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有理数思维导图
苏科版7上数学,第2章:有理数,详细知识点梳理,包含:①正数与负数②有理数与无理数③数轴④绝对值与相反数⑤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⑦有理数的乘方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相关知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编辑于2023-12-18 10:41:00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本章要点
10个概念
正数
负数
有理数
无理数
数轴
绝对值
相反数
倒数
乘方
科学计数法
5种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5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个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利用数轴比较
利用法则比较
3种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转化思想
有理数
正数与负数
正数和负数
正数
像8844.43、100、357、78这样的数是正数,它们都大于0
比0大的数
有时候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的前面加上“+”(正)号,如+2,+0.7,…
分类
正整数
如3,5,6,9等
正分数
“+”读作“正”,如“+2”读作“正2”
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即+2等同于2
负数
像-154、-38.87、-117.3、-0.102%这样的数是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做负数
“-”读作“负”,如“-2”读作“负2”,负号不能省略
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0不一定代表没有。如,表示温度时,0℃表示冰点;表示海拔时,0m表示海平面单位高度
识别正数、负数的方法
识别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首先看它的符号,其次看符号后面的数.负数还可以理解为在正数前面添上“-”号.
一个数前面的“+”“-”是这个数的性质符号, “+”常省略,但 “-”不能省略
判断正数和负数,要看其本质是正还是负
+(-2)不是正数
-(-6)不是负数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是指两个量,它们所表示的意义恰好相反
①有相反的意义
②有数量
③是同类量
如盈利200元与向东走200米就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同一问题中,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
如规定向东为正
向东走30m,可记为+30m
-10m表示向西走10m
原地不动,则所在的位置记为0m
单独的一个量不能称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总是成对出现的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只要求具有相反意义和数量即可,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如:与上升100米是相反意义的量有很多,如下降10米、下降120米、下降200米等
表示
当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正数表示,则与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直接可以用负数表示
描述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语一般是一对反义词
上升和下降
增加和减少
盈利和亏损
收入和支出
向南和向北
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允许值范围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常用“±”表示某个数量的允许值范围,一般约定“+”表示“多出”,“-”表示“少于”
如用“a±x”表示某个数量的范围
a:表示标准数量
±x表示在标准数量的基础上变动的范围
方法
示意图法
示意图法是将研究的问题用图表示出来,使其直观形象,便于理解问题内在联系的方法.例如,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位置,用线段的长表示距离,便可直观形象地确定位置
整数和分数
整数
正整数、负整数、零统称为整数
分类
正整数
0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分类
正分数
负分数
非负数
正数和0
非正数
负数和0
非负整数(自然数)
正整数和0
所有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在本章中如无特别说明,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属于偶数、整数、非正数、非负数、非正整数、非负整数
正数、负数的规律探究题
探索规律时,应分析所给的数据的符号和数值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这一组数的变化规律.若是分数,还要分别从分子和分母观察﹐特别要注意观察符号的变化规律
集合
说明
集合是一个无法定义只能描摹的原始概念,它是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总体.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整数在一起组成整数集合
所有的正数在一起组成正数集合
所有的负数在一起组成负数集合
数集可以用大括号表示,也可以用圆圈表示
一个数集内不能有两个相同的数,数集中的每个数必须符合数集特征
有理数与无理数
有理数
定义
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他们都是有理数
所有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因此可以理解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分类
按定义分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按正负分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0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两种分类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将有理数细分为五类,即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
习惯上,把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把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必须按同一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不能混淆标准且分类不能重合或遗漏.
无理数
定义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作无理数
分类
无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无理数的常见形式
含有π的
小数构造型(一定含有省略号)
小数形式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
小数形式无规律的无限小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①有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②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形如这样的数,虽然具有“分数”形式,但却是无理数,不要误认为是分数,是有理数
数的分类
按定义分
实数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
按正负分
正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正无理数
零
负数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无理数
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
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自然数)
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
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概念
如果一个无限小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那么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简称循环小数
循环节
其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叫做它的一个循环节
分类
纯循环小数
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就开始循环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举例
混循环小数
如果小数点后面的开头几位不循环,到后面的某一位才开始循环,这样的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
举例
小数化分数
纯循环小数
方法
循环节做分子,连写几个9作分母,循环节有几位写几个9
举例

循环节的位数有一个,所以写一个9

3位循环节写3个9
混循环小数
方法
小数部分减去不循环的数字作分子,连写几个9再紧接着连写几个0作分母,循环节是几个数就写几个9,不循环(小数部分)的数是几个就写几个0
举例

无限不循环小数
数轴
数轴的概念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数轴三要素
原点
正方向
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
单位长度
可选取任意长度作为数轴的单位长度
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的大小必须统一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灵活选定,但一经选定就不能改动
数轴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数轴有三要素,缺一不可
注意“规定”二字,是说原点的位置、正方向的选取、单位长度的大小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的.
