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赫尔巴特
该导图主要讲述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思想传播等内容,可供您学习参考。
提起卢梭,不得不提及他的一些著作,那么他的生平和天性会是什么呢?在该导图中可以全面了认识他,了解他。
杜威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该导图介绍了时代与生平、什么是教育、课程与素材、思维与教学方法等内容。可供您学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日内瓦——不来梅时期(1797-1802 ) 担任家庭教师,负责教育斯泰格尔的三个孩子,参观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二阶段:哥廷根时期(1802-1809 ) 担任哥廷根大学教授,深入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开始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并建立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柯尼斯堡时期(1809-1833 ) 担任柯尼斯堡大学哲学教授,进一步充实了其教育理论中薄弱的方面,使其理论体系更加完整。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伦理学基础 赫尔巴特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指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 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赫尔巴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知识或认识在德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 1. 在西方历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把它建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 2. 赫尔巴特系统研究了统觉、兴趣和注意等心理学问题. 3. 赫尔巴特研究哲学、心理学的动机与目的与从- 开始就与教育特别是. 教学问题直接联系在- 起,他的心理学是一种教育化了的心理学。正因如此,赫尔巴特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教高心理学的创始人。 4. 在其伦理学和心理学所建构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他把对儿童教育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儿童的管理、教学和训育( 即不道德教育) 三个部分。在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二、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坚持教育性教学原则,他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 他提出“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三、道德教育
“儿童管理”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某些恶行的预防,而训育也是为了美德的形成。
六种基本的训育方法:1. 维持的训育。2. 起决定作用的训育。3. 调节的训育。4. 抑制的训育。5. 道德的训育。6. 提醒的训育。
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 一) 经验、兴趣与课程 1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2 、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 二) 统觉与课程 1. 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的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 2. 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目的是保持课程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
( 三) 儿童发展与课程 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①婴儿期②幼儿期③童年期④青年期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从19 世纪60 年代开始,斯托伊、戚勒尔等人的宣传和研究
1868 年德国在莱比锡成立了科学教育学协会
19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德国和瑞士先后出版了2234 部有关赫尔巴特的著作
19 世纪后期,“赫尔巴特主义在德国已成为一种宗教”
1892 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赫尔巴特协会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出现对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批评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进程”理论。
1. 统觉过程的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 2. 三种教学方法: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
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 1. 注意。2. 期待。3. 要求。4. 行动。
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状态: 1. 专心,指集中于任何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2. 审思,指追忆和调和意识内容,即对由专心而得到的知识进行同化作用。
教学形式的四个阶段: 1. 明了。2. 联合。3. 系统。4.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