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章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章消化管思维导图,从消化壁的一般结构、口腔与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展开,包含大部分知识点和细节。
编辑于2021-06-28 19:58:30第14章 消化管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除口腔与咽)【自内向外】
黏膜(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
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咽、食管、肛门):保护功能
单层柱状上皮:消化吸收
固有层
疏松结缔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黏膜肌层
薄层平滑肌,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
黏膜下层
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
皱襞:(在食管,胃,小肠,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扩大黏膜表面积
肌层
除食管上段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分为平滑肌
分层
内环行
外纵行
胃肌层分层
内斜
中环
外纵
间质卡哈尔细胞
位于肌间结缔组织,多突起状,核椭圆,胞质较少,含较多线粒体,HE不易辨认
可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接传递给平滑肌细胞,引起肌层节律性收缩
外膜(最外层)
浆膜
消化管中段,包括胃和肠的最外层,除薄层结缔组织,还有间皮覆盖
保持肠胃外表面光滑,利于蠕动
纤维膜
消化管上段(咽和食管)及下段(直肠)的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一、口腔与咽
口腔黏膜一般结构
复层扁平上皮
内有感觉神经末梢,口腔底部上皮薄,通透性高,利于某些化学物质的吸收
固有层
结缔组织突向上皮形成乳头(内有感觉神经末梢),内富毛细血管
舌
组成
表面的黏膜
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
深部的肌层
纵行的骨骼肌
横行的骨骼肌
垂直的骨骼肌
舌腹面
黏膜薄,表面光滑
舌根部
黏膜内有许多淋巴小结,构成舌扁桃体
舌背部
舌乳头【黏膜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
丝状乳头
数量最多,遍布舌背,圆锥形,中央固有层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和神经,表面覆有复层扁平上皮;脱落的角化细胞与唾液和食物残渣等混合,黏附于舌的表面,形成薄的舌苔。
菌状乳头
数量较少,主位于舌尖与舌缘,散于丝状乳头之间,内有味蕾;固有层富含毛细血管
轮廓乳头
10余个,位于舌后部界沟前方;形体较大,乳头周围的黏膜凹陷形成环沟,沟两侧的上皮内有较多味蕾,固有层中有浆液性的味腺,导管开口于沟底
味蕾
卵圆形小体,主要位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基部位于上皮的基膜上,有一小孔开口于上皮表面,称味孔
细胞
味细胞
梭形,多位于味蕾中央,顶部微绒毛(味毛)突入味孔,基部与味觉神经末梢以突触相连
支持细胞
梭形,较多,位于味细胞之间
基细胞
矮锥体形,是味细胞的前体干细胞,位于味蕾基部
可感受四种基本味觉:甜、苦、酸、咸:甜咸感在舌尖,酸苦感在舌的两侧及舌根
牙
牙冠:露在外面的
牙根:埋在牙槽骨内的
牙颈:两者交界部
牙髓腔:牙中央
牙根孔:开口与牙根底部
组成
牙本质(牙的主体结构,包绕牙髓腔)
牙本质小管
从牙髓腔面向周围呈放射状走行,越向周边越细,且有分支吻合
间质
位于牙本质小管之间,由胶原纤维与钙化的基质构成,化学成分与骨质相似,但较骨质坚硬
成牙本质细胞
位于牙本质内表面,其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称牙本质纤维
釉质(人体最坚硬的结构,位于牙冠表面)
釉柱
呈棱柱状,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从与牙本质交界处向牙冠表面成放射状排列
苪氏线(釉质的生长线)
是釉质内一种以牙尖为中心的弧形线
极少量的间质
牙骨质
包在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组成结构与骨组织相似
牙髓
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对牙本质和釉质具有营养作用,牙髓与牙本质间有一层排列整齐的成牙本质细胞
牙髓神经
从牙根孔进入牙髓腔,在成牙质细胞层下形成神经丛
牙周组织
牙周膜
位于牙根与牙槽骨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胶原纤维束,其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伸入牙槽骨,将两者牢固连接
牙槽骨骨膜
牙龈
包绕牙颈,是由复层扁平上皮及固有层组成的黏膜
咽
消化管和呼吸道的交叉部位
口咽
鼻咽
喉咽
黏膜
上皮
口咽表面覆以复层扁平上皮,鼻咽和喉咽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固有层
结缔组织内富含淋巴组织及黏液性腺或混合性腺,深部有一层弹性纤维
肌层
由内纵行与外斜或环形的骨骼肌组成,其间可有黏液性腺
外膜
为富有血管及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纤维膜)
二、食管
食管腔面有纵行皱襞,食物通过时管腔扩大,皱襞消失
黏膜
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
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形成乳头突向上皮
黏膜肌层
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黏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黏液性的食管腺,其导管穿过黏膜开口于食管腔,分泌的黏液布于食管表面,利于食物通过;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淋巴小结
肌层
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中1/3段兼具
内环行
食管两端内环行肌稍厚,分别形成食管上、下括约肌
外纵行
外膜
为纤维膜