长度单位与单位长度是不同的
单位长度是根据需要选取的代表“1”的线段
长度单位是为度量线段的长度而制定的单位
画法
①画
画一条直线(通常画成水平位置)
②取
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取点时要灵活确定位置)
原点表示0
取点时要灵活确定位置
③定
确定正方向
一般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画上箭头;反方向则为负方向,不需要画箭头
④标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正数;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负数
可以选取1cm戏0.5cm 为一个单位,也可以更长或更短,每个单位长度也可以代表“1”“10”“0.1”等
同一条数轴上的单位长度必须统一,不能出现同样长度表示不同的数量的情况
画数轴时易出现的错误
①缺少正方向
②缺少原点
③单位长度不统一
有理数和无理数与数轴上点之间的关系
说明
表示0的点在原点上
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
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所有有理数、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反过来,数轴上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
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表示有理数.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无理数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直观地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看点读数的方法
先观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根据原点左侧的点表示负数,原点右侧的点表示正数,确定符号,再观察各点到原点共有多少个单位长度.
由数定点的方法
正数在原点的右侧,负数在原点的左侧,0在原点的位置;对于分数(包括小数)要弄清它位于哪两个整数之间,以及距哪个整数较近.
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以使用画草图的方法
首先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轴来理解和解题
①同号两数比较大小
两正数比较,在数轴上离原点近的小;两负数比较,在数轴上离原点近的大
②异号两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负数
③与0比较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利用数轴解应用题
利用数轴建立数学模型,把行程问题转化为数轴上的数字问题,通过数轴将“数”与“形”结合起来,直观地得出结论
整点探究问题
通过研究探讨位置不同时,所覆盖的整数点的个数也不同,从而得出不同情况下的一般规律。一般情况下,需要分类讨论
绝对值与相反数
绝对值
定义
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这个数的绝对值
数a的绝对值记做lal
由于有理数的绝对值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
绝对值即“距离”,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原点远近。若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原点越远,则这个数的绝对值越大;反之,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原点越近,则这个数的绝对值越小
图示
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2,即-2的绝对值是2,记作|-2|=2
|1.3|=1.3
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正确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关键要看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已知lal=lbl
a=b
a=-b
相反数
定义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不能漏掉
a,b互为相反数
a是b的相反数
b是a的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a,b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不能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
性质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在数轴上表示
互为相反数可以理解为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或在原点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
-3和3,+2.5和-2.5分别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不能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
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0的相反数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a,b互为相反数
a+b=0
相反数的表示及多重符号的化简
表示方法
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可以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
3的相反数是-3
-3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3),而-3的相反数就是3,即有-(-3)=3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仍是其本身,如+(-6)表示-6的本身,即+( -6) = -6.
多重符号化简的规律
“+”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由数字前面“-”号的个数来确定
“-”
若一个数前面有偶数个“-”号,其结果为正
若一个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其结果为负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仍然与原数相同
如+5=5,+(-5)=-5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
如-(-3)就是-3的相反数,因此,-(-3)=3
带“+”号的不一定是正数
带“-”号的不一定是负数
绝对值的性质
绝对值的非负性
lal≥0
绝对值是一个数值,其本质是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由于距离不可能为负数,因此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lal=
a(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0(a=0)
0的绝对值是0
-a(a<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反过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值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非负数分别为零
几何意义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la-bl表示数a、数b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lal=a
则a为非负数,即a≥0
因为0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所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或0.
