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1840):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此,中国门户洞开,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他们把目光投向国门之外,开始了“师夷长技”的探索。1856—1860年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1984):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影响:《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了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戊戌变法(1989):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等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发动政变,使维新变法归于失败。这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八国联军侵华(1901):签定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