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最后一英里》思维导图
了解人们心理和利用洞察力的范畴,解决末端问题的工具。将如何与何时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依靠洞察力,将复杂的人的行为理解并且发生改变。
编辑于2021-06-29 07:42:40最后一英里
释义:
电报早期就已经出现了,指的是通信到达消费者之前的一些环节。目前亦能适用于其它不同的行业。如公共交通,产品,政府计划。
为什么要学习最后一英里
了解人们心理和利用洞察力的范畴,解决末端问题的工具。将如何与何时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依靠洞察力,将复杂的人的行为理解并且发生改变。转化—审核—干预
改变人类行为的核心方法:
所有的事业总结起来就是-我的组织从事着改变人类行为的事业。
四种行为变化的方法
限制方法-律师
在以下情形是有用的
一,当行为对社会产生具有高度风险,利用其他风险,例如犯罪故意欺诈污染,违反社会价值观或道德观,例如种族歧视言论,自由的后果 二:当表现出第三者效应以及行为的后果并未完全被个体或企业消化时 三:当正在建立的标准,可以提高生活水准或保护个体,例如最低工资要求产品安全时 四:当强制执行可行且性价比高时
在以下情形是可以规避的
一:当规定被理解为过度限制或侵扰时 二:当个体可能会做出明确的反应或破坏监管时
当选择架构可以起作用时
强制执行可以实施,但效率可能不高。选择架构可能会帮助提高依从程度
激励方法-经济学家(税收,处罚,政府奖助,补贴)
在以下情形是有用的
一:当因成本和收益而引发的行为时,以及当双曲贴现没有起效时,也就是说,眼前有收益但损失较大 二:当激励措施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 三:当市场表现与激励措施合拍,并且双方并无抵触时,例如对节能产品的补贴与更廉价的产品直接竞争。对计算机征收绿色税收,肯定对市场在努力销售的最新和最好的产品不利。
在以下情形是可以规避的
一:当行为因为公平利他或社会规范而引发,例如器官捐献 二:当税收和处罚为参与行为设立许可证时
当选择架构可以起作用时
行为受到认知影响因素(例如损失厌恶,现状)的影响。选择架构可以帮助凸显激励措施或减少获得激励措施的特殊障碍
劝导方法-市场营销者(广告信息披露宣传素材)
在以下情情形是有用的
一:当与其他政策工具配合使用时 二:当鼓励学习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提高决策技能式
在以下情形是可以规避的
一:当信息以复杂的方式呈现时 二:当信息与媒体或其他影响者的宣传发生冲突时
当选择架构可以起作用时
当信息过,过于复杂时,选择架构可以帮助改善使用,助推技术,例如凸显和简化的信息处理过程
选择架构/助推-行为科学家
以一种可以预料的方式,在不禁止任何选项或者显著改变经济后果的情况下改变人们的行为,而助推是指选择架构的任何一个侧面
在以下情形是有用的
一:当自由选择很重要,以及个体偏好改变时 二:当经济激励或处罚措施不适当时 三:当行为受到认知影响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将意愿转化为行动,这一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四:当助推与目前的规定或激励措施合拍时
以下情形是可以规避的
一:环境可能是因为市场中的企业或其他机构而发生改变,可能需要通过附加规定为市场行为设限。激励措施可能需要做出改变,以便改进与政策目标相一致 二:助推的预期结果可能与个体的意愿相违背
选择与决策的三种方法
经济方法:消费者被假定拥有评估各种产品效用的能力,但是依然违背完整性,传递性和替代性。
认知方法:将决策视为一系列信息处理操作,包含条件化决策Contingent decision making,自适应决策adaptive decision making.
社会心理学方法:了解并解释个体的想法,感觉和行为如何受到实际的想象的或暗示存在的其他人的影响
比方,比方说人的角色为什么会受到大众的影响呢?因为参照的群体的反应会给他们额外的信息和知识。二人们更偏向于丛众,因为这样自己认为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对应影响力中的社会认同感。
选择与决策的四大核心主题
启发式决策和由此产生的偏倚
普通人在做决定时会过度依赖获得的第一手信息
1.现状即使环境中的一个变化可能会提供较好的选项,但个体依然保持自己目前状况的倾向。 2.禀赋效应:与一件尚未获得的物品相比,重视已经拥有的某件物品的价值并付出更多的倾向。 3.证实偏倚:接受证实某人意见或结论的信息,而不是矛盾信息的倾向。 4.心理账户:在心里将钱分配到几个“账户”中,例如“服装”或者“娱乐”账户,这些账户不可以随意互换。 5.意志力: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只拥有一定程度的意志力,以及意志力需要定期补充的事实。 6.双曲贴现:着重现在可以获得的收益,而不是未来的收益。因此,对未来的成本的感受不如对现在付出成本的感受深。 7.选择超载:存在太多可供决策的选择,其难以评估和决定。 8.信息超载:环境中存在太多妨碍个体评估和做出好决 策的信息。 9.可用性偏倚:使用内心真正想到的信息做决策,而不是使用一整套评估所有选项的事实做决策。 10.代表性:使用相似的属性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此相对的是使用更全面的统计学方法(例如,基准利率)确定可能性。 11.锚定与调整:根据相对于特定参考值(即锚定)做出调整进行评估。 12.社会认同:确定决策时,留意同侪的行为,而且倾向于遵守同侪共同做出的行为。
情境对选择的影响
情境可以通过改变两个替代选项的架构改变消费者对于两个选项的感知。吸引效应与折中效应。偏好具有充分的可塑性,情境可以改变偏好。
关于过度选择
因过度选择导致的选择复杂化会产生若干重大后果比如延期不参加,一个较小的选择组合会鼓励人们做出多样化,甚至富有侵略性和或有风险的组合。当选择太复杂,人们宁愿锁定默认选项。利用其他人的选择来为自己的选择提供启发。