若lal=-a
则a为非正数,即a≤0
又因为0的相反数也是0,所以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或0
比较有理数大小
同号
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越大;离原点的距离越近,绝对值越小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异号
正数大于负数
与0比较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方法
数轴法
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a<b
法则比较法
正数、0、负数
正数都大于0
0大于负数
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
离原点越远的数,绝对值越大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作差法
设a、b为任意数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若a-b<0,a<b
反之,也成立
求商法
设a、b为任意正数



反之也成立
若a、b为任意负数,则与上述结论相反
倒数比较法
如果两个数都大于0,那么倒数大的反而小
绝对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则距原点就越近.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则为距离标准的偏差越小越好,即偏差越小越符合标准.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有理数加法
定义
把几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熟练以后,就不易出错了
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当后一个加数含“+”“-”时,这个加数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即两个符号要用括号隔开
步骤
①一观察
观察两个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有没有0
②二确定
确定用哪条法则
定符号,同号取号,异号,看绝对值大小
③三求值
求出结果
规律
①同号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
③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0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①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a+b=b+a
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②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运算符号与性质符号要区分清楚,加数为负数时,一般要加上括号,如 3+(-5)不能写成3+-5
运算技巧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加
相反数结合法
把符号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
同号结合法
把分母相同的分数结合在一起
同分母结合法
把能凑成整数的数结合在一起
凑整法
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
同形结合法
利用“拆分法”进行加法运算时,要注意分开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都要保留原带分数的符号
有理数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
一变是减法变加法
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一般步骤
一找
找出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并找出减数的性质符号
二变
减法运算过程中有两个符号要改变
①将运算符号“-”变成“+”
②将减数的性质符号改变
三计算
转化成加法运算,然后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减去负数,等于加正数
减去正数,等于加负数
有理数的减法一般有四种情况
正减正,正减负,负减正,负减负,但都是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
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它本身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方法与步骤
①将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②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③运用加法的法则及运算律进行
( -8)-( -10)+(-6)-(+4)
转化为加法
(-8)+(+10)+(-6)+(-4)
省略加号和括号
-8+10-6-4
它表示-8,+10,-6,-4的和
读作
负8,、正10、负6、负4的和
负8加10减6减4
在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一定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结合;
②同分母分数或比较容易通分的分数相结合;
③正数和正数相结合,负数和负数相结合;
④和为整数的两数相结合;
⑤带分数一般化成假分数或者整数和分数两部分,再分别相加.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
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不为0的两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当因数中有负号时,必须用括号括起来
如-2与-3的乘积,应列为(-2)×(-3),不应该写成-2×-3
运算步骤
①确定符号
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因数为0
②确定绝对值并相乘
一个数与1相乘,积仍为这个数
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一个数与0相乘,积为0
多个有理数相乘
推广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素的个数决定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为0
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多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确定积的符号时,只需考虑负因数的个数,积的符号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
步骤
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为了便于约分,因数是小数的通常化为分数,是带分数的通常化为假分数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①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
a·b=b·a
②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因素相乘,积不变
(a·b)c=a(b·c)
③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乘法分配律不仅能正向应用,也可以逆向应用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易求
乘法运算律可推广为
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
如abcd=d(ac)b
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如a(b+c+d)=ab+ac+ad
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运用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时,不要漏乘项,且特别要注意括号内外各项的符号,同时把括号去掉
倒数
定义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若a,b互为倒数,则ab=1
若ab=1,则a,b互为倒数
0是没有倒数的
倒数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形式,使分母中不含小数和分数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定同号(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一个不为0的整数的倒数,是用这个数作分母,1作分子的分数
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就是将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一下位置
求带分数的倒数,要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求小数的倒数,先将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倒数与相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
若a(a≠0)与b(b≠0)互为倒数,则a·b=1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法则1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b≠0)
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1
法则2
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2比较方便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0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做除数
用1除以一个非零数,商就是这个数的倒数
步骤
①
确定符号
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
②
计算绝对值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①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确定积的符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
②结果的符号由算式中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
③化成乘法后,应先约分再相乘
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结合,只有将运算中的除法全部转化为乘法后,才能使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无括号
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
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先乘除后加减
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
一要注意符号
二要注意运算顺序
三要合理地应用运算律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
意义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相同因数叫作底数
相同因数的个数叫作指数
乘方运算的结果叫作幂
乘方与幂不同
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其本质是乘法
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
将有理数的乘方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时,等于“指数”个“底数”相乘
底数是-5
指数是4
表示4个(-5)相乘
底数是5,“-”不属于底数
指数是4
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
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
字母表示
底数:a
指数:n
幂:
运算的符号规律
符号规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
-1的偶数次幂是1,-1的奇数次幂是﹣1
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a²≥0
有理数乘方及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一样,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判断有理数乘方结果
一看底数,二看指数
当底数是正数时,结果为正
当底数为负数时,再看指数
若指数为偶数,则结果为正
若指数为奇数,则结果为负
含有乘方与乘法、除法、加法、减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先做乘方运算,再进行乘除运算,最后做加减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部分。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科学计数法
定义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10^n 。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记数法
步骤
把原数变成a
a是一个小于10且大于等于1的数
1≤a<10
a的整数部分只有1位
确定10的指数n
n是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1的数
n是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数的大小不变,只是数的书写形式发生了变化,若原数前有负号,则不能将负号丢掉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
此时,从这个数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起,到最后一个数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三级运算
①加减
②乘除
③乘方
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首先要弄清题目中有几级运算,然后按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①运算顺序,高级到低级,依次进行
②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③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大括号内的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技巧
技巧
巧转化
将小数与分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相互转化
巧分解
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或差)或分解为它的因数的积
巧逆用
逆用乘法分配律
巧分段
借助混合运算中的加减号或括号分段计算
方法
分层去括号法
逆用乘法分配律
拆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