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的文体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古代的文体笔记,包括各种散文特点和代表作品以及不同朝代的分类方法等内容,值得收藏。
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汉硕考研。包含发展历史:巩固和发展阶段、恢复阶段、蓬勃发展阶段;现状和趋势: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和评优工作、教材开发有了新的突破等。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概括了语法、语义和语用、文字、语言的演变和分化、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演变等内容。
郭锡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概括了引用、譬喻、代称、并提、互文、夸饰、倒置、委婉等修辞方式的定义和分类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古代的文体
散文
史传文
又称:历史散文
体裁
编年体
特点
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优点
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强
缺点
不便于集中地、广泛地介绍人物
作品
最早的作品:《春秋》《左传》
司马迁《资治通鉴》,明显继承了《左传》的传统
纪传体
以写人物为中心
历史散文形式上的一次革命
不限于死人,活着的人也可以立传
作品及其发展
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本纪、世家、列传等体裁,开创了以记述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先例
在形式上也有发展,除“传”之外,还有“行状”或者“行述”“行略"“事略”等
个别作家把目光转向下层社会的普通百姓。
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问题的全部情况。
首创
宋代袁枢
后人将《左传》及宋元明清史都编成了纪事本末
自传体裁的产生也与司马迁有关
现存《太史公自序》要算最早的散文了
屈原的《离骚》虽然有自传的特点,但是属于韵文
传记散文进一步发展,还影响到了小说、古诗等文学形式
说理文
分类
哲学论文
政治论文
史论
文论
我国最早的说理文流传至今的是《论语》
语录体说理文
形式短小、哲理性强、对话的形式
没有题目,没有完整的思想情态,知识只言片语的汇编。
真正可以称之为论说文的,要从《墨子》算起
墨子把说理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主题明确,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战国时期
《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论
议论
说理方式
议论为主
主要有
人物论
苏轼《留侯论》
专题论
贾谊《过秦论》
说
说明
解释为主
阐述关于某一事物、问题的道理
《师说》是阐述关于“师”的道理
一般不用说这种形式来评论人物和大的政治问题
另一类“说”很接近于文学散文,其特点是借物以喻理
寓言
用比喻或故事来说明某一哲理
有时候“论”“说”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楚
辩
驳论,驳正一个错误观点或不可信的事实
原
始于唐
作者
韩愈、皮日休
黄宗义《原君》《原臣》
对一种理论、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加以探索、考察
杂记文
范围较广,除史传、碑文外,其他的记叙文大都可以归于杂记文
记山水地理的
《郦道元《水经注》
柳宗元《柳州八记》《徐霞客游记》
写景物和社会风土人情的
《洛阳伽蓝记》
记事的
《狱中杂记》
《病梅馆记》
记物的
《核舟记》
以记事为主
但也有夹叙夹议
甚至议论多于记事
《岳阳楼记》
笔记文
杂记文中很大的一个部类,古人常将其归于小说类
古人所说的小说指“残丛小语”,“街谈巷语之说”
以纪事为主
篇幅短小、内容五花八门
刘义庆《世说新语》
沈括《梦溪笔谈》
顾炎武《日知录》
应用文
1. 奏议
臣下给皇帝的书信、报告
其中有奏、议、书、疏、表、状、封事、札子等。
《论贵粟疏》《治河议》《出师表》《谏逐客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戊午上高宗封事》
对策
奏议的一个附类
皇帝命题,应举者回答问题,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
2. 诏令
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其中包括策书、制书、诏书、戒敕等
檄文
诏令的一个附类。属于军用文书,往往是敌对双方用来夸己之美,揭人之短的文告
另用来表示上下关系的文书
教
侯王对臣下的文告
笺
下级给上级的文书
3. 碑志※
碑铭
墓志铭
始于汉朝
4. 哀祭
包括哀辞、祭文、诔等,都是哀悼死者的文辞,一般都是韵文
《王仲宣诔》《祭石曼卿文》
5. 铭
作用
祝颂
规诫
内容
记功
器皿铭
宫室铭
座右铭
一般都是四字句,最短只有几句话
6. 箴
往往是自我警戒的格言
基本上是四字韵语
7. 赞
主要用于表彰、赞扬历史人物
四字韵语
8. 颂
用于歌功颂德
一般是四言韵语,但也有不押韵的
《泰山颂》季羡林、杨辛
都属于韵文,但是从作用来说,可以归为应用文
9. 送序
唐朝才有
从表达方式上来说,送序是说理文,但它是专门用来赠送友人的,也可以算作应用文
不同分类法
曹丕
曹丕是最早研究文体特点的一个人
《典论·论文》
奏议
书论
铭诔
诗赋
晋代
研究文体的专著
南朝
《文心雕龙》
分体选文的集子
《昭明文选》
明代
吴讷《文章辩体》
徐师曾《文体明辨》
清代
《古文词类纂》
清代姚鼐编纂的古文选集
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
依照文体分为13类
1. 传状
史记文
2. 论辩类
3. 书说
4. 杂记
5. 奏议
6. 诏令
7. 碑志
8. 哀祭
9. 赠序
10. 箴铭
11. 颂赞
12. 辞赋
韵文
13. 序跋
书首有序录,略述各类文体特点
书中有评点,宣扬桐城派文学特点
现在的分类
诗辞歌赋
铭箴颂赞
骈文
特殊的文体,自成一体
说是散文,又讲究平仄对仗
说是诗歌,却又不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