些知识石砖用于 构造关于沟通力这座知识大厦。
2.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环境与工具的开发利用
5.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步理解”“初步形成”“进一步体会”
“进一步理解”“初步体验”“初步认识”
案例分析用
案例分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