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南宋时期绘画
这是一个关于南宋时期绘画的思维导图,包含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南宋时期绘画
山水画
南宋四家
李唐:用严谨的造型、劲健的笔墨,表现出北方山水的雄伟气势,晚年的山水画则用笔简练概括、构图精练,意境优美,创立了大斧劈皴,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风格。 传世代表作:《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
刘松年:他擅长山水画、人物画、界画,绘画功力深厚,画风精细严谨、细腻典雅。 他的山水画在构图上也是选取局部之景,画面中大片留白,虚实对比、富有诗的意境。 山水画代表作品:《四景山水图》
马远:能画山水、花鸟、人物,尤其擅长山水画 ,对南宋后期院画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山水画在取景上大胆剪裁、构图简练,往往只表现山水的一角或半边景物,背景留出大片空白以突出景观,形成虚实对比,扩大了画面的空间,营造出诗化的意境,这种“边角之景”被称为“马一角”。 代表作品:《踏歌图》
《踏歌图》 画面构图采用了“边角之景”的方法,山石用斧劈皴,用笔苍劲而简略,老农的形象刻画诙谐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
夏圭:与 远并称“马夏”, 。 在构图上 , 取景善于以小见大,大多表现半边或一角的景物,近景突出,意境辽阔深远,被称为“夏半边”,与马远一起又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区别:马用笔粗犷有力,多运用大斧劈皴,夏圭则好用秃笔,用笔更为简率,多运用“拖泥带水皴”,水墨淋漓。 代表作品:《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除以上四人外还有赵伯驹、赵伯骕等人。他们的青绿山水画代表了南宋院体画的另一种风格,如赵伯骕的代表作《万松金阙图》,描绘了江边月下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松林以及林中的楼阁,画中景物点染与勾画相合,先以水墨勾、皴、点、染,然后敷以青绿色彩,笔法精细繁复,设色清丽雅致。
人物画
南宋时期城市商业繁盛,市民百姓对绘画的需求依然强烈,为适应年节的需要, 门神、钟馗等节令画非常兴盛,人物故事画的发展也达到了相当高度
李嵩:传世作品:《货郎图》、《骷髅幻戏图》 《货郎图》细致地描绘了妇女和幼童围观货郎担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被货郎担所吸引的妇女和幼童的神情动态,并且刻画了几只小狗,也起到烘托欢快热闹气氛的作用。
苏汉臣:擅长画人物、仕女及道释画, 他用笔工整细劲,善于把握不同环境下儿童的心理状态,所画儿童天真活泼。 代表作品有《秋庭戏婴图》 《货郎图》等。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着重描绘了蔡文姬与她的丈夫、孩子告别的情景。画家重点刻画了蔡文姬在即将启程时,与丈夫斟酒饯别,她表面平静看不出悲伤的情感,但是在其身后拦腰抱住她的最小的孩子则刻画出母子分别的痛苦与悲伤,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梁凯和法常的减笔写意画,在人物画方面发展了水墨的表现技法
梁凯:创造了“减笔”写意人物画法,即在描绘人物形象时减去多余的线条,只用最简洁、最具表现力的线条突出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代表作:《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
法常:他的绘画继承并发展了石恪、梁楷的减笔写意画法,刻画形象多以水墨随笔写成,形简神具,对以后的沈周、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法常流传至今的作品:《观音像》、《老松八哥》
花鸟画
南宋时期院体花鸟画、文人花鸟画、民间花鸟画并行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家和优秀的作品。
南宋画院画家如李安忠、林椿、李迪、毛益等人的花鸟画,基本上沿袭了徽宗时期花鸟画风格,以工细写实、艳丽为主,表现技法和风格也非常丰富多变。
林椿:他的绘画师法赵昌,笔法精细工致,设色清淡,善于表现自然的形态,被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 代表作品:《果熟来禽图》、《葡萄草虫图》
李迪:长于写生,尤其重视对动植物形 象情状的观察,注重特定环境和瞬间情态的表现, 周、 构思新奇、描绘生动、笔墨精妙,给人以清新优雅 常流 之感。 代表作:《雪树寒禽图》
南宋花鸟画还有一批佚名画家的作品,如《出水芙蓉图》《海棠风蝶图》《榴枝黄鸟图》《落花游鱼图》《豆花蜻蜓图》等,都体现了南宋花鸟画精工细丽、风格多样的特点。
花鸟 南宋时期文人花鸟画主要推动了水墨花鸟画的 发展,代表性的画家有扬无咎、赵孟坚等。
扬无咎 他改变了以往色彩或墨晕作花的方法,而只用墨线勾出花瓣,创造出了新的表现技巧,他所画的墨梅朴素无华,清淡雅丽,被称为“村梅”。扬无咎的传世作品主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等
赵孟坚 细 精于墨兰和白描水仙,他的绘画师法扬无咎、文 极 同,后自成一家,用笔细劲挺秀、风格清秀淡雅。 品 其传世作品有《墨兰图》《水仙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