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思维导图,包含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和计算、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应用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概念: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正方形
特点:正方形有四条边,且每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概念: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周长的认识和计算
概念: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计算公式
长+宽=和,和×2=周长
长+宽+长+宽=周长
长×2+宽×2=周长
边长×4=周长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应用
已知周长,用周长÷2=长+宽;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例题:一个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度的和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解析:相邻的两条边即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长+宽=8(分米),根据周长÷2=长+宽,可知周长=8×2=16(分米)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例题:一根长40厘米长的线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长40厘米的线正好围城一个正方形,即此正方形的周长为40厘米,根据边长=周长÷4,可知边长=40÷4=10(厘米)
篱笆问题:最长=长×2+宽 最短=宽×2+长
例题:王大爷打算靠墙围一个长方形羊圈,长是8米,宽是5米,怎么围最省篱笆?
解析:根据题意,要求最省篱笆即周长最短,根据最短=宽×2+长,可知5×2+8=18(米)。
知识拓展: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图形,拼一行,拼出的长方形周长最长。拼出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
例题:把9盒如图所示的牙膏用胶带捆在一起,怎么捆最节省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
解析:根据题意,牙膏盒的侧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要把牙膏绑在一起并且最节省胶带,根据拼出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则应该把9盒牙膏按照3行3列的样式摆放,即可得到一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而胶带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即周长=15×4=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