三、胃
胃充盈时,皱襞消失
黏膜
黏膜表面有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不规则形的胃小凹
单层柱状上皮
主要由表面粘液细胞组成,核椭圆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
上皮细胞分泌物中富含中性糖蛋白,分泌至细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膜,可防止高浓度盐酸与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以及食物对上皮的磨损
相邻柱状细胞在近游离面处形成紧密连接,起屏障作用,防止胃腔内的化学物质进入胃壁,
胃上皮每2~6天更新一次
固有层
胃底腺
又称泌酸腺,呈分支管状,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
主细胞
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下半部
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
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核上方充满酶原颗粒,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
又称泌酸细胞,在腺的上半部较多
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位于细胞中央,可有双核,胞质强嗜酸性
细胞内分泌小管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颈黏液细胞
较少,位于胃底腺顶部,常呈楔形夹在其他细胞之间,核扁平,居细胞基底,核上方有很多黏原颗粒,HE染色浅淡
其分泌物为可溶性的酸性黏液,对黏膜有保护作用
干细胞
存在于从胃底腺顶部至胃小凹深部一带,胞体较小,呈低柱状
可不断分裂增殖,向上迁移可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向下迁移可分化为其他胃底腺细胞
内分泌细胞
ECL细胞
分泌组胺,主要促进邻近壁细胞的泌酸功能
D细胞
分泌生长抑素,既可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功能,又可通过抑制ECL细胞而间接地作用于壁细胞
贲门腺
分布于近贲门处宽1~3cm的区域,为单管或分支管状腺,分泌黏液和溶菌酶
幽门腺
分布于幽门部宽4~5cm的区域,此区胃小凹很深
幽门腺为分支较多而弯曲的管状黏液性腺,可有少量壁细胞,还有很多G细胞,产生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
这三种腺体的分泌物混合组成统称胃液
胃液含有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大量水,NaCl、KCl等
黏膜肌层
内环
外纵
黏膜下层
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含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群的脂肪细胞
肌层
内斜
中环
在贲门和幽门处增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
外纵
外膜
浆膜
四、小肠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黏膜
子主题
子主题
黏膜下层
子主题
子主题
肌层
子主题
外膜
子主题
五、大肠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盲肠、结肠与直肠
黏膜
表面光滑,无绒毛;在结肠袋之间的横沟处有半月形皱襞,在直肠下段有三个横行的皱襞(直肠横襞)
单层柱状上皮
吸收细胞
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以及大肠内细菌产生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大量杯状细胞
固有层
内可见孤立淋巴小结,有稠密的大肠腺(分泌黏液是其重要功能),呈直管状,含吸收细胞、大量杯状细胞、少量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无帕内特细胞
黏膜肌层
内环
外纵
黏膜下层
在结缔组织内有小动脉、小静脉和淋巴管,可有成群脂肪细胞
肌层
内环
内环行肌节段性局部增厚,形成结肠带
外纵
外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带间的纵行肌菲薄,甚至缺如
外膜
在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浆膜;在升结肠与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后壁为纤维膜;在直肠上1/3段的大部、中1/3段的前壁为浆膜,余为纤维膜
外膜结缔组织中常有脂肪细胞聚集构成的肠脂垂
阑尾
具有黏膜免疫功能的器官
管腔小而不规则,大肠腺短而少
固有层
内有极丰富的淋巴组织,大量淋巴小结可连续成层,并突入黏膜下层,致使黏膜肌层不完整
肌层
很薄,外覆浆膜,富含血管
肛管
在齿状线以上的肛管黏膜结构和直肠相似,仅在肛管上段出现了纵行皱襞(肛柱)
上皮
在齿状线处,单层柱状上皮骤变为轻度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大肠腺和黏膜肌消失,白线以下为和皮肤相同的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含有很多黑色素
固有层
出现了环肛腺(大汗腺)和丰富的皮脂腺
黏膜下层
结缔组织中有密集的静脉丛,如静脉淤血扩张则形成痔
肌层(由两层平滑肌构成)
内环
内环行肌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
外纵
近肛门外,外纵行肌周围有骨骼肌形成的肛门外括约肌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
子主题
子主题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子主题
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细胞基底部有密集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
许多线粒体位于内质网扁囊之间
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牙髓神经接受感觉的特点
不能区别刺激的性质,对任何刺激均以痛觉反应出现
缺乏定位感觉,不易确定刺激发生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