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超全中国航天发展史梳理
超全中国航天发展史梳理,记录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等,内容详细、图文并茂,值得收藏。 已有2022年更新,可搜索下载,谢谢。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航天事业2025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卫星,运载火箭,中国航天员队伍,其他,宗旨,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天宫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中国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超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梳理,记录、梳理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等信息,内容详细、图文井茂,值得收藏,每年更新。 V.2021年版:总结脉络; V.2022年版:更新近况、补充内容等; V.2023年版:更新近况、调整逻辑、补充内容。
父母体检项目V1.0 内容源自网络,,整理了影响体检结果、常见高发癌症、60岁以上、读体检报告、留存体检报告的内容,且仅供参考,请遵医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国航天20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2020年7月31日启用
长征三号甲、乙、丙
西昌
导航、定位、授时
定位精度:分米、厘米
测速精度:0.2米/秒
授时精度:10纳秒
系统组成: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 增强系统:地基增强系统与星基增强系统
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0年底
建设北斗一号系统
1994-2003
向中国提供服务
卫星4颗
当前已退役
2012年年底
建设北斗二号系统
2004-2012
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卫星20颗
当前15颗卫星连续稳定运行
2020年底
建设北斗三号系统
2009-2018
向全球提供服务
2019
在轨卫星共39颗
向全球提供RNSS服务
2020.6.23
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升空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总计共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2020.7.31
***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后续发展
2022
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2035
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酒泉
神舟一号
1999-11-20
无人飞船
神舟二号
2001-01-10
神舟三号
2002-03-25
搭载模拟人
神舟四号
2002-12-30
神舟五号
2003-10-15
杨利伟
神舟六号
2005-10-12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09-25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
2011-11-01
神舟九号
2012-06-16
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十号
2013-06-11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一号
2016-10-17
景海鹏、陈冬
神舟十二号
2021-06-17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神州十三号
2021-10-16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乘组两次出舱
2022-4-16
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天宫空间站
投用时间:2022年前后
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
舱室
天和核心舱
2021年4月29日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
文昌
对接
空间实验舱梦天
空间实验舱问天
货运飞船天舟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
2017年4月20日
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
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天舟二号
2021年5月29日
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
天舟三号
2021年5月18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将于9月实施飞行任务。
天舟四号
神舟飞船
嫦娥探月工程
无人月球探测
载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
探月工程一期
嫦娥一号卫星
2007年10月24日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月球南北极的三个环形坑命名为“毕昇”“蔡伦”“张钰哲”
探月工程二期
嫦娥二号先导星
2010年10月1日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嫦娥三号探测器
2013年12月2日
“玉兔号”月球车
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
广寒宫
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
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
2018年12月8日
鹊桥 (嫦娥四号中继星)
2018年5月21日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中国首颗、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
把在月面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出的科学数据第一时间传回地球
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玉兔二号
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着陆器
天河基地
着陆点周边区域
周围的三个环形坑叫做“织女”“河鼓”“天津”,再远处的一座山峰叫做“泰山”。
探月工程三期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
2020年11月24日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
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祝融号
祝融号和着陆平台自拍照
2020年7月23日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
2021年5月15日0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器顺利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
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 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 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 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 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 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鸿雁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
发射“鸿雁”全球卫星通信星座首颗星
2018年12月29日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由300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
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
提高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精度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空间望远镜
2015年12月17日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016年8月16日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量子通信
美国火星探测器
勇气号
机遇号
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美国GPS
俄罗斯GLONASS
欧盟GALILEO
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