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学知识总结
执业药师重点难点总结!下图讲述了中药学专业知识止血药,有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白及、仙鹤草、三七等等,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功效和主治病症等,相关专业的同学赶快收藏哦!
中医治疗“疫病”的历史源流思维导图,整理了先秦两汉时期、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11章 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的思维导图,涵盖中药处方,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复核与发药。中药煎药,中药的质量变异。,药的贮藏与养护。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9章 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包括积滞、厌食、鼻渊、口疮、咽喉肿痛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11章 止血药
大蓟
【功效】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
①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外伤出血
②热毒痈肿
【配伍】
大蓟配小蓟
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小蓟
①血热尿血、血淋、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外伤出血
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①血热之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②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地榆配槐角
可治血热出血诸证,尤宜痔疮出血及便血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①血热之衄血、咳血、吐血及尿血
②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③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
侧柏叶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
①各种出血证
②肺热咳喘痰多
③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烫伤(外用)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①咳血,衄血,吐血,外伤出血
②疮痈肿毒,烫伤,手足皲裂,肛裂
③肺痈而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
白及配三七
行止并施,止血力增强而不留瘀,可治各种出血,内服外用皆宜
白及配海螵蛸
功能收敛止血、生肌敛疮,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便血效佳
仙鹤草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
①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
②久泻,久痢
③疟疾,痈肿疮毒
④滴虫阴道炎所致的阴痒带下
⑤脱力劳伤
三七
【性能特点】
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耗气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①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③胸腹刺痛
茜草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①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
②闭经,痛经,跌打肿痛,痹证关节痛
蒲黄
活血祛瘀,收敛止血,利尿通淋
①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②血瘀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③血淋涩痛
蒲黄配五灵脂
无论生用、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①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②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
③脘腹冷痛
④湿疹瘙痒(外用)
此外,可用于温灸
艾叶配阿胶
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
艾叶配香附
既疏肝理气,又散寒暖宫、调经止痛,治肝郁气滞、宫寒痛经
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①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宜便血、痔疮出血
②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苎麻根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①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②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③湿热淋痛,热毒疮肿,蛇虫咬伤
棕榈炭
收敛止血
崩漏,便血,吐血,咳血,尿血
紫珠叶
收敛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①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
②烧烫伤,疮疡肿毒
藕节
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
景天三七
化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
②跌打损伤
③心悸、失眠,烦躁不安
④疮肿,蜂蝎螫伤
血余炭
收敛化瘀止血,利尿
②小便不利,血淋
鸡冠花
收敛止血,凉血,止带,止痢
①吐血,崩漏,便血,痔疮出血
②赤白带下
③久痢不止
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①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②脾胃虚寒之腹痛、吐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