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肌组织思维导图
肌组织由肌细胞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呈长纤维形,又称为肌纤维。
编辑于2021-06-30 13:57:37肌组织
组成:肌细胞+少量CT 结构:CT反复包裹肌细胞成束或成层 功能:产生运动 再生能力:较弱 肌细胞=肌纤维 细胞膜=肌膜 细胞质=肌浆(肌质) 滑面内质网=肌浆网
骨骼肌
分布:骨骼、消化管两端、面部
收缩特点:收缩快而有力,但容易产生疲劳
神经支配:躯体神经——随意肌
有无横纹:有
骨骼肌纤维
光镜下
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和暗带,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准确的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而构成了骨骼肌纤维明暗相同的周期性横纹 暗带:A带 明带:I带 一个肌节:1/2I带+A带+1/2I带
形态:长柱状
特点:多核细胞,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核,核呈扁椭圆形
染色:核的异染色质少,染色较浅,位于肌膜下方
肌浆:含大量的肌原纤维
电镜下
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之间有较多的线粒体、糖原及少量脂滴 线粒体产生ATP,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糖原和脂肪是肌细胞内储备的能源物质 肌质内还有可与O2结合的肌红蛋白,可提供线粒体产生能量是所需要的O2
粗肌丝: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平行排列并集合成束组成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明带仅有细肌丝构成,H带仅有粗肌丝,暗带含两种肌丝
H带:暗带中央的浅色
横小管
特点: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又称T小管
位于
人与哺乳动物: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
两栖类和鸟类:环绕在Z线周围
存在意义: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肌质网
组成: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
PS
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
终池:肌质网两端扩大呈扁囊状并互相连通,形成与横小管平行并紧密相贴的盲管
三联体
在骨骼肌中常见
构成: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
意义:此部位能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质网膜
心肌
耗能最大
分布:心脏壁和临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
收缩特点:迅速有力,不易疲劳
神经支配:内脏神经——非随意肌
有无横纹:有,但不明显
心肌纤维
光镜下
特点
形态:短柱状,有分支连成的网
闰盘:心肌纤维的连接处
 LM:与心肌纤维长轴垂直的一层深染的线装或阶梯状结构 EM:心肌间的细胞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功能:连接心肌细胞,传递电冲动和信息,使心肌协同收缩
胞核:多数心肌纤维有一个核,少数有双核,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肌浆:肌浆丰富,肌原纤维少
心肌纤维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无再生能力,损伤的心肌纤维由瘢痕组织代替
电镜下

平滑肌
分布: 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器官及血管等的管壁内,此外,皮肤的立毛肌、眼的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等也都是平滑肌,某些器官的被膜内也含有平滑肌
收缩特点:缓慢持久有节律,不易疲劳
神经支配:内脏神经——非随意肌
有无横纹:无
平滑肌纤维
光镜下
特点
形态:长梭形
胞核:多个,椭圆形,位于细胞边缘
电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