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政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陈万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二、学科建设经验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马原第七章的知识导图,内容有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
马原第六章的导图笔记,知识点有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马原第五章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第一章: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宣传工作”“鼓动工作”
列宁:“沿用宣传工作”1903“政治工作”“政治教育”
斯大林:1934“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
中共
革命战争时期:“政治工作”
1951年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
1957年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
20世纪50年代:“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
1960-1978“政治思想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政治者”“思想政治教育”
十一届六中全会“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的比较
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比较
政治工作:纲领和根本任务
思想工作:政治性...和非政治性...
两者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的比较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含义相同
前者宽泛、后者严格
思想政治教育和监狱的关系
教育的定义
S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定义
普遍性
概念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但是是所有社会的活动
原因
不是谁提出名称就属于谁
不能只看名称确定存在
是任何社会用来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
S是客观存在的
意义
有助于认识S的客观必要性
有助于批判地继承经验
有助于把握S的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的S与其他阶级的S的本质区别
实现共产主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
S的泛指和特指
泛:所有社会
特:无产阶级
S学特殊的研究领域
S作用的对象是人
研究对象并不是人,原因:
人具有多重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具有社会属性
S学之研究人的一个方面
S学是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等为特殊研究领域
目的就是要认识和把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S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学术界不同看法及对其的评价
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
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
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错误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与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
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
是S存在的内在依据
贯穿于S始终
首先要研究这一矛盾
社会新要求——新矛盾
还制约着S领域的其他矛盾
S学的研究对象
学者的不同意见
“两个规律论”
“一个规律论”
两个规律
紧密相连
解决人们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就要
分析人们的思想品德结构
研究如何确定社会要求
遵循规律
S和S学的比较
S并不是一门科学
学科:S学;社会活动:S
联系
S是S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
S学是S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没有S实践,S学就会失去意义
离开了S学的理论指导,S实践就可能出现盲目性
区别
性质不同
研究对象不同
目的不同
产生的时间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恶化概括
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S学研究对象
有助于揭示S的本质和规律
有助于推进S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范畴研究是S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学者的系统梳理
S学范畴的两大层次
基本范畴
最本质、最稳定、最普遍的
一般范畴
宽泛
S学若干基本范畴
个人和社会
地位
揭示人的本质和S本质的重要范畴
含义
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
社会是人类生活共同体
两者关系
启示
思想和行为
内化和外化
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
教育和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阶级性
实践性
综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内涵
组成部分
S学基本理论
S史
S学分支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程
20世纪80年代之前
20世纪80年代之后
历史背景
三大阶段
初步探索时期(1978年-1984年)
系统建设时期(1984年-1999年)
全面建设时期(1999年至今)
S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验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加强S学基础理论研究
紧密结合S实践性性理论研究
加强S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途径
注意事项
观察法
类型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遵循准则
实验法
标准实验
具体做法
自然实验
社会调查法
方式
普遍调查
典型调查
个案调查
抽样调查
具体方法
访谈法
问卷法
总结经验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研究S学有助于加强和改进S,促进S科学化
..........有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