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外疝
西医综合考研,外科,普外科,腹外疝,直疝、斜疝、股疝,先天性疝、后天性疝、绞窄性、嵌顿性。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吉兰-巴雷综合征。
执业医师神经病学脑血管病变知识梳理,包括TIA,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此思维导图关于眼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主要讲述青光眼章节,包括常见青光眼类型及诊治过程,比较适合期末考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腹外疝
总论
定义
疝:正常组织移位到异常部位
病因
最先的:腹内压增加:咳嗽,前列腺增生症排尿困难,便秘
最关键:腹壁强度降低(应行疝修补术)
疝的组成
小肠带着壁层腹膜和腹膜外脂肪出来啦
A. 疝内容物:小肠;难复性疝:大网膜
B. 疝囊壁:壁层腹膜:分为底、体、颈部
C. 疝囊外被:腹膜外脂肪(寻找疝囊的解剖标志)
腹股沟管
内容物
男性:精索(输精管)
女性:子宫圆韧带
壁
肌肉及其后方的腹横筋膜
A. 前壁:腹外斜肌(外环口或浅环或皮下环)
B. 上壁:联合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构成)
C. 下壁:腹股沟韧带
D. 后壁:腹横筋膜(内环口或深环)
鉴别斜疝:按压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中点上方2cm,嘱患者咳嗽,无内容物疝处者为斜疝。
长度
4-5cm
斜疝
疝囊顺着精索进入阴囊
直疝三角
也称海氏三角
Hesselbach三角
构成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缘
底边:腹股沟韧带
直疝
疝囊从腹直肌外缘疝出,叩击腹横筋膜
股管
两口
上口:股环
下口:卵圆窝
四缘
前缘:腹股沟韧带
后缘:耻骨梳韧带
内缘:腔隙韧带
外缘:股静脉
股疝
疝囊从股管突出
分类
部位
腹股沟疝
不易较窄,不易嵌顿
不易较窄,较易嵌顿
发病机制
先天性疝
后天性疝
临床诊治
初步诊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可复性肿块3周
确诊:腹股沟B超看疝块,阴囊B超看睾丸(鉴别隐睾)
治疗:先降低腹压(切除增生前列腺),再高位结扎+修补
注意:术中保护精索防止术后梗阻性无精症;保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骨神经,防止术后腹股沟区及阴囊的慢性痛疼
特点
性别:女
疝块较小,咳嗽冲击不明显,易绞窄
易嵌顿:所有腹外疝中最容易嵌顿
疝块呈半球形,平卧回纳疝内容物后疝块并不完全消失,腹膜外脂肪残留在外
B超:可见高回声的脂肪组织,触摸活动度差
斜疝与直疝鉴别
状态
A. 易复性疝
疝块可完全还纳
B. 难复性疝
疝块不可完全还纳
C. 嵌顿性疝
表现
咳嗽后突然疝块增大导致腹痛
无法还纳,导致肠梗阻,停止排气排便
卡住了,咳不出来,塞不回去
治疗
手法复位指征
1. 疝块大(>10cm),易复性,病史长(>30年):腹壁缺损大而疝环松弛
2. 嵌顿时间:3-4h以内,时间短,疼痛不明显或无腹膜刺激征
3. 婴幼儿斜疝易嵌顿但不易绞窄
无法手法复位者,急诊手术
D. 绞窄性疝
嵌顿(腹痛)>3-4h,皮下红肿热痛(明显剧烈疼痛)
腹膜刺激征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升高、WBC升高
急诊手术,切除缺血坏死肠管,切除后再吻合+单纯高位结扎,不修补
手术
前入路开放手术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A. 寻找疝囊、打开疝囊还纳内容物(小肠)、高位(内环口)结扎疝囊颈部
手术关键
B. 在腹横筋膜上的内环口(腹壁下动脉外侧)前方行修补术
C. 在腹横筋膜(腹壁下动脉内侧)前方行修补术
D. 缝合腹外斜肌上的外环口(不重要的一步)
手术方式
传统有张力
修补前壁
Ferguson法:在精索前方,上壁拉到下壁处缝合在一起
修补后壁
Bassini法:在精索后方,上壁拉到下壁处,缝合在一起
最常用
McVay法:在精索后方,上壁拉过下壁,拉到耻骨梳韧带处或耻骨肌筋膜处缝合。
用于股疝或Bassini术后复发者
Halsted法:在精索后方,上壁拉到下壁处,缝合在一起;把腹外斜肌腱膜也拉到精索后方缝合。
精索后方双重加固,但是精索会暴露在皮下,未生育者不用
Shoudice法:修补腹横筋膜上的内环口+Bassini法
精索的入口,内环口的到双重加固
无张力修补
Lichtenstein法:平片修补术
用于复发性疝
并发症
阴囊血肿
治疗:腹股沟区沙袋压迫+阴囊托起
后入路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
TEP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不进入腹腔,腹膜外气腹建立,对腹腔器官干扰轻
首选,适用于大多数腹股沟疝修补
TAPP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操作简单,适合初学者
因进入腹腔,更易发现双侧疝或复合疝或隐匿疝
IPOM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
上述两种方法实施困难时使用
适用于切口疝
单纯疝环缝合法
用钉或缝线使内环缩小
只用于儿童斜疝
只做高位结扎者
小儿斜疝:<1岁者:只需弹力绷带压住内环口
绞窄性疝:切除缺血坏死肠管,切除后吻合+单纯高位结扎疝囊颈
特殊类型疝
难复性疝
滑疝
内脏器官称为疝囊壁的一部分
部位:多见于右侧;器官:多见于膀胱
滑疝因疝块(肠管:右侧:盲肠和阑尾;左侧:乙状结肠。膀胱。)不能完全还纳,常伴有消化不良和便秘;或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
术中:将难复性疝变成易复性疝,避免将正常的器官当做疝囊壁打开损伤脏器
嵌顿性疝
Maydl疝
也称逆行性W形嵌顿疝
需要检查疝囊内肠袢的活力,还要检查腹腔内的中间肠袢是否坏死
Richter疝
嵌顿的内容物为肠管壁的一部分
造成不完全肠梗阻,无血运障碍
Littre疝
嵌顿的内容物为小肠末端憩室(Meckel憩室)
其他类型腹外疝
切口疝
原因:切口感染
部位:经腹直肌切口
疝内容物常与腹壁粘连
最大直径在4cm以下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方式
最大直径>4cm者:补片修补,腹腔镜效果好
脐疝
婴儿先天性疾患
除外嵌顿破裂等情况外,小儿2岁之前,非手术治疗
2岁以后,脐环直径>1.5cm时,手术治疗
成人后天性脐疝,少见。由于疝环狭小,易嵌顿或易绞窄,手术治疗为主
脐疝修补原则:切除疝囊,缝合疝环
白线疝
腹壁正中线或脐上或上腹疝
早期:内容物:上腹白线深面的肝镰状韧带,及它所包含的腹膜外脂肪
治疗:疝块较小,症状不明显者可不手术
症状明显者一般只需切除突出的脂肪,缝合白线的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