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上的整理,希望能有帮助
传统心理物理学、信号检测论和反应时
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是什么?这份思维导图梳理了《心理学与生活》第三章心主要知识点,从遗传与行为、生物学与行为等三方面带你带你初步了解心理学与生活。快来学习吧!
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让我们跟随《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三章一起来理解人类人格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程序
一、科学方法
有组织的方式对事物之间关系命题的证实or证伪
二、一般程序
(一)确定研究问题
意义+创新性
(二)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
事物之间关系的命题
类型
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三)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检验假设
1、确定研究对象
(1)被试
总体
样本
(2)抽样
随机
分层
2、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
(1)抽象定义
对研究变量或指标共同本质的概括, 其作用在于揭示它们的内涵, 并将其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
(2)操作性定义
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或指标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
3、选择研究方法
问题性质和假设类型
(四)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五)发表和传播研究成果
三、其他干扰因素
期望效应:罗森塔尔
第二节 实验法和相关法
一、实验法
(一)定义
控制、操纵、因果
(二)重要概念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混淆变量)
实验组、控制组
随机分配
(三)实验场所
1、实验室实验
内部效度高
研究的有效性
2、现场实验
外部效度高
具体生活的有效性
(四)两种混淆作用
1、实验者期望效应:双盲控制
2、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控制
(五)两种实验设计
1、被试间实验设计
(1)含义:分组,一个自变量水平处理
(2)优点:不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避免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缺点:被试多;个体差异
2、被试内设计
(1)含义
所有自变量水平
(2)优点:被试少;敏感;无个体差异影响?
(3)顺序效应(影响另一种实验);恢复期;效果不可逆
(六)评价
1、优点
(1)控制无关变量,推论因果关系
(2)主动
(3)重复可验证
2、缺点
(1) 非自然
(2)被试已知实验
(3)无法操纵的实验
二、相关法
1、定义
变量之间关联程度
2、重要概念
相关系数
attention:相关不等于因果
3、评价
优点:
(1)研究无法操纵的心理现象
(2)共变关系-预测
缺点:
无因果
第三节 心理测量
一、获得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
数据一致性、可靠性
(二)效度
是否精准测量了研究者所需的心理变量或品质
二、自我报告法
(一)含义
问卷法、访谈法
(二)评价
简单易行
短时间大量资料
不适合部分被试(儿童、文盲。。。)
可靠性受被试影响大(eg.社会称许性)
三、行为观察法
(一)行为测量
外显行为、可观测、可记录
(二)技术手段的应用
计算机、眼动仪
(三)自然观察
不改变、不干扰
(四)与自我报告法结合
四、个案研究
透彻分析
少见-不能人为引起
动态、全面、深入
缺乏普遍性
耗资源多
(三)注意事项
个案-典型性
案主报告-真实性
研究态度-客观性
第四节 道德问题
美国心理学会(APA)《心理学家的伦理原则和行为准则》规定: 尊重人和动物的基本权利是所有研究者的基本义务
一、知情同意
二、风险/收益评估
三、故意欺骗
四、事后解释
五、动物研究