如何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1.简化选择 2.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偏好和折中心态。比如以网页为基础的智能应用软件可以帮助网购者找到满足的产品以及服务。协同过滤助手可以基于个体消费模式信息向用户做出推荐。比如抖音根据你的浏览模式向你推荐短视频。3.组织并消除选项,将个体已经明确的偏好去掉一些组。4.鼓励以属性为基础做出决策。5.以及外包决策。
关于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只限于未来-跨越时间的选择
预先承诺加锁定
时间心理学
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与理解
人们对于等待时间的估计并不强
记忆模型
人类如何回忆过去经历:有涉及人物,物体和事件的单独信息片段,并将其放入仓库或者储藏室。信息处理的结果作为独立的信息表征,并以生成时间为序被传输并储存在相应的仓库中。在检索阶段,储存在记忆库中的记忆标记物被审查并被用于做出判断。
等待环境起作用的理念
当一段经历富含认知和感觉改变时,时间似乎流逝的更快。但是此类经历会导致更多的标记物出现,我们回忆时感觉是冗长的。
人们做预算以及在心里解释时间的方式,如果在心理上接受了,等待多长时间,那么节省多少时间也没有什么用。
人们思考未来时间持续方式,我们把时间按照周月学期,并根据他们属于哪种类别来对待他,如果属于现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关注。
完成任务中的对于心理的积极影响
取得进展,最好的设计理念是,稳定的进展的排队系统,优于另一个在快速进展阶段和无任何进展阶段穿插分布的排队系统。2.避免任何形式的反向进展3.如果反向进展是有必要的,那么在行程中越靠后越好。
社会比较,当消费者思考是否退出,如果正在排队的消费者身后排了很多人,那么他也更愿意等下去。反事实思维。
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延展:把事情做好的含义:人们通常会把未来的时间分成两类,现在的和以后的,如果我们创建不同版本的日历,则会对事件属于的类别产生影响。2.应对时间尚早,不必着急的问题,有些行动的潜在消极后果还远在天边,所以我们有时候并不踊跃的改变,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可以通过增强自我和未来自我之间的联系,比方说可以用明显暂时的标志物来划分时间,医生会提醒那些正在过50岁生日的患者,他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第二种方式是增加未来自我的同理心,比方说让人看到自己以后的样貌,并且做出更有利于未来的自我选择。
行为科学家如何进行实验
科学实验同行为科学的相似之处
科学家在做科学实验的验证模型可以适用于行为实验,两方都能将不同环境下对一实验对象的反应完整的体现出来。将使得我们以一种更加细腻的方式去审视材料所呈现的内容。
科学实验同行为科学的不同之处
行为科学理论可以预测一个特别的结果,在一个大规模的人群中发生的可能性。人的行为不同于自然界的事物,人是有多样化的。
如何编制实验程序
如何设计实验去研究PAD效应呢(每日一便士)
1.识别原因和结果,最简单的是设两种条件在广告内容和产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只改变展示价格的方式,人们会做出哪些决策? 2.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用哪种基础心理学来解释?比方说一便士的价格,让我感觉负担得起,因此可能更会去消费。负担能力是一种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中间状态。Pad,价格会触发一个对比过程,增加了对负担能力的感知。 3. 调节变量
实验的研究类型
检验已经有共识的助推或者了解助推的影响力适合用现实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如果检验理论和揭开潜在心理则适合用控制类型的实验室实验假设选择
选择修复
定义:帮助改善选择的积极意愿
2个断言
1.人们希望做的事和最终做的事存在差异,而且意愿和行动之间也存在差异
2.目标是精心选择的和最好意愿构建的,然而行动会因为某种形式的认知障碍而功亏一篑。
1.选择复杂化和选择超载问题
2.存在架构问题
3.情境为选择者悄悄制造的感知问题
4.认知惰性在发号施令,选择只是被动进行,没有存在一个决策点而不做处理
三个方法
助推+拐杖+激励(缺一不可)
关于选择与决策的三种方法里面的经济学方法我的思想
作者认为人,人的选择有时候并不会按照经济,学里面的一些原则。其中作者提到的替代性,的AB两种选择,如果将A中的条件,简单与B选项中的某些条件相抵消之后,我们的决策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个人认为作者有点偏离实际了,我对不同的模型不认为能够简单的用数学算法来表示。
推荐人对于这本书的解读
1.教人如何做行动的巨人,不做思想上的矮子。 2.人们的选择与决策并不取决于理性,精确,情感。而是由微环境。想要改变行为和选择,就要重新设计选择的微环境。
我的第一印象
引导我们如何看待现实的问题,一种全新但是却包含科学的方法。
释义感悟:
我目前从事的餐饮业,我把主要的产品抬高了价格但是销量大幅度下降了。我是不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感受呢?消费者有哪些心理层面的问题导致他们不再购买我的产品呢?1.取消了免费的可乐,原本0元的可乐,现在不包含搭配烤鱼饭的饮品导致不想在我这家店下单。2.加价后并没有弥补落差的补偿出现。3.新客户接受高价烤鱼吗?我们的口碑有足够的影响力促使客户点选我们的烤鱼吗?4.疫情期间客户的日常支出会不会有所影响呢?5.我们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到位了吗?有没有让顾客知道呢?6.口味方面有没有让客户依赖呢?7.宣传有没有做好呢?8.产品布局以及产品图片是否需要更新呢?9.产品归类问题 10.烤鱼季节性因素的应对方案?
等待环境下的确当别人在我等待期间频繁的引起我的注意力我会感到不耐烦。反而别人沉默我还不会那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