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思维导图
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思维导图,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本导图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非常值得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界说
含义:是指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和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课程。
意义:有利于全面系统的构建一套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
类型:哲理方法 一般科学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现状及问题
发展趋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有机结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和现代化。
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对象:3种“窄化”和2种“泛化”的两种倾向。
特点:系统规范性 创造性 伦理性 客观真理性 复杂性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7个)
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形成基本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
5.收集整理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
含义
层次
教育研究方法论
范式
基本方法
辅助技术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选题
选题的主要来源
选题的基本要求:要有明显差距 足够重要 可以解决的。
课题研究的设计
教育研究假设
假设的含义与作用
假设的主要类型
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
假设表述的规范要求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总体、样本、抽样的概念
抽样意义
抽样的基本要求
抽样的基本方法
确定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问题的提出或研究背景
文献综述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方法与步骤
可行性或条件
预期成果
第三章.观察法
教育观察概述
含义: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试验检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特点及优缺点:①优点:观察的有目的 客观 能动性很强 实施起来方便;②缺点:实际情况复杂 不好操控。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有结构观察 无结构观察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
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
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叙述性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评价观察法
第四章.文献法
教育文献概述
含义从广义上理解就是一切用各种符号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对研究教育有一定资料价值的客观事实材料。
作用:1.提供已有研究信息,有助于课题放向;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增强科研效益。
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书籍 (名著要籍 教育专著 教科书 工具书);报刊(报纸 期刊) ;档案资料(教育年鉴 教育法令集);专家询问;计算机网络 非文学资料。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第五章.调查法 访谈法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含义及特点:在一种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问卷 访问 座谈等科学方式,有目的 有计划地收集资料,以确认各种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类型: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一般步骤:设计访谈问题 访谈准备 正式提问
问卷法
问卷含义
问卷的特点
优点:
1.调查取样大适合大面积范围内使用
2.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
3.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4.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局限性
1.调查不够深入
2.问卷编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3.回收率低
4.受文化程度水平的限制较高
问卷的内容
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岗位,学历,所处区域,工作年限
行为表现
态度资料
问卷的类型
开放性
自由回答式
言语联想式
情景导入式
封闭式
填空式
肯否式
多项选择式
排序式
半封闭式
访谈技巧
运用口头语言
这样会使被访谈者轻松愉悦
在这种氛围下更容易打开心扉
更加亲近自然
效率更高
语气委婉从容
这样会让被访谈者感受到亲近
有助于访谈的进行
效率跟质量更高
访谈资料的整理
步骤
按照研究各地的性质,确定分析目标。
先将一部分资料仔细的阅读,把不同的回答进行归纳分析,列出一个清单。
对清单进行分析,看是否应该把有些类别合并一下,合并以后得到有限的几个大类型和各个大类型中的小类型。
用得到的类型模式去分析资料的其余部分,并对类型的分类进一步修改完善,已得到比较肯定的分类。
计算出每种类型的回答人数和百分比。
注意和借鉴
分析时,不要断章取义取义,不要割断部分语句和整个谈话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言只是形式,其背后的意义才是研究者真正需要的,所以在分析时,往往需要对资料转换一番。
为了保证分析的信度,避免分类的主观性,可以同时有几个人分别归类,然后再集中讨论。
特别注意,电话访谈20分钟面谈45分钟,群体访谈不超过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